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身份尴尬的许念明面上也只有听话的份,不情不愿的跟过去,哪能想到结果就是魂归异地。
不等她继续胡思乱想,吕梅的声音就传过来:“念念,别在屋里头呆了,太阳都快落山了,外面现在凉快了,赶紧出来,妈给你洗洗头。”
许念看人催的急,又不明情况只能叹气应了声“好。”
推开半掩的门,外面的微凉的气息瞬间涌进身体。
空气很清新,这是许念醒来后在这个时代唯一能看到的好处,毕竟现代社会经过各种改革,加大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是一天不如一天。
睡多了,许念眼睛还有点酸涩,眯着眼看,屋子的排列是一个长方形,堂屋坐北朝南居于中间,也是主屋,都是用大青砖盖的,而且地势要高些,还有个三层台阶,除了堂屋,左边是屋檐覆盖的厨房,右边敞开着放了凳子和几个筐。
下了台阶主屋两侧分别盖了小房子,左边三间,右边两间,看着还算新,只不过外面砌着的好像是草杆和泥土混合物,估计跟许念住的屋子差不多。
许念就住在右边的其中一个房间里。看完房屋,看向脱离房屋排序的大院子,视野很开阔,有树,有两只小鸡穿梭其中,其他的就是一些杂物。
许念还在看,只见吕梅也就是她这辈子的妈,笑呵呵的拿着一瓶洗发水冲许念招了招手。
许念走过去,吕梅才说:“闺女,趁他们还没回来,妈给你拿洗发水洗头,可别不高兴了,让你爹看见不好,忍过这段时间,等你大伯确定连任,你想下地,妈还不同意呢。坐好躺我腿上,我给你洗洗。”
许念心里没啥底,有点紧张,但看的出来这个妈应该挺溺爱女儿的,也就随着她说的做了。
盆里的水撂倒头发上温温的很舒服,随着洗发水被女人抹到头发上,接着揉搓起泡,许念渐渐身体放松。
吕梅也感觉到了,以为闺女不再闹别扭,说道:“是不是心里舒服了!”
许念看着女人不明所以,但还是笑了笑说“是挺舒服的。”
不强的阳光斜照在身上,看着眼前慈爱的女人,许念心里莫名感觉安心。
洗好头,许念那句“谢谢妈”勉强也能说出口。倒是许母笑她作怪,还跟亲妈道谢。见此,许念傻笑了下,蒙混过去。
这也不能怪许念,前世的自己,只要养父母给了自己好处帮助,嘴甜那可是基础标配,毕竟小甜心的称号不是白叫的。
许念坐在阶梯屋檐下晾头发,随着交流,她知道现在是1974年,也知道自己过几天去要去学校考试,这是小学最后一次期末考,考完试就小学毕业了,如果考的好,就要去县里再考一次,这次考更像是初中分班考。
但从许母的话里又能透露处许念学习其实很一般,并嘱咐她最近要在家好好看书,且大伯家的堂哥学习最好,最得爷奶喜爱,不懂得可以去问问。
说着又接道:“至于你三哥那是指望不上了。”
许母给闺女擦了头发,就站起来走进厨房,再出来时手上端给一杯红糖水递给她。
第2章 家人
两人正说着话,院门进来两个女的各抱着个两三岁左右的小孩,后面还跟这一个四五岁的男孩,身上上灰扑扑的。
光从外表看,两个女人的年龄估计差不多,一个长头发一个短头发,都不算太胖,也不算太瘦,毕竟七十年代想吃太胖估计也不大可能。
还没等上两个女人说话,许母就从凳子上站起来,接过长头发女人怀里的孩子,“铁蛋他娘,今天该你煮饭了,赶紧去做饭吧,一会你爹他们该下晌回来了。”
接着又对短头发女人说:“饼儿他娘,你把饼儿给念念,小麦收完了也松散一天了,去把衣服洗洗。”
许母把两个媳妇安排的妥妥的,两媳妇嘴上应着声“好”,但又把眼睛看向许念拿着那碗糖水。
许念能感觉这身体对糖分的渴望,但对她来说却甜的都有点腻味,所以没等他们说出来,就把红糖水喂给了三个小孩,而那个叫铁头的小孩儿竟幸福的眯着眼,对她说“姑姑糖水好喝。”
许念心里有点复杂,因出身原因,她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可这个年代生活不用多想就知道很苦,就希望自己还是能回去的好。
许母见此倒也没说什么,就催促两个媳妇赶紧把事做了。
等两个媳妇都走远了,把正在喝糖水的铁头赶在屋里,许母才撇撇嘴说:“你看吧,你俩嫂子晚上肯定得给你们哥学嘴我偏心,偷偷给你用好的吃好的。”
许念赶紧回神,现在自己就跟许妈熟,这份关系可要先保持住,故同仇敌忾的说:“妈说的对,你的东西想给谁,难道还要看他们脸色?”
这可说到许妈心里去了,“可不是,你大嫂我都说烦了,以前你二嫂没生铁蛋人还行,生了后这两年也想支棱起来了,也不想想这个家,还轮不到他们做主。”
“那让俺哥说说他们,他们还能不听。”
“你们哥还行,我就是为了一家和睦,不然早就说了。”
许念笑着说:“还是妈心肠好,肚量大,有你是他们的福气。”
要不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许母满意的说到:“还是咱家念念好,懂妈,”说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
许念再次感叹果然不管在那个时代:“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这边两人抱着两个小孩亲香着,那边妯娌俩也小声鼓捣:“娘真偏心,你闻到小妹头发上的香味了吗?洗头膏多贵呀,也不过年过节啥的,就给小妹用了,小妹头发也不短吧,这得用多少,我头发短,娘都不舍得让我用,说起来这还是小姑邮回家让咱们一家用的,现在全让小妹用了。”
“大嫂,你敢这样说我可不敢,也不想想咱爹妈多疼小妹。”二嫂心里虽然有点想法可不敢说出来,大嫂嘴巴不严,最会跟娘讨巧,到时候再把她卖了,她找谁哭。
铁头娘一个人说的也没意思,又怕老二媳妇学嘴,也不再吭声,各干各的了。
饭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徐庆华带着三个儿子回家,爷四个都不算低,大概都超过一米七五了,许念看着他们感觉十分亲切,猜想可能是原身的感情还没消散。
之后又是一阵忙碌,等在堂屋坐下吃饭,许念才差不多认清这个家所有人。
许念这个世界的爹叫许庆华,妈叫吕梅,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两人育有五个孩子,老大许乐二十二岁,已经嫁人,家里当时困难,嫁的男人也算门当户对,平时跟娘家不亲不远的处着。
老二许丰健二十一岁,和大嫂结婚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就是铁头和饼儿;老三许丰康十九岁,和二嫂结婚育有一个孩子铁蛋;老四许丰诚十七岁,初中毕业一年了,经常让大伯帮忙开证明去县里找工作,现在是家里学问最高的人。
至于原主许念才十三岁,九岁才上小学,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
不能说她上学晚,而是现在小孩上学普遍都晚,上早了孩子不开智,那对农家人来说就是浪费钱,而且学习在农村并不受重视,毕竟现在还是特殊时期。
也就这两年学校情况好了点,县里城里都招工要求学历,家长们为了以后孩子前程,上学的孩子才多了起来。
这还是许念找了个借口,说马上毕业了,考初中要看家里户口本,也许上学要用才从许爹手里拿到的,毕竟一般小孩子家家,大人那会给户口本,丢了可不好补。
看着薄薄的几张纸和从原主三哥嘴里套出的一些话,也算半了解到了这个家庭的信息,为此许念还遭到了三哥的嘲笑“许念,不是哥看不起你,你先把小学顺利毕业了吧!”
许念听得难受,这是她的痛点。在现代她的成绩也非常一般,不是没想着学,是真的学不会,高考那纯属是因为她走了艺术生,还是个三本,总之很丢人。
笨蛋美人这个称呼她就没摘下过,因为随着长大她越来越美,成绩却越来越差。
但想着自己怎么说也刚高中毕业,小学考试估计问题不大。想通了的许念也回敬了原主三哥一句“哼,你还是先把工作找到再说我吧。”
见此大哥二哥倒是鼓励了小妹两句,“咱们还是相信小妹的,这两天在家巩固巩固知识。”
许父也笑着说:“你考好了,爹带你去供销社买上次你相中的那个头花。”
就连小铁头也不明所以的拍着手说“买头花,买头花”
其他人见状逗孩子“铁头,最近你听话,让爷爷给你买糖。”铁头扭捏的看了许父一眼窝在妈妈怀里小声说:“买糖吃。”
奶声奶气的害羞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还是许父笑着说:“都买,都买。”
许念觉得这个大家庭看着还挺温馨,就是对自己太抱有期望,心里宽慰自己说如果真回不去,在这里展开新的人生,好像也挺不错。
晚上许念躺在硬板床上翻来覆去好久,就是睡不着,明明前不久还觉得能重新开始,但一个人静下来就又开始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