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涛打开盒子道:“这些年,我和你妈攒了些钱。
一共一万三千块钱,还有一些票。
给你们一人三千,另外我和你妈还留两千,剩下的都给你哥。你们有啥意见不?”
姜末嘴角弯成了月牙了,傻笑道:“没意见,没意见。”
她认识的人家里,女儿结婚,父母别说给钱,能不要你的彩礼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说完,姜末挽着刘秀兰的胳膊道:“妈,你们真好。”
“能不好么,我觉得比对门好。”
姜糖也点头道:“嗯嗯,爸妈是世界上最好的爸妈。”
“老二上班这几年攒的钱,也好好留着,存起来,结婚的时候,别傻不拉几的全花出去。老三也是,你就一个毛病,整天大手大脚。我都觉得你那点儿工资都不够你花的。”
姜糖忙打马虎眼:“妈,最近忙的哪有时间乱花钱。
妈,分给我的钱,现在能拿走吗?”
姜广涛道:“不能,等你啥时候结婚,啥时候再给你。”
以姜糖的性子,他们敢肯定,到手里不到一年,她能给挥霍完了。
对于爸妈的不信任,姜糖很是无语。
进到空间孟司柠把今天洗的照片给了她几张,都是山上的菜地,各种蔬菜都拍了照片,方便以后她介绍。
姜糖则是和孟司柠孟夸自己的爸妈。
“咱们进入这个虚拟世界,能遇到这样的好的父母真是万幸。
我之前看小说,不少主角的父母都是吸血鬼。
各种的重男轻女,原生家糟心事儿一堆。
咱们这两家的父母是真的好。
就你那个养父,前期也是拿你当亲生女看待的。要不是后面做的事儿实在太让人寒心,也不至于到最后没人管你。
我也是,我们家最大的糟心事儿就是我这个恶毒女配。”
孟司柠很赞同:“我这次去沈市,林叔叔对我确实好。
不过咱们也别担心,现在不挺好的,咱们不招惹男女主就行。”
姜糖道:“我现在也没时间去搭理那些啊,再说了,我现在只和顾景深接触过...两次吧。朋友都算不上。
不过他这段时间在这边养伤,会经常往制衣厂跑,按照时间线,我就是这个时候和他有接触的。
可惜这段时间我要忙着卖菜。”
孟司柠道:“我们报社的员工不多,要不了多少菜。改天我陪你去化肥厂问问吧。”
姜糖啪的一声:“我哩个娘,我怎么把化肥厂忘了,八月十五还有五六天,应该还来得及吧。明天我就去问问,不用你陪。
那个王厂长,咱也见过。”
第二天一早,姜糖就拿出了自己的小本本,看了下登记的通讯录,先从化肥厂开始。
半个小时后,姜糖站在化肥厂门口,脸上挂着自信又亲切的笑容,朝着门卫大爷走去。
她从兜里掏出几颗糖,递
到大爷面前,热情地说道:“大爷,您辛苦啦!来,吃颗糖,甜一甜。我是江洲县的姜糖,您还记得前几个月咱们县里联动输送化肥的事儿不?我当时也参与其中呢。”
第192章 :养父三人组
大爷接过糖,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哟,记得记得,那事儿可热闹了,还上了报呢,姜干事,是准备找谁?”
姜糖笑着说:“大爷,我这次来啊,是想跟厂里的领导聊聊合作的事儿。您看,能不能让我进去呀?”
大爷一听,爽快地说道:“这事儿呀,进去吧,厂长办公室在办公楼的二楼最里面。”
姜糖顺利进入化肥厂,轻车熟路地来到了王厂长的办公室。
她礼貌地敲了敲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进去,笑着说道:“王厂长,您好呀!我是江洲县红光公社负责农产品推广的姜糖,姜干事。”
王厂长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姜同志?”
姜糖忙提醒道:“前几个月,咱们和江洲县化肥厂的合作,就是我和孟记者牵的线。”
“哦,我想起来了,姜干事快请坐,这次来是有啥事儿?”
姜糖不慌不忙地说道:“王厂长,这不是快到八月十五了嘛,我想着问问厂里给员工发福利的事儿。
最近咱们市里各个厂子都时兴发些实惠的农产品,我们公社里的农产品有不少,市里面几个厂子里都订购了我们不少农产品,我今天正好路过咱们这里,想问问情况。“说着,姜糖把准备好的资料递给王厂长。
王厂长接过资料,仔细地看了看,说道:“嗯,这么多厂子找你们订了货,姜干事有能力啊。不过这福利的事儿,我也不太清楚,具体负责这一块后勤部负责,你可以去采购科找张科长。”
姜糖一喜:“好的,那我就不打扰王厂长了。”
出了王厂长的办公室,赶紧跑去了采购科。
“你好,请问张科长在吗?
是王厂长让我来找张科长的。”
采购科的人一见是厂长让来的,心里都犯起了嘀咕,还以为是啥亲戚关系呢,也不敢怠慢,赶紧把人领到了张科长的办公室。
张科长看着年纪轻轻的姜糖,问了句:“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张科长好,我是江洲县的姜糖,我们公社有各种新鲜的农产品,像鸡蛋、蔬菜之类的。听说厂里在准备八月十五的福利,王厂长就让我来找张科长问问情况。”
张科长皱了下眉头,道:“你跟王厂长是啥关系。”
姜糖故意急促道:“没关系,没关系,只是认识而已。”
这话说的,让人不怀疑都不行。
张科长也是聪明人,笑着道:“我们已经订了两种福利了,还差一样。你这有啥合适的?”
姜糖眼睛一亮,连忙拿出了单子递了过去,并介绍道:“我们的鸡蛋可新鲜了,都是村子个家里散养的鸡下的,营养价值高,还有粉条,红糖,豆皮,水果有黄桃,苹果,李子,梨。”
采购科的人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鸡蛋可以要六百斤。”
姜糖趁热打铁,又拿出一叠照片,说道:“这是我们公社的蔬菜种植照片,您看看,我们那儿的蔬菜长得多好啊,虫眼很少。要是厂里平时需要什么菜,都可以提前预定,我们保证按时按质送到。”
张科长接过照片,一边看一边说:“嗯,看着是不错,你们种的有韭菜?”
“有,在这里。”姜糖给他抽出来张照片。
张科长见长势不错,又叫来了负责食堂采购的人,问了下情况。
采购的人道:“我们现在不缺蔬菜,就缺肉。小干事,你们那里有肉吗?”
姜糖道:“我们家家户户养的有鸡鸭鹅。但数量不多,这次有其他厂子订购了一些鸡鸭,你们也知道,我们村里养家禽也是有限量的。”
食堂负责人道:“科长,要不要十几只的鸡?”
张科长犹豫了。
姜糖赶紧道:“张科长,我们公社有两个村子紧挨着大山,秋季过后,入冬时,野猪特别的猖狂,不知道野猪肉你们要不要。”
这话让采购科的人眼睛一亮,冬季的时候,不光蔬菜缺,肉更是紧俏的东西。
“要,你们现在有?”
“现在没有,但可以预定,等小麦入地后,野猪就开始出没了,如果逮到,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给你们送来。”
张科长道:“好,那就先要十五只鸡,嗯,再要五只鸭吧。”
姜糖笑着说道:“好嘞,东西,明天就给你们送来。”
从采购科出来后,姜糖的心情格外舒畅。
不过整个市里有二十多个农贸市场。
就先从他们家附近的几家开始。
一上午,姜糖也不觉得自己有多热多累。
跑了两家,都是有固定农场合作的,他们也不愿意再换别家。
不过看着其他两个农贸市场订了他们的蔬菜。
看着他们有丝瓜,小油菜,每样要了几十斤。
另一家也是,要了几十斤的梅豆角。
价格便宜,就这几十斤,也就几块钱。
但哪个好的开端不是这样?
中午回到大院,很巧,姜糖看到了顾景深带着几个人从外面回来。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旁边还跟着一个穿着红格子,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
这应该是养父三人组吧。
看顾景深那脸色不太好。
姜糖本没想着打招呼。
倒是顾景深,看到她后,脸色缓和了不少:“姜同志好久不见。”
“是呀,顾同志这是出去了?”
顾景深扫了一眼身边的人,也没打算跟她介绍,只是微微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