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城儿女[年代]_卜元【完结】(54)

  而常欢的成绩向来很差,常静因为语言和学习水平跟不上,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线以下。

  换句话说,这次期中考,常家四个孩子全军覆没。

  常明松知道后,在家里喝掉了一瓶白酒,然后开始发酒疯。

  要不是朱六婶几人来得及时,估计四人的手又要被打烂了。

  林飞鱼觉得现在的家,就跟常欢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不正常。

  ***

  但生活并不是只有悲伤,还有惊喜。

  九月底,粤剧团到各个学校选拔优秀苗子,当来到罐头厂子弟学校时,郑老师为了给孩子多一点机会,只要嗓子不错的孩子都上了推荐名单。

  郑老师除了教两个班的数学,还兼任小学的音乐课,因此她有这个权利。

  林飞鱼也在推荐名单上。

  可惜的是,嗓子不错不代表适合唱戏曲,推荐的孩子在第一轮面试里就全被刷下来了。

  在粤剧团老师要走的瞬间,林飞鱼突然走出来大喊道:“老师,我知道有个人唱粤剧很好听。”

  粤剧团的招考老师回过身,很有兴致地看着她:“这位同学,你说的这个人在哪里?”

  “在我们大院,她没来上学,不过她唱戏曲真的很好听,她经常唱给我听。”

  好像担心招考老师不相信自己,林飞鱼赶紧回忆起海燕给她唱的戏曲:“夜沉沉,我难辨方向,路茫茫,我投奔何方……”

  招考老师本来没怎么当真,这会儿听到林飞鱼清唱了几句,眼睛顿时亮了:“同学,你知道你刚才唱的是什么吗?”

  林飞鱼老实摇头:“不知道,这是我的好朋友海燕唱给我听的,她听她家隔壁王爷爷的收音机唱的,而且她唱的比我好听。”

  招考老师被她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你唱的是《搜书院》里面的词,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曾经到京城表演《搜书院》,在京城引起了轰动,周总理听了对粤剧赞不绝口,称赞我们粤剧为‘南国红豆’。”

  林飞鱼听得嘴巴都张大了,她才知道原来粤剧这么厉害。

  招考老师问她道:“不过你这么卖力推荐你的好朋友,万一你的好朋友面试成功了,你不会觉得难过吗?”

  林飞鱼歪着头,一脸不解:“为什么要难过?”

  招考老师说:“因为她被选中去粤剧团,你却失败了,难道你不会嫉妒吗?”

  林飞鱼摇头:“不会,如果海燕被选中,我只会为她感到高兴,我没有被选中,那是因为我嗓子不够好,我嫉妒她也不会变得好起来,既然不会,那为什么要嫉妒呢?”

  招考老师再次笑了起来,摸了摸她的头,对郑老师说:“这是个好孩子。”

  阳光穿过树叶照下来,郑老师笑着点头:“是的,林飞鱼是个非常好的孩子,她跟这学校的女孩子都具有很多原始的美德,纯真而美好。”

  林飞鱼抬头看着郑老师。

  那一刻,她感觉她的心暖暖的,好像被棉花温柔地包裹着,让她有一股想流泪的冲动。

  原来她不是没用的人。

  郑老师知道海燕这个人,知道她被迫辍学后,还亲自去大院劝说过她的父母,但没有成功。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亲自带着招考老师去了大院。

  招考老师也不嫌麻烦,一颗好苗子值得他们跋山涉水。

  找到海燕时,她依旧在井边洗衣服,小小的身子几乎被衣服给淹没了。

  当知道老师过来是想让她唱粤剧时,她紧张得话都说不出了。

  不过郑老师对孩子很有办法,在她的安抚下,海燕逐渐平静了下来,然后张口唱了起来。

  她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个子小小的,脸色蜡黄,但她一开口,整个人仿佛在发光,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穿透力,很难相信这么小的身子居然能唱出这样有气势的歌曲。

  一曲唱罢,在场的人都被惊艳了。

  招考老师更是求才若渴,激动得脸都红了:“那位小同学说对了,这孩子唱歌真的很好听。”

  这样的好苗子粤剧团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

  知道海燕的父母比较难搞,粤剧团没有冒然上门,而是找了罐头厂的领导,让他们一起去做海燕父母的思想工作。

  其实不用做思想工作,海燕的父亲一见到这么多领导,腰就先弯了三分,后面又听到海燕被粤剧团给看中了,一旦进了粤剧团,不仅包吃包住,还有补贴可以拿,将来学得好,还能直接在粤剧团工作。

  这样好的机会,只要脑子没坑都不会拒绝。

  海燕父亲当场就同意了,头点得跟小鸡叨米一样。

  海燕的继母不大乐意,毕竟海燕一走,家里的家务活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但家里还是海燕父亲做主,因此海燕去粤剧团的事就这么搞定了。

  放学回来,林飞鱼在家门口见到了穿着新衣服的海燕。

  海燕看到她,上来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还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糖塞过去:“给你吃,全都给你吃。”

  林飞鱼很是惊讶:“怎么这么多糖?哪里来的?”

  海燕粲然一笑:“我爸爸给我买的,这衣服也是他带我去百货商场买的,好不好看?这还是我第一次穿新衣服呢。”

  林飞鱼重重点头,给予最大的肯定:“好看,你穿新衣服特别好看。”

  海燕说:“我也觉得特别好看。”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海燕拉着她的手,有些难过道:“我后天就要跟着去粤剧团了,粤剧团老师说,要半年才能回一次家,以后我就不能看到你了。”

  林飞鱼一想到要跟好朋友分开,同样红了眼眶:“那我以后想办法去看你。”

  “好,你一定要记得去看我。”

  两个小伙伴在夕阳中依依惜别。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二日,□□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高考恢复了!!

  “……这消息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中国大陆……《工作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①

  朱国文拿着《人民日报》,给十八栋的邻居念上面有关高考的信息。

  在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屏住呼吸,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等他念完,他眼睛闪着光:“我的老天爷,高考真的恢复了!”

  常明松也回过神来,感叹道:“十年没高考了,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众人纷纷点头,感慨万分,也激动万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章沁站起来道:“我决定去参加高考。”

  这话一出,现场安静了几秒。

  朱六叔第一个反对道:“不行,你都结婚了,还参加什么高考?”

  章沁面无波澜道:“《工作意见》上面并没有规定结了婚就不能参加高考。”

  朱六叔涨红了脸:“我说的不是规定,是你已经结婚生了孩子,你去读书,那谁来照顾家庭和孩子?”

  章沁寸步不让:“国文是个健全的成年人,他不用我照顾,豆丁快满三岁了,可以送去幼儿园,再说还有国文这个爸爸在,他也可以帮忙照顾豆丁,照顾孩子不是女人的专属,男人要是不能帮忙照顾孩子的话,那跟丧偶有啥区别?”

  朱六叔听到这话,气得差点当场去世:“你……你胡说八道什么?!”

  哪个女人会咒自己丧偶?这不就是在诅咒他的儿子?!

  自从上次那次大矛盾后,这一年多来,两人都刻意避免跟对方直接冲突,但这次再次无可避免杆上了。

  章沁扭头看向自己的丈夫:“我要去参加高考,你有意见吗?”

  朱国文看矛头一下子转到自己身上来,头皮都发麻了,但发麻归发麻,立场必须分明而坚定:“我当然没意见,小沁你尽管放心去考,家里和孩子都交给我,我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众人闻言,都被朱国文“妻管严”的样子给逗笑了。

  看着小儿子这副没出息样子,朱六叔气得甩袖而去。

  没眼看!

  这一年冬天,全国五百七十多万人参加了考试,广东招生组在经过多次讨论后,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卷考。

  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恢复高考,全国最终录取二十七万人,录取率5%,广东报考人数五十一万多人,被录取的只有8752人,录取率只有1.63%。②

  郑老师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知道郑老师要离开,学校的孩子都哭了。

  海燕还特意从粤剧团赶回来给郑老师送别,郑老师给每个孩子都送了一张自制的明信片。

  林飞鱼收到的明信片上面画着一副鱼跃龙门的画,旁边写着:一定要好好读书,老师在北京大学等着你——*郑老师。

  章沁没考上,但她没放弃,终于在一九七八的高考中,被广州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录取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种田文 甜宠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