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侃侃而谈、自信从容的二女儿,夫妻俩都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
3分钟的新闻一闪而过,夫妻俩的情绪却被定格在了谢扬澄最后的微笑里。
这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如此优秀,却从来不回家。
“都是你生的白眼狼!我累死累活养她们长大,翅膀硬了就不管我,没良心的东西!”
“还不是你不会教!但凡你少骂她们几句,她们也不至于连我都不管!”
“都是我的错?你没有责任?你当爸爸的一点都不管,还能指望她们管你?做梦!”
几天后,吴丽娟出门买菜遇见个嘴碎的老太太斜着眼睛问她:“我听说你们吵架直接拿烟灰缸砸人啊?”
“谁说的!”
老太太撇嘴:“你别跟我凶,人家医生是这么说的。还说你们连老二的医药费都不交,让外省打工的老大交,是不是真的?”
“关你屁事!”
“恼羞成怒了吧?我还听说你连老二的学费都不给,就想省点钱给老三花,结果老二考上市状元直接投奔老大去了,现在都没回来过,你们不后悔啊?”
“你个死老太婆家住海边的,管那么宽!”
“我这不是关心你吗?”老太太阴阳怪气。
周围几个人也看过来,有人和老太太信息同步的,居然当场就发表起意见来,吴丽娟气得和一群人吵起来。
没吵赢。
气鼓鼓地回去了,菜都没买。
谢家鸡飞狗跳,招岚却带着谢扬澄悠闲地海钓。
“啊啊啊!姐你怎么又钓上来一只!太犯规了!”谢扬澄鬼哭狼嚎。
招岚将鱼取下来丢箱子里:“你再叫,鱼都被你吓跑了!”
“我要跟你换!”
“行,给你。”
十分钟后。
“呜呜呜……姐,鱼不咬我勾,它们是不是成精了?”
招岚掩饰性地撩了撩头发:“可能……”
“没关系,等我换个工具!”谢扬澄将鱼竿一丢,从床底摸出一只网,弯下腰一捞,三只活蹦乱跳的鱼瞬间将海水溅地到处都是,谢扬澄自豪极了,“哈哈哈!傻鱼!”
岚:嗯,傻鱼!
·
美好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转眼就临近了谢勇夫妻出事的节点。
谢扬澄有点紧张,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姐姐说。
恰好招岚忙完工作回来问她:“我们实验室最近做了个新玩意儿,要拿去深山做测试,我觉得老家哪儿的山不错,你要不要一起回去?”
“好啊!那我去请个假!”事实上,她早就请好假了,并且准备一个人悄悄回去,做一点改变,让父母免于车祸。
招岚当然发现了她的小动作,却不拆穿,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既然她要动手,自己就不做多余的事了。
谢扬澄好奇:“姐,你们要做什么测试啊?”
“一种人体感应器,用来查找偷猎者、边境偷渡者之类的,要是测试结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修改参数,尝试投射在领海。”
“森林环境那么复杂,还有野生动物出没,这东西真有用?”
“所以才要测试嘛!我们已经在模拟环境中测试过了,不管是范围、信号穿透力、人体和野生动物辨别力都还不错,不过最终还是要放在真正的森林里才行。”
“能看看吗?”
招岚摇摇手指:“不能!”
“那你都说了啊!”
“大致内容可以外泄,但具体的东西不能公布。”
谢扬澄假装哼了一声:“是为了警告那些偷渡者和偷猎者吧?”
“算是。”
姐妹俩收拾好行李就坐上了飞机,落地后休息一夜,招岚一个人租了一辆车去投放装置,谢扬澄则被留在酒店。
等到招岚离开,她才悄悄去了谢勇的小卖部,找到拉货的面包车后,一根钢针扎进去。
车坏了,谢勇把干坏事的人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番后才去换胎。
第二天就看见朋友圈在发,某某大道一辆商砼车侧翻,差一点就砸到了后面的小车。
谢勇心惊不已。
因为那是他进货的必经之路,而且翻车的时间和他以前拉货经过那边的时间几乎重合。
经历了这一遭,谢勇觉得自己像是死过一次似的,也不省那点配送费了。
这一年,谢子欢9岁,上小学三年级。
幼儿园的事对他影响很大,从那时起,他就不再是喜欢对着父母撒娇卖萌的乖宝宝了。
他更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几乎不主动和父母说话。
除了要钱。
9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很多道理,也知道了许多家里不愿意提的往事。
比如,他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姐姐。
大姐在工作两年后重新高考,进入大学的成绩不算拔尖,但她不断努力,后来居上,如今已经进入了科学院。
二姐是市高考状元,和大姐同一所大学,参与改造了货运游轮,经常在海上飘。
两个姐姐在他乡吃香喝辣、穿金戴银,家里一点光沾不上,就连谢子欢自己都不敢说那是他亲姐姐,他怕同学问他:“你姐姐为什么不回家?”
更怕同学从网络上翻出那些年被曝光的事以后,嘲笑他,说:“你爸妈为了你不要两个姐姐,结果你连班里前20名都进不去,是不是傻?”
是了,谢子欢觉得父母傻。
他们为什么不能对姐姐好一点?
有时候他甚至期盼大姐才是他亲妈。
“谢子欢,上网去不去?”
“不去!”谢子欢赌气地踢了脚凳子,背着没两本书的书包,踏着放学铃往校门走去。
“你别跟他说话,他就是胆小,不敢偷爸妈的身份证。”未成年不能上网,但他们最近找到了一家可以钻空子的小网吧,只要偷了家长身份证就能去,网管还会给他们打掩护。
唯一的缺点就是机子太老。
谢子欢听见了,但不想回应。
第322章 各种研究
森林人体感应器的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科学院上报后,国家让他们再修改一下用在边境线上。
许多地方没办法驻守,只能让边境军人日复一日的巡查,辛苦倒是其次的,做了军人就没有不辛苦的,要紧的是,在这样严密的巡查下还是有人偷渡成功。
有人是为了把国内的资源倒卖到国外,有人是为了从国外进购物资逃关税,有人直接就是倒卖违法物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抓偷渡犯,每年都会有人牺牲。
感应器不止能向总机传回画面信息,必要时候还能发射高速麻醉针,为警察拖延时间,也能避免偷渡犯跨出国境,影响抓捕工作。
只不过麻醉针需要人为操作,因为感应器能99%地分辨人和动物的区别,但剩余的1%也很重要。另外往边境的不止有偷渡者,还有一些正经的职业,因此总机必须保证24小时有人执勤,并在警报发出的3秒内确认人员身份,并决定是否发射高速麻醉针,打断偷渡。
另外,边境军人会配备一个小型信号器,当感应器和信号器处于同一个位置的时候,传回总机的就是安全信号,不会发送警报。
这些细节的东西当然不会对外公布,所以许多人知道国家在边境安装了生物感应器,但感应器的效果怎么样却是个未知数。
有人便在网上提问:感应器能不能百分百分辨人和动物、会不会把小孩当做小动物、万一有金属阻隔会不会被感应到……
还有人阴谋论,这是科学院在骗国家钱,就和路政修路一样。
“以后这种言论还有很多。”卢院士笑呵呵地放下手机,“不要放在心上,专心搞研究才是咱们的正事。”
招岚也笑道:“信息不对等,没有计较的必要。”
“没错。”卢院士喝了一口茶,这才假装随意地问,“我听说张德民那个老家伙想让你调过去?”
“对,张院士的研究我挺感兴趣的。”招岚也不知道卢院士哪里来的消息,她明明就和张院士说过两次话而已,没想到已经到了抽调人手的地步了。
她虽然受卢院士爱重,但到底是个新人小虾米,上面让怎么调,她就得怎么调。
“他搞生态的,和我们搞电子技术的根本就是两码事,你虽然选修了这方面的专业,但也得分个主次才是。”卢院士舍不得放掉这么个好苗子。
可惜他手上人才不少,偏偏老张那边又缺人。
要是强行拦着不让人走,倒显得他小气。
招岚感受到了卢院士的“怨念”,只能嘿嘿笑两声,诚实道:“我真的挺喜欢的。”
卢院士叹气:“行吧,就让你过去跟一个项目,项目完了记得回来!”
卢院士暗戳戳地想,到时候老张要是不放人,他就要翻旧账了。
不过老张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也不知道能不能治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