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周宁心在家熬了一整天的咸骨粥。
等到暮色降临时,拖着一整整一大桶的咸骨粥去了摊上。
她改变了思路,红色的标语写着——
咸骨粥15块一碗,加10块钱送高档保温杯!
大冬天的冒着热气的咸骨粥,香味扑鼻,终于赢得了无数人的驻足。
那一排一排可爱的保温杯也开始引人注目。
食品级304材质保温杯,原价88,现价38,今天亏本大甩卖,买粥就送保温杯!
标题十分醒目。
毕竟,现在买个杯子都得几十块钱了。
这个促销活动的确是不错。
15块一大碗的咸骨粥,本身价格不算贵,大家都愿意再花10块钱加上一个保温杯。
毕竟你要用单买就得38了,现在10块钱能买得到,何况摊主小姑娘拿着一个大大的保温杯在那里面盛着粥,似乎保温效果还不错的样子。
一晚上过去,直到深夜。
虽然很累,但是周宁心惊讶地发现,居然清出了200多个保温杯。
粥的成本不高,平均一碗三四块钱,除去保温杯的成本,每单还有两三块的利润。
按纯利润来算,一晚上就达到了惊人的六七百利润!
她的眼中闪着光芒。
看向东昇时,脸上已经是完全一副崇拜的神色了。
没想到东昇看着斯斯文文的,做生意也居然那么厉害。
“薄利多销,而且你只有一个人,卖粥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是熬好的粥,也能节约时间。”
一周以后,1000个保温杯便卖了出去。
而她也赚到了之前一个多月的工资。
的确是辛苦,的确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的确还会因为一两块钱和人争执起来,但是这样的喜悦,却似乎比站在工位上战战兢兢,讨好别人的时候,要开心得多。
不过随着保温杯的售?,她也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她是想继续摆摊,还是要做点别的?
东昇是在帮她销货,是在告诉她赚钱的思路,但是真正的选择还,是在她自己。
而与东昇的接触,她也发现了,他会在关键的时候提醒她,她有什么困境也可以向他咨询,可是却不会让她当一个不用思考的傀儡。
她的人生方向,还是靠着自己选择。
“或许你可以再去进一点货,然后继续卖下去,甚至可以开一个直播,积累人气,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销售,我相信不会比你上班要差。”东昇说道,“而且也相对自由,不过也依旧辛苦。”
近年来,网络上以摆摊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很多,什么卖烤肠卖手抓饼糯米饭炒粉……她们一边做自媒体积累人气,一边在线下积累不断的老客户,生意的确不错,比普通的打工人要强得多,自由且收益不错。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一条道路。
当然,周宁心已经不会去相信这一些了。
毕竟失败的是大多数,只有少数几个才活跃在网络上,成为范本。
而东昇已经给她打开了思路,给她选好了地址,选好了货。
她要做的便是坚持下去,起早贪黑。
辛苦一点而已。
当然,这个世上做什么工作不辛苦呢?
想要自由就必须得牺牲另外的东西。
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周宁心都会不断地用之前的经历来警示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吗?她如今已经实现了之前的心愿,不需要打工了。
东昇的耐心很好,他等着这个姑娘做最后的决定。
他告诉她,其实她还年轻,还有无限种可能,还有无数种选择。
最后一天,周宁心新熬了一大锅的粥,几乎是免费地送给了这几天经常来的老顾客,然后告诉他们自己要撤离了。
她最终选择还是离开。
不过她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
如果没有遇到东昇,她之前明显也有别的办法去解决困境,可是那时候,不知为何,她却一心想求死。
大概是工作和生活积累起来的那些情绪,在一个点爆发。
现在想想,也似乎没那么绝望了。
其实普通人也有的是机会去改变困境,只不过她当时没想到而已。
她停了下来,回了老家去看自己在手术恢复中的妈妈。
这一次的手术很成功不错,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复发。
而这也多亏了她及时打回去的钱。
这一次,她干脆给父母二人都买了一份商业保险,以防止大病的时候手足无措。
她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并没有买社保买保险的任何意识,当然,他们周边的人也都是一样的。
所以大部分人小病能治就治,大病就不治,这一回她出的钱很多,多到让父母足以在亲朋好友邻居面前夸夸其谈,夸自己的女儿,比某某某家的儿子可有孝心多了。
她从前曾经怨恨过,为什么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为什么家里没有给她任何的底气?为什么父母不仅支持不了她,反而会成为她的累赘?
可突然之间,却也明白,这都不是他们的错。
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们需要去买医保买社保,也没有人会在几十年前告诉大字都不识的农民父母要去创业,要去买地,买房子,掌握机遇,成为有钱人。
她的家庭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很多人也像她一样。
他们培养自己的子女,希望子女成才,去大城市工作,结束他们劳苦的人生。
是给不了经济,但却也是倚靠。
当夜,她从来没有和父母说过那么多话,把自己在工作中,在大城市里面受的委屈全部倾诉而出。
她的父母很多都不懂,可是听到自己的女儿受了欺负时,却也是红了眼眶。
最后她抹去眼泪:“爸爸妈妈,这次回来我准备留在家里,做点自己做的事。”
父母的脸上有疑惑有不解,妈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可家里没有什么前途?你可不要为了照顾我,耽误了自己。”
“我知道,可是我会努力的,而且我遇到了贵人相助。”
周宁心的脸上,有坚定,还有期待。
小城市的发展肯定不如大城市,机遇也少,她留在这里,家里也无法帮助她去考个公务员之类的。
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当然,当她有不懂的时候,询问东昇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东昇对于经商模式似乎十分擅长。
后来,这个小县城里面开了一家农家鸭货铺,里面的卤味比市面上很多家的要好吃得多,甚至便宜得多,所以每天都门庭若市。
而当顾客们问起这个年轻的老板娘诀窍时,老板娘坦然地告诉她们,原因是自己用的鸭子,都是她爸爸妈妈亲自在乡村里面饲养的。
竞争对手也跑来找茬,甚至说她扰乱市场的价格。
不过她只是笑笑,将自己店里面的鸭肉给她们品尝。
“我不是为了成为你们的竞争对手的,或许你们可以考虑一下用我们的鸭子,我们的鸭子可都是在乡下散养的,鸭肉鲜美,童叟无欺。”
竞争对手:“?”
好吧,其实这也是东昇提供的一种迂回营销政策。
卖卤味的确不是为了赚钱,以现在的价格,只能堪堪回本,实际目的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农家鸭子。
所以后面不仅有很多老顾客来向她这里买活鸭,回去煲汤,回去做菜,甚至像她所说的,她的竞争对手也跑来探查,看看她的鸭子是不是真像她所说的是农家鸭,而且还物美价廉。
当然,这个模式的确成功了。
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很多鸭肉,的确是速成鸭,口味变得越来越糟糕。
她慢慢小规模地扩大,在这个小地方有了口碑,足以让她赚到一些钱。
村子里面很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还有一些老弱病残。
周宁心开了一个生态养鸭场,组织他们起来,将荒废的田地围起来,将溪水引流进去,规模还从她的村子里面,向别的村子扩散。
当然,她赚到了钱,有一部分人也有样学样。
但她也不介意,毕竟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又能带着村子里面的人一起致富,何乐而不为呢?
她甚至还会教导她的同行一些技术和经验,共同交流。
也正是由于她的“大度”,同行都对她钦佩无比,她的生态养鸭场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当地小有名气,甚至因为带动了农村的经济而受到了政府的表彰。
很多年后,一路艰辛,但周宁心也算功成名就。
当她再次提起自己曾经在大城市过着996的生活时,她的眼中已是一片的沉静。
“我不后悔那段生活,因为它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得的体验,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比如制度是要通透的,比如加班是要给钱的,比如周末是要让人休息的,比如假期是要管够的,比如分红和利益是要舍得共享的,任人是要看能力,而不是看拍马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