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人点头,这点他承认。
可婚配不止看个人条件啊,家世、背景、地位、财富、家族资源更重要啊。
“如果有需要,我家姑娘会请求皇上给赐婚的。”
顾不得方大人瞪大的眼睛,顾七七继续放炸弹。
“还有一个条件,男方家要同意至少有一个男孩子姓林,是以延续林家香火。”
方大人脑袋瓜子嗡嗡的,都顾不上顾七七的无礼了。
心里的小人都想尖叫:你啥人呀,说让皇上赐婚就让皇上赐婚,你只是个外姓郡主,又不是公主。
不过看顾七七信誓旦旦的模样,方大人误以为黛玉两主仆早早商量好了。
没准手上还有什么筹码也说不定。
黛玉也惊奇,这事儿她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呢。
顾七七看黛玉想出声就偷偷拉了一下她袖子以示安抚。
黛玉也知道现在不是询问的时候,就按下疑惑不提。
顾七七确实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方大人也不好深问黛玉有什么筹码,只好应下请托。
“好,世叔过几天给你回信儿。”
黛玉行礼感谢后,就带着顾七七匆匆走了。
到了家,黛玉就问出了口:“七七,皇上如何会帮我赐婚呀?这可不能胡说。”
“姑娘不要慌,你忘了马上要秋收了吗?”
黛玉有点懵:“要秋收了吗?跟赐婚有关系吗?”
“姑娘,我今年在庄子上种的作物可不是凡品。”
黛玉一听不是凡品,立马瞪圆了眼睛,张着O型小嘴一脸不可思议:“七七,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顾七七肯定的点点头:“是的,和那本《红楼梦》一样是天降之物,产量极高,造福于民的好东西,就让皇上赐个婚怎么了?”
黛玉紧紧抓住顾七七手腕:“我们要怎么说呀,难道就直说是天外之物。”
顾七七也无奈,古人太直:“你就说是意外从番外得到的种子,只是试种了一下,没想到如此高产而且可食用,就想着献给皇上不就行了。”
黛玉不安地直转圈:“这样说没问题吗?算不算欺君呀?”
顾七七理解古人对皇权的畏惧。
“要不你干脆推到我身上来,就说我四处溜达,意外买到的,都不知道情况就直接种到田里,一切都是意外的机缘巧合?”
黛玉更难受了:“我是这个意思吗,能让你处于危险之中吗?”
顾七七也起身拉着黛玉安慰:“我说真的,你是贵族小姐,怎么可能去买种子农作物,这样说太不保险,还是推到贪吃的我身上最好。”
见黛玉想出声反驳,顾七七抬手示意:“听我说,庄子上一直都是我跟佃农们打交道,确实说得过去。”
黛玉眼角泛红:“你不会有危险吧?”
顾七七故作轻松的道:“放心,有啥危险,这是好事,是吉兆,皇上如何不满意。”
黛玉一想确实如此。
“那你再好好想想说辞,确保绝对万无一失。”
顾七七虽然最擅长撒谎,可为了黛玉安心,还是配合她的问题,反复编故事圆谎。
这回很快,七日后,方大人就派人送来了回信。
顾七七打赏了送信人就跟黛玉一起进屋看信了。
信直接放在桌子上展开。
两人凑近了一起揭晓答案。
等看完全文后,二人相视一笑。
顾七七长吁一口气:“还好,不用我们选了,张大人倒是直接给了我们答案。”
黛玉对结果也很满意。
第359章 林黛玉的小丫环(21)
“七七?张大人的儿子就是我们在茶馆门口第一个遇见的那人吧?”
顾七七肯定地点点头:“就是那个,资料还要再看一遍吗?”
“那倒不用,只是确认一下。”
顾七七知道黛玉心思敏感,也宽慰她:“另外一个男子,祖母健在,可能有其他想法也正常。”
黛玉低落了一下就释然了,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换一个角度想想,也许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张公子人品、学识、样貌、品德、修养样样皆好。
没有祖母,亲母早逝,没有亲婆母需要侍奉,婚后还会分出去另过。
张大人又赞成这桩婚事。
称得上十全九美。
想到此,她也微微一笑。
“我没难过,反而一身轻松,总算了一桩心事。”
“想开就好,如果不是男方连续守大孝错过了议亲,也不会24岁风华正茂的年纪还等着姑娘,都是天定的缘分。”
“七七放心,我省得。这是咱们好不容易谋划来的婚事,我珍惜,会好好过完下半生。”
顾七七听到黛玉的保证也放下心来。
不沉溺于过去便好,向前看吧,那里自有繁花盛开。
黛玉似想到了什么,突然愣愣的看向顾七七。
“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
顾七七下意识伸手摸摸脸,没什么呀。
“不是,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没准备嫁妆。”
一提起这个,黛玉就深觉愧疚。
林家几代人的家底儿她都没保住,她好没用。
“别伤心,正好借这次献粮种的机会,请皇上赐婚,顺便再请皇上赐几台嫁妆就够了,宫里啥都有,都是现成的,不然我们有钱都没地方买去。”
实话。
比如:千工拔步床。
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这床需要一千个工时方可完成,三年起步,精美复杂的雕刻和结构可耗时了。
黛玉当然了解情况。
有女儿的人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嫁妆了。
“再者,你是郡主,宫里娘娘都会添妆的。”
黛玉听着顾七七的豪言壮语也被逗笑了。
她也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而是难过保不住林家遗产,辜负了爹爹的拳拳之心。
“听听你说的,好像宫里的库房任你挑似的,真真厚脸皮。”
“本来就是,我们帮皇上挣了多少钱,办了多大事儿,宫里多些赐些嫁妆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虽然说此,黛玉并不贪功,那都是七七的功劳。
半晌,还是叹道:“是我们先招惹的男方,嫁妆上就不能少了,否则太难看。”
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顾七七一直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真正有修养的人是将准则内化于心,在无人监督时亦能自律如仪,坚守极高的底线,慎独慎微,不越雷池半步。
黛玉的修养自不必提。
所以,她也赞成黛玉的想法。
“行,大不了再加一个方子和皇上换一百抬嫁妆。
目前最急的还是收粮食,这是要看天、遵守时令的,等不得。
而且皇上还得派人亲自统计产量才会放心。”
黛玉点了点头:“好,明天就向宫里递牌子。”
不得不说,皇上最近确实意气风发。
无他,他确确实实赚到大钱了,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国策上他主张抑商重农,可不代表他不缺钱,不爱钱。
试问天下谁不爱钱。
所以在收到黛玉递的牌子后,第二天就召见了她。
他是抱着一点小心思的,期待又是赚钱的好消息。
第二天,黛玉穿戴上郡主大妆,带着顾七七又进宫了。
递牌子的时候就说明了顾七七的存在和陪同情况,得到了批准。
有七七的相伴,黛玉心里十分有底,淡定又从容。
皇上本来对林如海是有些看法的,毕竟是太上皇一党。
但林大人本人也不是什么贪官污吏,为官算得上清廉公正,为人正派,学识更是出类拔萃。
所以他从未想过在林如海过世多年之后,他的女儿还能给他带来大笔财运。
这一饮一啄间也不知是什么缘分?
见面就是下跪行礼,简单寒暄过后,才切入正题。
黛玉和顾七七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直接递上折子。
不是奏折,是文书折子。
比如书、奏、表、疏,都有特定的用途和格式。
折子上面记载着各种农作物的名称、营养、特性、环境、种植等方面的详细条陈。
最重要的还有作物单株产量和预估的亩产及总产。
皇上不明所以的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折子看了起来。
看到最后的总产量时腾地就站了起来。
可把大太监吓一跳。
刚想上前搀扶,皇上一挥手,太监又退下了。
皇上就直直站着平息急促的呼吸。
他自认勤政爱民,最重视农业不过,可如今大好祥瑞近在眼前,怎么能不激动。
“郡主折子上所言不虚?”
“启禀皇上,亩产只多不少,还请皇上亲自派人收粮,现场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