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人再临计划_怜音【完结+番外】(204)

  “哎小何,人生就是这样,总有很多人很多事情,当时没感觉,但将来回忆起来,却后悔莫及,所以还是那句话,要珍惜眼前人啊,……好,不说这些了,咱们赶紧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宝贝。”

  我跟野哥感慨了一通之后,他就十根手指一用力,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那个铁皮盒子。

  里面的东西果然跟我刚才看的幻觉一样,就是一捆长长扁扁宽宽的竹子,不过颜色不是黑色的,而是深褐色的,上面还能清晰的看到黑色的字迹,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竹简。野哥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玩意儿,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瞅着那捆竹子看了半天,然后才憋出句话来:

  “这玩意儿是……??这是啥小何,你认识吗?这好像是竹子啊??这么大一捆,难道是古代的筷子吗??”

  “这个是竹简,野哥,你没看到上面有字吗?”

  我直截了当的对他说道:

  “你以前逛没逛过那种有古代文物的博物馆??好多博物馆里就有展出这种竹简,以前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都是用竹简来记录文字的。”

  然后顿了顿,我一边回忆着初中历史课上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知识,一边继续说道:

  “竹简运用的最鼎盛时期,是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然后到了西汉,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知识,到了东汉,由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改进后的纸张叫‘蔡候纸’,这种纸张比较的轻薄,容易书写,而且成本也低,于是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开来,逐渐的取代了竹简和丝帛。”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还是纸和竹简并用的时代,后来到了魏晋以后,人们就全面的使用纸张,就不再用竹简了。”

  我说完以后,野哥朝我竖起了根大拇指,然后有些自嘲的说道:

  “嘿小何,还是你有文化啊,野哥职高文凭,这些历史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

  说完后,野哥把那捆竹简拿起手里,又翻来覆去的看了会儿,然后转头冲我说道:

  “但现在问题是,咱们也看不懂这竹简上的字啊,……这到底是什么字??看上去像是画一样,有点像是象形文字,但应该也不算是甲骨文吧,有谁懂??”

  野哥这么一说,也彻底难倒我了,我仔细看了看这竹简上的字体,怎么说呢,这上面的文字,有些已经有点看得出有点现代繁体字的字形了,但是有些还有一些象形文字的笔画,总得来说大部分字的字体笔画比较多,有些字有十多笔甚至二十多笔,但是每个字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的,比较瘦长,然后圆弧笔画比较多,笔画没有什么锋芒,……总之就是介于彻底的象形文字和比较规整的小篆之间的文字,但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于是乎,我转头看向手机镜头,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问道:

  “家人们,我和野哥都不认识这个竹简上的字,你们有谁有这方面的知识,帮咱们分析分析,这竹简上写的到底是什么字体,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信息很重要,没准就是解开这个隧道施工队死亡之谜的关键信息,……哎呀,你们先等等,我把这些竹简上的字,一根根的拍成图片发到评论区,懂得家人们在下面评论哈。”

  说罢,我就跟野哥一起,小心翼翼的把捆着那捆竹简的细麻绳给解了开来,然后把那十几根竹简,我数了下一共有12根,每根上面大概有20个左右的字,我跟野哥把这些竹简一根根的小心的排列起来,放在郭红星的大床上,然后我就拿着手机,把每根竹简都拍了一张照,然后就用我的抖音号发到了直播间的评论区里,并且置顶,好让每个人都能看见。

  发完以后,我跟野哥就把脑袋凑到手机前面,看着直播间公屏上的话,还有评论区低下的留言。

  轻舞飞扬:虽然我看不懂这竹简上的字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对文字的历史有些了解。文字的演变,从商周-春秋战国-秦朝这样的时间线推演下来的话,是以下的变化过程。

  轻舞飞扬:汉字的产生,成系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仓颉造字。仓颉这个人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淮南子·本经训》里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仓颉创造出文字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粟米雨,而百鬼却在夜里哭泣。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发明文字这件事对人类而言,是一种双刃剑,一方面人类的生产力获得了提高,可以更好的获取食物,但是另一方面,人类和鬼神灵异之间的联系,却因为文字的产生,而受到了阻碍,变得疏离起来了。

  轻舞飞扬:还有一种解释是,文字是具有力量的,一个东西一旦被用文字来‘命名’,也就意味着,这件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被人彻底的理解,从而失去了神秘感,这件事物也就能被人利用,哪怕是神鬼精怪都不例外。后来文字的力量,被人用来发展成‘诅咒’这门巫术,产生了很多咒语,咒术之类的技术,用来害人或者帮助人。

  轻舞飞扬:至于有各种文物证据可查的汉字,是殷商后期开始的,这时候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为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具体表现是它的文字跟图画一样形象生动。后来到了西周晚期,演变成了大篆,大篆包括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以及后来金文的繁化籀文。甲骨文顾名思义,主要是刻在龟壳兽骨上的,后来到了周朝,周朝重礼器祭祀,同时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器被大量的使用,尤其是‘青铜鼎’大量的在祭祀中使用,而刻在这些钟鼎上的文字,就被称为‘金文’。不过这一时刻,青铜器并不是文字的主流载体,主流载体还是竹简。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个国家的文字也发生了小幅度的异变,主要有石鼓文和秦简牍,尤其是石鼓文,是周朝大篆向秦朝小篆的过度体。

  轻舞飞扬:最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统一了度量衡也统一了文字,正式将官方字体确定为小篆。这就是这段历史的变化。

  轻舞飞扬:看这竹简上文字的字形,虽然我看不懂意思,但是能看出来,这属于金文的一种变形,也就是说,这些竹简的年份,正是春秋时期。

  直播间里的这位网友的评论发出以后,我感觉她说的好有道理,就把她的话全都念了出来。然后一边念,我一边回忆着之前看到的郭红星的幻影,我清楚的听见他在幻影里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些竹简是老张头在隧道地底下挖出来的,换句话说,这些竹简的出处,应该是来自于2500年前埋在隧道这块地底下的那个古吴越国时期的古村落。

  想到这里,我就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

  “老铁们,我突然之间有一个想法,……你们说,这些竹简,会不会是施工队的人从这个隧道的地底下挖出来的呢??而且我怀疑,这些竹简就是那个莫名得了皮肤病的老张头挖出来的。那个老张头莫名得了病,最大的可能就是施工队在挖掘地基的时候,挖到了2500年前的吴越国古村落里的东西,当年丧门星临近地球,可能给那个村庄带来了灾祸,导致全村人得了怪病死去,而那个怪病的致病细菌还残留依附在这些竹简上,老张头无意中碰了以后,结果就得病了,……家人们,你们觉得我的这个猜想对不对??”

  我直截了当的就把自己在幻影中看到的事情,用推测的语气说了出来,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直播间里的观众。果不其然,我这么一说以后,观众们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去思考,他们默认了竹简是老张头挖出来的这件事。然后这时,又有一个网友发出来的一张图。

  点烟抽寂寞:我查了下网上的信息,施工队挖掘发现古代文物古代竹简这回事,还真有过,你们看看这篇新闻。

  说着,这个人就发上来了一张截图,上面写的是一则报道。

  2003年,在苏州一处建筑工地,施工队在挖掘过程中挖出了一处古墓,后来经过考古勘测,在墓中并没有发现金银陶器,但有3片竹简却引起了专家的重视。

  这3片竹简上一共记载了21个字: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点烟抽寂寞:这三片竹简上记录的故事,就是西施范蠡的故事。西施你们都认识吧?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称,西施的故事也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中的一部分。传说当年越国败给吴国之后,被迫向吴国称臣求和,越王勾践遍选国中美女,献给吴王夫差,西施便是其中的一位美人。西施献给夫差以后,夫差对其百般宠爱,为她修建了各种宫殿阁楼,整天溺于享乐,同时勾践卧薪尝胆,使得越国逐渐强盛起来,最终打败了吴国,而吴国灭亡后,西施也不知所踪,有人说她被沉海而死,有人说她跟范蠡隐退江湖了。

  点烟抽寂寞:后来出土的这三根竹简上记录的故事,内容却大跌眼球。讲的是西施其实是和范蠡私通,训练了三年才被献到吴国,在这期间生下了一个叫语儿亭的孩子,范蠡便以这个孩子作为人质,强迫西施去吴国执行离间计,西施为了孩子,不得不实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