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个有识之士,都不会拒绝这样的邀请。
如果拒绝,说明她手上没有其他药方,就算强行进去也不会有太大建树,反而会给自己招灾。
招岚摇头,十分歉然道:“我没有学过医,一切技术都是依葫芦画瓢,不敢耽误国家大事。”
“既然贺小姐有天赋,何不趁年轻多学一点?”
“不了,我最近……心情不太好。”
顾闻钟的眼神略微冷了些,却还是保持着面上的和善,又闲闲地聊起了其他事,餐后笑着将人送走。
“你觉得她是有所顾虑还是真的拿不出东西了?”顾闻钟问副将。
副将猜测:“从资料上看,她没有接触过医学,但却能给出西医常用的材料清单,应该是有人教她,但也仅此而已。”
“那就这样吧。”顾闻钟也不失望。
华亭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拿下这里给他带来好处可不少,又有青霉素这个意外之喜,短时间内无人可及。
唯一需要头疼的就是消息传回江宁政府后,必然会被索要,甚至可能直接调走技术人员去别处建新厂,届时,这么个大宝贝可不仅仅握在他一个人手里了。
“大帅,还有一件事。”
“说。”
“这位贺小姐是卓然的未婚妻,不过似乎有一点矛盾,卓然去找过她,但是没把人接走。万一两人旧情复燃,万一贺小姐手里有更厉害的东西,以卓然睚眦必报的性格,恐怕不会善了。”虽然副将偏向于贺招岚再拿不出其他东西,但谁也不敢去赌那个万一。
贺招岚心情不好,很有可能是和卓然有关。
顾闻钟笑道:“那就趁他病,要他命!”
“是!”
回到家,招岚心情大好,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再听到卓然的消息。
不过在此之前,她先见到了顾予衣。
因为青霉素,贺招岚在华亭也算小有名气,顾闻钟给制药厂下了大订单,根据当初的合约,招岚会得到不菲的分红。
“岚岚,你来华亭怎么不来找我?我们是一家人,你要是有什么难处,只管跟我说。”顾予衣还是认了顾闻钟当叔叔,最近正和深情的秦少谈婚论嫁。
贺松节“死后”,贺家顾及到儿媳妇是受过西方教育的新女性,没有要求她必须守着,况且人在千里之外,想管也管不了,干脆随她去。
“我挺好的,没有什么难处。”招岚换了个稍微宽敞的住处,不过和顾予衣住过的小洋房比起来,依然逼仄地很。
顾予衣皱着眉头:“你这里怎么就一个丫鬟?我记得在老家的时候,你身边至少有五六个伺候的人。不过房子是小了点,人再多也住不下,不如你跟我住?”
招岚轻笑:“你都要嫁人了,我怎么跟你住?”
第239章 生日
顾予衣哑然。
招岚看了下时间,说:“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不多留了,一会儿还有个约。”
“你约了谁?”
“不方便告诉你。”
顾予衣见人要走,也顾不得打感情牌了,连忙从手包中拿了一张请帖过来:“下周三我订婚,你会来祝福我吧?”
不管秦少对她如何深情,在外人眼中她是个寡妇,还跟过卓然,再结婚少不了被人嚼舌根。
如果能得到前婆家人的祝福,说闲话的会少一点,且以贺招岚如今的名望,很多人都愿意给她面子。
招岚接了请帖侧身交给青青:“看我时间吧,最近有点忙。”
咚咚咚!
青青放下请帖就去开门:“江老板!”
贺松节点头算是应答,抬头看见客厅里一个衣着华贵的女人,略有些不好意思:“贺小姐,我是不是打扰你了?”
“没有,我正要去找你。”招岚笑着回应,又看向顾予衣。
顾予衣觉得此人有点眼熟,但又实在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她和贺松节是包办婚姻,婚后一年不到贺松节就“死了”,两人其实没有多熟悉,又有五年多的时光冲淡记忆,顾予衣脑海里的贺松节永远是个白胖子。
至于五官上的其他特征……
本来就不喜欢的人,怎么会用心去记?且她心里有鬼,更不敢看贺松节的照片。
“岚岚,他是你朋友吗?”顾予衣微微皱眉,不喜欢这个黑瘦的瘸子。
“跟你没关系,我现在就要出门,请吧。”招岚的态度瞬间变得强硬了很多。
顾予衣觉得是自己即将改嫁的缘故,不由得卖惨:“你哥哥不在了,我总的往前看,你也是女人,你应该能体谅我的。”
贺松节听罢忽然握紧的手杖:难道这就是我妻子?为什么我一点都不觉得她眼熟?
招岚揉了揉太阳穴,冷下声音:“我很忙,你到底能不能听懂?真的要我把你赶出去吗?你不要脸我还要呢!”
顾予衣脸色煞白,没料到贺招岚会当着外人下她的脸面,但此时又不方便多说什么,只留下一句客套话就走了。
等人走了,贺松节才问:“她是……”
“嗯!”没等问完,招岚直接承认。
“那她……”
“你记得她吗?”招岚按住话头问。
贺松节摇头。
“那你觉得你更信任我还是她?”
“当然是你!”贺松节毫不犹豫。
“所以,管她干什么!”招岚取下帽子戴上,“走,请你吃饭!”
“你为什么非要在今天请我吃饭?”贺松节跟上去。
“今天是你的生日。”招岚笑答,“25岁生日!”
贺松节也开心地笑起来。
这几年他一直想不起来自己是谁,多大年纪,哪一天生的,他被人救起来的那天就是他的生日,不过环境如此,也没有什么精力去想过生日的事。
总的来说,这感觉很奇妙。
就像一朵浮萍忽然得到了可以靠岸的机会。
“那你在哪一天?”
“早着呢!我会提前告诉你的,一定要给我准备礼物哦~”
“我现在就开始准备!”即便失去记忆,贺松节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个宠妹狂魔。
坐着黄包车到了餐厅,李义庭、张复州(张三)、王抟都到了,和李王二人不同,张三暂时没有第二重身份,他算是茶叶店的账房先生,用贺松节的话来说,人手不足,他这个老板都亲自出门了,账房先生也都出门拉货。
招岚假装信了。
“想吃什么就点,我最近收入还可以,不用给我省钱。”招岚招呼青青一并坐下。
青青平日和招岚一个桌子吃饭习惯了,又读了不少报纸,脑子里的封建糟粕正一点点被挤压到角落,道了谢后坐在招岚身边,倒是李、张、王三人特别惊讶。
不过他们本来就是拥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所惊讶的也只是因为小丫鬟的从容,和贺招岚作为主子的态度。
对于这个场景还是喜闻乐见的。
席间,李义庭觉得青青这小姑娘很有趣,不免多和她说了几句话,在得知她从文盲变成报纸上除了生僻字外,一半的字都认识时,惊讶地半天合不拢嘴。
眼睛里也多了探究,大抵是出于职业习惯,从怀里摸出一本皮质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就开始了问答记录。
饭还没吃完呢,李义庭就说要以青青为原型发表文章,呼吁大家读书读报明理明心。
青青惊喜:“我要上报纸?”
“大概率,不是百分百!”稿子交上去还要审,过不过他说了不算。
青青可管不了那么多,这会儿正兴奋着呢,还说等上报了,要买一份新的保存好,以后给她爹娘看。
青青有工钱,虽然不多,报纸还是买得起。
招岚忍不住泼冷水:“只有识字的才会看你的文章,青青这种被强制要求的除外。”
言外之意,不识字的也看不见李义庭的呼吁,且老百姓们为了生活已经累的直不起腰,哪里有时间拿着报纸坚持不懈地去问别人?
青青能办到是因为她暂时不愁吃穿,时间上也充裕,自身又上进,还恰好遇见了个善良的女学生。
“就算只能劝动一个也不算白费笔墨。”李义庭还是坚持己见。
不能说他不对,相反他这种精神是很多人都没有的。
只是在招岚看来效率太低了。
“我开个杂志社怎么样?”招岚看向众人。
“杂志社可烧钱了。”王抟提醒。
贺松节考虑了一番问:“你想做哪方面的?”
“提高识字率。”俗称——扫盲。
国人多愚昧,如水沟村那样的村子还有很多,也有一群人在努力用文章开启民智。
想要读到那些文章,首要条件就是识字。
城市里私塾、学校不少,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
据招岚了解,有一些进步工人就挺好学的,只是年纪大了记忆力有限,许多信息都依赖于口耳相传,或者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