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城儿女[年代]_卜元【完结】(3)

  林飞鱼激动得小脸通红:“这些小人书真的是给我的?”

  自从认字后,她就爱上看小人书,可一本小人书要几毛钱,她没钱,只好去大队长家蹭小人书看,不过这小人书可不是白看的,需要帮忙干些农活才行,有时候是剥毛豆和花生米,有时候是帮忙割猪草。

  她以为爸爸早就忘记答应她的事,没想到爸爸没忘记,她有点想原谅爸爸了。

  林有成点头:“能认字吗?”

  林飞鱼重重点了点小脑袋,指着小人书封面上的字:“第一本叫《闪闪的红星》、第二本叫《小厂走在大路上》,第三本……是、是《色阳天》。”

  林有成夸道:“我们家飞鱼真了不起,不仅认得那么多字,还知道这个字的部首是“色”,不过这个字不念‘色’,而是读‘yàn’,是色彩鲜明的意思,艳阳天就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被夸奖了!

  爸爸还叫她“我们家飞鱼”,好让人害羞又高兴的表达。

  林飞鱼眼睛亮晶晶的,如缀着星子。

  接下来的车程,林飞鱼沉浸在小人书的世界里。

  十几个钟头的车程,哪怕有小人书在,但林飞鱼还是蔫得像条脱水的鱼,就在她再次昏昏欲睡时,突然听到爸爸对她道:“飞鱼你看,这栋楼叫广州宾馆,是你两岁那年开业的,整栋楼有二十七层。”

  林飞鱼抬头,顺着爸爸指的方向看去,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她从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农村里,村里都是木屋和瓦房,县城最高的楼层也只有三层,可眼前的楼房高耸入云,她使劲仰着头都看不到顶。

  这会儿正是下班高峰期,工人们穿着一水儿的蓝色工装,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道路上,热闹非凡。

  林飞鱼从没见过这么多的自行车,整个生产队就只有大队长家有一辆二手二八大杠,大队长当宝贝一样不让人碰。

  广州的街道非常整洁干净,马路两边种着不知名的高大树木,马路左边是几栋老式居民楼,右边是宽阔的珠江,渔民正划着小船在打渔,再远处,是一艘大游船。

  一九七三这年,袁隆平培育出世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华南地区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在广州创立②,从农村回来的林飞鱼如同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被大大开了眼界。

  命运的齿轮也在这一刻开始转动。

  从客运站出来后,又辗转换了两趟公共汽车才抵达目的地。

  林飞鱼被爸爸牵着走进了三号大院。

  三号大院是罐头厂的家属大院,几十栋红砖房整齐地排列着,白墙上时不时能看到“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宣传栏上贴着《地道战》的电影海报,林飞鱼在乡下时跟阿婆去隔壁村看过这电影,只是她看到一半就睡着了。

  再远一些,一群孩童趴在地上玩玻璃弹珠和玩跳皮筋,欢乐的声音由远而近地传过来:“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③

  林飞鱼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只觉两只眼睛都不够看。

  林飞鱼的父母是初中同学,她妈初中毕业后在家人的安排下进罐头厂当工人,他爸考上中专,一九六三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罐头厂教书,两人在罐头厂重逢,之后恋爱结婚。

  领完证两人立即向工厂申请职工宿舍,且很快分到了一室一厅,不过两人分到房子时有多开心,看到房子时就有多心塞。

  他们分到的房子在三号大院十八栋楼,位置在最里面,生活不方便,平时出去要比别人多走十几分钟的路,关键是,十八栋楼是出了名的“短命楼”。

  十八栋楼上下两层共四间房,但凡住进十八栋的人家,家里必死一个人,但再怎么不满意也只能接受,毕竟以两人的工龄和职级能分到房子已是走了大运,要是错过这房,想再分房还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

  不知走了多久,林有成终于停了下来,他指着一米多宽、光线有些阴暗的门楼道:“飞鱼,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家住在三号大院十八栋二楼,记住了吗?”

  “记住了。”

  暖热的风从巷口吹过来,把林飞鱼一头短发吹得乱七八糟。

  她顺着爸爸指的方向仰头望去,盛夏橙红色的落日缀在屋檐上,仿佛有谁惊慌中打翻了一瓶北冰洋桔汁汽水,天地间尽染黄,二楼窗台上飘着一条白色连衣裙,一只肥圆的麻雀飞过去,尾巴抖了抖,下一刻裙子上便多了一坨东西。

  林飞鱼啊了一声,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浓浓的惋惜。

  林有成问怎么了,可不等她回答,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老师你可回来了!快点,快点去医院!你家兰之出事了!”

  【作者有话说】

  【注】:①灵感来源于《广州市志工业志》中的广东罐头厂,但故事和人物纯属虚构。

  ②来自网络历史资料

  ③歌词来自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

  ④广州宾馆于1968年开业,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楼房,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宾馆。

  ⑤《地道战》: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

  第2章

  噩耗来得完全没有预兆,就好像那条突然被鸟屎沾污的白裙子,一切猝不及防。

  “兰之”是妈妈的名字,这个林飞鱼是知道的。

  自从她会说话开始,阿婆就在她面前不停地提起她爸妈的名字,只是她不知道这个出事是出了啥事,但爸爸瞬间变白的脸色让她心里怕了起来。

  至于怕什么,她也不知道,她像遇到危险时的小动物,本能地感到害怕。

  林有成大热天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转身连声问道:“六婶,兰之出什么事了?她人现在怎样了?”

  朱六婶年过六十,动作却很麻利,三步作两步走过来说:“兰之在厕所摔了一跤,人怎样我没看到,听说流了很多血,现在被送去工人医院了,我还担心她在医院没人照顾准备过去看看,现在你回来了就好。”

  说着又猛地一拍大腿:“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早就跟兰之说过了,让她别这么拼,生产标兵重要,但能有孩子重要吗?你们年轻人……”

  朱六婶是大院的组长之一,平时不仅热衷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还喜欢用大道理普化众生,别说是人了,就是一条狗从她身边经过都得挨一顿训。

  林有成这时候哪有心思听她说这些,连忙打断说:“六婶,我现在要去一趟医院,这是我女儿飞鱼,能不能拜托您帮忙照顾一下?”

  朱六婶这才注意到站在林有成身后的小姑娘,头发短短的,眼神怯怯的:“这就是飞鱼?都说小孩子是见风长,没想到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人交给我你放心,刚才……”

  林有成再次急声打断道:“谢谢六婶,六婶您真是我们十八栋的定海神针,孩子交给您我自然是放心的,另外我还想跟六婶您借一下自行车。”

  罐头厂是郊区兴建的头厂,同年开工的还有玻璃厂、纺织厂和绢麻厂等,之后更有面粉厂、无线电厂等十几家工厂陆续迁入,这片原本是荒野阡陌的郊区也逐渐发展成广州市最大的工业区。

  工业区发展迅猛,周围的生活设施却还没完善,只有两路公共汽车途径这边,大家平时出入要么靠双腿,要么骑自行车。

  工作了快十年、且双职工的林家夫妇没有自行车,只能跟十八栋唯一有自行车的朱家借。

  朱六婶被“定海神针”四个字灌得胸腔澎湃,一拍胸脯说:人交给我,车你拿去。

  林飞鱼看她爸把从阿婆家带回来的东西,还有一串钥匙交给了对方,然后快速朝乔木树下的二八大杠走去,调转车头,右脚一跨,蹬着自行车就要走人,她这才回过神喊着爸爸要追上去,却被朱六婶给一把拎住。

  “你不能跟着去,你爸是去医院办正事,还有你能不能听懂粤语?不要我说了一大堆,你来个鸭子听雷。”

  “我能听懂。”林飞鱼为自己辩解,同时固执地坚持:“我要去找爸爸!”

  朱六婶也固执地坚持:“大人做事,你一个小孩子跟着去做什么?你爸等会儿就回来了,背上你的书包,跟我上去你家把东西归置好。”

  林飞鱼想起阿婆叮嘱她要懂事的话,抿了抿小唇儿,没再坚持,但眼睛依旧望向巷子口,直到那抹急切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她才背上军绿书包,默默跟上朱六婶的脚步。

  朱六婶边上楼边介绍:“既然以后要回来住,可不能人都不认得,左手边一号房是我们朱家的,以后你就叫我六奶奶,对面二号房住的是苏家,他家两个男孩子,老大年纪比你大几岁,老二倒是跟你差不多大。”

  林飞鱼扭头看了看,发现两个门都关着,太阳快下山了,两家却没人在。

  朱六婶很神,不用回头似乎就猜到她在想什么:“现在是生产旺季,今年水果收成又很好,最近一天要生产一百吨西红柿罐头,工厂职工不够,大家都去当临时工了,天黑后才会回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种田文 甜宠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