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_暖金【完结+番外】(14)

  都是这个年代的,有些看着还不错,价格也便宜。

  二手的有时候也会给人意想不到的好。

  所以她选了很久,选中了一家,八九成新的吊扇,一下子买了两台,一台59.9元,到仓库里后她拿出来看了一下,除了磕碰掉漆外没啥毛病,划算,太划算了。

  看了下自己的余额:八千三百万零六十四万九千八百五十五块六毛。

  闺蜜说的对,她以后尽量的不用这里的钱买东西,毕竟她在这边本身也不差钱,要是大肆的挥霍,哪一天真的没了,她连个储物空间都用不了。

  等过几年,让做生意了,她可以在系统里订购一批当下民众需求,又挣钱的。

  弄一笔钱,买俩四合院,弄块土地,这辈子躺平不愁衣食啊,简直完美。

  出了空间,孟司柠下楼和小弟一起拿着饭盒出了门。

  大院食堂离她家有些距离。

  食堂和戎区服务中心紧挨着,过了她们这个路,往大门那边走一段路,再往左。

  大院很大,小花园,供销社,幼儿园,大礼堂,食堂,里面设施很全。

  食堂不算很大,两百多平,里面放了七八张桌子。

  两人到了窗口那,先是看了下菜品。

  今天是玉米糁,清炒豆角,番茄茄子,凉调黄瓜,白馒头不多,二合面馒头多,还有糖包,就是没有肉。

  “要个番茄茄子和调黄瓜吧。你想吃糖包么?”

  林泗云摇摇头,也不说话,抬头对着窗口道:“姚婶子,一份茄子,一份黄瓜,两个二合面馒头,两份玉米粥。”

  里面的姚婶子四十多岁的样子,是大院的军属,见是林泗云,笑着道:“小泗云啊,好嘞。”说完,见他身边的孟司柠,眼中露出几分意外:“是司柠啊,今天难得一起过来。”

  孟司柠尴尬的点了下头:“怕弟弟拿不了那么多。”

  这话说出来,自己都觉得牵强,更别说食堂的人了。

  食堂一共三个工作人员,有一个大厨陈大叔,两个帮工,姚婶子和李奶奶。

  大医院里的饭菜每天不会做太多,就是为了方便军属没来不及做饭,和有些不会做饭的家属门,就比如这两个姐弟。

  孟司柠之前也是常来的,后来就换成了她弟弟。

  都是大院的人,知道有一些情况,虽说不太赞同她整天让一个小孩来打饭,但毕竟不是自己家的事儿,也不好说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来打饭的时候,帮他把饭盒盖好装好,免得孩子没拿好烫伤了。

  说是不管,但姚婶子还是热心道:“你弟弟有时候拿着饭盒,确实不方便。”

  孟司柠讪讪:“婶子说的是,以后我会帮着过来打饭。”

  “这就对了,今天是没肉,不过你陈大叔说,明天中午有红烧肉。”

  第17章 :这两人怎么凑一对了

  孟司柠一喜:“真的?”

  另一个窗口的陈奶奶道:“记得来早点儿。”

  “唉。”

  孟司柠看着林泗云熟练的付钱。

  一份玉米粥一分钱,二合面馒头三分,白面馒头五分钱。

  一份素菜三分钱,给了两分的粮票。

  她们一顿晚餐也就一毛一,是不多,但总体算下来呢。

  中午泗云的饭钱大概在五毛加三两的粮票。

  孟司柠在心里核算了下,她们两个一个月的饭钱都得二十多呢。

  用去了工资的一半,不划算,得赶紧买个菜谱,学做饭。

  她现在已经不是二十一世纪,一人吃饭全家不饿能请得起钟点工的孟司柠了。

  虽然有钱,系统里也没有家常饭提供啊。

  一个时代想要吃的好,还得靠自己。

  而且她们用的盒饭是那种普通的铝制盒饭,没有把手,很容易烫伤。

  唉,原主真的是没注意到这点儿么?

  好在没事儿,要是烫伤了孩子怎么办?

  想着一会儿回去在系统里买个带提手的饭盒。

  路上提议道:“小弟,以后咱们学着自己在家做饭吧,改天我给你弄个菜谱咋样?咳...当然,我也会学的。”

  林泗云斜眼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

  啧,这小弟也太不爱说话了。

  ...

  姜家。

  刘秀兰下班回来看到客厅桌子上放着的罐头点心,意外道:“谁来家里了?”

  “媳妇,是老夏拿来给老三补身体的。”

  刘秀兰诧异:“哼,这夏家也就老夏能处。

  他送来你就收啊,咱家差他们家那点儿东西?”

  “怎么不差,我这脑子确实需要补补,妈,把罐头打开吃了吧。”

  刘秀兰也没说话,算是默认。

  她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要说最难熬的时候,还是前些年半大孩子时候。

  儿子能吃,女儿们也是精细着。

  那个时候收成不好,她和老姜的工资也只能勉强够一家吃喝,孩子们稍微生个病,他们家就得紧巴半个月,还不一定缓过来。

  那时候二老还健在,每个月还要往家拿五块钱的孝顺钱。

  所以几个孩子小时候也没吃过好的。

  现在不一样了,孩子都大了,有了工作,都还没结婚。

  没啥负担,能吃点儿好的,她也尽量满足。

  晚饭时,姜糖把那个罐头给一家人分了分,黄桃的,味道很经典,好吃。

  刘秀兰道:“那桶麦乳精,明天给你二叔家送去,你二婶因为你的工作,没少帮忙。”

  “知道了妈。对了,我今天把毕业证领回来了。爸,我们学校有个下乡指标后备名额,好像是辅助大队搞生产的,你了解不?”

  “这个啊,最近几天我们也有抽调人过去。就是储备干部,帮着农民搞生产,搞建设的,咋,你感兴趣?”

  姜糖惊讶了下,这不是跟后世的村官一样啊:“我报名了,下个星期还要去面试。”

  一旁的姜末道:“你报名了?那制衣厂你还去不去,我已经帮你开口了,都两次了,人家忙活了半天,你不去,我都不好跟人家来往了。”

  “姐,我这不是两手准备,你听爸说的,好多人呢,他们找储备干部也需要不了几个啊。”

  刘秀兰不赞同道:“什么储备干部,就是去乡下干活的,就你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性子,你能熬得住?倒时候哭着脸回来,竟给我和你爸丢脸。

  你姐那个制衣厂的活要是稳妥,乖乖的去厂子里上班。”

  姜广涛倒是很支持女儿:“老三,你听爸的,爸觉得这个储备干部挺不错,也算是走机关路线,在那边待个三年,稍微有点儿成绩,怎么也能在县里稳住脚。

  不过,这次你们刚毕业的学生也只是个辔头,不一定会选上,但有些人看不清形式,我们队里,没几个报名的。”

  村官啊,呵呵,现在有机会,体验一把村官的感觉也不错。

  而且,她有签到系统,时不时的做任务,总得需要时间吧。

  在工厂里上班,太过拘束,她不喜欢。

  “爸,如果选上了会分的很远么?”

  “应该不会,你们是第一批,省里也是有考量,应该就在城交附近的公社。”

  “那会不会跟真的农民一样,要下地干活。”

  姜广涛道:“那肯定要干,要不然让你们去干什么。当然了,你以这样的身份过去,那也是有特权,你要带动大家,鼓动大家,搞发展,搞高产。不是要你们去混日子的,如果你想混日子,爸建议你别去添乱。”

  “肯定不会啊,老爹,您得相信您生出来的种,能差到哪去,是不是?

  我虽然没对门那个温柔,没人家会讨人欢心,但不代表我其他方面差啊。

  您女儿在学校也是很优秀的,进入社会那自然不能差了。”

  “啥时候说话会一套一套了?也就你爸能被你忽悠的晕了脑子。”家里最了解的还是她这个当妈的。

  闺女啥样的她还不清楚,从小到大说一出是一出,就没见她干成几件事。

  这要真去了,她能打赌,不出三天,保准打电话闹着要回家。

  到时候忙活的还是他们夫妻。

  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不省心的。

  “妈,您不想天天看着我和对门闹别扭吧。”

  “谁想看,还不是你天天和她比来比去,有啥好比的,我刘秀兰生的闺女比她梁田英的闺女差哪了?你看你姐,多给我争气,也就你,脑子不知道长哪了。”

  “噗...”

  “姜末?”

  姜糖看她姐姐那样,也不觉得有多争气。

  看,天天喷饭,就知道浪费粮食。

  姜糖觉得,这一家子比她二十一世纪的家人还有趣,嗯,倒也不那么想家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