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是一举三得。
见柴应等人没说话,赵虞干脆把自己想的都说了出来。
"……这个办法所花费不过是一些搭建茅厕的材料以及一些人力,我想只要有心,没有一个县完不成。"如果完不成,只能说明他们想要提高收成心还不够坚定。
“谢公主,臣下这就吩咐下去。”
柴应一瞬间壮志满满。
公主殿下已经为他们想得如此周到了,如果他们还拿不出一点行动,那么之后也无颜再去求公主了。
“先不必如此着急,我觉得可以先让叠山县做一个试点。等出了成果,哪怕你没有下发政令,也会有人需学起来的。”
就像她,看到一个可能会发财的机会就迫不及待扑过去。
等赵虞离开的时候,就接收到了李青含着泪的感动眼神。
当天晚上,李青就抽调人在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几个点都建起了公用茅房,并于隔天早上专门出了公告,为避免百姓不清楚、找不到,还专门派人守在附近。
把这些活都安排下去,李青还专门组织百姓收集田林之间的枯枝烂叶。
一时间,叠山县热闹无比,每天都有乡下的村民进城来看着县令督造的公用茅房。
这边叠山县忙着收集来堆肥,州府那边孙甫显也把这梯田适用环境下发到了其他郡县,每天都有下面郡县送过来的文书。
这天,孙甫显因为云阳郡下又出了几个可推行梯田之法县城而高兴,突然想起这柴应已经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没有传消息来了。
按照时间估算,这梯田应该修筑的差不多了,要是搁在之前应该早就来报喜了,怎么到现在都每个动静呢。
想到这,孙甫显唤人去叠山县打听一下消息。
孙府的人一大早就出发,一般来说下午绝对可以打听清楚,可是直到晚上派出去的人才颤着腿回到了孙府。
看到脸色发白,几乎站不稳的下人,孙甫显吓了一跳,忙问发生了何事。
“回,回禀老爷,呜呜呜,奴才被柴大人拉着强行上了五趟茅房,奴才是逃出来呀。”
跪在地上的下人哭的声泪俱下,无比凄惨。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百度百科
柴应笑眯眯:要来我们这新茅房试试吗?很棒的哟!
赵虞:……
第17章 暂时无法配制
孙甫显脸上淡定的表情瞬间龟裂,眼中还有几分震惊。
“什么?仔细说来。”
下人哭丧着一张脸把今天的经历说给孙甫显听。
天光微出,下人就骑着马赶往叠山县,到目的地的时候天正好大亮。
往常人影稀疏的县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进城队伍,下人乍一下看见这队伍还有些惊讶,不过也就是一瞬事情。
原本随到随进的县城因为这队伍,下人花了进一刻钟才进了城。
这一进程,下人就发现了街道与之前的不同,看起来要比之前干净许多,鼻间也不再萦绕着一股臭味,更不用说来往路人的精神气。
与之前相比简直就是大相径庭。
还未等下人想明白缘由他就瞧见了站在街边笑成一朵花的柴应。
原还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人,哪想到刚进城门就找到了人。
下人忙不迭上前,一通恭维的话说完,就把孙甫显的话传达给了柴应。
只见柴大人听完自己的话,面上露出了几分心虚之色,随后就让他在这稍等一番,又转头派人回去把之前就写好的折子取来。
等待的时间里,下人见柴应一个劲招呼来往的百姓,而自己站在一边无所事事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下人随即上前抢着替柴应干活。
只是刚动了一下,柴大人就异彩连连地看向了自己,随即问了他一句‘今日可有出恭?’
下人也没有想到就这么一句话,开启了他可怕的一天。
一连上了五趟茅房,下人的脸都拉白了,柴应还是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最后还是拿了要早日回州府向老爷复命才算是‘逃离魔爪’。
回来的时候,他连马都上不了,更不用说骑了,最后还是雇了一辆马车回来。
一路的颠簸让他不舒适的身体更难受了,还是凭着一口气来找孙甫显汇报的。
把怀中柴应给的折子送至自家的老爷面前,回想自己悲惨的一天,忍不住扶着自己的腚暗自感伤。
孙甫显没有在意下面的人,唤人进来打赏了一番算是安抚,就让人下去了。
书房内只剩下孙甫显一人,他没有着急去看柴应的折子,毕竟从下人口中可以得知柴应很是闲适,那梯田自然不会出什么事情。
他现在倒是对柴应的所作所为有些好奇。
堂堂一个郡守,把一整个郡的事务丢下待在叠山县,孙甫显之前看在梯田之法上默认,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整天在叠山县无所事事。
依照孙甫显对柴应的了解,虽然脑子一根筋、说话也直白,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对百姓的爱护之心,不然当时他也不会力排众议推他上位当了重阳郡的郡守,毕竟在当时的候选人中,柴应实在算不上优秀。
成为重阳郡的郡守之后,柴应倒也没辜负他的信任,不说做的有多出彩,但只要是自家下发的政令,那绝对是不掺水的完成。
所以哪怕从下人嘴里听到的柴应如同游手好闲一般,孙甫显也没有妄下定论。
还是得亲自去看看这柴应到底在耍什么花头。
这边孙甫显琢磨着抽空去一趟叠山县。
叠山县内,李青组织运土、收集堆肥材料,柴应乐不可支看着充满好奇心的百姓来围观新建的茅房,赵虞则是忙着调试配方。
对于这肥料的配方,很多材料在现代进行了提取,有了专用的名称,到了古代赵虞有些抓瞎。
但凡谁问她配方,她都能毫不犹豫地背出好几个,只是上面每一个名称对应的东西让赵虞实在是头疼。
赵虞大致能记得的就是含有氮、磷、钾等元素可以制成化肥,其中最了解的应当是含氮元素的硝酸盐了,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在古代应该是叫硝石吧。
赵虞第一时间找长明询问硝石这东西,只是听到这个名字,长明脸上满是疑惑。
不过赵虞也没太在意,毕竟长明很小就被带入军营培养,之后更是直接进了王宫,不知道这硝石也不算奇怪,她转头又去找了李青。
只是李青的反应也与长明相同,同样没听说过硝石这样东西。
这下,赵虞确定了,这赵国没硝石,当然也可能还未被开发出来。
含磷元素的话,赵虞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墓地上的磷火。
一般来说,骨头中会含有磷元素,像是兽骨、鱼骨之类。
以西华州现在的贫困状态,大量生产的几率不高。
不过倒是可以先记下来,没准以后百姓的生活条件好起来可以用上呢。
还有就是含钾元素的。
赵虞努力想了想,一些天然矿物中会有存在,不过就赵国现在的矿山开发程度,她倒是不想了。
不过好像草木灰也算。
这么一细数,柴应现在正在做的反倒是最适合、最方便的堆肥之法了。
至于这些化学肥料配方,都先记下来,没准以后就能找到合适的材料。
之前赵虞承诺了要把配方写下来,虽然现在来说可能派不上用场,但也需要告知柴应他们一声。
赵虞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去做了。
本以为柴应和李青会失望,赵虞都已经想好了,不行就从她私库里再调拨一些银子给他们,多的没有,但还是可以把县衙给修上一修。
原本以为她的公主府邸已经够破的了,直到她见到了叠山县的县衙。
赵虞忍不住感叹,赵国不只是百姓穷,这当官的同样穷。
原本补偿的话都已经在嘴边了,哪想柴应和李青完全不在意。
其实他们之前就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公主一开始就说这了这肥料配制造价不菲,如果没有别的办法,没准他们一咬牙也就干了。
可是公主还给了别的法子,这法子又简单又省钱,不过是花点时间,这花时间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因此,柴应早就跟李青说了,哪怕公主殿下把配方拿出来了,他们也暂时不使用,等之后百姓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再拿出来。
只是不知该如何向公主殿下解释。
现在好了,他们还省了解释。
既然,柴应他们不着急,那配方赵虞也没有着急拿出来,至于补偿也省了。
在指导了两天堆肥,也就不需要赵虞。
说起来,这次赵虞来叠山县也有半个多月了,这段时间虽然赵虞没回府,但没两天言妃就会派遣府内的侍卫送一些东西过来。
有吃有穿有用的。
尤其是这两天,东西送得越加频繁,虽然言妃没有一句话带给赵虞,但赵虞已经明白自家母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