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孩子今天吃饭都跟赶集似的,疯狂往嘴里扒拉饭,没十分钟就吃完了,要不是今天桌上还有肉,估计这三孩子能白米饭塞个蛋就跑。
这还是在沈春花严令禁止,吃完饭不能跑的情况下,你推我攘的就不紧不慢的蹿出去了。
晒谷场就这么会儿功夫,远远看过去就已经有两根高七八米长的粗壮杆子竖在那里,那是一会儿用来支幕布的。
没看见放映员的自行车,估摸着人还没来,但已经有好几家的孩子在晒谷场跑来跑去了。
“林书超,这是不是你家的凳子?”贾师傅家的大孙子贾文昌指着那两把面上写着“林文轩”的小板凳问道。
林文轩,沈春花她公公,林国庆他爹的名字,这板凳还是那会儿留下来的,所以写的是林老爷子的名。林书赶和林书超手上还拎着两把小竹椅,上面写的就是林国庆的名字了。
“对对对,我家的!你别给我移开了!我们先占了位的!”林书超加快脚步飞奔过去,顺手把手里的小竹椅给放在了板凳边上。
贾文昌撇撇嘴,“谁要移你凳子了,我这不也有位呢嘛!”
小孩基本都坐在前面,一个是因为他们个头矮,大家伙让着他们,还有一个就是这群小萝卜头来的都快,没一会儿,晒谷场大白幕前面就已经坐满小孩了,上至十四五六,下至三四岁都在了。
八妮九妮也一人两手板凳跑来占位置了,林淑美提前把自己身后的空地给她们划拉进来了,刚好能放四把凳子。
“诶?七妮姐呢?”淑美没看见人就问道,
八妮:“五姐她们才到家,七姐说她再去养殖场看看,饲料刚才已经喂过了,去看看有没有蛋捡,一会儿五姐她们就能直接来看电影了。”
大家都乖乖坐在自己凳子上,等着放映员,七嘴八舌的交流着今天的电影消息。
“你知道今天放什么电影吗?”
“《地道战》吧?那个好看!”
“那个我们上次不就看过了,今天应该会换一个吧?”
“我知道我知道,前天放映员在我外婆家村子里,我有看过,是《少林寺》!”
“《少林寺》?”
“不知道了吧!你个土鳖!这电影去年在省城电影院就有上映了,我姑姑的公公的表哥的女儿就在省城电影院卖票,一毛钱一张的票,全部都能卖空!全国卖了一亿六千万!”
“多少?”
“一亿六千万?”
小屁孩们哗然,
“二哥,一亿六千万是多少?”林淑美歪着脑袋看向林书赶,这是她家除了大姐以外,学历最高的人了。她掰着指头在那里算着,
“我只知道,个、十、百、千、万、十万……一亿是多少?”
林书赶:“……十万百万千万后面就是亿。”
“那是多少?能买多少个蛋?”
林书赶:……不然你还是换个对比物吧?
贾文昌张着嘴看向那个说自己姑姑的公公的表哥的女儿就在省城电影院卖票的男孩,“那么多钱,拍电影的人能天天吃肉了吧?”
“电影是电影厂拍的,应该是整个电影厂的人都能天天吃肉了!”
“瞧你们那点出息,肉才多少钱,那可是一亿六千万!”有个稍大点的女孩子嗤笑道,
“电影厂在京城!皇城根底下,估计整个电影厂的人都能一天三顿白米饭配红烧肉,早上再喝杯麦乳精。人手一辆自行车,坐在家里就能看电影!”
“坐在家里咋看电影?那家得多大啊,不然怎么放得下这幕布?”
一看问这问题的就是小小屁孩,那姑娘斜着眼看他,
“电视机上看啊!你果然是个乡巴佬!”
“电视机上看的是电视,不是电影!你才是乡巴佬!”
“说的你好像看过电视似的?谁说电视上就不能放电影了?”
“你看过电视吗?你就知道瞎吹!”
“我在我外婆的大伯儿子家看过!你才瞎吹!乡巴佬!”
“我俩一个村的,我是乡巴佬,你难道不是乡巴佬了?”
“那也是乡巴佬!”
……
林书赶远远的看见一辆小卡车往这里开过来,。
“别吵了!放映员来了!!”
瞬间场上就安静了下来,吵架的劝架的看架的都齐刷刷的朝小卡车的方向看过去,后面还在拎着凳子晃过来的,这会儿看见小卡车了,也赶紧跑着往晒谷场赶。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第145章第145章看电影】
放电影挺麻烦的,要带很多东西。
四河村所在的乡里早就通电了的,就是隔三差五停电而已。所以放映员下村放电影的时候,都得带个发电机,不然很容易放着放着就黑了。
还有电影幕布、放映机以及音响还有扩大声音的大喇叭。
这边村子都不算太偏,路也还算宽,所以电影院专门配了辆小卡车,给放映员拉机器,听说有些山区里,卡车开不了,就得赶驴车了,颠得人屁股疼。
早几年,开放前,电影看的还不多,一年下来也就两次农闲的时候能看上一场,费用是生产大队里出的。
现在每个村都有村办企业了,有钱了,都想叫电影院来放电影,那就得排队,一个月半轮到个一次,一次能放两部电影。
放映员下车的时候,孩子们呼啦啦的围着车子转,参差不齐的喊着叔叔好,大爷大妈们也高兴的跟他打招呼,
“小李啊,来了啊~吃了吗~”
“吃了,陈叔!”小李放映员是新来的,之前有个老周,他是老周徒弟,年轻人一团和气,大家都喜欢他。
“小李啊,我家做了点米胖,给你拿了点,一会儿看电影能吃。”
“金花婶子,谢谢啊!我先挂幕……”
小李好不容易从大爷大妈大小萝卜头里挤出来,拿上幕布,和驾驶员一起给它支起来。
幕布很大,差不多有五六米长,两三米宽,架高点,坐在几里地开外的人都能看见。
远处还没来晒谷场的人家,遥遥一望,看见那大幕布,就知道放映员来了,也都赶紧拿着自己家的竹椅板凳,抱着不会走的孩子们往这里冲。
梁生娣慢悠悠的逛着过来的,因为家里三个孩子已经给她占好位了,小老太太向来没啥爱幼思想,直接往最前面写着林国庆名字的竹椅上一坐,抬头就是幕布。
竹椅是有靠背的,就两张,一张给了梁生娣,还有一张是林淑美的。剩下两把没靠背的小板凳就是兄弟俩的,两人压根没想过自己能有靠背坐,乖乖蹲在小板凳上,等着电影开幕。
幕布前,小孩在最前面,然后是老人(除了梁生娣),然后青壮年们,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的在后面聊着天抽着烟。
林国庆自从开始跑销售,就也学会了抽烟喝酒,没办法,出门在外套近乎的时候,男人之间一起来根烟实在是太能促进感情了。
就是回家不能抽,除非想被沈春花赶去睡院子。
陈传国给林国庆递了根烟,林国庆接下后还朝沈春花挥了挥手,意思是他现在在外面,别人给的,反正是打过招呼了。
沈春花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他,反正回去他要是不把身上的烟味洗干净了,还是不准上床。
然后林国庆就被男人们蛐蛐了。
“我说国庆,你也太丢我们男人的脸了,怎么抽根烟都要跟你媳妇儿汇报过?”徐有庆笑得一脸得意,“你看看我!我说抽烟,我媳妇儿就得给我递火!这才是男人嘛!”
林国庆两指夹着烟,在晒谷场上扫了一圈,没看见徐有庆媳妇儿,然后问蹲在边上已经开始抽烟了的王金桂男人,孙德发。
“有庆媳妇儿呢?”
“啊?他媳妇儿我哪知道……哦,金桂昨天说起过,有庆你媳妇儿回娘家了是吧?”
“我说呢,你小子怎么今天敢这么嚣张!”林国庆冷笑了一声,点了点徐有庆,“你等着啊,等你媳妇儿回来了,我就把你刚那句话一字不漏的说给她听,看她是给你递火还是给你递刀!”
“诶诶诶,国庆!哥们!别呀!咱俩谁跟谁啊!”徐有庆一听要他要告状,赶紧从兜里掏出火柴盒一划拉,“来来来,我给林科长递火!”
……
女人们没往前凑,基本上都是找着靠后的电线杆子围成圈,人人膝盖上都有个小竹篮放着,里面基本上都是些针线活。
电线杆子上会有大灯泡挂着,太远的没多少光,也不会影响到电影,灯底下边做针线活边聊天刚好。
三妮四妮还有林玉兰也都拎着椅子篮子过来了,还有五妮六妮,她们俩虽然来得晚,但妹妹们帮他们拿了凳子,直接往前走就行了。
沈春花和自家大姑姐,还有两个外甥女,外加王金桂、蔡银玲几个村里要好的就占了一根电线杆子,别人再要坐就只能往外挪点了,光线不好,还不如另找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