许念从信封里拿出信纸,徐红旗一如既往交代自己最近每天都干了什么,拉拉杂杂一大堆,就在最后写了个“想你”,许念撇了撇嘴,翻开最后一页信纸,上面交代了刚刚那个类似于卡纸的东西。
“念念,你应该快开学了,本来我应该送你的,但是最近在验证的关键时候,我离不开,不过好在有一点好,我开始发津贴了,这是对于我们团队的奖励。
上大学后,你不要让自己太辛苦,我给你办了一个电彙,这个比较方便,每月我都给你汇钱,你记得去取。
关于这个的使用我写在这里,你看一下。
银行通过电报系统将汇款信息发送给收款人所在地的银行。收款银行收到电报后,会通知收款人前来领取款项。
想你,勿念!”
许念想不到自己还真猜对了,这男朋友做的也太好了,对比自己大多数只动动嘴皮子,徐红旗是真的用心。
这也说明两人的选择是正确的,少了对她的分心,徐红旗能更好的投入工作,至于自己少了徐红旗除了自由,还有钱领,她可真是太幸福了。
遵循拿人手短这句话,她立马不困了,欻欻的写了五六页甜言蜜语表达自己的爱意汹涌。
第二天下午许丰诚要回县里上班,许念拿捏着他和国营饭店姐姐的关系,让人心甘情愿的拿着她的信邮递走了。
第120章 大哥
許念是九月一號下午的車次,所以起床后并不赶趁,加上这几天都在收拾行李,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赶路。
又因为上次她独自一人上路差点被拐,家里决定由許父和她大哥两人一起送她上学。
正吃着早饭的时候,許念爷奶和大伯一家过来,許奶奶从手绢里拿出八十八块钱递给许念。
“念念你拿着,这是爷奶对你考上大学的奖励,你丰恺哥去年也给了。”
许念看了大伯母一眼,人家看起来没有任何意见,她才高兴的收下,爷奶養老跟的是大伯家,她可不愿意为了八十来块钱,讓爷奶在家待的不痛快。
为了表示被鼓励到,她耍宝的对侄女侄子们騙,“知道这么多钱能买多少糖吗?”
看他们齐齐摇头,她夸张的说道:“你们看咱们家这个屋子大吧,等我把手里的钱全部用来买糖,糖能装满咱们屋子。”
铁头都上二年级了,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明显没那么好騙。
“姑姑,真有那么多吗?”
许念语气坚定骗小孩,“当然啦。”不等他们清醒又诱惑道:“想要糖吗?”
“想!”
“想!”
“我也想!”
三人异口同声,喊得大人捂耳朵,许念哈哈大笑,“好宝贝儿,想要你们就好好学习,知道不?”
边说边同他们眨眼睛:“太爷爷太奶奶有钱哦,不过他们只奖励好好读书的小孩子。”
许奶奶慈祥的看着家里第四代人,肯定许念的说法。
“你姑姑说的对,你们只要好好读书,每次期末考,太奶奶都给你们讲理。”
饼儿最高兴,“好哦,好哦,太奶奶最最好了。”
许母看着好笑的同时,又观摩了下,心里禁不住嘀咕,老许家的女孩们看起来都灵的很。
大人小孩说说笑笑,消除了一些离别的不舍,但出远门都是赶早不赶晚的,没敢在家多停,又檢查了下行李,由许二哥赶車带他们到車站。
这时候就显出有車的好处了,要是平时也只能讓人家送到縣里,但因为是自家的東西,许二哥赶了大半天路,直接送他们到了臨縣,这是个大县城,因为交通纵横,所以修了铁路,且还有直通首都的火车。
滑县和臨县相临,上次她三哥就是跑这儿买的车票。
四人到车站去问了时间,人家说四点二十七了,许念他们是六点零五发车,时间上还算松散,但都催着许二哥赶紧回家,不然天黑了,怕驴不走夜路。
许二哥想了想歇了送他们离开的心,在他爹和哥哥妹妹的目送下驾车离开,他都走老远了,还能听见爹的嘱咐声儿,心里酸溜又美滋滋的。
三人可不知道许二哥的想法,许念有坐车经验,她直接带着两人在候车区找了个空椅子坐下。
“爹,大哥,咱们先把吃的拿出来吃点,不然在火车上吃,一是拿東西不方便,二是里面味道不好。”
许父没意见,许丰健更没有,三人拿出家里蒸的杂粮包子,许念让他们等着,又拿出两个水壶跑到接待处接了两壶温水。
许丰健看妹妹跑的满头汗,站起来接过东西。
“跟小妹来咱还长见识了,不过下次别干啥都自己来,跟哥说一声我去,你跟爹指挥就行。”
许念脸上笑容甜蜜,“有哥可真好。”说完又对着她爹开玩笑,“爹,你家孩子咋都那么优秀?”
许庆华出来一趟有点紧张但心里更多的是高兴,现在村里谁不羡慕他有对好子女,要他说他家孩子就没有孬的,所以听了许念的话出乎意料的点了点头,“都是好孩子。”
许念愣了一下,许丰健则是有些不好意思,他都是孩子的爹了,这个年纪还被父亲说好孩子,咋就有点尴尬又有点甜呢……
吃完东西,许念给她爹和大哥指着指示牌说去哪排队,要怎么看车次编码,怎么运送行李过檢等一些列注意事项,主要也是怕他们回来的时候,弄不清有麻烦。
三人边聊边说,又等了一小会儿,就听列车员举着喇叭吆喝着检票进站了。
“爹,大哥,你们看咱们的车票號是不是正好喝列车员喊得一致,等你们回来的时候操作都是一样的哈!”
许念走在走在两人中间,这次就没上车她坐车幸运了,估計这个省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差不多来这儿坐车了,大部分学生都有人陪同,一时间大家都在挤,许丰健殿后护着妹妹,有他做盾牌,许念他们很快进到车厢。
三人都是卧铺,这都是许丰诚买的票,许念进到车厢感觉里面还挺整洁,瞬间就有觉得她三哥好了。
他们三个号挨着,许念让他们两个睡下铺,她睡上铺,大致铺了下东西,许念就没劲儿的躺在上面了。
这个车厢总共四个床位,他们占了三个,等车动起来的时候,也没看到有人来。
许丰健道:“这床铺就空着?”
许念其实也没太多经验,犹豫的说:“一般情况估計是在下一站或下下站上,还有一种就是你说的没人买票就空着。”
她心里感激许丰诚也照实了说:“大哥,你看没看上次的人,他们大部分打扮的都很朴素,其实大多人应该都不愿意花多钱用来买卧铺,他们宁愿自己受罪点,把钱省下来。”
许丰健想了想还真是,看了许父一眼讲:“丰诚是怕咱们受罪呢。”学着许念说话的语气道:“我真是有个好弟弟。”
许父彻底笑了,他心里明白对于当初家里拿钱给老三买工作,其实是伤着老大老二的心里,虽然平时不说,心里估计也是有点想法的,加上老二有木工手艺,大儿子就显得又些落寞。”
许念以前还不觉得,也是这次回来知道他二哥在家里开了个小作坊,闲时给人做点木工活,才感觉到大哥在家里说话都少了。
许念脑子里有点想法,她当闲话说:“对了,大哥。前段时间下雨你们不是都上山了吗?我往后面绕了一圈,看家后山那一片每次下雨似乎雨水都积在那边的小池子里,你想没想过用起来。”
许丰健没啥想法,随口问:“咋利用。”
许念回:“咱们政府不是在78年底宣布对内改革政策吗,我听说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许念正说着被许父打断,“那是啥意思?”
“通俗的说就是老百姓以家庭为单位承包集体土地,自主经营并自负盈亏,形成“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模式。”
“咱们队集体上工,不老有人磨洋工嘛,我就觉得与其这样咱们家不如跟着政策走,先问问队里能不能把后面那个小池塘承包了,反正它又不属于土地种植范围,我哥用来養鱼到时候卖鱼,既能增加收入,到时候国家再有啥政策有钱也能多点機会。”
许念记得前世历史老师讲过,虽*然82年全国才开始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在79年关于土地管得没那么严了,有好多地方将山林之类的小部分承包给村里人,许念就想让他大哥问问,他大哥别的不行,但人挺有耐心也细心,关键脑子灵活,也就是这时候政策不给人機会,只要有机会她大哥肯定敢捣鼓。
果然许丰健听了,眼睛一亮:“小妹,你说的是真的?”
许念从上铺下来,坐到他们身边小声道:“消息肯定是真的,只不过好多地方应该还没说,我也是从朋友那听说的,大哥,你先去试试,最好先跟大伯通个气,你也别承包太大的地方,我看后山那个小池就不错,不大不小承包起来没负担,人家知道了也说不了啥太多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