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凌是活过一辈子的人了,她知道能屈能伸,也识时务。
而众人见汪凌如此干脆,对汪凌的印象也有所改变。不管怎么说,犯错的人道歉了,不至于产生好印象,但至少不会再变差。
宁麦冬也没有想到她马上道歉了,如此她脸色有些不善的点点头,反正她对汪凌的态度,哪怕她道歉了也好不了。“第一个要求好了,下面我说第二个要求……”只是话到这里,她有些犹豫了,这第二个要怎么提?想想汪凌说的第二个要求,是要自己不要再缠着赵知青。想起赵知青,宁麦冬看向他,心口有些难受,哪怕觉醒了,对赵知青的执迷不悟也随之清醒了,可那种执着的喜欢一个人的感觉还在。
众人见宁麦冬看着赵褚旭,忍不住想,她不会也要提和赵知青有关的要求吧?难道说要赵知青娶她?
越是猜想,大家就觉得越有可能,毕竟宁麦冬喜欢赵知青啊,还死缠烂打的。
赵褚旭见宁麦冬看着自己,心里对她也有些抱歉,他也以为汪凌是宁麦冬推的。“对不起宁麦冬同志,我也误会你了。”为自己对宁麦冬的偏见道歉。但同时,他也要说清楚,“宁麦冬同志,我承认误会你是我不对,但是当着大家的面前我也要说清楚,处对象讲究的是两厢情愿,我对宁麦冬同志只有国人同胞的情谊,没有男女之间的情谊,还请你再理智对待这件事。”
在场的人听见赵褚旭这样说,也为他感到可怜。被宁麦冬缠上,是他倒霉。但赵知青这个人大家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上工干活不偷懒,面对宁麦冬的纠缠也没有只拿好处不回应。
宁麦冬也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但她这个人一向喜欢直来直往的,以前她没办法约束自己,现在觉醒了,又碰上赵知青把事情摊开说了,她也借此机会表决:“以前是我错了,见赵知青你长得好,就想和你处对象,经过这件事,我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我也向你道歉,那现在我们两清了。”
赵褚旭一愣,他以为自己这样说之后,宁麦冬还会像以前那样继续纠缠,没想到她也表态了。来不及吃惊,但同时很惊喜。“嗯,那我们两清了。”其实,他也不敢太相信宁麦冬,希望她能说到做到。
既然两清了,宁麦冬就不再看赵褚旭了,而是看向汪凌:“我想好了,你之前的第二个要求是为赵知青提的,那我也不为自己提。”说到这里,她环视了一圈人,在大家好奇她会说什么的时候,只听见她继续道,“今天这位新知青为我作证了,我希望以后你不要因为这件事针对他。”
宁麦冬话一落下,汪凌脸上本来就尴尬的笑容差点挂不住。她僵硬的扯了扯嘴角,想让自己的笑容自然些:“我不会的,齐月知青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说了出来,纠正了我差点犯下的错误,我感激她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她。”
汪凌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不管自己怎么说,大家对她肯定会有看法了,以后如果她和齐月有任何矛盾,估计大家都会说她记恨齐月了。
齐月……她上辈子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和一个男知青结婚了,高考恢复后两人都回城了。
就是齐月也没有想到宁麦冬会这样说。要知道在她出来作证的时候,她心里也是紧张的,就怕女主的光环会害了她。只是她没有想到会收到宁麦冬的善意。宁麦冬这个人,果然和小说里一样,直来直往没有心机。
“好了,既然宁麦冬和汪知青、赵知青的事情解决了,那么我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大队长听到宁麦冬说和赵褚旭两清了,他也松了一口气,他真不想这个闺女陷进泥潭里。坦白说,他也担心这闺女只是说说。不过至少现在能缓和一下了。
“大队长,还有郑知青呢,她可是直接冤枉我的人。”宁麦冬提醒。
大队长当然没有忘记郑敏,汪凌不管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受到惊慌没注意,都没有郑敏问题严重,如果汪凌是杀人,那么郑敏就是递刀的人。
“大队长、宁麦冬同志,我错了,我真的错了。”郑敏见他们再度提起自己,继续道歉,“宁麦冬同志,你要怎样才能原谅我?”
宁麦冬看向大队长,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对于郑敏,她可不会这样轻易的就原谅。
大队长想了想:“郑知青的情况不一样,你这是恶意出来当证人,要知道你出来当证人和不出来是完全的两件事,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所以你这个事情要严重对待。”
“对对对,她这是冤枉人啊,本来汪知青没有证据,她一出来就有证据了。”
“这人的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么丧良心的事情也能做。”
“我活了半辈子了,也没见过这样的人。”
“对,她这样的人不能就这样算了。”
“必须要严重的处罚。”
“大队长,你可不能心软啊。”
众人话头又围绕郑敏开始了。
郑敏听到大家这样说,脸色越来越苍白了,就差被吓的晕倒了。
第6章 到福利院了
“我仔细想过了……”大队长示意大家安静,“相信你大家都明白郑知青的情况非常严重,如果不严谨对待,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这我们村里的风气被带坏了不说,也会有很多无辜的人被牵连,到时候我们村里的男娃怎么娶媳妇?我们村里的女娃怎么嫁人?”
不得不说,大队长是会说话的,也相当明白现在的大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无非是女娃嫁人和男娃娶媳妇的问题。所以他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其实,不仅仅是现在的大人在意这个,是古往今来的大人都在意这个。
“大队长说的对,一定要给郑知青一点厉害瞧瞧,不然我儿子怎么娶媳妇,万一女方认为是我们村里的风气不好怎么办?”有儿子正在说亲的婶子道。
“那叫郑知青嫁给你儿子呗,有个读书人当媳妇,可美的你儿子。”有人打趣。
“我呸。”那婶子大声的嘲讽,“娶了这样的女人,那不就是我家门不幸吗?万一我儿子被教唆了怎么办?我可没有第二条命。”
“就是,这样会挑事的娘们绝对不能娶进家里。”
随着大家的讨论声越来越大,郑敏真想找个地洞转进去。是她看不上乡下人好吗?现在搞得是乡下人嫌弃她了。
大队长继续道:“所以对郑知青的处罚也有两个。第一个,郑知青给宁麦冬上工一个月,这一个月的工分算宁麦冬的,当然,每天必须有6个工分,按照一个月30天,也就是180个工分,如果没做到180个工分,就从郑知青以前的工分扣,这个郑知青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郑敏赶忙回答,这个处罚在心里已经算轻的了。毕竟她也知道,做假证冤枉人推人进水库和别的说谎不一样。“那第二个处罚呢?”
大队长能深知有些处罚必须疼到了肉里才能让人深刻谨记,所以他说的第二个处罚自然让郑敏有些接受不了:“第二处罚就是你赔偿宁麦冬50块钱,当然了,以后谁犯了类似严重的错误,都这样赔偿,你们也可以拒绝,拒绝就直接报公安,交给公安同志处置。”
大家听到赔偿50块都惊呆了,天啊,就是一个人在地里上工一年也挣不了那么多钱啊,除非是全家一起。但到底不是自己的钱,大家虽然觉得这50块太多了,可也是不痛不痒的,不过基于大队长的威信,他们倒是谨记了。
可郑敏却真正不高兴了,她能接受赔偿,可50块真的真的是太多了,她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也没有50块啊。于是,郑敏想了想道:“大队长,我可以赔偿20块吗?我知道这次是我错了,我以后肯定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我会一直把这件事当成教训的,我知道这件事对宁麦冬同志很不好,我真的对不起。”说着,她又哭了起来,眼泪鼻涕一团糟,她是真的没有这多的钱,她也是真的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不是金钱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她以后再也不敢惹。
别说在场的人和郑敏了,就是宁麦冬听到大队长要的赔偿也惊呆了,这50块钱她也觉得多啊。而她所有的家当加起来,也没有50块的。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宁麦冬都觉得这真的是赚了。
正在宁麦冬有些小高兴的时候,大队长又开口了:“哎……”他先是叹了一声气,“看在你第一次犯这种错误的份上,你就赔偿20块钱,再加10捆柴给宁麦冬吧,如果再有下次,不管对象是宁麦冬还是其他人,那你必须要赔偿50块了。”
“好的好的,我记住了,我下次肯定不会了,我现在就去拿20块钱。”郑敏说着,赶忙跑去知青房,她担心自己慢一步就要听到宁麦冬不同意的话。
而事实上,宁麦冬也有些疑惑,怎么50块钱又变成20块钱了?虽然有些疑惑,但宁麦冬觉得20块钱还有10捆柴也挺好的,她从小家里条件在村里也算舒坦的,就不是执着钱的人。再说了,她知道自己脑子不是聪明的,那听聪明的大队长的话肯定是没错的。大队长如果不聪明,怎么可能当大队长,大队长如果不聪明,她娘和姐姐临死前也不会这样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