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带着老婆外甥女出门,他觉得还是老老实实请厂里帮忙多开两个人的,去住好点的吧。
提前一个月托人买到了3个人来回的火车票,硬座,过去就两个半小时,也不用什么软座了。
等沈春花把新鸡舍盖好,通完风。几人再一起把原来的两三百只鸡转移到鸡舍里,然后顺便把河滩边的鸭舍也扩大清理干净。
六妮说要不要顺便开始技术圈养鸭群,这样还能提高产蛋率。她夜校老师说,圈养养的好的,寒冬盛夏鸭群的产蛋率都能在85%以上!
沈春花叹了口气,那你们老师有没有说怎么养鹅?
有啊有啊有啊!六妮没听出沈春花语气里的无奈,掏出自己睡觉都垫脑袋下面的笔记本就开始翻,
其实我国草食家禽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鹅!嗯……我们这儿的地方良种是浙东白鹅,但产蛋不多,每年产蛋3-4窝,每窝10个左右,繁殖率远远低于鸡鸭。如果想要多出小鹅就要……
六妮啊~沈春花看她那密密麻麻的笔记,也是叹不下去气了。
咱慢慢来,昂~
先把那个新品种的鸡,阶梯式笼养,养透了,咱再研究你说的圈养鸭,然后再鹅,好不好?
一步步来,我们有的是时间。
那边还有个全新的菇房等着她倒腾呢!要是真像六妮想的,这也要最新养殖技术,那也要现代化科学养殖,怕是把家里上下老小拉过来都不够用。
她们现在拥有的所有知识,都处于书本上的理论,就算人家养殖户给了经验数据,到他们手里,也得一步步验证过去。
谁还真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的?
六妮大概也是知道自己太心急了,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表示自己知道啦。
沈春花对菇房暂时没有做新技术的发展,反正都要去沪市了,她打算先去那边看看,看看大城市里,什么品种的菌菇比较吃香,卖的上价格的。
要是自己笔记本里有记,那就买点回来研究一下。
车票订在一个工作日,沈春花跟着林国庆,带着马六妮上了去沪市的火车。
为什么是工作日呢?因为周末家里孩子太多了,要是她和林国庆都不在,她怕几个孩子能把她们省吃俭用盖起来的新房给掀喽!
六妮拿着二十块钱想塞给林国庆,给林国庆弄的一脸懵逼。
你给我这个干嘛?
六妮不好意思的舔了舔嘴唇,
我也不知道车票要多少……还有你们说的那个招待所……二十要是不够的话……
你这丫头!你还没睡醒呢吧!
林国庆没好气的把那二十给塞了回去,你这是在跟你舅算账?那以后去你家吃饭我是不是也得给钱?
这不一样!六妮躲开了林国庆的手,摇着头说着来之前五妮跟她分析的道理,
五姐说,一码归一码。既然我现在确定要跟着舅妈弄养殖场了,而且我不是员工,是那什么……什么……股东!对!我是,额,技术入股!舅妈说我也是老板之一。
分钱的时候没少过我,那花钱的时候,我也不能占便宜。
这次出去是为了工作,你们都是掏的自己兜,没从养殖场的账上拿钱吧?那我肯定也得自己掏啊!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这钱您得拿着,不然以后就算不清了。
六妮气势磅礴的说完一串,下一秒又蔫了下去,
就是不知道够不够……
啊啊啊,她怎么就拿了20块钱出来!应该再多拿点的!
【第246章第246章火车体验】
除了林国庆,其他两个都是第一次坐火车,跟看西洋镜一样的转来转去。
沈春花上辈子倒是坐过一次高铁,去的也是沪市。不过不是去玩的,是去看病。
那会儿都七十了,淑美怕她坐着不舒服,专门花了大价钱买了商务座。舒服是舒服,就是太贵了。将近三百块,比普通座贵了三倍多,还只能享受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到了沪市还要花钱看病。
给她心疼的直呼下次不去了。
而现在,坐在硬板凳上,拿着小小的硬纸车票,四块六的硬座特快票价让她还算满意。
其实对比八十年代的物价,四块六也不便宜好伐,但是跟后来的大几百相比,沈春花诡异的觉得自己赚到了。
林国庆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本火车时刻表给她们,说是车上无聊可以看看。
说是一本,其实就是跟报纸一样大的一张折起来的,六妮努力的瞪大了眼睛去看那张时刻表,密密麻麻的除了地名,都是数字,看得她头大。
最后她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边边角角的广告上面,嗯,冷柜?不需要不需要,空气压缩机?那是什么,图还蛮好看的……
沈春花倒是在那儿眯着眼努力找着她们所在的这趟车,
“在哪儿呢?”
“这块,193,渝沪特快。”林国庆指着大纸正中间的位置,“这趟车是渝城到沪市的,咱们这么点路可没有直达的。呐,肃县,看到没,10点13分,再过两分钟车就要开了。”
肃县很久以前属于越市,现在已经归省城了,别看是个县,但大的很,后来的省里最大的国际机场也坐落在了肃县。
他们乡上的人,要去外面跑,比起去市里坐火车,更喜欢去肃县,方便,车票也多。比如林国庆就每次都往这跑,这边的人都混熟了。
本来这种途经站是很难买到坐票的,林国庆自己一个人坐火车的时候,都是站票拉倒,反正也就几个小时,还能便宜两块钱。
但这次运气正好,有一伙人刚好前一站暨市下车,林国庆塞了包便宜烟给老兄弟,让他给自己留了3个硬座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男人的“劣根性”,林国庆很享受这种时候沈春花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佩服、有倾慕,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也是为了这个,他才会在出发前努力的做准备工作,这会儿更是耐心十足的给她介绍着那张时刻表,
“呐,下一站就是省城,大概10点58分到,可惜咱们刚才到这边车站还得妈划船送来,要是就住在边上,去省城就是买张票的事情,45分钟,就能把东西送到县里。”
他大概是想起了当时踩三四个小时三轮去省城食品站的事情了。
“咱离沪市不远,8站就能到了,最头上沪市这排看到了吗?这个是终点站,14点50分,就是下午三点不到,四个半小时。”
“可惜你说的那个种鸡场在古华,要是在茸城,咱都不用坐到终点,提前一站就能下车,下了车都不用怎么盘公交了。”
时刻表上的倒数第二站就是茸城,都是沪市的郊区,但不是哪儿都有火车站的。
“那我们下了车盘公交要盘多久啊?”沈春花问道,她不是很想黑灯瞎火的还在找地方落脚。
“估计也要个一两小时吧。”林国庆掏出自己包里的笔记本也开始翻了起来,但凡是他有生意往来的地方,他笔记本上都详细的记录着具体的公交线路,方便他找地方。
“我们得先坐公交去黄浦江边坐轮渡,去沪东,到了沪东,然后找到那边的公交车站,塘古线坐到底就是古华农场了。”
现在的沪东还是一片大农村,和沪西有着天壤之别,林国庆也没去过沪东,他联络生意的工厂都在沪西。这个路线还是前两天他问来的。
“你说的塘古线要坐有多久啊?”沈春花怎么听怎么都觉得两个小时不够到地方的,“多少钱一个人?”
林国庆:“我不知道啊。”
沈春花:……
刚刚那点仰慕之情也散的差不多了,算了,坐了再说呗,现在就算知道,又能怎么样呢?
在夫妻俩讨论着路线的时候,六妮已经把纸上的所有广告看完了。
话说那天五姐说等三姐婚房盖好后,她要出钱给三姐打口大衣柜来着,四姐说桌椅归她,七妹说他们三个小的绣枕巾,姆妈说棉被什么的她包了……
那自己能干嘛?要不出钱买个广告上这种电风扇吧?总不能买那个肥皂吧?这也太便宜了点……
六妮又开始掰着指头算起了自己小金库的账,主要跟文化课无关,凡是关于钱和养殖场的事情,她都能算的清清楚楚的。
火车在哨子声里缓缓启动,有几个趁着靠站还在站台上买香干、粽子、饮料的人也赶紧诶诶诶两声,收回已经掏出口袋的钱,大跑几步,抓住把手一脚迈进车里。
在列车员的催促下抱怨几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大概因为今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人虽然多,但差不多都找个地儿坐着。林国庆说过年前后,火车就是个罐头,车门一开,人就能往外掉。
好不容易到站的下去了几个,外面又有人要上车,有时候列车员都能挤不上来。通道上根本没地方落脚,到处都是人。
还会有天才自带木板的,架在前后座椅上方,躺在那里,自制卧铺,好歹也是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