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_暖金【完结+番外】(157)

  “行呀,但我还有两天才放假。最近秋收,你不回去看看?”

  “我让村里种了一山的蔬菜,都到了成熟季,这才是我的重中之重,要是卖不出去菜,我咋向父老乡亲们交代。”

  “你那边蔬菜这一遍成熟的卖完了吗?”

  “蔬菜成熟很快,豆角一两天都能长很长。”

  “你可以问问大院里的人需不需要菜。组织一下,弄个团购。”

  第201章 :社区团购啊

  姜糖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哎呀,小区团购这个模式,我怎么就忘了呢。我得赶紧做几张报价单子,给邻居们发一发。”

  孟司柠这两天写了个稿子,主题是关于秋季社大丰收的事儿。完成翻译工作后,下午回到家,她便琢磨着在院子里搭建一个面包窑。

  昨天姜糖提到做月饼,可没有烤箱,总得有个能烤制的家伙事儿。

  她虽说不会做面包窑,但在网上刷到过许多博主的制作过程,凭借着记忆,画出了一张简易的图纸。

  家里墙根下正好堆着些红砖,孟司柠在院子的东南角,靠墙的地方,开始摸索着砌面包窑。

  林泗云放学回来,瞧见姐姐在忙活,好奇道:“姐,你在干什么?”

  “我准备在这里垒一个面包窑,就是烤炉。”

  “烤炉,可以做出来面包?”

  孟司柠点点头:“是的。”

  林泗云兴奋了:“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出来上次我过生日吃的那种蛋糕。”

  孟司柠又点了点头:“可以。”但她不

  会做。

  听到姐姐的肯定,林泗云作业也不写了,主动当起了小工,帮着姐姐递个砖头,看看图纸然后帮在帮她纠正下:“姐,你这个砖头放错了,这样等成型了会小。”

  “你咋知道的?”

  “我算的,照你现在的垒法,还有图纸上画的。”

  孟司柠这一刻感觉被降维打击了,这书里的物理天才,从小就不得了。

  接下来垒着垒着,就成了林小弟的指挥和建工。

  干活的时候,姐弟两个人聊天,林泗云兴奋地说:“姐,最近省里组织了个数学竞赛,我得了区里第一呢,老师奖励了十块钱,还有两个本子,一个文具盒,两只铅笔。

  节后前十名要跟着学校去市里比赛。听说要是成绩能排在省里前五,就能去京市参加决赛,还会奖励二百块钱。”

  “好样的,以后有这种大型的竞赛,你多报名参加。说不定初中就能免考呢。”孟司柠听了,满心欢喜,当即决定给弟弟在商城里买些竞赛题,支持他好好备战。

  “恩。”

  ...

  姜糖趁着下午张婶子她们出来唠嗑的时候,特意凑了过去:“张婶,王婶,都在呢。”

  张婶几个正悄悄的说顾家的那些事儿呢,一抬头看见姜糖过来,忙闭了嘴,笑着道:“是姜糖啊,你们单位放假了?”

  姜糖做在了几个婶子,奶奶的中间,笑道:“还没呢,我现在不光是包队干部,还是公社的联络员,我们公社不少农产品,现在到了秋收季,有不少东西。”

  之前在姜糖这买过红糖的婶子道:“姜糖,你们那还有红糖吗?”

  “婶子红糖没了,我们的甘蔗种的晚,今年冬季能要是能长成,过年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红糖,到时候我通知你。”

  她热情地给大家介绍自己负责的两个村子的蔬菜,鸡鸭、鸡蛋、粉条、豆皮、红枣之类的农产品,也一并提及。为了这次推销,她手工制作了十几张宣传单,一一发给大家:“这些都是我们公社的产品,给票也行,不给票也行,拿物品换也行。农家的东西,不像供销社,必须专票。咱们这自由。

  过段时间,也可能会开个集贸市场。到时候我通知婶子们去赶集,保证我们那里的东西,比供销社的便宜。”

  眼瞅着马上过节了,姜糖笑着问:“婶子们,看看需不需要订点儿啥菜呀?过节家里来客,菜可不能少。”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纷纷讨论起上门的价格:“鸡蛋一块三啊,不要票?”

  “这豆角,不要票两分钱,要票一分五。姜糖,你们这菜挺便宜。”

  “是啊,都是村子里种的,没啥成本。给个钱就卖。”

  姜糖灵机一动,又想到了小丽爷爷做的豆腐,赶忙补充道:“对了,婶子们,我们还能做豆腐呢,而且这些蔬菜都能免费送到家。”

  张婶子买过姜糖村子里的鸡,知道品质,第一个响应,连忙说道:“那可太好了,我要三斤豆腐,二十个鸡蛋,再买两斤的小青菜,豆角有嫩的吗,我想晒些干菜。”

  姜糖道:“有,有有,我可以交代他们给您摘嫩的。”

  “那行,我要十斤豆角。”

  王婶子道:“我也要十斤,我也晒点儿干菜。黄瓜要十斤。”

  李奶奶这会儿出来,见姜糖在卖菜也要了几种菜。

  姜糖一边记着,一边信欣喜的映着:“好咧。”

  其他几个婶子也跟着纷纷下单,有要鸡的,有要粉条、豆皮的,姜糖都认真地一一记录下来。

  等纳凉的这些婶子们都订完菜,到了晚上做晚饭的时候,姜糖又一家一家地挨家挨户跑起来。

  她来到了张政委家,轻轻敲了敲门。

  张大爷打开门,瞧见是姜糖,笑着问道:“丫头,有啥事呀?”

  姜糖礼貌地笑了笑,说道:“张大爷,我是姜糖呀。这不是快过节了嘛,我负责的村子里有好多新鲜的蔬菜、鸡鸭啥的,价格实惠,还能免费送到家。您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说着,给张大爷递过去个单子。

  又说了大院里订菜的人家。

  张大爷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说:“你张叔不在家,我和你大娘这老两口,吃不了多少,蔬菜就来个两三斤吧,给我再称两斤鸡蛋,你们能给送来?”

  姜糖连忙点头,在本子上记下来,又笑着说:“张大爷,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挑最新鲜的,送到家门口。”

  从张大爷家出来,姜糖又走向了王姐家。王姐是跟夏丘妈一个单位,平时忙得很。

  姜糖敲开门,说明了来意。王姐眉头一喜说:“我平时忙,正说早上没时间卖菜呢。”

  姜糖赶紧把单子递给了王姐,王姐一下子订了一个星期的菜。

  就连粉条豆皮都订了好几斤。

  姜糖知道她家不差钱,家里四个职工,就一个孩子。

  姜糖就这样一家一家地跑着,耐心地介绍着,遇到犹豫的邻居,给了他们单子,让他们啥时候想订,去她家。

  不知不觉,本子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订单。

  回家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第202章 :男女主都来了

  刘秀兰一边心疼的给她盛饭,一边吐槽道:“你说你整天哪来的那么多点子,挨家挨户上门推销,有些邻居还行,给你些面子,有些邻居可不好说话,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脸皮那么厚。”

  一旁的姜末补刀道:“妈,以前老三脸皮也厚啊,整天跟夏丘吵架打架,人家都不怕丢脸的。”

  姜糖瞪了她姐一眼。

  姜广涛赞同道:“老三这次的法子好,价格便宜,蔬菜新鲜,还给人送上门。还能不要票。现在家家户户缺票。不过你这法子也不能长久,相信被有心人投诉。”

  姜糖道:“投诉啥?我这也是集体销售,不是投机倒把。”

  “不是这个,是你们卖东西不要票,会被人抓把柄。”

  “我们也不是不要票,是可以拿物质换的,交易的一种形式而已。”

  刘秀兰提醒道:“那也得注意。”

  “嗯嗯,我知道了。”

  姜末在一旁道:“老三,这次送货,给我也带点儿蔬菜,啥菜都行。”

  姜糖直接戳穿她:“姐,你不会是给未来姐夫家送的吧。”

  姜末沉默了,姜末瞬间红了脸,不说话了。

  刘秀兰听到老二说这话,恨铁不成钢,差点拿一筷子敲她头上:“你这丫头,脑子想啥呢?上赶着给人家送东西,丢不丢人?”

  以往的聪明劲儿哪去了。上杆子的给人家送东西。

  大院里的早上,几位老人正在空地上打太极,一招一式慢悠悠的,享受着清晨的宁静。

  中年人则脚步匆匆,赶着去上班,为家庭生计奔波。

  年轻人精力充沛,有说有笑,一边往单位赶,一边与同伴分享着各自的趣事。

  顾家的事儿平息后,顾景深还在养伤期。

  因为夏丘前段时间请假太多,领导也不太满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