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后,楚钰芙喊来在隔壁煮茶水的银索,打开妆奁上的首饰匣子,拿出早准备好的三朵红色绒花,笑眯眯递给三个小丫头:“欢喜日子,大家同乐。”
小丫头们开心地捧着绒花,争着凑到镜前往头上插。
啪、啪啪、啪啪啪、啪!
此时一串爆竹声从院墙外传进来,年味十足!
【作者有话说】
每天深夜都会忏悔,为什么不多码几个字,可是每当白天,就玩的乐不思蜀。
此番行径让我想到胡适先生的日记。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定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大咖如此,我亦如此,不能免俗。哎,浅水铃啊浅水铃,明日必当日更四千!不可再如此堕落了![鸽子]
第28章
辰时一刻,楚家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齐聚祠堂,焚香祭祖。
楚父点燃檀香插进香炉,仆人抬上宰杀好的猪、羊、鸡,以及五谷、鲜果放在香案上,众人依次跪拜祈福,然后献酒焚烧冥纸。
礼毕,众人移步正厅共用早膳,因着今天日子特殊,魏祖母和陆嘉安也一同入席。
围着圆桌,魏祖母端坐上首,楚父坐在她左侧,陆嘉安坐在她右侧,楚钰芙紧挨着陆嘉安。吴氏、楚大姑娘和三哥儿同楚父坐,四姑娘楚铃兰则坐在末位,正对着祖母。
带丫鬟们布好菜肴,就该到小辈向长辈献礼的环节了。
楚锦荷能书擅画,一手簪花小楷写清秀漂亮,往年都是送上自己亲手抄的佛经,今年也不例外,她站起身笑盈盈从丫鬟手中接过三个檀木匣子,放在祖母和爹娘面前。
“这是孩儿抄的《药师经》,以求祖母与爹娘身体康健,岁岁平安。”
魏老太太含笑点头:“荷儿有心了。”
楚父打开匣子,取出折页细细端详,欣慰道:“荷儿的字还是一如既往,清俊秀雅,字如其人。”
“爹爹喜欢就好。”楚锦荷抿唇一笑,坐回椅上。
接着是楚三哥儿,他从袖里掏出三只绣囊,笑嘻嘻奉上,道:“祖母、爹娘!这是我前几日特地去庙里求的驱祟符,定能保佑你们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今天是吉祥日子,楚父本不想再教训儿子,但瞧着他嬉皮笑脸的样子,无端有些没眼看,忍不住道:“你只要多用些功,少气为父,就算没有这符,为父也能长命百岁!”
楚三哥儿缩缩脖子,讪讪坐回座位。
接着,四姑娘献上三条自己亲手编的五彩丝络,陆表姐送的则是自己亲手缝的暖手炉套,都是贴心又实用的礼物。
最后所有人都送完了,楚钰芙笑盈盈起身,从袖里掏出三只迎岁香囊,道:“芙儿准备的是香囊,每只香囊的功效都不同。祖母总睡不香,便还是养心助眠香,爹爹公务辛苦,您的是提神醒脑香,母亲那只,是凝神养颜香。”
魏祖母拿起香囊笑眯眯道:“昨儿我还和杨妈妈说,先前那只旧的味道淡了,今儿你就送了新的来。”
说完她扭头看看儿子脸色,道:“回头给你爹也做一只助眠的吧。”
近来楚父格外繁忙,哪怕合上眼也要躺许久才能睡着,如此半旬,眼底不免染上黑青。
但睡不好归睡不好,他精神头倒足,只因楚钰芙在侯府给老夫人治病治的好,明宣侯很高兴,有一次下朝时特意过来同他打了招呼,与他道了谢。
要知道那可是明宣侯!那管着全国银子的户部尚书,皇亲国戚!
他主动来找一个小小郎中打招呼,让不少人都暗自惊讶楚家什么时候搭上侯府大船了?于是不少人跑来同楚父套近乎,让他在公务之余应酬不断,真是痛并快乐。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楚父自己也没想到。毕竟在他原先的计划里,只要二闺女和侯府搭上线,他回头再打着探望蒋老夫人的名义上门探望、送礼,日后慢慢关系经营即可,谁知道二闺女一出手,竟有意外之喜。
他先是谢过母亲关心,然后看向二闺女,满脸慈爱,乐呵呵道:“爹这里不急,你常常往侯府跑,要当心自己的身子,别累着才是。”
就连吴氏也拿起香囊看过后,和颜悦色道:“芙丫头有心了,一股子桃花儿香呢。”
最近吴氏看楚钰芙,也是越看越顺眼。
这丫头,不仅给楚钧泽医好了病,乖乖应下和裴家的亲事,再后更是不得了,侯府老夫人的身子也在她的调理下愈发好。近些日子出门交际,好些消息灵通的夫人,同她讲话都比先前更客气!
楚钰芙弯弯眼,甜声道:“母亲喜欢便好。”
陆嘉安也凑趣探头:“二表妹做的香囊一绝,等你不忙了,也给我做一个好不好啊?”
楚铃兰扯扯她二姐姐衣角:“姐姐,我也想要。”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分外和谐。
瞧着桌对面笑语嫣然的二妹妹,楚大姑娘心口忽然有些泛酸。
犹记去年除夕,二妹妹坐的也是这个位置,可众人的夸赞对象却是自己,且不止是去年、前年、大前年,也都是自己。
爹爹说二妹妹辛苦,可又不止她辛苦,怎么单拎出她来说呢?
自己每日不但要读书练字、练琴练女红,还要和母亲学管家,她就不辛苦?三卷《药师经》她抄了整整七天,抄的手都酸了……
楚锦荷定定看着桌上香囊怔了片刻,浅浅笑道:“二妹妹的香调确实好,可美中不足就是这绣囊针脚粗了些,平日里事忙,也莫要放下女红才是,将来嫁到婆家,这些可都是脸面。”
楚父闻言想起翻过年后准备定下的裴家,不禁赞同道:“你姐姐说的对,等忙过这段时间,还是要练练。”
吴氏笑着看了一眼女儿,就着话头道:“荷儿的针线功夫是最好的,便是我都比不上,芙丫头若是有哪儿绣不明白,尽管去找你姐姐问。”
楚钧泽靠在椅背上,大声道:“大姐哪个功夫不是最好的?什么写字画画的,家里谁能比过她?”
这倒是实话,魏老太太和楚父同时点头。
楚锦荷含蓄微笑,默默挺直了脊背。
“是。”楚钰芙眼中涌出一丝笑意。
“芙儿不如姐姐,不通文墨、笨手笨脚,也没什么头脑,只会看些小病,做些香囊给长辈们,只盼您们都健健康康,楚家长长久久,让我们小辈多受些照拂才好呢!”
她这话说得天真,魏祖母嗔笑道:“要想楚家长长久久,还得你们小辈努力哦,我们这些老骨头,可保不了你们一辈子。”
陆嘉安一听,伸手握住祖母的手,倚了上去:“大好的日子祖母可不许这么说,您非得长长久久才行!”
而另一边,听到楚钰芙的话,楚父捏捏手中香囊,瞥了楚锦荷一眼,脸上的笑容淡去。
无他,只是听到楚家长长久久几个字,心里有些感触。
论从小到大的吃穿用度,大女儿总是最好的,上百两的端砚、古琴,向来都依着她,舍得给她花用。悉心培养十几年,到头来却只养出一副傲气性子,还不如二女儿乖巧,懂得为他分忧。
他淡扫一眼,清清嗓子:“好了,用饭吧。”
有些事别人不清楚,楚锦荷自己还能不清楚?楚钰芙这表面上是恭维她,细听下来明明就是把话题往楚家前程,还有那点子医术上扯!
眼见父亲笑容淡下去,她深吸一口气,正欲找补,却听父亲说用饭,只得作罢。
她握紧筷子看向对面,只见自己那二妹妹正笑盈盈夹起一筷子脆三丝,睁着水汪汪地大眼睛,冲她笑呢:“姐姐脸色怎么不大好?是不是饿了!快多吃些!”
楚大姑娘有一瞬间,特别想扔筷子。
第29章
燕朝素有大年初一上香祈福的习俗。
新年第一日,楚家人梳洗过后,登车去往临近的白马寺上香。
原本吴氏安排四个姑娘同乘一辆马车,自己和儿子同乘,老太太单独乘一辆,可楚大姑娘说什么也不乐意,最后只好安排老太太和孙子坐,自己和女儿一道。
马车上,楚锦荷冷着脸,抱着暖手炉恹恹不语,吴氏无奈道。
“陆丫头便罢了,你同二丫头较的什么劲?二丫头什么样你还不清楚?素来就是个说话做事不过脑子的,无心之言何必挂心,再气着自己。”
楚大姑娘绞着帕子不言语,昨日在饭桌上,她觉得二妹妹就是在故意茶言茶语,明褒暗贬,但现在回过神再一细想,母亲说的也不无道理,她哪有那个脑子,可头一次在楚钰芙那儿受气,她还是很不爽。
接着只听吴氏又道:“话说回来,荷儿你也该对家里多用些心。前年你送的是《金刚经》,去年是《心经》,今年是《药师经》,多少也换换花样儿,瞧二丫头,虽然送的只是香囊,但每个香囊用处都不同,瞧着都更用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