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_赚钱养狗【完结+番外】(187)

  沈春花让林国庆去帮她找一截老桦木过来,最好是那种枯木。

  林国庆表示没有问题,第三天就给她扛了一根回来,Duang的扔在地下,

  “呐!桦木,现在木材资源可紧张了,老石好不容易才从他们厂里要了一截过来!”

  沈春花看着那截木头,怎么看怎么奇怪,再联想林国庆说的,从钢铁厂出来的桦木?

  “你这玩意儿是桦木吗?这是铁桦木吧?”沈春花指着地上那截笔挺硬朗的铁桦,怎么看都不像是枯木。

  林国庆扛着它一路从村口走到家,一身汗,正拉起衣角擦汗呢,闻言随口应着,

  “有区别吗?不都是桦木?话说你要桦木干嘛?”

  沈春花:“……我种香菇用的,你给我搬根铁桦回来,我要怎么在上面钻洞?”

  铁桦,又称塞黑桦,比普通的钢铁还硬,刀枪不入。有些领域会直接用铁桦木替代钢铁,一般生长在北方,他们省西部也有,不知道这截是不是那边运来的。

  “算了算了,你还是还回去吧,这事儿是我的问题,我就不该找你,找妈才对。”

  沈春花想找桦木,也不过就是因为杂志上写的是菇木是用桦木段做的,其实应该也都差不多。

  林国庆也很无语,不你说要桦木的嘛!他怎么知道桦木还有那么多事儿,怪不得老石问他是不是又要盖屋来着。

  这事儿找梁生娣就很快了,沈春花晚上才说要种蘑菇的老木,梁生娣第二天上午就给她用船拖了回来。

  说是摇船去县里的中间会路过一片林子,一半浸在水里的那种,最多的就是杉木和柳木,往岸上走其实很多树木都已经被完了,还有些枯了直接倒地上的。

  她也不知道沈春花想要哪种,但凭借她以前上山采菌子的经验,拉了两根枯木段上船,杉木柳木各一根,随后拎着锄头回去挖了两截比较高的树桩子,专挑15年以上的挖。

  沈春花看见那树桩子的时候都乐了,咧着大嘴就开始给梁生娣画饼,“妈!等我把香菇种出来了,咱就吃香菇煲鸡汤!”

  其实这两年已经不缺肉吃了,尤其是鸡鸭,但每次沈春花说要煲鸡汤的时候,梁生娣依然会不争气的分泌出一嘴的唾液来。

  “你好好种!需要什么就跟我说!还要木头我再去拉!”

  她梁老太太誓死守卫儿媳妇的菜篮子事业!

  梁生娣拉来的两截木头都是倒地曝晒多时了的,都不需要风干,撒点水就能达到适合菌丝生长发育的条件。倒是树桩子是刚挖出来的,还是得晾一晾,等自然风干后,把根部截了照样能用。

  木头挺长,沈春花把两根枯木都截成两半,大约一米左右一段,

  然后用打孔器在菇木上打孔,沈春花严格按照书上的标准来,孔深1.5~2厘米,孔径1.5厘米,行株距5x3寸,呈品字形排列。

  培养基是早就备好的,当时跟金针菇一起配的料,木屑米糠糖和石膏。

  从瓶子里挖出一小块,一点点的分别塞进每个洞里,她一共就4截木头,一瓶菌种根本用不完。

  塞完菌种用刚才打孔时就备好的树皮盖上,用锤子敲平了,然后把他们用井字形的格式堆放在了菇房地面层,找个朝南的角落,盖了层塑料薄膜上去。

  这塑料膜也是来之不易,还是沈春花跑去肃县跟齐才根讨价还价买来的,种菜大户那儿早就开始用大棚了,问他要这玩意儿肯定有。

  为了专业养殖,她还买了只温度计,专门测量室温的那种,一到23度以上,就把薄膜掀开,甚至要把木头移到阴凉处。这就意味着早上得掀开放凉,晚上得盖上保温,直到彻底进入夏天。

  还得早晚进行补水,补水后又要及时开门开窗加强通风,不然会有杂菌虫害,导致菇木发黑腐烂。每隔20天还得上下左右换换位置。

  到孩子们去上学的时候,那第一批的四截枯木差不多都开始出现瘤状突起,也就是传说中的菇蕾。

  倒是晚几天种上的两截粗树桩,还没有什么反应。为此,沈春花专门跑了趟蘑菇班去找钱老师,想问问他,不是说树桩子上的营养更丰富吗?为啥一样的菌种树木,树桩子的就不出菇?

  她其实已经“毕业”了。钱老师现在教的是下一批学生了,但对于曾经的学生正在学以致用,碰到问题了来寻求帮助,钱老师十分欢迎。

  钱老师说,香菇跟平菇、金针菇不同,它静默期比较长,养菌就得要两个月左右,沈春花说的那四截菇木都不是很粗,所以两个月左右菇木也就到成熟时期了。

  但十五年以上的树桩子就很粗了,特别粗的菇木有时候甚至需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大量出菇,这是正常现象。

  老树出菇晚,但菇木耐久力强,可生产出很多优质香菇。而10年左右菇木则容易腐朽,生产年限会比老树桩子短很多。

  沈春花也是在这时候内心特别感谢梁生娣,要不是她给自己提供了两种年龄的木头,她还不知道这事儿呢!别的不说,要是真用了林国庆扛来的铁桦,她估计三年都出不了菇。

  菇房的菇木已经开始散发出浓厚的香菇气味,沈春花及时的把已经成熟的菇木立了起来。

  立木前,她特地将菇木在水里泡了一晚上,差不多等它们没有再吐泡泡了才拿出来。

  4根1米高的木段分两两一组,先交叉绑成两个“X”形,在“x”形木架上又放了一根长长的横木,横木距地面60~70厘米。最后将菇木成人字形交错排放在横木上。

  人字形菇木被沈春花南北向排放,方便它们都能受光均匀。

  ————————————

  番茄是不是要倒闭了o(╥﹏╥)o

  【第270章第270章跟吃屎有啥区别?】

  香菇的最佳出菇温度是10-25度,沈春花很庆幸现在还是1984。她还死死的记着2022年,那四十几度的高温,出门探个脑袋都觉得要喘不过气来。

  当时还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现在在回想一下,那他娘的就是太热了!

  当时的9月都还有三十好几度,而现在,妥妥的二十七八度,直接把菇木放地下室,就能享受20度左右的恒温待遇。

  浸完水,立在地下室的菇木,被沈春花用铁锤敲击两端的切面,据说这叫做惊木。

  惊木后菇木缝隙中多余水分可溢出,增加了新鲜氧气,使断裂的菌丝更能茁壮成长,促使原基大量爆出。

  然后差不多第四天就开始出菇,一礼拜后,沈春花戴着口罩,拎着小篮子,两根手指钳住香菇柄的底部,轻轻的就将整颗香菇完整的采摘了下来。

  第一次的菇木产量其实不高,菇也很小,钱老师说过这都是正常现象,所以沈春花不打算把这一批香菇拿去卖,说白了,那么点点量,能卖个屁。

  反正也是答应过梁生娣要拿去煲鸡汤的,那就拎回家自己吃吧!

  不过这次试栽培,证明了,她这儿还是能养出香菇的,嘿嘿,夜校学费没白交,杂志也没白订。

  话说她瞧着是柳树上的香菇比杉树上的长得好,等梁老太太吃完了鸡,再怂恿她带自己多去捡几截柳木段回来,不够的话还能让人帮忙砍两棵回来。

  这四截菇木要放通风处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养养菌,等到冬天再继续为她效力。

  另一个双孢菇,也就是白蘑菇。

  因为沈春花很喜欢吃这种菇,所以,拿着人家发表的一篇栽培实验,她就开始折腾。

  按着书上的图要了一张菇床,一张床一共有四层,还是让林国庆帮她去弄来的,由于挑木头的失败,林国庆这次在钢材结构的菇床上是下了血本的。

  松木横档,上铺竹板,挡料边高五厘米,架势非常专业,给老石都看懵了,

  “你媳妇儿怎么一会儿要木头一会要架子的,你家……要开小卖部了啊?”

  “去去去,这是菇床!我媳妇儿打算当蘑菇大王呢!”

  这张菇床被她直接用砖头砌墙和其他菇架隔开,单独成一间,有门有窗很是敞亮。

  培养料需要牛粪,沈春花拎着鸡舍出来的鸡屎鸭屎去和人换,还要稻草、麦麸、玉米芯、尿素、石膏、碳铵、石灰、胡麻油饼、过磷酸钙等东西。

  报给林国庆的时候他都懵了,你这是养蘑菇呢还是做实验呢?怎么要那么多东西?

  沈春花摊手,我也不知道啊,文章上就是这么写的。

  其实钱老师的意思是,大部分的食用菌养殖的基质也就那几个,木屑、秸秆、玉米芯等,但你要大规模养殖肯定需要养料,这些他也是建议去看看人家的经验。

  所以沈春花就依葫芦画瓢,人分享的经验里写了要什么,她就先来什么,等以后真种出经验来了再可以自己调整不是?

  她们家已经是四河村的稻草麦麸消耗大户了,鸡舍和菇房都大量需要这些东西,村里人家除了留下自己需要的,都卖给沈春花了,就这样还不够,还得去外面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