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_赚钱养狗【完结+番外】(124)

  夏西山上有座尼姑庵,历史悠久但很低调,哪怕是之前破除封建迷信最严厉的时候,都存活下来了,更别说这两年了。

  沈春花抬眼扫了一圈屋子,只见他们家角落里有个很正式的小佛堂,前面的香才燃到一半,垫子看着就是经常有人跪的。

  怎么说呢,嚣张了半辈子的人,也不知道佛祖会不会接受她的悔意,毕竟追究起来,她直接间接的就是害了人。

  “赶紧喝点暖暖身子,这个季节的雨可淋不得。”林富强妈端着两碗姜汤匆匆走出来,塞在沈春花和马德祥手里,“今天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还干不完呢……”

  说完她又回去再端两碗出来给林富强和林二牛,沈春花看着二牛问道,“你今天没去学校啊?”

  说起这个,林富强故作生气的瞪了儿子一眼,看得林二牛心虚的低下了头,

  “这孩子,前两天还好好的,昨天开始死活不肯去学校,说田里稻子割完前就死都不去。”

  “我们家本来就人手不够,我再去学校,今天都干不完……”林二牛边喝姜汤边小声说着,他就想帮家里分担点,就他爸一个人,能干到累死。

  “那你也不能说死都不去上学这种话啊!”

  “好了!孩子也是一片孝心,还不是心疼你!”林富强妈赶紧帮着打圆场,八十岁的老太太佝偻着背,上上下下的想拿点什么感谢沈春花和马德祥。她俩当然不肯要,只说都是兄弟,应该的。

  马凤娟则从始至终安静的站在边上,数着佛珠,偶尔说一声阿弥陀佛。

  ————————————————————

  其实我不太相信这玩意儿,除了财神庙绝对不会错过以外,其他的所谓因果,我觉得都属于自找的

  【第178章第178章二妮生了】

  “林富强一家感觉都变温和了,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也可以说是所有人都沉淀了。

  这是沈春花回去后和林国庆得出的结论。

  “你那不是废话,经历了那么多,总有点大彻大悟的。”林国庆说着抹了把脸,“以前的事是补救不回来的,只能寄希望以后都能好好的。”

  秋收结束后,就进入了冬闲。以往从现在开始到过年,就是农村人最轻松的时间了。忙活了一年了,总算能有松口气。

  不过现在赚钱的机会多了,真能闲下来的没几个人。

  家里的秸秆才刚收拾完,林玉兰就迫不及待的去养殖场报到了,在沈春花的带领下,一件件的把里面的事情走了一遍。

  她还怕自己记不住,从闺女那里要了个本子过来,用铅笔一条条的在本子上记下每天要干的事情。

  其实现在养殖场的活真不算繁重,养家禽对于农村人来说,就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只不过这里的鸡鸭鹅多了点。沈春花再三叮嘱的事情,还是进蘑菇房的时候,一定要捂上口鼻,并且不能长时间待在里面,里面的卫生清洁什么也要重视等等。

  林玉兰都记下了,重点讲的要求,她还用最大的字写在第一页,再加上沈春花和六妮也每天到点赶场的过来,所以她上手的很快。

  五妮在林玉兰去上班后,就彻底退出了养殖场的经营管理,安心学习去了,她和林淑英一样,是真的很热爱学习,区别只在于,一个考不好会觉得对不起爸妈,一个是觉得对不起自己。

  她的梦想就是冲出农村,最好一辈子不用务农,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不需要发愁有没有钱上学的事情。所以她一旦开始心无旁骛的学习起来,就很可怕了。

  连林书赶放学回来都会跟爹妈感叹一句,五表姐好像疯了。

  三妮在王勇和大妮向家里买下他们夫妻俩的口粮后,就准备动身去隔壁县。这两年每到初冬,她都会背上自己的铺盖去隔壁县里的农场住上半个月。

  那边初冬会招人采棉花,包两顿饭,半个月下来也能赚个15块钱。

  采棉花是个苦力活,棉花枝上都是刺,即便带上手套,手指也常常会被扎的鲜血直流。还得小心不能让自己的血沾在棉花上,不然工头是要挑出来不算钱的。

  棉花树矮,你要把一颗树上下都摘干净,就得一直弯着腰,一天下来,比抢收水稻还累。有时候还会有人因为过度劳累而晕倒在棉花田里。

  才刚秋收结束,很多人都想休息休息,不太愿意干那么累的活,只有真缺钱或者真能吃苦的人才乐意去。

  马三妮就是那个真能吃苦的人,只要钱到位,就算天天睡草棚啃红薯,她都去。就是今年开始上夜校了,要去棉花农场住上半个月的话,她就上不了日语课了。

  三妮很规矩的向老师请了半个月的假,说从明天开始要去采棉花了,但会带上自己的笔记本,就算不能学更多的单词,也会巩固住以前学的。

  教日语的老师是个六十出头的男人,据说年轻的时候还上过战场,他的日语还是跟被俘虏的鬼子学的。他挺喜欢的三妮的,总觉得能在三妮身上,看见当年他们那代人的影子,为了活下来而散发出的那股狠劲。

  三妮刚来的的时候,汉字都写的稀碎,更别说日语了。但现在才三个月不到,都已经能磕磕巴巴的翻译出完整的一段话了,学了半年的学员都没有她的进程快。

  虽然她笔记本里记得白字只有自己能看懂,那又咋啦,她就是会啊!

  老师和蔼的看着她,“你去吧,到时候等你回来了,我给你专门抄一本笔记,你可以自己有空了补习一下。”

  三妮很开心的谢过老师,然后回家收拾东西了,就等第二天出发去农场。

  结果才到村口,就见林玉兰带着几个妹妹匆匆忙忙往村外跑。

  “怎么了?”三妮拦下四妮问道,四妮看见是她,反手一把扯过她的胳膊,一起往隔壁村跑去,

  “二姐生了,老五说要一起去看看。走走走,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二妮生了,就在他们村里的卫生院生的,这两年为了落实计划生育,农村生孩子都要求去医院或者卫生院了,家里生的上户口会比较麻烦。

  乡村卫生院虽然条件也很简陋,但是能给开出生证明,拿着出生证明,当天就能去上户口了。

  二妮据说中午前就发作了,本来想送去乡里的医院的,但是她和赵德刚都是第一次当爹妈,心里紧张的很,她又一直喊疼。哪怕她婆婆一直说应该离生还要好几个小时,他们夫妻俩怕生在半道上,还是去了卫生院。

  结果到了卫生院,足足喊了半天,直到天黑才生下来,是个大胖丫头。

  接生的医生说估计是孕期营养补得好,孩子有点大,一称足足七斤八两,这体重在这年头还真是很少见的。

  赵家的人都在卫生院杵着,赵德刚抱着自己刚出生的闺女稀罕的不得了,笑的眼睛都快找不到了,二妮公婆也都抢着想抱。

  连赵德刚大哥家的小胖墩都一个劲的跳着说要抱妹妹,就是抢不过赵德刚,他不撒手啊!

  大家都沉浸在了喜悦中,还要按照卫生院医生的要求,签字缴费,又忙着照顾刚生完孩子的二妮……一家人愣是一个都没想起来要去通知亲家。

  还是二妮被赵德刚抱回家里的路上,她从层层厚实的棉被里露了双眼睛出来,问自己男人,“我娘家知道我生了吗?”

  赵德刚:……艾玛,忘了。

  这才把媳妇儿在床上放下后,又匆匆跑过到四河村来通知丈母娘家。

  马老太第一反应就是问男孩女孩,结果一听又是个女孩,撇撇嘴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孙子是抱不到了,还想着能不能来个曾外孙抱抱,结果又是个女孩,她们老马家是不是有毒啊!

  【第179章第179章赶上了好时代】

  不过,没人在乎马老太的想法,就是二妮也无所谓。

  她正带着帽子,穿着棉袄,被压着厚厚的被子躺在床上,正在跟她大姐抱怨着自己都快热死了。

  “说是不能下床也不能受凉,睡觉都得带着棉帽,我感觉我浑身都是汗。”她噘着嘴还有点不高兴,这才第一天啊!还得一个月呢。

  大妮笑着给他掖了掖被角,“妈每次生完孩子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她生八妮那会儿还是夏天,没戴帽子,吹了阵邪风,那头疼的毛病到现在还没好过。这会儿都快入冬了,你就听话点吧。”

  “就是,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为了老了不受罪,现在就得捂着点。”二妮婆婆端了两碗糖水进来,一碗递给大妮,一碗递给二妮。

  “她大姨,家里今天手忙脚乱的,都没来得及招待你,就一碗糖水你可别见怪……”

  大妮赶紧站起来双手接碗,“哎呀,奶奶你真是太客气了!您不用管我,真渴了我自己会倒的……”

  “那哪能啊!这我家也太没规矩了!”二妮婆婆今天刚得了孙女,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给完大妮水又接着催自己儿媳妇赶紧喝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