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_赚钱养狗【完结+番外】(139)

  她是三年前盖了一栋密闭式全阶梯三层笼养蛋鸡舍,长10米,宽7米,高2.7米,屋顶采用人字形托架,墙角是砖结构,墙四周以坯为主,内外都抹了面。

  红砖算下来的话,算下来这么有一间鸡舍可能花费1000元都不用。

  她在鸡舍南边的屋檐下开了8个平均面积就一平方的通风窗,另外还加了遮风罩。屋顶上装了两个圆形的通风筒,在鸡舍里北边的墙离地6厘米的地方,装了个直径600毫米轴流式排风机。

  哦,就这个所谓的轴流式排风机,沈春花就不知道去哪里买,要多少钱。

  鸡舍内采用全阶梯鸡笼,按东西走向排列,共设置两列。每组6个大笼,装鸡54只,养鸡864只,平均每平方米饲养12.3只。笼架采用“人”字形结构,饮水、喂料、拣蛋、清粪都是手工操作。

  八二年的时候又盖了一栋密闭式高床全阶梯笼养蛋鸡舍。长15米、宽7米、高3米,舍内采用双排高床笼养,每排分三层,设置鸡笼156个,每个鸡笼装四只蛋鸡,共养鸡1248只。

  据说国外已经有最新的机械化阶梯式笼养工具了,但是要买回国,就太贵了。

  京城这位老板的鸡笼是旧笼改用,都是铁丝的,她们要建的话,就算是旧铜烂铁都得去收购回来。

  她用的饲料也是专门从外面买回来的,什么蛋白质、钙啊磷啊维生素的都有,不像沈春花她们,

  米糠、谷壳、菜叶子、鸡蛋壳、赖头玉米,还有她们家现在不太乐意吃的红薯……孩子们偶尔抓到了虫子也都给拌进去,反正有什么吃什么,没得吃了就放出去让它们自己找虫吃。

  报道上写的什么平均每平方米饲养几只鸡、饲养期成活率、鸡蛋破损率、平均产蛋率,平均每只鸡盈利……没有,统统没有。

  沈春花本来还以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每天记得账也挺清楚的,鸡崽子如果是买来的,那支出是多少,养殖场每个月要交的电费是多少。

  每天收到了多少钱,到月底减去这个月的支出,那就是赚了多少,然后给林玉兰多少,给六妮多少……一个没上过学的半文盲,在这个年代一年赚个七八千,村里要是没有人偷摸着在外面发大财的,他家妥妥的首富。

  听着这篇报道,她觉得自己这活干的属实是糙了点。

  但如果要改进,那花的钱也不会是个小数目。

  沈春花这两天还在后悔新屋那边是不是不该定那么多钢筋,700一吨啊!那什么阶梯式鸡笼架子能做多少个?

  还有那边的鸡种,可不是她们养的三黄鸡,而是白来航鸡,也称得上是白羽鸡的祖宗了。虽然后来大家都觉得白羽鸡营养价值和肉质都没有三黄鸡高。

  但是对于现在这种肉蛋和钱都紧缺的时代来说,白来航鸡的出栏时间短、食量小、产蛋多,年产可达220~250个,蛋重又大,养白来航鸡的经济收入绝对比三黄鸡要高得多。

  那就得花钱买鸡崽子,又是钱,都是钱!有那么一瞬间,沈春花甚至想到了床底下深处那个盒子,结果就是给了自己嘴巴子,比起那套古董,这钱又不算什么了。

  但是林国庆又跑来说买车?

  现在的车是私人能买的吗?就算能买了,那得多少钱?买辆车开出去跟开套房子出去有什么区别?

  买你个大头鬼啊!盖完屋子剩下的钱够不够她重新盖鸡舍的都是个问题,就算是为了以后发展,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别一天到晚想着一口气吃成大胖子行不行!

  又被骂了一顿,林国庆一肚子委屈,吃晚饭的时候都有点闷闷不乐的。一直到梁生娣突然说起来,年初一的时候要不要去夏西山逛逛。

  “夏西山?山脚尼姑庵,山顶和尚庙的,有什么好逛的?”林国庆疑惑的问道。

  “之前是冷清了好多年,这不这几年又热闹起来了嘛!”梁生娣边吃边说着她今天在河集上听来的热闹。

  “说是去年县里有家人初一早上第一个到的,烧了柱香,今年生意旺的不得了!听说就是我们乡上的那个横机厂老板家,你们知道吗?”

  梁生娣看向林国庆和沈春花,眼里满是好奇,河上的事她比较了解,这种岸上的事情,还是儿子儿媳了解的更多。

  “横机厂?做毛衣片的那家?”沈春花想了想,“我上次去储蓄所存钱的时候是听有人聊起来过,现在乡里大大小小的厂,都比不过他们的生意。”

  那横机厂老板,也是他们乡改开后第一个万元户,前两年就说是乡里首富了,厂里的横机都被外人称为印钞机了。

  “他家生意也不是今年才好的吧?”怎么就都算在头香上了。

  “人家都是这么传的啊。”梁生娣坚持说道,“所以夏西山说是冬至开始,每天就有很多人过去烧香拜佛了,山脚下都有一串小摊贩挑着担子或者推着板车在卖小吃了!

  大过年的,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有什么意思,去爬爬山拜拜佛,顺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多好!”

  林国庆:“……妈,其实你想去买吃的可以直说。”

  他就说,他妈一个请祖宗的时候都敷衍了事的人,什么时候开始惦记着烧香求财了?

  梁生娣:“哦,那就当我想吧。”

  【第200章第200章农历正月初一】

  于是年三十早上林国庆去送货的时候特地和饭店老板们打了个商量,初一下午再送来。生意最好的时间肯定是晚上,反正都是不够用,初一下午就下午吧。

  1984年2月2日,也是农历正月初一,林家大大小小一家7口齐刷刷的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夏西山转一圈。

  每人一碗年初一必备的糖水年糕圆子汤,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步步高升。甜食更容易饱腹,吃完老的带着小的就瘫在椅子上一动都不想动了。

  沈春花回房间套上了林国庆给她从沪市带回来的羊毛衫,站在缺了角的镜子面前照了半天,都舍不得走开。

  “我媳妇儿就是好看!嘿嘿!”林国庆坐在床边看着媳妇儿就是笑,见沈春花瞪他,笑得更乐了,“到时候有机会,你跟我一起去沪市!去那边烫个最时髦的头发!肯定更好看!”

  “烫头发?”沈春花摸了摸自己已经齐肩了的短发,本来都是齐耳的,比较方便,长了就让梁生娣拿着剪子帮她剪一圈,最近太忙了点,都长了那么多了。

  “对啊!烫头发啊!”林国庆一拍自己的大腿,“你不知道,她们大城市里的女人都打扮得多精致!我去要债那会儿已经将近年节了,理发店门口都要排队的!”

  “可不是我们县里那种理发店,有把剪子剃刀就行了,什么高档沙发、吹风机都有!我隔着玻璃望进去,每个人脑袋上都卷着那种小棒,还要坐在一个机器下面很久。等她们走出理发店,哦呦~一个个的,一头卷发,再踩双高跟鞋!可洋气了!”

  林国庆的形容,沈春花都知道,后来的美容业多发达的她都见过,她家小囡最爱漂亮,哪怕到个四五十岁,依然美甲美发美容一个都不肯落下,就像林国庆说的城里女人那样,一头大波浪,踩着高跟鞋,涂着口红,喷着香水。

  可惜那会儿,她已经老了,这一切,她都从未尝试过。今天被林国庆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子心动,不过也就那么一点点。

  “城里人有钱,日子当然过得洋气,再说了,她们都年轻……”

  “你难道老了?你新年也就34!我还比你大一岁呢!你可别把我带老了啊!”林国庆马上反驳道,

  “真的,下次你跟我一起去呗,我让厂里帮忙多开一张介绍信,就是得买得到票……到时候带你去沪市好好逛逛,烫头发!买高跟鞋!城里人有钱,咱家也不穷啊!”

  “神经!”沈春花控制不住的就笑了起来,嘴上却说着反话,“我买了高跟鞋去哪儿穿?下田的时候还是踩三轮的时候?或者去养殖场给鸡鸭鹅看看?”

  “买了总有机会穿的嘛!不买才永远没有呢!”

  “哎呀,再说再说……”

  ……

  出门前,林书超抱着他昨天才到手的火石枪不肯放手,说是要带去爬山。

  “咱们是去求菩萨保佑的,不是去打劫财神爷的,你这玩意儿给我放家里,别逼我揍你啊!”

  他爹指着他怀里那把枪催着他放回去。小老三死活不肯,抱着不撒手还带着点哭腔申诉

  “可是你昨天才给我的啊!今天又要出去了,我都没时间玩!”

  “那你留在家里玩,我们自己去。”

  见过带着香火带着贡品进寺庙的,就是没见过带枪的,哦不对,也不是没有,旧社会土匪、军阀就会带。所以他们下场好吗?

  林国庆脸板的跟金刚石一样硬,坚决不让他带出去,老三看了一圈家里人都没人帮他说话,眼眶里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充满了液体。

  还没等泪珠子掉下来呢,面前就多了张人脸,是他的头号公敌,林淑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