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_雪花霜叶【完结】(101)

  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强制废除裹脚和近亲结婚,尤其是表兄妹之间。

  其实大清一直建议废除裹脚,可是汉人就像被裹了小脑似的,上有政策下有对政策。

  四爷也不跟那些酸腐文人正面抬杠。

  而是反其道的在报纸上直接刊印了裹脚后的畸形图片。

  他就不信那些文人看清了小脚的真面目还会继续把玩,直接扒下他们的遮羞布。

  满蒙倒是没有这样的,所以不太在意这个政策,干脆看起了汉臣的热闹。

  而且四爷还硬性规定了,以后家中还有女孩儿继续裹小脚,就交小脚税,非常高,让你裹,有钱你就裹。

  包括父兄、子女、夫婿一律不许参加科考,不想兄弟儿子读书科举你就裹,不想嫁给读书人家你就裹。

  其实贫穷的农村人是不怎么裹脚的,反而是地主乡绅及富贵人家附庸风雅流行这个,这下好了。

  四爷刨了他们的根。

  已经裹了脚无法挽回的也不会被为难。

  但凡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还能挽回的必须治疗。

  关于近亲结婚的事情,报纸上解释的非常明白。

  不怕不孕或是生出畸形、体弱、短寿、痴傻孩子的人家尽管近亲结婚,即使这一代没事,下一代也容易遗传。

  以后近亲结婚人家生的孩子,儿子娶不到老婆,女儿也嫁不出去了,他就不信,治不了了。

  愿意和离的朝廷鼓励和离,女方能够带走嫁妆和一部分家财作为再嫁嫁妆,如果不愿意和离的也没关系,朝廷也不要求硬分,只是后果自负。

  那些已经订亲了都赶快退了亲,已经结婚的没生孩子的大多数都和离了,已结婚生子的看个人选择,朝廷都允许。

  反正经过几代人这么教育,情况肯定会大大好转。

  现在报纸已经很普遍了,从上至下,每个村的私塾夫子、秀才都有给村民读报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朝廷也会给他们一些补贴。

  这一项也列为县官评分的重要依据,权重很重。

  关于近亲结婚,满、蒙、汉都很普遍。

  一下子炸的大家都反应不过来,也有胆儿肥的质疑皇上是危言耸听。

  四爷也不和他们浪费口舌。

  直接就给大臣们人手一份调查报告,从康熙五十三年到雍正元年的记录。

  样本数量多、采样全、地区广,年龄跨度大、数据详尽,大臣们一个个脸都吓白了。

  样本地址和姓氏都写着呢,这报告长的哟!

  其实这种状况满、蒙更严重些,他们和汉族不通婚,人群基数小,近亲结婚更容易发生,反正就是那八大姓之间互相娶来嫁去的。

  四爷还趁着这个机会规定了男女双方结婚年龄,女子不小于16周岁,男子不小于18周岁。

  详细列举了早婚、早育的危害,提倡晚婚晚育,有条件的女子最好满18岁再怀孕,不然有难产,早产、产妇并发症及孩子体弱等危害。

  现在大家都解决温饱问题,寿命增加是必然的,不必再急着早婚早育。

  趁着大家正在接种天花疫苗,四爷还在报纸上普及了基本卫生知识,比如喝开水、便后洗手、基本疫病防治等等。

  当然了,现在肥皂已经基本普及。

  原因是四爷将肥皂定价极低,香皂定价反而比较高,用来补偿肥皂利润差价。

  其实这些都是些开胃菜。

  四爷打算在报纸上教授理科,就按后世的方法,由浅入深的开始教授拼音,阿拉伯数字等等基础知识。

  然后再配合发行【大清字典】,这白给的识字机会老百姓是不会放过的,暂时也影响不到八股科举。

  到时候再建一个理工学院,抓一些典型能工巧匠封赏一批,人才基础不就有了。

  慢慢来,温水煮青蛙,得有耐心。

  他的兄弟们想搞事,一直没搞出来什么。

  主要是四爷还没有对贪官、世家、富豪、乡绅动手。

  四爷还在加紧造枪、造炮、造船、提高粮食产量呢。

  不急,手里有枪心不慌,再等等。

  四爷早就暗中训练了一大批情报人员,也培养了一批亲卫队。

  可他还觉不够,人数需继续扩大。

  全都配上最精尖的热武器,他要打造精锐。

  四爷站在地图前不停的沉思。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今年的高产粮种加入了玉米和小麦,还在报纸上刊登了新的育肥方法。

  希望多存些粮食吧。

  顾七七虽然在圆明园凉快些,可是这次怀孕症状跟以前不同,孕吐的厉害。

  这回不用刻意控制体重了,啥都吃不下去。

  四爷再心疼也无法,只能吩咐御膳房创造新菜式,如果得了贵妃娘娘的喜欢,都重重有赏。

  还是顾七七想起一道菜,说了大致方法让御厨做了,才治好她的孕吐。

  什么菜这么神奇?

  当然是‘酸菜鱼’了。

  顾七七当天就吃了一碗饭,可把四爷喜的不行,他也尝了尝这道菜,很好吃,没有想象的酸。

  非常爽口又有营养,合他的口味。

  就连两个孩子也喜欢的紧。

  一晃就到了雍正三年,顾七七本以为这次怀相与前两次不同,应该能生个小棉袄,结果又是一个小马甲。

  四爷却非常高兴,七七生的孩子都健康、聪明又漂亮,养的都很好。

  太医诊了脉,确实非常健壮。

  “这回起什么名字?这名字怕是不够用了吧?”顾七七故意俏皮的调侃四爷。

  第128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38)

  四爷不在意顾七七的调笑:“辛苦你了,还是你挑一个吧?”

  顾七七也不客气:“就叫弘昊吧,简单点,考试能省点时间。”

  四爷听到又是这个原因,顿时哭笑不得。

  心里暗忖:七七在后世对于考试是有多大怨念啊?来大清这么多年,还想着快点写好名字,省些时间好答题呢?

  也不容易。

  “行,你说了算,这个孩子就叫弘昊。你再想一个小名儿吧?”

  “就叫糖糕吧!”顾七七脱口而出。

  “不错,这个小名儿够甜还管饱。”四爷如今听到以小吃命名的小名儿再也不惊讶了。

  相反还觉得意头好。

  像是传统一样,小包子对这个新弟弟也不满意。

  “额娘,这个弟弟好丑,我不喜欢。”皱着小眉头,一副苦恼模样。

  逗的四爷直乐,不愧是亲兄弟,嫌弃弟弟语气都一样。

  可把四爷稀罕够呛,抱起小包子狠狠亲了两大口,小包子被亲的一脸懵。

  四爷为了百姓养成爱看报的习惯还在报纸上连载小说。

  主要是些悬疑、修仙、武侠类,表达的主题思想都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斗智斗勇,好人有好报、恶人自有天收之类的正确三观。

  四爷还亲自发表声明:“鼓励大家广开思路,多些发明创造,采纳后都有赏,小到金钱大到爵位,多多益善。”

  顾七七还增加了一些种田文类型,夹带私货,鼓励女性解放思想。

  等四爷坐稳朝堂。

  她肯定要想办法让女性也多个赚钱路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铁律。

  又过了几个月趁着大臣们放松之际,雍正又宣布了大举措。

  设军机处代替内阁。

  等顾七七回到紫禁城的时候,军机处都建好了,重新开了门,到养心殿可方便了。

  之前顾七七提到的张廷玉、李卫、田文镜、鄂尔泰等重臣四爷全都提拔到了重要的职位。

  从目前来看四爷并不激进,各方势力还在持续观望,毕竟还没有触碰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四爷也想过个安稳年,许多事情都交给了怡亲王

  不得不说怡亲王的身子骨比顾七七形容的可好太多了。

  四爷也是一场虚惊,好在及时控制住了允祥的病情,现在看是没什么大碍。

  前几年他就开始让十三爷跟着一起养生了,反正现在怎么看怡亲王也不像个短寿的。

  四爷平和了许多,不那么激进。

  眼光放长些,跳出历史回头看当下,他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软刀子更好用。

  明年吧?

  该处理的就处理了,留着碍事。

  八爷这个人吧?

  真是太自以为是。

  他拼了命不择手段的想当皇帝可以理解。

  都是皇子,凭什么我不行?

  我命由我不由天,有这心气儿没什么错。

  可是人品太差。

  不管是出于不甘心也好、为了保全性命身不由己也好、为了出人头地证明自己也好,这么多夺嫡理由中没有一条是为民请命,这格局比四爷差远了。

  为什么四爷的死亡会成谜,让后世有诸多猜测?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时间太巧了,前两天还好好的上朝呢,突然就不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