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是希望能尽快把这火炕的事情落实下来。
虽然两人都没开口,但孙甫显并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他也能理解他们的急切, 只是纾解一下刚才被吓到的心罢了。
“走吧,我与你们具体说一说这火炕事宜。”
柴应和宋谨知两人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 一左一右簇拥着孙甫显。
“这火炕并非我所想, 而是公主殿下提出来的, 之前公主提起时, 我也能看出火炕的好处, 只是当时府库内实在是没有银钱。”
孙甫显说起这话来那叫一个面不改色, 柴应相信了, 宋谨知并不相信, 就以孙甫显那抠门节省的程度, 无论怎么样府库都不会空,只不过是库内银钱多少的区别罢了。
不过宋谨知也没打算呛声,之前的事情再去计较也没什么用,他现在更想知道这火炕之后推广的事宜。
“因为这银钱的事情,这火炕的事宜就暂且耽搁了下来,哪想前些天公主把灾前预防送来之后就提到了火炕的事宜。”
“公主之前就提出对每一户愿意盘火炕的百姓一定的补助,再加上那糊火炕所用之料价格低廉,百姓自身要承担的银钱并不多。”
孙甫显说起来心中还有些感慨,之前各种救灾,公主府的银钱花销巨大,想来应该所剩无几,可现在公主好不容易弄来的钱也没想着花在自身用度上,而是来为百姓谋福利。
换在孙甫显身上,这种决定并不好做,倒不是吝啬贪财,说起来孙甫显做了那么多年官,时常帮助下面贫困的官员亦或是家中困难的百姓,家中几乎是入不敷出,全靠家中妻子陪嫁的一个小商铺维持。
如果是他拥有这么一大笔钱,他会用在更紧急的地方,用在救灾上可以理解,毕竟救人如救火,可与救灾相比这火炕并不算是必须的。
不能说孙甫显残忍,只是他需要考虑的太多了。
“为什么不能不收银钱呢?”
柴应下意识说出这么一句话,说完他就后悔了。
孙甫显一瞬间看向柴应的眼神格外凌厉,“公主并不欠任何人。”
其实说起来还是他们西华州欠了公主的,公主未曾收到过一两税银,反倒是公主不停拿出银钱,花费精力,样样种种浮现在眼前。
“对不起,我,只是我治下的百姓实在是太穷困了。”
想到那些骨瘦如柴却眼神天真的孩子,柴应就心中一酸。
虽然可能公主补助火炕之后要不了多少银钱,但是就这样可能很多百姓都拿不出来。
“西华州穷困的百姓多了去了,不止你治下有。”孙甫显能理解但不认同。
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以后任何一个百姓家中出了事情都要寻求公主的帮助吗?
公主她不是神,她无法面面俱到,那到时候呢?没准百姓心中就不会再记得公主对他们的好,反倒是一声声埋怨了。
公主何其无辜?
孙甫显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听到孙甫显的话,柴应低垂着头不再说话。
宋谨知开口道:“刺史大人,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就算百姓拿的出这些钱,如果家中为茅草屋又该如何?”
这火炕能达到取暖的效果就需要大量的柴火进行燃烧,这柴火倒是山上有,可现在治下百姓家中有不少都是用茅草所筑。
众所周知,这茅草易燃,别火炕还未曾用上这房子倒是先烧了个干净,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可能是因为州府内入目并无茅草屋,孙甫显一时之间还真未曾想到过这个问题。
这茅草屋着起来可不是能轻易熄灭的,必然要烧个干净,再加上百姓多是群居,有时候两家靠的近,没准还会蔓延。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孙甫显也未想到什么好法子。
“这个问题我暂且想不到解决的法子,到时候可以求助公主殿下。”
宋谨知没应声,看了一眼孙甫显的脸色,随即开口道:“刺史大人,我倒是有一个法子。”
孙甫显立马看想他,“什么法子?”
在孙甫显看来,公主殿下已经帮了他们那么多了,他不想再拿一些小事去麻烦公主,而且这样也显得他们下面的人实在是废物。
如果能自己想出法子那自然是最好的。
宋谨知抿抿嘴,看向孙甫显,眼神有些闪躲,“公主之前在福田县推行的法子就很好用。”
以工换房?这倒确实是个好法子,只是,其中有宋谨知的私心吧。
原本孙甫显还觉得柴应过了头,现在发现自己到底还是小瞧了宋谨知,他才是个聪明的。
一旁原本耷拉着脑袋的柴应听到宋谨知的话忍不住抬起了头,这会见孙甫显没说话,赶忙开口,“刺史大人,我觉得宋郡守的法子很好,我们重阳郡也很适合的。”
说起这以工换房,柴应之前听到就眼馋了。
也不知道这宋谨知走了什么运,竟然下面县内百姓明明受了灾却因祸得福得了这天大的好处,他羡慕死了。
不过只有那几个县,而且也是因为受了灾公主才想出这么一个法子,不然柴应必然要去公主府为他治下百姓求一求的。
原本他也就暗戳戳地羡慕嫉妒一番,哪想现在宋谨知竟然提出来了,要是这事成了,他治下的百姓也能受益。
因而柴应忙不迭响应。
刺史大人之前觉得白白给出不好,现在拿自家的劳力来换应该可以了吧。
孙甫显没有应声,他其实也觉得这个法子好,只是这么多人用来做些什么好呢?
脑中突然就想到了他现下头疼的问题。
他这手下正缺人呢。
西华州内要修的路有好多,可是这州府征集的劳力并不多,加上之前从福田县带回来的人堪堪够用,只是这进度慢了一些。
冬日就快来了,到时候土地会冻住,修路难度会增加,因而孙甫显希望能在进入深冬前把路修完,等到开春就能用这路来吸引各地的商人了。
反正都是花钱,不如多招些人,只是他们这路用人手的时间短,之后的去处仍旧是个大问题。
宋谨知紧紧盯着孙甫显,心也被提的高高的,在发现孙甫显神色间有了犹豫,再次开口,“刺史大人,这以工换房真的很适合眼下的情景。”
“我难道不知?只是这不是一户两户,而是整个西华州,就算一县中只有一小部分,那这么多个县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笔钱该去哪里寻?亦或者说他该去哪里为这些劳力找下家。
之前福田县顺安县等,公主与百姓做的约定其实很宽厚,甚至可以说是公主格外照顾百姓。
现在呢?还要去求公主照顾西华州内其他百姓吗?
哪怕孙甫显厚脸皮惯了也不代表他不要脸皮啊。
孙甫显这话宋谨知如何不知,如果他有办法早就去找公主求这个恩典了,早日让下面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福田县现下房屋都已经建完,那屋子非常好,他不止一次看过了,每次看过之后都会陷入沉思。
早知道自福田县房屋建完之后,其他没有得到这个以工换房机会的其他县已经不止一次寻过他了,自家父亲更是不知道催了他多少次了。
只是向来自诩聪明的宋谨知这次也束手无策。
哪想有了这火炕之法。
宋谨知惊喜的同时也觉得机会来了。
现在看来,这机会个并不好拿啊。
“刺史大人~”柴应眼巴巴地看着孙甫显,希望能打动他,他求自家娘子时,这招格外好使。
柴应见旁边宋谨知只是傻愣愣站着,忍不住拉了拉他衣角示意他跟自己学。
宋谨知想到往日自家母亲与他说的话,家中长辈最是喜欢小辈撒娇,最后强忍住羞耻喊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孙甫显:折寿了折寿了!
赵虞:没出场,但是哪里都有本公主的影子~
第69章 无所不能的公主
柴应的模样过于骇人, 还好有宋谨知来转移注意力,但堪堪那一眼孙甫显都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疼。
这下,孙甫显也顾不上这火炕之事, 忙不迭说道:“柴应,不要这般作态,你如何模样难道不自知?”
为什么要来折磨自己的眼睛?简直完全不顾自己当初的提携之恩。
简直就是恩将仇报。
听到孙甫显的话, 柴应只觉得自己很无辜, 明明之前他只要如此做, 他娘子什么事情都会答应他。
如果孙甫显知道柴应心中所想, 大概会质疑柴应,也许他娘子是受不了他那副模样呢?
这些暂且不说,一旁的宋谨知这会倒是有些后悔刚才轻信了柴应, 让他做出那般女子姿态, 实在是有些丢人,最重要的是,他如此做了之后却没有达成他的目的。
见孙甫显和柴应还在纠结柴应刚才那副姿态,宋谨知有些着急, 刚才火炕之事还未有定论,现在又怎能抛之脑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