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庆被自己媳妇儿的话给惊到了,“给笔大的?”这得有多大才能到刻名的程度啊!有那钱买辆车该有多……
接收到了媳妇儿的眼风,林国庆赶紧露出一排上牙来,表示媳妇儿说的都对。
终于算是上完香了,最开心的还得是梁生娣,她今天就是为了出来逛吃逛吃的,上香不过就是借口。
不过,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就是现在未经改造过的山路,陡峭处,上下落脚点就那么几块小石头,爬上来的时候不觉得怕,等要下去了,恨不得四肢着地爬下去。
“不来了,再也不来了……你说在山脚下逛逛多好,干嘛非得爬上来啊……”梁生娣不开心的嘟囔着,最先下去的林国庆还得小心的扶着他妈,提醒她别摔了。
等爬下山,一上一下的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梁生娣摸着肚子说她快饿死了。
还好,这会儿路边的卖吃的人又多了些,一点点逛过去。
“麻糖!”林淑美指着一个篮子惊喜的叫了起来,后面坐在小板凳上的老太太眼睛皱的跟菊花似的,笑着招呼道,
“小姑娘要来点伐?昨天才做的!”
麻糖是用糯米、绵白糖、芝麻、花生仁等食材制成的,基本都是过年前后才会有人出来卖,因为平时要一下子凑齐那么多东西,着实有点难。更何况不便宜,平时也舍不得买。
林淑美摸了摸自己口袋,转头看向家里其他人,想问问大家要不要吃,她今天带了五毛钱,一人一块还是买得起的。
结果梁生娣上来就是,“来一斤!”
一……沈春花赶紧上前,“妈!你不是想都逛一圈,看见什么都尝一尝吗?一斤太多了,吃不完的!”
“怎么吃不完了?吃不完带回去啊!明天初二玉兰她们要来,她家那么多人呢!”
“我过年前有买花生糖和奶糖……”
她这儿还没说完呢,那边卖麻糖的老太婆已经手脚麻利的给称斤包好递了过来,“哦呦现在天气那么冷,多买点在家慢慢吃也可以的嘛!”
梁生娣很认同她的话,掏钱就付,甚至都不记得要砍价。
沈春花:……行吧,反正都是您自个儿辛辛苦苦赚的。
有梁生娣带头,四个小屁孩逛得都乐疯了,看见什么想吃的,只要问问他们奶奶想不想吃,奶奶要是想吃,就会多买,奶奶要是不想吃,也会少买。
反正多少都是能尝到的。
站在一个卖糕团的摊子面前,梁生娣差点就想说每种来一斤了,这会是被沈春花真给按死了。
“妈!这是糯米!全糯米!你忘记上次你们吃清明粿吃多撑到的那个晚上了?桔红糕猪油糕这种,放明天就硬了不好吃了,买一点尝一尝得了!”
积食是真的难受,梁生娣想到上次大半夜还在哎呦,也是心有余悸,想了想便改口变成了,每种来一两,尝尝算了。
林国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拎着的篮子里已经放满了各种糕点了,这一老四小可真会吃……
“春花?”隔了三四个摊位边上还有个卖煮玉米的摊子,前面站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小孩手上拿着根玉米在啃。男人伸出脑袋来朝林家看了半天才确定,“真是你?”
“沈支书?”沈春花快步走了过去,这不是沈家村的村支书吗?他大过年的从隔壁肃县跑这里来上香啊?
沈支书搓了搓手,笑的憨憨。“大年初一又不做客,没啥事就带着孩子出来转转。这不,看见吃的就不肯挪了,家里玉米堆起来了也没见他要吃,非得在外面花这个钱!”
谁说不是呢!没见的她身后那几个也是这种德行!沈春花非常能感同身受,两人站一起聊了一会儿家常,
“对了,有件事要跟你说一下,还是年前的事情了,你们那儿有段路,大家都忙着就一直喊人过来跟你说。”
沈支书说起这个还有点犹豫,沈春花有点预感,便也没磨叽,
“您说!”
“就是你爹妈留的那块地吧,其实也算是你二哥的了。就那几亩地,他不种,也没人种,今年那地的公粮都没交,沈夏生又破罐子破摔就说没钱,到最后还是村里给贴出去的!”
沈支书说到这就心疼,虽然几亩地的公粮不算多,但也是村里真金白银掏出去的,
“所以啊,村里就把那地收回去了,打算过完年直接算进村里公田,起码有人种。
你爹妈不在了,秋生也算是……嫁出去了,这几年也都没回来过。夏生那德行,我寻思着你们家总得有个人知道这事儿,不然我怕到时候……”
到时候沈夏生上下嘴皮子一搭,跑出去说村里占了他家的地,就有够让人心烦的了。
其实把地回收这事儿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就算他去上访都没什么好说的,就怕人家不跟你讲法律。乡下人为了点田地,拉一帮远近不明的亲戚回来打打杀杀,千百年来都是常见的事情。
所以沈支书才想着要提前说一声,主要还是因为沈秋生不在这里了,不然也轮不到跟沈春花说。他也没办法,沈家5个孩子,除去沈夏生,到现在有事竟然就只能找到个沈春花。
虽然已经出嫁了,但好歹也是这家的姑奶奶。真要说道起来,也能帮忙做个证。
【第203章第203章看戏】
沈春花笑了笑,“我知道了,沈叔,您也别担心沈夏生会闹事,闹不起来的。这种赌棍,亲戚朋友见到他躲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来帮他?
又不是旧社会,还能把田抵给人家,闹哄哄来一帮人,除了能把他家砖头拆了,其他什么都带不走。”
沈支书一想,的确也是这个理。
“我就是正好遇见了,跟你通个气,毕竟是你哥……不过我也有段时间没见到他了。秋收后问他要公粮没要到,后来就不见人了……”
“估计又去哪个角落赌了吧,您也不用理他。”
……
两人聊了一会儿,也就散了,因为梁生娣说看口渴,要去买水喝,走远点好像还真有人卖鱼圆汤的……这不林国庆喊她赶紧跟上。
关于沈夏生的人生,沈春花一点都不想过多评价,反正已经和她们没关系了,倒是林国庆,会多想一层。
“就怕到时候他欠了一屁股债,债主逼他,他跑来找我们家借钱。”
“……我跟他很熟吗?他来借钱我就借?”沈春花很无语。
“赌棍被逼到最后怕是什么干得出来,也不一定是借钱……”
林国庆到最后也没说得太透,大年初一,说这些多少也有点晦气,就说了句回去要叮嘱点孩子们,上下学注意安全。
沈春花皱了皱眉,若有所思。
***
这两年的年节,物质已经比改开前丰富了很多,村办企业效益好,村里还会抽出点钱来请戏班子。
初二大妮二妮才拖家带口回来四河村,年初三的时候,又过来了,这次二妮还带上了公婆小姑子和大伯哥一家。
台上戏腔百转千回,台下小丽丽在襁褓里半睡半醒,小丽丽正是二妮的女儿,大名赵丽丽。
“真有你的!三个月大的孩子就抱出来听戏了!”林玉兰小声责怪了一句二闺女,还伸手把孩子接了过来,
“我这儿背风,我抱着她吧,一会儿要是饿了,你回去喂,外面冷。”
大妮坐在林玉兰边上,摸了摸自己还不是很大的肚子,又看着当了妈以后越来越傻气的二妹,也忍不住吐槽,“你婆婆都不说你吗?孩子还那么小。”
二妮就只知道呵呵笑,:“我婆婆说,大过年的总不能让我窝在家里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去凑热闹吧?难得有戏看,肯定要来啊!”
还朝斜前方一指,“喏,她们都在那儿呢!有事喊一声就行了。这么近,能出什么事。”
大妮真是也又好气又好笑,羡慕妹妹有那么好的婆家同时,也庆幸,还好,当初她和王勇没帮错忙。
戏台子依旧搭在晒谷场上,昨天没吃完的点心糖果都被搬到了这边,梁生娣甚至指挥着几个孩子搬来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的吃食很快就被各家的小孩说着吉利话讨走了。
再过会儿,又被自家大人赶过来把自己家的零食放桌上,再次循环。
看见三妮大过年的还在那里缝毛衣,梁生娣忍不住就夺过了她的针线篓,塞了一把不知道谁家送来的炒花生在她手里。
“一年都不一定请一次戏班子,二妮拖着娃都想过来看,就你还在那儿惦记着赚钱。昨天不是给你压岁钱了?咋的,你也要攒钱盖房子啊?要不外婆再给你两块?”
三妮哭笑不得,“够了够了!我这不是手上闲不下来吗!”
“闲不下来吃花生!”
梁生娣瞪了她一眼,顺手把篓放到了脚底下,防止这妮子还想干。
淑美揣着一点油皮纸包的酥糖,在人堆里来回钻,先是找到和银春姐姐坐在一起翻花绳的大姐,给她塞了一块进去便跑了,然后是和二牛哥站一边不知道在说什么的二哥,挑了两小块碎的放他手上,说两人一人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