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总略侧着身体,斜眼看人:“小严总的意思是要支持这项政策?小严总财力雄厚,少个一成两成的可能没多少感觉。我们可不敢和小严总比,小严总心胸宽阔,但我们毕竟是商人。”
赵总说着环视了一圈,不少人都很赞同他的说法。
“赵总的意思是,我拿大家的利益去做好人?”招岚听懂了弦外之音。
赵总只是笑着却并没有回答。
招岚从平板中调出一个文档让梁经理连接投影,所有股东都看着她,她却依旧从容。
投影上立即出现一只雪白的医疗舱。
“这是沈氏科技和我们严氏医药合作的一款医疗舱,两年前流入市场,销量十分可观。”招岚看向众人,脸上虽带着浅笑,眼睛里却藏着锋锐,“不知你们有多少人买回家自己用过?”
股东们纷纷举手,数量超过了一半。
“看来大家都觉得好用。”招岚将页面下滑,露出药剂的说明和药液成分的化学方程式,“我也给我妹妹买过一台,她说睡在里面非常舒服,长时间不睡的话,心里会痒痒的。你们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有人点头,有人不屑。
“我一天不抽烟,心里也痒痒!”
招岚将目光落在说话的这人身上,笑意渐深:“没错,这医疗舱就和抽烟是一样的。它会让人上瘾,时间长了想戒掉很难。可偏偏它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上,渐渐地就成了大家追捧的时尚。某些人或许觉得抽烟很帅、或者单纯是为了提神,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可如果你们家的未成年小孩也学会了抽烟,并且以之为荣,你们会怎么想?再苦不能苦孩子,给他们买最好的烟?”
有未成年小孩的都没有说话。
诚然,有些东西已经成了身份的象征,你可以不用,但不能阻止别人喜欢。有需求就有市场,商人逐利是本能。也有很多人明白烟草对身体不好,自己戒不掉就算了,破罐破摔嘛,但孩子没成年就是不能学!这是他们的底线。
“我妹妹也是未成年,差一点就被这个机器毒害了。”招岚继续道,“她有心脏病,一年内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时间长了,再温和的药液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她会变得比以前还要脆弱,她的人生就像走钢丝,一个不慎人就没了!是吧,二叔?”
角落里,严二叔脸色一僵,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其余人忽然看明白了,原来小严总是为了给妹妹出气。为了一时之气居然放弃这么大的利益,实果然还是太年轻。
袁总清了清嗓子:“这第一条限制特殊化合物用量的政策可以暂时不论,但第二条提高税率不能不管吧?”
“提的不是私立医院的税率吗?我们是制药的。”招岚毫不在意地喝了口茶。
“可我们的收益和医院挂钩。”袁总强调。
梁经理递来新的资料,招岚看完后说:“我们和医院的确密不可分,但袁总你要知道,我们是供应商,医院算是线下销售点,明显是卖方市场,他们赚不到钱是他们没本事,与我们不相干。实在不行,可以多偏向公立医院嘛,都是赚钱,跟谁赚不是一样的?”
袁总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公立医院能赚到钱?小严总,你没有了解过集团的情况就不要乱说话!”
招岚笑了:“袁总仔细看过政策附件吗?官方针对的只是其中几十种药品的税率,我曾经亲自去集团制药厂看过,那些药都要配合沈氏科技的器械才能用,但如果不配合器械,制药成本就会减下一大截。这样,我们能从沈氏拿下来的利润的确会减少,但你们没有想过用得起药的患者会变多呢?”
袁总等霎时哑然了,他们没有想到小严总居然想和沈氏科技进一步分割!
两家合作这么多年,一直互利互惠。前两年小严总还和沈家订了婚,合作更加密切。如今虽然吹了,但往日的情谊还在,依旧可以一起赚钱。
这要是忽然变更合作模式,集团的整体收益起码下滑百分之二十。
“小严总,这话可不能随便说。”赵总一副长辈姿态。
严二叔也开口:“岚岚,我们和沈氏的合作不仅仅在医药行业。”
严氏虽然主打医药,但其他商业层面也有涉及,沈氏是工业起家,本身底蕴就比严氏厚重,很多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别看沈家人口多,表面上谁也不服谁,可一旦有人动了他们核心的利益,就是为了钱他们也会拧成一股绳。
严氏专攻生化,工业科技恰好是短板。
一旦与沈家交恶,沈家的反击都是其次的,更要紧的是另外两家医药企业,他们一直对严氏虎视眈眈。
这也是为什么严二叔虽然眼馋严招岚的股份但不敢有太大动作的原因,因为他怕动作太大,不仅得不到股份,连他原本的3%都要赔进去。
“我说这种话是有根据的。”招岚拿出手机给梁经理传了两份资料,并让他打印出来,其中一份就是保密协议,“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关系到集团往后的发展,不愿意听的可以离开,愿意听一听的就签一下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只限定了会议核心内容,大方向上并没有限制,招岚也很期待另外两家听到风声后的反应。
众人一头雾水,都想知道小严总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有人单纯就想看个热闹。
气氛已经被招岚拉起来了,节奏也完全掌握在招岚手中,现在所有人盯着梁经理手里的资料,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等大家都签完字,梁经理才将资料一份份发下去。
招岚也从座位上站起来,俯视着所有人:“各位这些年都赚了不少,其中至少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和沈氏有关。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自己的人能顶替沈氏对集团的作用,收益还会增加多少?与其把钱分给别人,为什么不捏在自己手里呢?”
第105章 投资
“说的容易!”
招岚立即朝那人看过去:“先看完资料再发表意见!”
那人闭嘴了,所有人都开始看资料。一开始还有人漫不经心,但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当年第一批需要配合器械才能使用的药品出现的原因其实源于药物的不稳定性,为了保持向全国各地输出药物,不得已在其中添加的稳定剂。
那原本是医疗行业的一次大胆尝试,后来却越走越歪,最终成为敛财工具。
为了敛财,药品稳定剂的发展其实有意被上层压制,但研究团队发展至今,并不是说研究不出来。
招岚给的也不是什么稳定剂,而是一批低成本、高效果的药物说明。
当然,核心的东西是不能给他们看的,资料上主要罗列了药品分类和一些成本计算。
以最简单的感冒药为例,严氏医药的感冒药是市面上卖的最好的,也就是88一片三天一疗程的那种。
和给周部长的配方不同,给股东的配方可适用的人群更广,当然成本也比较高,一片大概需要2块钱,但定价却定在了58块,刨除包装、运输、人工、生产线等非原料成本之外,纯利润高达23块。
利润只比88一片的感冒药低5块钱。
但价格优势让它天然地就会多一批购买者,而另外两家医疗企业也有感冒药,质量打不过严氏就在价格上做文章,但成本摆在那里,再降也只能降几块钱,最后年销售额还不如88的。
严药房口碑在外,不愁没有人尝试。
病人对药物一向敏感,吃什么药能缓解症状病人自己感触最深。
有人开头,后面的路就轻松地多。
再比如J39一类的特殊药物,经过招岚改良之后已经不需要医疗器械辅助,坚持使用就会达到和J39一样的效果,但相应的价格就会低廉很多。
医院3万一次,严药房3千一盒,但招岚给的定价是8百。
隐约中,有人闻到了硝烟的味道,不禁猜测小严总和沈家退婚是不是因为沈家做了什么特别过分的事,让小严总气到如今,并展开报复?
一旦药物不再需要高昂的医疗器械辅助,医院起码一半的机器将沦为废铁,沈氏能从中赚到的钱会大幅度缩水。
自从沈氏在医疗行业尝到甜头后,重心就一直在往这方面移动,小严总这么做根本就是在断沈氏的财路。
袁总最先看完所有资料,心里虽然觉得不切实际,但小严总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也不像在骗人,还是值得期待一下,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就算价格降下去,国内也没有那么多病患用我们的药。”
“目光不要只放在国内,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横扫全世界!”招岚气定神闲,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袁总不太赞成:“国外的医疗行业比我们发达,我们很难在国外立足。”
他们药物不是没有出口,但价格总是被压地很低,利润有,但远不如在国内赚得多。而且出口的药物很依赖沈家的器械,小严总明显是要和沈家翻脸,出口这条路不太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