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年糕粉丝汤【完结+番外】(17)

  他们家的饭菜,平日要不是使钱请灶房做的,要不便是外头买的,再不然便是林森做的。

  她还是今日才晓得原来只需先将鱼肉双面煎熟又或是炒得酥烂,再往里浇入热水,用大火炖煮片刻,片刻以后便能得到一碗醇厚雪白的鱼汤。

  林芝心思微动,自打离开席知州府以后她便开始思考如何坦白,告诉爹娘,自己不打算继续成为绣娘,而是想成为灶娘。

  她抿了抿唇,想着要循序渐进,故而只迟疑片刻,缓缓道:“我在灶房里……灶房里看人做过。”

  “府里也是这般做的?”宋娇娘不疑有他,随口嘀咕了一句。

  林森将端来的鱼汤放到驴车上,招呼两人用:“赶紧喝点汤吧,听沈郎说后头就不歇息了,要一口气赶到和州渡口。”

  “沈郎也出来了?我怎没见着?”宋娇娘抬眸往人群看去,并未在其中搜寻到沈砚来。

  “刚刚出来交代了两句,又端着一碗汤回车里了。”林森努努嘴,示意被诸多驴车围在中央的马车。

  第15章

  宋娇娘和林森对沈砚的感观怪复杂的,起初两人在得到沈砚的消息以后,对其不抱期待,更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待到初次调查结论一出,加之见到他对待婚事的态度,夫妻俩又升起期待,觉得说不定这是老天爷送来的好姻缘。

  只是跟随商队出行两天半以后,夫妻俩又发现了问题。

  先前调查时,无论林森还是黄管事打探来的沈砚,都只道是个寻常押运人。

  可等一家人进了商队便发现调查结果完完全全是错的,沈砚哪是什么普通脚夫,分明是商队主人的心腹亲信,又或是亲朋好友?

  今日提到这事,宋娇娘便拉着林森和女儿低语几句,有意寻个时机坦白事由:“我看咱们不如在长江渡口前便把这事儿说了?若是对方无意结亲,咱们便把聘礼退还给他,在渡口分道扬镳。”

  “对了,来渡口的车马钱也得付给他们,咱们不好平白占人家的便宜。”

  “娘说的对,不过。”林芝先是同意了宋娇娘的话,而后摇头道:“我觉得这事还是等渡江上岸以后再提。”

  “唉?可那样岂不是又占了人家便宜?”宋娇娘怪不好意思的,商队不但没有收取车马费,而且连一家三口的吃食都出了。

  “不是我想占他们便宜,主要是我担心咱们一家临时寻船,怕是得耗费些时日。”林芝解释道,“不如先打听清楚渡江所需银钱,届时一并结算给商队便是。”

  林森亦赞同女儿的想法,他还多了层安全考量:“江上水寇盗贼颇多,咱们又是生面孔,若临时雇船,说不准会被歹人盯上,怕是连进了贼窝都不知晓。”

  “贼窝!?”

  “是啊,这江上水寇可不少呢。”

  “还有水寇?”宋娇娘大吃一惊。

  “多的是,那些水寇仗着自己水性好,水路又四通八达,故而连官船都敢上前劫掠。”林森将所知情形告知母女俩,“咱们出门在外,还是得谨慎点,否则万一出了事儿,那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宋娇娘闻言,心中登时生了怕意。她不再提要提前离开的事儿,就连商队抵达和州渡口后,她都没敢出门,还是林森和林芝好说歹说,她才同意出门瞧瞧。

  一家三口刚刚走出门,恰好撞见同样推门而出的沈砚。沈砚退后半步,拱了拱手向三人道好,而后方才问道:“林叔,宋姨,你们这是要带林小娘子出门吗?”

  “嗯,就到周边逛逛。”

  “渡口这边鱼龙混杂,常有拐子出没,还请三位注意安全,莫要走远了。”沈砚瞧着宋娇娘与林芝换了一身鲜亮衣裳,开口提醒道。

  林森点头:“谢谢砚哥儿提醒。”

  目送沈砚转身进了商队主家陶郎的屋子以后,宋娇娘也撑不住脸色,抓着林芝的手念叨:“咱们不出门,回屋里去吧。”

  “……娘。”林芝哭笑不得。

  “咱们不走运,就在旁边逛一圈就回来,好不好?”林森瞧着胆小的宋娇娘,眼里含着笑,推着她往前走去:“你前两天不是说想瞧瞧成衣铺和绸缎庄子,看看外头的定价么?”

  林森与宋娇娘商量过,准备到汴京开一家成衣铺子,又或是绸缎庄子,好为女儿攒嫁妆。

  不过开铺子并不容易,虽然林森有些经验,但那时他毕竟是给席家办事,进出货自有门道,无需事事都亲力亲为。

  而自己开铺子,那就不一样了。

  故而夫妻俩打算沿途多往铺子走走,打听打听近来的市价,到汴京以后也好有些头绪,不会遭人蒙蔽。

  听到正事,宋娇娘也打起精神来,跟着父女俩往外走。

  不过几步路,他们便来到热闹的商街上。

  和州渡口虽非长江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但这里依然商船密布,本地商户都在渡口两侧置办门面,方便货物运输。

  随着商户的聚集,大量寻觅工作的百姓与摊贩也随之涌入,逐渐便形成了极为热闹的商街。

  林芝放眼望去,街道四通八达,全是各种铺子,从租赁车马与船只的,再到卖布料成衣的、香料药材的、锅碗瓢盆乃至各种瓜果蔬菜,零嘴吃食的,可谓是琳琅满目,教人不知从哪里看起才好。

  “没想到和州这边的商街,竟是这般繁华。”林森转了一圈,也禁不住感叹起来,无论是和州本地的特产,还是沿着长江流域的其余地区特产,都能在这里寻觅到踪迹。

  “咱们先去那家绸缎庄子瞧瞧?”

  “嗯,刚好隔壁还有两家成衣店,咱们也去看看。”

  林芝跟在后头,视线不自觉地被诸多吃食铺子所吸引。

  商街两侧除去林立的铺子以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摊贩,上面的吃食从本地的炸麻雀与云片糕,芝麻酥饼,再到卖煎红肠、黏豆糕、糟猪头肉、蜜煎山药枣儿、四色兜子、肉饽饦、笋泼肉面、丝鸡冷淘等物的应有尽有。

  林芝心痒痒得很,到底是耐下性子陪着爹娘进绸缎庄子。不过她对布料衣物无甚兴趣,看了两眼便溜达到铺子门口,垂涎欲滴地瞅着炙雀儿的摊子。

  炙,放在当下便是烤的意思。

  所谓炙雀儿,便是将麻雀去毛去内脏,用酱料腌制后用小火烘烤,直至外皮金黄,焦香浓郁,最后再刷上一层酱汁,洒上一把胡麻即可。

  林芝嗅着香气,实在忍不住,索性上前排了队,花了几十文钱买了一只炙雀儿。

  刚刚从烤架上取下来的炙雀儿外皮金黄,散发着一股焦香味道,撕开酥酥脆脆的外皮,内里肉汁满满,分外鲜美。

  林芝吃了一只,尚不满足,故而她又在摊子上买了一只炸雀儿,这回的雀儿又是另一种滋味,每一寸肉都腌制入味,连骨头都炸得松松脆脆,可以吃的一点渣渣都不剩。

  她意犹未尽地咽下最后一口,正琢磨要不要再买两只给爹娘尝尝时,耳畔忽地传来一个陌生声音:“小娘子,小娘子。”

  林

  芝转头一看,只见是一名头顶褪色青布,身穿靛青色麻布襦裙,腰上系着一条皂色围裙的老婆子。她大体四五十岁,圆脸,颧骨微凸,笑容瞧着甚是和善。

  林芝记得自己人设,故而未说话,只是歪头瞧她,一副懵懂模样。

  “你可知道贾家肉铺在哪里?”婆子手里捏着一张纸,似是上头写着字儿。她满脸无奈,把纸递到林芝面前,叹道:“我家哥儿在那做事,说让我去这里寻他,可我不认得字,也看不懂地图,寻觅到现在都没见着……”

  老婆子念念叨叨,还未说完便见着面前多了一人,赫然是从铺里出来的宋娇娘。

  宋娇娘因着沈砚提及之事,心里正七上八下,在铺子里也频频望向女儿。

  当她注意到有婆子与自家女儿搭话,登时如同炸了毛的猫,恶狠狠地冲了出来,朝着婆子横眉竖眼:“你是哪来的婆子,与我家姐儿搭话做甚?”

  老婆子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才尴尬道:“我就是问个路……”

  “问路?”宋娇娘不等婆子说完,便挑起眉梢,撩起袖子,虎视眈眈地盯着婆子:“满大街都是汉子哥儿你不问?那边又是官衙,刚刚还有巡逻过去的官差,你不去问他们,专挑我家独个儿站着的姐儿问?不是骗子便是拐子——”

  瞬间,周遭不少视线瞧来。

  跟着娘子从铺里出来的林森闻言,顿时脸色黑沉,想也不想便要上前逮住婆子。

  那婆子见状,登时宛如一条游鱼般窜进人群里,眨眼的功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的反应愈发肯定了宋娇娘的猜测,也教周遭人哗然一片。有人高喊着人拐子,有人高呼报官,还有人试图去拦婆子,只是那人逃窜得迅速,眨眼的功夫便没了踪迹。

  宋娇娘啐了一口:“贼东西!”

  林森脸色不好,赶忙上前紧紧拉着妻女的手,心里后怕:“光天化日之下,也敢跑出来骗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轻松  年糕粉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