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赶了半个月的路了。
每个人都狼狈不堪,和讨饭的乞丐没啥两样。
一开始天气还好,也不用饿肚子。
但繁重的运动和糟糕的天气一来,就算是不饿肚子也受不住了。
“小萌?小萌?”
最可怜的莫过于胡小萌,还揣个娃,后面虽然没走了,这会儿淋了雨整个人好像烧起来了。
大家伙吓了一跳,祝大石双眼赤红。
孙大夫冲了过去:“我看看!”
大家都围了过去,还用自己的衣裳给小萌挡雨。
“是风寒发热了,这可遭了,孕妇本来就弱,吃的药也有限,我给含点药丸,先把热退了。”
大家心事重重,都丧了气。
兰草心里也不好过极了,眼巴巴看着黑漆漆的周围。
他们在哪?
不知道。
啥时候能找个好地方落脚。
也不知道。
元宝抹了一把满脸雨水,想爬树去看看周围。
却被葛兴平一把拉住:“你疯了,上去找雷劈是不是?!”
元宝不吭声,兰草也跑了过来:“你不许爬!”
元宝也难受,“那就什么都不做在这干等着?”
“等到明早再说,下来!”
元宝松开了树干,窝在一边不吭气了。
终于……
这场凶悍的大雨最终停了下来。
第二日,拨云见日。
兰草是被元宝的叫喊声喊醒的。
“你们快看,快看!”
昨晚赶路到这,一片乌漆嘛黑啥也没有,这时候眼前终于亮堂起来。
众人顺着元宝的手看过去。
大家纷纷睁大眼。
他们……
居然看到了几间茅草屋……
这荒山野岭的,有屋子说明了啥?
说明有人!
说明这可以住人!
瞬间,大家伙昨晚跌倒谷底的心情堪称是柳暗花明。
“走,去看看!”
小萌也慢慢睁开眼。
“大石?”
祝大石紧紧抱住媳妇:“媳妇,不怕,我们可以落脚了。”
第76章
视野里,再不是昨晚那片漆黑了,晨曦洒在山间,地面虽然还是湿漉漉的,但周围的路已经好走多了。
原来他们昨晚上距离不远处的几户人家这么近,早知道过去躲个雨也强。
大家哭笑不得,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往过去。
还是几个男人冲在最前面,怕惊扰了农户人家,到了周围就放慢脚步了。
不过,大家伙走近一看,发觉了不对。
这院子空荡荡的,院子里面杂草丛生,院墙和木门也是破败的。
这咋……好像没有人住啊……
“请问……有人吗?”元宝喊了一声。
兰草也走近了。
“有人吗?”
大家在外面喊了好几声,里面都没有应答。
村长:“看来是个废弃的,也不知道原来的人家去哪里了。”
大家有些失望,但又有些高兴。
失望是这里没人住了,会不会是环境太恶劣,高兴的是他们捡了个现成的屋子,即便是破败的,但也是个屋子了。
没有人,大家便小心翼翼的朝里面去了。
仔细看了看周围,发现这里其实和一间破败的棚子差不多,因为屋顶也漏了,昨晚下了一晚上的雨,这会儿地面好几大滩水。
祝村长:“我们再去周围看看。”
病号们就留在这屋子歇脚,还有体力的人就和村长一道去周围查看查看环境。
要是合适,在这里落脚也不错。
他们走了这么久,早到了一处没人找得到的地方了。
“爹!你看那!还有几间破棚子!”铁柱眼尖,指着不远处的山腰。
大家一看,还真是,三四间呢,都在这面山附近,错落有致,只是看上去好像更简陋了。
“过去瞅瞅!”
大家心情振奋起来,有不少人家住过就说明附近至少是能落脚的,总比在山间毫无目的游荡强。
等走近一看,还真是几间烂棚子,周围用粗木头固定,上面是一些乱糟糟的茅草。
“勉强能遮风挡雨,但真要想住人,肯定要修缮的。”
大家伙在周围转了一圈,发现这些破屋子都差不多,葛兴平是盖房子的一把好手,道:“可以用石头和泥巴糊墙,倒是不难,棚顶也要加固。”
黄泥和石头砌墙,结实。
村长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我看了下,一共五间棚子,倒是差不多刚好。另外我看了下周围有水渠,还有荒地,开一开说不定能种点庄稼。”
“有水就是好事,但还是要再慎重点,这些人为啥走了?”
许均和元宝到那些荒地去看了看,许均忽然道:“他们走,或许是因为这边以前有野猪。”
野猪?!
大家都跑过去看。
俗话说得好,一猪二熊三老虎,这山里面最危险的东西还真不一定是大虫或者熊瞎子。野猪是群居性动物,又是杂食性的,对人的攻击性非常大,而且野猪非常喜欢拱庄稼,种田的农民对这种东西是深恶痛绝的。
如果说这边曾经遇到过一群野猪一而再再而三的袭击,可能的确不适合人居住。
而且,这些棚子也没有很好的修缮,环境简陋,可能是一些没什么劳动力的年迈老人。
是招架不住这种野蛮玩意儿的。
许均认得野猪的活动痕迹,猜出这个结论。
大家凑在一起把推测说了。
兰草道:“但是这些地方看起来荒废很久了,野猪没啥东西可吃,可能早就走了吧?”
“有可能,的确没有新鲜的痕迹。”
“那大家呢,怎么看,是就在这里,还是?”
钱寡妇道:“我就在这了,不想走了!累死老娘了!脚都废了!”
钱寡妇一开始上路的时候还爱说话,这会儿是什么都不想说了。
巧娘也道:“就在这吧,我看咱们再走也不一定能遇到更好的了,在这也不一定等到野猪,走下去说不定碰上了。”
大家纷纷点头。
村长拍板了:“行!那就这么定了!在这落脚!我数了下,一共是五间棚子一间院子,这一间院子最大,兰草家人最多,住这。我家人少,住上头那个小的。剩下四个棚子条件也差不多,你们自己选吧。”
兰草道:“这些棚子都要修缮,修缮好之前大家都在这挤一挤。”
钱寡妇:“我要那个,离巧娘最近!”
张家要了半山腰那个,一田一家要了靠近山下的一间,还有一间便是葛兴平的了。
至于这屋子,也是不够的,许均、元宝、毛蛋、豆子、荆哥儿挤一屋,巧娘带着兰花兰草还有小树一间屋子,还有孙大夫呢。
说来这一路,孙大夫也和大家都熟了,兰草他们这才知道孙大夫的家人原来都不在了,以前孙家也是逃荒来的,那是一场大洪水。
但是面对那么大的打击,老人还是乐呵呵的,真的是厉害。不禁也对人更佩服了。
若说人少,葛家是最少的,孙大夫大概是也觉得自己在这不方便,主动提出到时候和葛兴平一道住。
其实几户人家都在这附近,住哪都一样,都是一道盖房子落脚,大家点头应下。
“您选就好。”
他们现在在的这屋子虽然看上去完整些,但是也要修,不过所好,有一个临时的灶屋。
即便是非常非常简陋的土灶台,至少也是个灶台。
兰草提议:“那都在这歇脚,我把大家基础的东西分一分,今天我们吃点肉煮过饭,就当是开工饭了。”
吃肉……
大家伙拼命吞咽着口水:“吃……好想吃肉……”
众人开始忙活了。
“年年,你去那边泉眼看看,打几桶水。”
“兰花,去看看附近有没有野葱野蒜这些,能找到啥算啥。”
巧娘有条不紊安排着,兰草则把荷包里面的一些锅碗瓢盆都拿了出来,好些时候没用要清洗一下,接着就是检查粮食,还有事先装进去的腊肉、调味料。
当时从祝家村走的时候还是很匆忙的,能拿的东西很有有限,要在这深山里面存活下去,恐怕更多还是要自力更生。
坐吃山空肯定是死路一条。
腊肉洗一洗之后就可以下锅煮了,自带咸味,米饭在陶锅里蒸着,至于鸡蛋是一个也没有的,连只鸡也是看不见的,只能再寻些蔬菜。
现在是秋天,几个萝卜头在附近还是有收获的——每个人回来的时候都能找到几把好东西。
苋菜、野蒜、茼蒿。
有啥算啥,能吃的就是好的。
煮腊肉的锅已经开了,那味道真是别提了,喷香,煮过腊肉的水都舍不得倒,正好用来涮涮野菜,尤其是苋菜,这不就直接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