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想办法!”贺松节保证道。
·
三天后,贺松节传回消息,表示可以提前行动。
又过了两天,天将破晓时,东洋图书馆炸了,宣传东亚和平的一系列图册、书籍全部被烧毁。
与此同时,负责“东亚共荣”的东洋官员遭遇刺杀。
就在东洋人满城搜捕凶手时,王抟开始和各大报社接触。
这些都是经过组织筛选的爱国人士,在得知王抟的意图后纷纷表示配合。
于是,营州的图片和文字曝光,东洋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天之内,华亭就有几万人出走,生怕和营州那些人一样,被当成畜生去做什么医学研究。
印刷厂被封之前,已经有几十万份报纸被带走,以华亭为圆心,向外扩散,一边走一边撒。
这天起,华夏人抗战热情高涨。
民众再次要求延州政府和江宁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可惜江宁政府依然没有给出回应。
·
招岚和贺松节等人已经从华亭撤往江夏,给贺家拍电报的时候,招岚才想起来她食言的事,硬着头皮找了机会悄悄跟贺松节报备。
贺松节:……
“可我还是一点也想不起来。”贺松节苦恼。
“没关系,他们不在意的,你可以给他们写一封信。”招岚提议。
贺松节抓了抓头发,不知道该写点什么。
难道写:听说你们是我父母?
头大!
江夏城紧挨着汉阳城,这里有一座前朝建立的兵工厂,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汉阳造”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安顿下来后招岚就去了汉阳兵工厂。
因为前几年这边发了大水,兵工厂被淹不得不停产,后来枪炮厂被迁往河南巩县兵工厂,那边厂房不足,重建耗时耗材太过,次年又搬回原址,虽然在陆续重建中,但产量已大不如前。
招岚也是修复过生产线的,虽然那时候基本依靠机器人,但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思路,他们总能自己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厂长也听过贺招岚的名字,得知她来求见,自然不会拒绝。
等到招岚将图纸拿出来,并简明地讲述完修复理念后,厂长激动地差点去抓招岚的手,不过他还是忍住了,非常客气地问她要不要去生产线看看。
招岚点头同意。
一天下来,厂长觉得他和贺小姐相见恨晚。
尤其当贺小姐给出一张改良的步枪图纸后,他更是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厂长是枪炮制作的行家,图纸好不好、是否适合现在的生产技术,他一看就知道。
招岚见厂长如此激动,忽然有点心酸。
实际上,她能拿出更好的武器图纸,可每次落笔都会出现意外,几次之后她就明白是法则在干涉,于是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良。
这种感觉就像你明明有几个亿的资产,却只能掏五分钱给路边衣衫褴褛的小孩,让他自己去买点针线补一补。
连给他换一身干净完好的衣裳都不行。
偏偏小孩欣喜若狂地告诉你,等衣裳补好了,再找点树叶和报纸塞进去,冬天就不会冻死了。
之后的事招岚没有再管,厂长是个分得清轻重内外的人,他曾小心地问过招岚是否能将这些资料传给其他兵工厂,招岚同意了,想来剩下的事他会解决。
贺松节给贺家的信写好了,由于心中忐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招岚看看,万一哪句话写得不合适,他还可以再改。
谁知出门就听见报童拿着报纸边摇边喊:“号外号外!华亭名记者李义庭命丧范阳!”
第262章 分别
贺松节差一点没站稳,掏钱买了份报纸才知道,李义庭去范阳又写了几篇文章,东洋人本来就在抓他,这一去几乎就是自投罗网。
而李义庭却登上了城墙,用高音喇叭大声抨击东洋人侵略华夏的举措,引得不少人在城门下围观叫好。
众目睽睽之下,李义庭身中十几枪从城墙上摔下来。
那一天,范阳爆发了反抗东洋的热潮,鲜血染红了城内外的黄土地,一层又一层的风沙覆盖在一个个如李义庭一样呼吁反抗的尸体上,仿佛是大地对他们最后的拥抱。
范阳武装发电报公开违抗江宁政府的“不反抗”指令,在军与民的激烈抗争之下,取得了小小的胜利。
然而,这却加剧了东洋人的侵略步伐。
三天后,新的报纸发布。
东洋人加大兵力,全面侵略。
半个月后,江宁政府和延州政府终于达成合作,一致对外。
三个月后,汉阳兵工厂产量上升,其余兵工厂在得到图纸、根据各自情况酌情修改之后,也逐步增大了产能。
全国各界都在为抗战努力奋斗。
贺松节的信却没有送出去。
这一天,他将信交给招岚:“我接到新任务,要去一趟广州。”
“你一个人?”
贺松节摇头:“还有王抟和张复州。”
青青也申请过行动,但是被拒绝了。
“什么时候走?”
“明天一早。”贺松节说完,看着那只暗黄色的信封,抿了抿唇,说,“里面有两封信,我如果有什么不测,你斟酌一下看到底给哪封。”
招岚心里有点堵,她知道贺松节非去不可,为了保护这片大地,所有人都在努力。
李义庭说过,鲜血是最嘹亮的号角。
他视死如归。
贺松节自然不会例外。
“我们拍一张合照吧?”招岚强笑着,“晚上我给你们做一桌饭菜。”
“好。”
“那我去兵工厂请个假。”招岚最近忙着研究作战坦克,根本走不开。贺家拍了好几次电报催她回家她都没有时间,更别说跟着贺松节去广州了。
合照是王抟拍的,他趁着招岚做饭的功夫洗了两张出来,只给了招岚一张。
饭桌上,各色菜肴香气扑鼻,可大家都很沉默。
张复州一个个看过去,先拿起筷子夹了一片油渣炒白菜,打破沉默:“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吃过饱饭,有一次村长家的小孩偷了油渣出来吃,大概是看我可怜吧,就分了我一块,谁知还没塞进嘴里呢就被村长媳妇看见了。”
“他们全家人追着我打,非说我偷了他们两斤多的肥肉,要把我赶出村去。后来奶奶把家里最后一块地送给村长赔罪,没两个月,她就饿死了。村长家的小孩哭着给我塞了一块红薯,说当时太害怕……”张复州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其实不怪他,不管他有没有说话,家里的地都保不住。”
一个老太婆带着个小孙子,想要安生过日子、不被欺负太难了。
“老张。”贺松节拍了拍张复州的肩膀。
张复州压抑不住浑身颤抖起来:“没事儿,我就是觉得说不得哪一天,没有人再喜欢吃油渣了。”
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说明人民的日子已经过的很好了。
张复州忍不住去畅想。
只是好可惜,奶奶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咳!我就是嘴碎随便说两句,你们可不要被我带歪了。难得又吃上这么好吃的饭菜,我必须要干三大碗!”张复州很快自我调整好,埋头干饭。
贺松节给招岚夹了一块红烧肉:“你也吃。”
王抟也夹了块红烧肉,在半空停滞了一秒放进自己的嘴里:“贺小姐的手艺真好,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吃到这样好吃的饭菜。”
“下次再见面,我还给你们做。”招岚承诺道。
王抟鼓着腮帮子笑弯了眼睛。
“爹娘那里,靠你多照顾了。”贺松节低着头,虽然他到现在也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但子女天生濡慕父母,年岁再大也不例外,“等我回来,跟你一起回家。”
“你放心吧,我这边忙完了就会回去一趟。”招岚保证道,“你那边如果忙完了,也尽快给我拍个电报,不用着急回来,万事以自身安全为重”
“嗯。”
次日,招岚和青青一起送他们离开江夏。
·
车上,贺松节看着王抟整理行李箱,忽然瞥见一只木雕的小松鼠,不由得问了句:“怎么没送出去?”
王抟翻出笔记本准备做初步计划,闻言不由得一怔,片刻后才将栩栩如生的小松鼠递给贺松节:“送给你好了。”
送不出去的礼物再生动,也不过是一块破木头。
“我又不喜欢!”贺松节将小松鼠往行李箱里一塞,又扯了衣裳盖在上面,遮得严严实实。
张复州哪里不知道这两人打什么哑谜,伸手一捞:“不要就给我!这么好的手艺,等以后我还能当传家宝!”
“给你!”王抟头也不抬,刷刷刷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字,凑到贺松节面前,“老江你看,这次的关键任务就是他,想要获得他的支持,我们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