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以后,野哥先高举直播手机,开了个广角镜头,简单的给粉丝们展示了一下村里吃席的场景,然后就一边往村口走,一边冲着直播镜头说道:
“家人们,现在是10月19号下午四点,我跟小何已经到了山东的关口镇通幽村了哈,家人们你们看到了吗??现在村里正在吃席,我考考你们,你们猜村里在吃的什么席??”
野哥这么一说,直播间公屏上立刻闪过一排排的文字,粉丝们开始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MOMO:这还用的着猜吗??这村里到处挂着白灯笼,村口还悬挂着两个引魂幡,然后村民们又全都是披麻戴孝的一身白,这摆明了是白事啊??应该是村里有人去世了吧??
你是我的野:我也觉得是白事,不过有点奇怪,为什么没看见花圈呢??按理说葬礼应该到处摆满花圈才对啊。
梅兰竹菊:难道这是当地的风俗??可能当地葬礼是不用花圈的吧?我知道有的地方葬礼是摆贡品的,分一花三牲五果,一花指的是菊花,三牲又分大三牲牛羊猪,和小三牲鸡鸭鱼,至于五果,又指的是苹果橘子香蕉柚子和葡萄,这些贡品都有美好的寓意,高洁幸福美满之类的。
梅兰竹菊:还有些农村地区,出殡的时候也不拿花圈的,而是四个人抬个竹子做的纸扎小轿子,轿子上面是神龛,供奉着当地信仰的神仙,还画着一些儒家圣人,比如孔孟之类的,送葬的时候就一路抬着这个轿子,后面跟着死者的棺材,一路抬去村外的祖坟里埋葬。
你是我的野:虽然但是,你们看到这些村民的表情了吗??我看他们个个都喜笑颜开的,放开肚子大吃大喝,一点也不像是刚死了至亲的人的表情。按理说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死了,总该做做样子,做点伤心的表情吧??这些村民一个个的乐的像是自己要结婚似的。
“嘿这位家人,你的直觉相当灵敏啊。”
野哥看了会儿粉丝们的评论,然后就冲手机镜头露出了个有点神秘的表情,道:
“家人们,其实你们说这是葬礼,也不算全错,应该是说对了一半,至于另一边是什么,大家先别急,我继续带着大家在村子里转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呵呵,我能告诉你们的事,今天这事不简单,非常不简单,我敢保证你们这辈子都没见过,大家记得给野哥点点关注点点赞,转发一下直播间,野哥接着就带你们揭晓这个通幽村的秘密。”
说着,野哥就拿着直播手机,大步流星的朝着村里走去,我跟在他身后一路小跑,才勉强跟上他的脚步。
走过村口吃席的那个小广场,往村子里头走进去,这才发现,这个通幽村的占地面积竟然非常大。村里的房屋很破旧,大多都是几十年前的那种老房子,直接用土黄色斑驳的砖头和红砖色瓦片盖起来的几间房,外面用泥巴和石头垒起来一道石墙,围出个院子来,有的房子甚至连石墙院子也没有,能直接看到屋头那腐朽发黑的木头门框,以及门框上摇摇欲坠的一扇木头门,稍微一推就吱嘎作响。要不是亲眼看到这些房子,我真的很难想象至今还有人住在这种土房子里,然后又联想到来这的路上野哥和我说的,说前些年推广新农村建设,大部分这种山沟沟破村里的人都被安置进了离乡镇比较近的新农村社区了,原来的村落也全都废弃了,这让我不禁疑惑,到底这通幽村里有什么东西,值得村民们放弃那么好的安置机会,依然坚守在这么荒凉的村落当中??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离村口不远的一栋挺大的房子边,这栋房子的烟囱冒着白烟,很多女人在屋里屋外进进出出,手里端着菜盘子,给村口的席上送菜。院子里头还能看见有几个穿着白色孝服的中年女人正在蹲在地上一盆盆的洗菜,或者在地上的菜板上切大块大块的猪肉牛肉,然后给屋里的厨房送进去。
“哟家人们,你们看到没,这好像是给宴席做饭的厨房啊,咱们进去看看。”
看到那些女人这幅忙碌的景象,野哥的好奇心顿时被激发了,于是他大步流星的就往屋里走去,而那些忙碌进出的女人倒也没拦着他。
“家人们,这厨房里在包着饺子呢,野哥是南方人不了解啊,但是我以前听过这么一个规矩,在北方农村有的地方,办丧事是不能吃饺子的,有的地方严格点的,家里有人去世一年之内都不能吃饺子,不知道这个通幽村是怎么个规矩。倒是喜宴上必须要吃饺子,毕竟饺子寓意着家庭和和美美,圆满幸福嘛。”
野哥一边说,一边拿着直播手机在厨房里转悠。这个大屋的厨房倒是挺大的,站了好几个人也不显得挤,似乎这个屋子是专门造起来用来给村里的红白宴席做饭的。
包饺子的也全都是女人,大多是四十往上的中年女人,还有好几个六七十的,应该是村口那些宴席上的村民的老婆或者妈,她们从宴席开始之前就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直到现在宴席后半场了,还没停下来休息,正在煮着宴席的最后主食饺子,准备给宴席上的老少爷们送去。
“大娘啊,你们包的是什么馅的饺子啊??”
那几个中年女人围着一个超级大的脸盆,手脚不停的快速的包着饺子。脸盆里全是剁的细细的肉馅,拌着菜籽油和切得细细的绿色菜,一股浓烈的生韭菜的味道迎面扑来,于是我就转头冲野哥道:
“野哥,你看不出来吗??这明显包的韭菜猪肉馅的啊,我特别爱吃这种馅,另外还喜欢吃三鲜虾仁的,每个礼拜都得吃一次。”
“嘿,我也挺喜欢吃这两种馅,小何,你这么一说,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想想一个个又大又圆的白胖大饺子,沾着辣椒油和醋这么一咬,汁水一下爆出来,满口留香,哇,想想都馋啊。”
野哥一边说一边擦着口水,这时那几个大娘已经把饺子全都包好了,整整好几大盘盖帘儿板,满满当当的摆满了一整个柴火灶台。所谓盖帘板其实就是专门用来装饺子的大圆盘板,一般是用薄木板或者高粱杆子编起来的,这样的板子盛面食不容易黏连。不过这些都是野哥告诉我的,他这么多年走南闯北的,对各地的风俗都有所了解,我对这种面食制作就一窍不通了,因为浙江这边是不吃面食的,只吃米饭,逢年过节也不吃饺子,只有元宵节的时候会吃麻心汤圆,然后春节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吃春卷,有豆沙馅和素馅的,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甜的豆沙馅春卷,每年过年就盼着吃这道菜。
几个大姨麻利的把这些包好的生饺子一一下锅,饺子一下子就在沸腾的水里打着转的漂浮。然后这时我才发现,这些饺子的包法很奇怪,我以前从没见过,饺子的包边手法介于韭菜盒子和馄饨之间,比较复杂我一时也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它,反正不像是正常人家包的饺子。于是我就奇怪的问那个正在掌勺搅合着锅里沸水的大娘。
“阿姨,我问一下,你们这饺子包的形状怎么这么奇怪啊??这是咱们村里的风俗吗?”
那个大姨五十多岁,比较胖,脸上倒是挺红润的,就乐呵呵的冲我说道:
“妮儿啊,这是喜灵饺子,专门是今天这种日子才吃的,……呵呵,可给你们赶上了。”
“喜灵……”
我一听这名字就感觉怪怪的,‘喜’这个字代表喜事、喜宴,和‘灵’这个代表灵魂,灵位的字组合起来,怎么就这么不对劲呢??然后一联想到今天这宴席是冥婚的婚宴,也就能理解了,喜灵喜灵,怨灵的喜事,这么一想倒是挺形象的。野哥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我跟他对视了一眼,野哥那粗狂的浓眉一挑,就意有所指的对着手机镜头说道:
“家人们听到了没??这饺子叫喜灵饺子啊,大娘说专门是今天这种日子才吃的,你们这下能猜到今天是什么日子没??……野哥给你们一个提示哈,今天不是单纯的白事,当然也不是红事,而是它们结合的那个啥……,话就说到这了哈,剩下的你们自己想。”
野哥说完之后,我们正要离开厨房,去这大屋里别的房间看看,却突然看见一个六十多满脸皱纹的大娘从里屋拿出来一张小的折叠木板桌子,支开放在厨房里,另外几个大娘又从里屋里拿出来几张塑料小板凳,又拿着几盘吃过的菜放在桌子上,然后几个人拿着饭碗,或坐或站,竟然就在这么个小厨房里吃上了,之后又有好几个在外面洗菜刷肉的阿姨也走进来,开始盛饭吃起来。
我和野哥都有点震惊,奇怪她们为什么不去外面的大席上吃,野哥是个耐不住的人,立刻就冲一个大娘问道:
“大娘,你们怎么在厨房里吃啊??为什么不去外面大席上吃饭啊??外面席上菜多啊。”
几个大娘看着野哥憨厚的笑,但却不解释什么,直摇了摇头说,这是规矩,女人不能上桌的。听到这个话我惊讶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说真的,以前我只在网上听过这种段子,说是山东女人不能上桌吃饭,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些地方的封建陋习,但没想到今天看到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