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_雪花霜叶【完结】(252)

  大司农郑重点头。

  他肯定听指挥。

  “顺便把农作物生长各个周期的天气情况也记录一下,比如降水量、日照时长、霜冻时间等等都要做详细的记录。

  以后年年对比,有利于农作物耕种的统筹和规划。”

  大司农十分认真的倾听并记录。

  最后带着内侍一起拉着种子走了。

  这几天,快把她累瘫蒙圈了。

  太费神。

  嗓子也干冒烟了。

  如果不是有灵水顶着。

  她现在肯定和安陵容有得一拼。

  不管了,天王老子来叫她,她也要休息。

  一路小跑着返回房间,就蒙头睡大觉去了。

  她的所有行动始皇都知道,也宠着这个不知道后了多少代的小辈儿。

  就是偶尔觉得七七有些娇气。

  顾七七可不敢指挥始皇帝。

  只是把后世总结的问题直接抛给他,具体解决办法就靠他和那些大臣了。

  事实上,一个县就可以找齐所有治国的能臣大将。

  比如沛县。

  凤阳也算吧?

  反正哪个年代都不缺乏人才。

  始皇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有政治智慧的帝王,行动更是雷厉风行。

  回到咸阳后最先清除隐藏的政治毒瘤,然后就下令停了一大部分徭役。

  也废除了一些极其严苛不适合此时的律法。

  顾七七也趁着这段时间成了真的顾问,主要承担墨家和大司农的场外指导工作。

  公输家也没闲着。

  顾七七把水车和曲辕犁的图纸给了他们,良性竞争是必要的。

  虽然始皇还没来得及出台新的奖惩制度。

  不过,谁也不傻。

  先不说这些技术是否利国利民,首先就会千古流芳。

  始皇陛下可不是一个小气人,有功是真赏呀。

  一时之间,李斯、墨家、公输家和大司农也开始了996、007的疯狂加班模式。

  像是一群飞起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最忙的还是始皇陛下。

  白天上朝研究新制度,批阅山一般的奏折。

  晚上还要看历史书,一天到晚也就吃饭的时候能听顾七七叭叭一些八卦。

  顾七七说的可不是普通八卦,除了大秦的就是各个历史年代的名人八卦。

  把人性扒得干干净净。

  时至今日,她也终于憋不住: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脸希冀的。

  打听起了始皇的八卦……

  【愿所有宝宝:在520这一天,与偏爱撞个满怀,时时皆浪漫!】

  第290章 大秦宫女(18)

  始皇正津津有味的听着未来朝代帝王的八卦,刚刚还琢磨着有什么是他能吸取的教训。

  结果,七七就胆大包天的八封到他头上了。

  不过,始皇还是笑意盈盈的反问:“你想打听谁?”

  他是真奇怪。

  他在顾七七那里学到了新名词:打卡。

  也理解她的好奇心。

  每每找到一个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不都让她见过了吗?

  还想打听哪个?

  看样子憋好久了。

  事到临头,顾七七还是支支吾吾起来。

  始皇帝极大方:“但说无妨,朕不怪你。”

  顾七七满面踌躇立马烟消云散,笑得一脸喜悦,活脱脱一个得了宝贝的小机灵鬼儿。

  “那我问了?”

  始皇被七七逗得也跟着会心一笑:“问吧。”

  顾七七探了探身子,语气比刚才八卦低了三分:“陛下,真的有阿房女吗?她真的是你的皇后吗?”

  回到咸阳宫,顾七七就知道了后宫的基本情况。

  反正扶苏的娘不是皇后。

  那这个未曾出现的阿房女嫌疑就直接拉满了。

  “为什么这么问?”

  这是始皇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问题。

  反正也问出口了,顾七七也不期期艾艾了。

  痛快的解释了原因。

  “当然是因为阿房宫的名字由来。大秦往上数几代,对于皇后的记载还是很明确的,可到了陛下这里就断代了,史书上根本没有陛下皇后的记载,后人就有了诸多猜测。”

  始皇一脸无语。

  这些后人好奇这个干嘛?

  不过对于顾七七他还是十分耐心的。

  “朕登基时有三位太后。”

  顾七七点点头。

  这个她知道。

  始皇帝13岁登基。

  夏姬是秦孝文王的嫔妃,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生母,出身楚国,被尊为夏太后。

  华阳夫人是楚国贵族,本是秦孝文王嬴柱的正夫人。

  那时嬴柱还只是‘安国君’。

  结果嬴柱的太子兄长去世,他就被立了太子。

  华阳夫人也跟着水涨船高当了皇后。

  同时,嬴子楚也当上了太子。

  结果嬴柱这个王当了三天就去世了。

  嬴子楚:嬴政的亲爹继位。

  华阳夫人随之又长了身份,变成了华阳太后。

  最后一个就是始皇帝的生母赵姬,出身赵国豪族,被尊为赵太后。

  夏太后早华阳太后十年去世。

  华阳太后去世时嬴政三十岁。

  赵太后比华阳太后还晚两年死。

  “夏太后、华阳太后和赵太后都想安排自己娘家亲戚当皇后。”

  说到此处,始皇陛下的声音也低沉了几分。

  顾七七一下就明白了。

  这是政治博弈。

  可以理解。

  那时候大秦还未一统,涉及到的庞大势力极其复杂。

  “几方角力,就一直僵持着,不过那时朕也小。”

  13岁,还是个孩子。

  “一直拖到华阳夫人过世,就不了了之。”

  哪里是不了了知?

  是出了嫪毐那档子事,始皇伤心了。

  造孽……

  顾七七知道被至亲背叛的绝望,那种伤痛会如藤蔓一般死死缠绕他一生。

  也许不立皇后也好。

  起码始皇觉得他的儿子将来不用承受这等苦楚。

  顾七七舍不得始皇再回忆起伤心往事,立马转移话题。

  “那阿房宫真是以阿房女命名的吗?,有传说阿房女是陛下在赵国的青梅竹马。”

  始皇帝哪里看不得顾七七的小心思。

  不过,觉得很温暖就是了。

  于是顺着她的话解释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传言呀,真体会到了野史够野这话的含义了。”

  顾七七一听,原来根本没有阿房女这个人啊?

  “朕的本意是想等所有宫殿建设完成再统一命名,结果竟然闹出这等传言。”

  说着,还有些哭笑不得的揉了揉眉头。

  都不用始皇解释,顾七七就知道阿房名字的由来了。

  ‘阿’这个字在古语里是‘近’的意思,就是指阿房宫殿靠近咸阳而得名。

  如果从建筑形态来说,‘阿’字还代表着:‘曲处、曲隅。’的意思。

  这也也很符和阿房宫的‘盘结旋绕、廊腰缦回’的建筑风格。

  始皇怕顾七七不懂,还是解释道:“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于阿上为房。”

  顾七七听到确切答案也是哭笑不得。

  果然,考古专家的推断是对的。

  阿房宫遗址确实建于高大夯土台基之上。

  据说阿房村前殿遗址高约8米。

  大秦灭亡时,‘阿房宫’只修完前殿,所以就暂时称:‘阿房宫’。

  ‘未有名,先称阿房。’

  翻译过来就是:还没有正式命名,先叫阿房吧。

  始皇见顾七七露出:‘原来就这’的表情就觉得有趣。

  “还有问题吗?”

  顾七七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

  当然有。

  可也不能耽误陛下办公啊。

  日子还长,留着以后慢慢问。

  “嘻嘻,没了,今天没了。”

  始皇帝哪里听不出顾七七的小心思,也不在意。

  看来,他也要多备几个史官,记录的史实也要多备几份。

  自己的史官记载啥也方便,不比后世人胡乱揣测强百倍?

  反正自己不记,也挡不住别人胡乱记。

  大秦当然有史官,只是记载的内容没那么详细就是了。

  可由于改朝换代等众所周知的原因,记载的资料多数灰飞烟灭了。

  似想起了什么,始皇突然道:“你说的那个叫喜的人朕找到了。你要不要去打卡?”

  “真的吗?要,要。陛下给他升官了吗?”

  看着如此鲜活的晚辈。

  始皇很欣慰。

  华夏民族不灭、永存。

  培养的后辈都很好,他很满意。

  “放心,朕不会亏待他。”

  顾七七狠狠点头,那是,始皇帝最大方了。

  最近始皇的饮食很丰富,人也胖了一点点,看着更精神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