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几天把人忙晕,今天终于有闲出门办事,高卿禾嘴里哼着台剧《搭错车》的歌。
“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走到院门口,靠墙停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
高卿禾暂停哼歌,往屋里大喊:“妈,我把车骑走了啊!”
也不等人回应,利落跨上自行车,“嗖”的化作一道流星,消失在蜿蜒的大马路上。
江母拧着眉嘀咕:“哼哼哼唱的什么怪调子......”
但想起她说要回来吃晚饭,江母又不服的哼一声,“妈~,我晚上回来吃饭~,嘴巴说得倒是好听!”
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却很诚实的去杂物房找菜篮子,琢磨一会儿去菜地讨点什么菜回来做晚饭。
高卿禾骑的是小姑子的自行车,有三个年头了。
前两年江玉骑着去镇中学上下学,春去秋来,风雨无阻,车子上早已经布满风霜的痕迹。
现在去县城上学住校,只平时周末或者寒暑假回来骑一骑。
江玉倒是说过让妈平时骑,去镇上或者去远点的地方走亲戚吃酒都方便。
江母抗拒三连:“我不行、我不会、我不骑!”
物件长久没人用就容易坏,好在江抱海还记得给链条经常上油润一润。
虽然没有新式变速自行车好骑,但高卿禾一路摇摇晃晃,也顺利到了县郊。
一路往黄艳秋家驶去,高卿禾意外发现,这附近多了两个小工地,正在施工。
有工地的地方尘土多,高卿禾只恨没再戴个口罩。
“好怀念防晒一体面罩啊.....”
不过这年头都不知道上哪儿弄这种悍匪头套一样的物件。
高卿禾突然想起家里沙发扶手上和电视柜上的钩织布盖。
或许可以让便宜婆婆帮忙做一个?
如果是自家奶奶和妈妈,高卿禾想都不敢想。
这两位女士的针线手艺还不如她爸,她爸还会织复杂款式的毛衣呢。
但钩织布盖这东西一看就比织毛衣精细多了,上面有毛线做的流苏穗结和绣花。
“高卿禾!”
一声喊,把胡思乱想的高卿禾喊回了神。
黄艳秋挺着肚子,双手叉腰,气鼓鼓站在路边一棵枫树下瞪着她。
高卿禾停下车,单脚支地,惊讶的转转眼珠,“你怎么在这?”
黄艳秋没好气道:“老远就叫你了,眼睁睁看着你从我面前骑过去,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骑车还能走神也不怕摔了!”
高卿禾哈哈一笑,“这日头太晒了,我想着让我便宜婆婆给我做个悍匪面罩。”
黄艳秋听不懂,完全听不懂!
婆婆就婆婆,还有便宜的?
悍匪就悍匪,和面罩有什么关系?
高卿禾不想多解释,单脚溜着车来到树下。
“你不在家在这干嘛?我正要去找你呢。”
到了树下才发现,大树转角处还有一辆手推车。
不大的车子上放着一张大木板,木板上四个菜盆,一荤两素的菜,还有一盆是白米加玉米粒的杂粮饭。
郑小鹏,也就是黄艳秋老公郑老五,系着一条白围裙,手带白袖套,正从横板下的小篓子里拿碗出来。
看到高卿禾,冲她不好意思的笑笑,“表姐来啦。”
高卿禾点点头算是打招呼,回头惊讶的看向黄艳秋。
黄艳秋耸肩,看着忙碌的郑小鹏解释说:
“之前跟着那粉刷师傅,他每天睡饱才去,中午要睡午觉,下午五点就回,师傅受不了让他滚蛋了。”
黄艳秋凑到高卿禾耳边,“啧啧,你上次说他做饭有天赋,人家当真了,在家待的时候天天鼓捣怎么做菜,反正也要做给我们娘俩吃。”
“我也没怎么教他。”
她自己做菜都很一般,因为小时候食材匮乏。
而菜想做得好吃,各种油盐酱醋得到位才行。
所以都是郑小鹏自己琢磨的细节。
“他去菜场问别人,回来自己试着做,反正我觉得挺好吃。”
“我都没敢催他去找活儿干,人家自己说想卖饭,这不,我就陪他来看看。”
说到这,黄艳秋嘴角忍不住上扬,使劲的冲高卿禾点了点头。
“今天是第三天了,前两天带来的饭菜都能卖光。”
黄艳秋往对面那两个小工地努努嘴,全部加起来也就六十来号工。
但因为这附近没有别的餐馆,工地工人刚过来还没人做饭,她们这成了独一家。
每天需要准备的食材也不多,郑小鹏这人是多一点活都不干,只准备五十人的份,卖完就走。
定价是八毛一人,荤菜固定一勺,素菜和米饭随便吃。
黄艳秋算过账,五
十份除去菜钱,也就赚个十块钱。
不过工地干完就走,这二百五也不知道能赚几个月。
主要是这边离家近,推车过来几分钟。
要是远了,黄艳秋感觉郑小鹏不乐意干。
再有就是刮风下雨的情况,也不能出工,实际算下来一个月落手里有一百五十以上就很不错了。
但只要郑小鹏乐意干下去,每个月往公婆那交的五十元不用她自己掏。
而且一个月下来还能剩下来点,够她们夫妻过生活了。
黄艳秋拍拍自己已经明显鼓起来的肚子,得意的和高卿禾说:
“我觉得这娃是我的福星,从她来之后,事事都顺。”
高卿禾“呵”了一声,黄艳秋反应过来,赶忙说她才是自己最大的福星!
高卿禾这才重新挂起满意的笑脸。
黄艳秋心里嘀咕:一个大人还跟娃娃比。
中午休息时间到了,对面工地有工人走了出来。
一出工地就能看到树下的摊子,有几个工人迫不及待的小跑过来,问今天有什么菜。
第183章 驾校报道
郑小鹏卖饭纯属心血来潮。
加上前两天卖得挺好特别有成就感,现在还觉得新鲜呢。
心情好,做的菜都特别扎实,根本不以盈利为目的。
他显摆一样的说:“土豆烧鸭、洋柿子炒小瓜、肉沫炒豆芽!”
工人们一喜:“两个肉菜?”
郑小鹏摆手说:“那个豆芽不算,一点点肉沫,算我今天高兴送大家伙的。”
有便宜不赚是傻蛋,赶紧付钱要一份。
之前工人没经验都不带碗,好在黄艳秋提醒了一下,郑小鹏这才把家里的碗拿过来给大家盛饭。
今天已经知道这有快餐卖,大部分工人都带了自己的饭盒过来盛。
没带饭盒的就用郑小鹏家的碗,反正除了荤菜其他都可以随便加。
除了固定的荤菜,其他两个菜工人们想吃多少都自己盛。
今天多一个豆沫炒豆芽,傻子都要多舀一勺,气得后头来的都加不了菜。
不过郑小鹏菜量卡得还行,虽然占不了便宜,但八毛钱该给的那份,每个人都能保证。
后头来的工人只能羡慕的说:“明天老子第一个人来!”
郑小鹏收拾着空下来的菜盆,笑哈哈说:“明天不一定能有肉沫。”
站在旁边看的高卿禾和黄艳秋都无语了。
得,一看工人脸都黑下来,两人对视一眼,齐摇头。
就郑小鹏这情商也不知道还能干几天。
不过还不等两人把头摇完,郑小鹏又接了一句:
“但隔三差五的,只要能多给大家弄点荤的,我就尽量多弄,保证让大家伙都能把菜钱花值了!”
工人顿时又笑了。
有人催他:“你多做点,这点菜后头来的都买不到,只能看着我们吃,这多不好意思。”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看向旁边站着啃馒头加自带酸菜的工友时,眼神里全是得意。
一帮男人待在一起,三句话离不开女人和那点事。
有人敲敲郑小鹏的车子,小声问他站在树后面那两个女人是谁。
一颗黑珍珠,一颗白珍珠。
黑珍珠已经漂亮得很了,白珍珠更是美得冒七彩光。
郑小鹏挠头一笑,说大肚子那个是自己婆娘。
另外一个是他婆娘的表姐,过来找姐妹玩的。
顺口加一句,刚结婚,才办完婚礼呢。
顿时,马路边响起一排遗憾、艳羡的哀叹声。
躲在树后乘凉的高卿禾听见这动静,觉得郑小鹏这人有种一本正经的幽默感。
或许,人家这卖饭事业能做得比她们想的更长久。
黄艳秋吐槽:“是个人都能长久,每天雷打不动五十人份的饭,一点都不累。”
还不如她犁半天地呢。
高卿禾甩她一个眼神,“你是你。”
她可干不来五十人的饭。
眼看郑小鹏饭菜卖光要收摊,黄艳秋跟他说了一声,便坐上了高卿禾的自行车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