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风不度玉门关_深林人不知【完结】(104)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它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更是彰显皇家威严与荣耀的重要时刻。距离过节还有十余天,整个皇宫就开始在筹备了。上辈子的张亦琦外出求学,尤其是工作后,就很难过一个像样的节日,八月十五对于她来说与平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她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古人对节日是如此的看中,御膳房里,大厨们精心挑选食材,日夜研制各种精致美味的糕点和菜肴;内务府忙着采买装饰宫殿的灯笼、绸缎,调配宫中各处的陈设;宫女太监们则穿梭在各个宫殿之间,传递着一道道指令,清扫庭院、布置房间。这种准备过节的心情,甚至比过节本身还要让人快乐。而,张亦琦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快乐过了。

  桂花飘香,盛夏悄然褪去,秋日的凉意渐渐弥漫开来。随着天气转冷,年迈的太皇太后又开始频繁地咳嗽起来。那一声声咳嗽,仿佛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上。太医院的太医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天还未大亮,便匆匆赶到了延寿宫。

  张亦琦这段时间也是每日清晨都会准时来到太皇太后身边侍奉,这一日也不例外。她正细心地整理着太皇太后床边的被褥,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唤:“张姐姐!”她转过身,惊喜地发现竟是何长生。何长生身着太医的服饰,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口。

  “长生。”张亦琦上下打量着何长生,眼中满是诧异与欣喜,“你这是考进太医院了?”何长生笑容满面,用力地点点头,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杜环也考上了。”张亦琦心中既为他们感到高兴,又不禁感慨世事的奇妙。

  太皇太后虽然年事已高,但这次的病因十分明确,便是天气转凉,不慎受寒所致。张亦琦凭借着扎实的医术功底,一早就为太皇太后仔细听过肺、号过脉。在吴太医带着何长生前来之前,她便已经深思熟虑,写好了对症的处方。

  然而,太皇太后身份尊贵,张亦琦毕竟只是个年轻姑娘,吴太医心中难免有所顾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亲自为太皇太后再次诊脉。

  见张亦琦和小太医何长生出去商量熬药的事情,不在屋内。锦如连忙上前询问:“吴太医,你看张姑娘的这个方子如何?”吴太医接过处方,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神情,点头说道:“张姑娘确实懂医,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学识,不容易。”

  锦如一边伺候太皇太后起床,一边与她闲聊起来。太皇太后轻声问道:“你看着这个丫头,觉得她怎么样?”

  锦如笑着答道:“我觉得,这个丫头,非常聪明,学起东西来很快,人也很有耐力,心思也不复杂,是个不错的姑娘。”

  从萧翌向太皇太后提出要娶她为妻那一刻起,当时虽说太皇太后是一口应承了下来,但她心中却有着自己的考量。张亦琦出身村野,与皇家的尊贵身份有着天壤之别,而萧翌又是她最疼爱的孙儿,自然不能马虎。于是,她提出让张亦琦进宫学习规矩,并安排身边最得力的女官对她进行教导。说是教导,实则是在暗中观察张亦琦的品行、能力和心性,看她是否真的能够成为萧翌的王妃,是否配得上皇家的身份。

  萧翌对祖母的心思了如指掌,他深知祖母虽然不会故意为难张亦琦,但一定会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她。就连长宁这个从小就出生在宫里的公主有时候都会偷懒耍滑,很多东西学的乱七八糟,他实在没有信心一心向往自由的张亦琦愿不愿意接受。所以自张亦琦入宫那一天起,他也一直在宫里住着,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他也能及时处理。

  然而,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张亦琦却远远超过了萧翌的预期。她虽然向往自由,骨子里有着不羁的灵魂,但在森严的宫规例律面前,她就像是一个永远知道正确做法的先知,严格执行着自己的预想。萧翌常常会想起张亦琦提及的“一千五百年以后”,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概念,在他的脑海中始终模糊不清。他无法想象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他总是感觉,那只是一个遥远的地方。

  夜幕如墨,将整个皇宫笼罩其中。延寿宫的灯火在夜色中摇曳,映得宫墙的阴影忽明忽暗。文景帝轻车简从,踏着月光,缓步走向太皇太后的寝殿。

  踏入殿内,暖意扑面而来。太皇太后斜倚在床榻之上,精神看上去好了许多。文景帝上前请安,太皇太后微微抬手,示意他坐下。

  “均和,我看不如就在中秋夜宴时,你就赐婚承佑与张姑娘吧。”太皇太后目光温和,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文景帝看着祖母,见她气色已经大好,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却难掩眼底的纠结:“祖母,您要仔细想好了,赐婚圣旨一下,想改变就难了。”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带着千斤重的思量。

  太皇太后伸出枯瘦却温暖的手,轻轻拉过文景帝的手,和蔼地说道:“均和,你和承佑不一样,你是长兄,你生下来就是皇帝,但当皇帝是最不能有自我的,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自然就有全天下的责任。当初我不让你娶卢敏君也是这个道理,一旦卢敏君进宫,你就只是她一个人的皇帝了。”

  文景帝缓缓低下头,自那日朝堂之上,他开始打压宋家,每一个决断都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冷酷。可每当夜深人静,宋婉娴的面容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让他满心愧疚。宋婉娴却始终保持着平静,从未在他面前有过半句怨言,依旧尽心打理后宫诸事,端庄贤良。她越是这般,文景帝心中的不安便愈发浓烈。他深知,这只是开始。这些日子,他几乎夜夜留宿承恩殿,放纵自己的感情,甚至于开始动了想要孩子的心思,悄悄换掉宋婉娴服用的事后药,也许有一个孩子,最后会改变他们的结局。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心不甘情不愿娶回来的人,竟然在最不经意的时候,走进了他的心里。甚至他一度忘记了,身边还有宋若甫这只豺狼,他明知不能,还是心甘情愿的沉沦了下去。

  他自以为掩藏得很好,只是睿智如祖母,她还是发现了。

  文景帝抬起头,眼眶微微泛红,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祖母,孙儿明白了。”他明白,作为帝王,有些事必须割舍;也明白,在这深宫中,情与权永远难以平衡。

  金瓦红墙下,宫檐垂落的铜铃被风拂响,叮咚声在寂静的长廊间回荡。因张亦琦的到来,这位未来的广陵王妃,太皇太后几乎是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张亦琦身上。一时间,后宫的风向悄然转变,而长宁却如一只挣脱樊笼的快乐小鸟,在这幽深的宫墙之内,尽情享受着久违的自由。

  自从放下对崔致远的执念,长宁才惊觉,快乐竟可以如此简单纯粹。阳光洒落的庭院,她轻盈的身影穿梭其中,裙摆飞扬,发间的珠翠闪烁。那天,崔致远进宫与萧翌商议要事,偶然在回廊转角遇见长宁。彼时的长宁正沉浸在自己的快乐里,满心欢喜地追逐着从花树间掠过的蝴蝶,丝毫没有察觉到崔致远的存在。她的笑声清脆如银铃,随着微风飘散,只留给崔致远一个翩然离去的背影。那抹灵动的身影,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令崔致远不由自主地驻足良久,目光追随着她消失的方向,久久未能移开。

  前些日子,宋婉瑜在皇后的宫里调养好了身子,便出宫回了宋家。可此刻,她却又神色悲戚地出现在宫中,眼眶红肿,脸上满是泪痕,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

  长宁看着宋婉瑜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不忍,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将这个消息告诉她。“婉瑜,我要跟你说一件事。”长宁声音有些发颤,神色忐忑,“我听我祖母说,中秋之夜,皇帝哥哥会赐婚二哥哥和张亦琦。”

  “什么!”宋婉瑜只觉得眼前一黑,耳畔嗡鸣作响,双腿发软,整个人瞬间失去了力气,眼看就要摔倒在地。长宁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扶住她,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长宁,你是骗我的对不对。”宋婉瑜紧紧抓住长宁的手臂,眼神中满是希冀与不安,“以张亦琦的出身,她凭什么可以做广陵王妃。”她的声音里带着不甘与愤怒,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我没骗你。”长宁咬了咬牙,结合自己的经历,深知长痛不如短痛,“祖母定下来的事情,皇帝哥哥都不敢改变。你还记得吗?当初皇帝哥哥和卢敏君感情那么好,也是祖母一声令下,皇帝哥哥就得娶你姐姐为后。”

  宋婉瑜的脸色愈发苍白,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看样子,太皇太后也看中了张亦琦。”她闭上眼睛,身子微微颤抖,似乎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良久,宋婉瑜缓缓睁开眼睛,脸上的表情竟恢复了平静,只是那眼底的决绝令人心惊。“长宁,你能不能帮我?”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能帮你吗?”长宁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宋婉瑜的想法,“我怎么帮你?”

  宋婉瑜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我可以不做广陵王妃,但是我一定要嫁进广陵王府。”她握紧了拳头,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情有独钟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