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话音一落,白氏狠狠愣住!
这、这怎么可能!
这死丫头片子是怎么知道的!
那个地窖是她和老二偷偷挖的,就没人知道,兰草她是……
不可能……
巧娘也有些吃惊,但很快回过神来:“不会吧弟妹,你还有一个地窖啊,那那个地窖里面没有粮食吗?你要过来借?”
白氏慌了,开始口不择言:“没有、没有的!兰草你是不是看错了!”
“是吗?可我亲口听见二叔说的呀,说里面有400多斤粮食呢。新粮没几个月就下来了,二婶,你家不可能吃不起饭的呀。”
白氏听了兰草的花,这会儿只想冲回去狠狠骂一顿祝大勇,一定是这个蠢货说漏了嘴,否则兰草怎么知道的!
还能准确说出里面的粮食有多少!
兰草心里发笑,二叔当然没说,她能知道,因为她是重生的呀。
上辈子是后面大家都吃不起饭了,白氏才开了那个地窖的。
她早就藏了一手。
巧娘眯起眼:“那看来弟妹不缺粮了,粮食我家就不借了。”
白氏咬牙:“不行!那地窖封了!那本来就是留着应急的,也是我自家的地窖,知道了也没啥大不了的!但是我现在没粮食吃了,大嫂要借我!”
巧娘笑了:“也行,借粮,可以,咱们去村长那边立字据,按手印,借一次按一次,还有利息,你借一斗精米,就算你半斗的糙米利息。”
白氏愣了:“天呢,大家伙来听听啊!谁家当大嫂的借粮食还要收利息,说出去不嫌丢人呢!”
巧娘垮下脸了:“那大家伙也来评评理,我都沦落到要卖地养活孩子的地步了,你们得了田还要借粮,地窖还有400斤粮食还要借粮,我收个利息,很过分么?”
巧娘故意抬高了声音,张家的还有对面的都出来看热闹了。
白氏咬牙,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
好啊。
她算是看清楚了。
这邱春巧进了一趟县城,算是彻底学精明了!
还有兰草那丫头片子!
张氏这会儿开始帮腔了:“哎哟,这脸真大的,得了寡嫂家的田还来借粮,咋,听说你还藏粮食了?昨个儿之前你们还没分家吧,这心眼子是真的比马蜂窝都多啊!咋还有脸的!”
“就是就是!”对面的也跟着附和。
白氏气急败坏:“不借就不借,有什么大不了的!”
接着就转身跑回了自家院子里!
巧娘松了口气……
接着,她起身往灶房里面走去,转身摸了5个鸡蛋出来,用个粗陶碗装了就去了张家。
张氏一看就知道她要干啥:“巧娘,你可别这样,都是邻居,生分了……”
“应该的嫂子,收下吧,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兰草了,要是没有你们,我儿子女儿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的委屈,这鸡蛋你一定要收下!”
张氏:“这有啥的,你不知道你家兰草多能干,还给我们抓鱼呢!”
她还没接,而张老太从院子里走了出来道:“收下吧,也是巧娘的心意。”
张氏:“行!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巧娘,回来就好,好好过日子。就是我咋听说你把田给卖了,糊涂啊巧娘,这请个人不是一样的?”
巧娘笑道:“多谢嫂子关心,不过我有自己的打算。”
张老太:“你有成算就好,巧娘啊,过日子,就是要有自己的成算。”
巧娘脸一红,应了一声,老婶子是在点她呢。
从前有当家的在,她什么都不操心,只有现在,才知道过日子的艰难了。
“嫂子,婶子,一会儿我要去镇子上买点东西,你们要啥不,顺带捎回来?”
“没事,我们什么都不缺。”
巧娘笑着点了点头,便转身回去了。
-
吃过早饭,巧娘带着儿女们回去了。
哦对了,出门时,巧娘还得麻烦张氏,不过这回,她话还没说出口,张氏就懂了:“放心吧,给你看着呢,这大白天的,没人敢来。”
巧娘放心了,她带着儿女们一道出去,保不齐就有哪个黑心肝的贼上门。
谁都知道,巧娘现在得了好些银钱和粮食。
有张嫂子这话,巧娘放心了。
兰草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小声道:“娘,还是要买只狗的。”
“嗯,一道去看看,今天能遇到就今天买。”
几人到了村子口,又遇到了祝一田。
兰草轻车熟路的打招呼:“一田叔,去镇子上不?”
祝一田看着兰草,听着这熟悉的话直挠脑壳:“去、去,但是不去县城了!”
几人没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祝一田也笑,让他们上了车。
“巧嫂子,你们去镇子上干啥?”
“打算摆摊做生意,买点东西。”
“哦……”
祝一田本来也想说摆摊不好干,但想想算了,万一巧嫂子能干成呢……
很快,骡车到了五关镇,兰草先跳了下来。
“姐,我们要买啥?”
巧娘也好奇地看向女儿,她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女儿想做啥呢。
“做一种叫油茶麻花的东西,需要先买面粉、杏仁、豆腐干、花椒粉、五香粉、核桃仁、芝麻、花生这些……”
兰花睁大了眼,“这么多!还不便宜嘞!”
“是,可以先少买点,我回去做一做你们尝尝看。”
兰草其实也拿不准,这油茶麻花,是上辈子在关中地段特别流行的小吃之一,来往的商旅都很喜欢,她也尝过一次,只觉得惊为天人。
她在那关中逃荒待了半个月,无意和一个婶子学了这手艺。
现在她重生回来,想赚钱,只能先从这手艺开始做起。
油茶麻花至少在这宝瓶县都是没有的,所以也不算跟风,有一定的市场。
巧娘想了想:“我信兰草,走,咱们一样一样去买,先少买点,然后家里的东西也缺的多,都要补的……”
五关镇不算大,但商铺还算齐全,他们一家一家的进,很快就大包小包的拎了出来,巧娘背上还背着小树,大部分东西都是兰草和兰花拎着,走到背巷里,兰草让兰花挡着,偷偷往荷包里塞了点,这才轻松不少。
除了要做油茶麻花的东西,还添了些家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到六月了,荆哥儿的夏衣还没有着落,兰花可以捡兰草剩下的穿,兰草的个子也冒了头。
所以巧娘想买布来着,可布实在是太贵了,咬了咬牙,还是算了,回去自己绩麻布或者葛布也是一样的。
生活的无力感扑面而来,巧娘有时候睡不着,自己去县城是想赚钱的,谁料还亏本了不少。
她迫不及待想赚钱赚钱。
要是女儿的这营生起不来,她也想多织一点麻布和葛布出来,这算是她的手艺,能换一点钱是一点……
“娘,差不多了,咱们走?”
兰草将她娘的思绪拉了回来,巧娘回过神,笑道:“差不多了就走吧。”
家里有面粉便没有卖,最后买了半斤杏仁、花生、核桃这样的干货,又买了2斤花椒面五香粉,最后买了盐巴酱油和陈醋。
吃食统共就花了快8钱。
2钱添了三双草鞋。
衣裳没有好的,鞋子总是不能省。否则怎么走山路?
最后还买了十几只粗陶碗,一些干荷叶。
来了一趟五关镇,总共花费1两1钱。
家中本就剩2两,昨个儿得了23两,还给村长和一田还了4两,现在还有19两9钱。
不过这19两里面还有3两是要给兴平叔的。
巧娘叹了口气。
兰草转眼看了眼她娘,心里也发愁。
赚钱难啊,这次做油茶麻花,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
回去的路上,还是祝一田拉她们,都是同村的,又是孤儿寡母,祝一田不肯收全车费,只收了2文,巧娘心中愧疚又感激。
在村口下了牛车,兰草忽然扯了扯她娘的袖子:“娘,看。”
众人回头,看了过去,之间有个老汉正在村口卖狗仔。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巧娘带着孩子们走了过去。
“大树,小狗咋卖?”
“自家的,一只500文。”
巧娘抿唇,又是一笔花费,但是家里是要有只狗看家护院,买现成的更贵,自己从小养的也放心。
“300文行不?”
那大叔笑了:“这可不成,你看看我家这大黄,威风凛凛,这全是她的崽!奶水也好着呢!”
兰草看了眼那母狗,的确挺壮实,这会儿还在舔着几只小奶狗,依依不舍。
“我还养了一阵子,不是刚出生的!不用担心养不活,你瞅瞅这只吧,将来决定是威风的大狗子!”
那大叔说着就抓了只出来,也是黄色的,和它娘很像,兰草伸手摸了一把,余光却看见了篮子里另外一只缩着的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