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老师催促,大家都疯狂的在复习,高三走廊上,除了上课老师的声音以外,就听不见其他的声音了。
林书赶拎着一个麻袋在高三一班门口探头探脑的,一个男生大概是从外面上厕所回来。
快步的走进教室,快速的瞥了一眼林书赶,又快步的往后走去。
就是路过林淑英的位置时,点了点她的桌子,脚步不停的说了句。
林淑英,你弟弟在门口。
淑英正趴在桌子上研究去年高考的数学题,闻言一抬头,就看见了林书赶。
她放下笔,无声又迅速的走了出去。
姐。林书赶认真的看了一眼他姐,然后有些欲言又止。
林淑英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对弟弟说话轻轻柔柔的,而是略显急促的说道,
你有事就说呀!她那题才解一半呢。
林书赶很有求生欲的咽下了本来想问的那句你多久没洗头了,看着头发都结块了的问题。
而是拎起那个麻袋说道,
妈让我给你带的,夏天的衣服,好像还有香烟啥的,哦,还有这个月的口粮都在里面了。
林淑英上一次回去还是3月14日,也就是三妮和齐进舟结婚那天。
今天已经是5月6日了,她快两个月没有回家了。上个月的粮也是林书赶给她带来的。
哦,对,粮食,我都忘了。林淑英赶紧把袋子接了过来,前天班长好像就来要过粮了。
结果他要的敷衍,说完就去看书了,大家听得也敷衍,都忙着刷题呢。
淑英拿了袋子以为完事了,扭头就要进去,结果又被书赶拦住了。
哎呀,姐,你急什么啊!我粮票还没给你呢!
林淑英:……我还有2个月就要高考了,我能不急吗?你倒是快点啊!
【第293章第293章刷新产量】
林书赶拿了几张粮票,还有2张五块钱一起给她。
呐,这是你这个月的生活费,妈让我一起给你的。
她家俩高中生都是每月10块,一视同仁。
林淑英看着那钱,终于想起来要问点什么了,……家里都还好吧?
都挺好的吧……小妹说要剪什么冯程程一样的刘海,老三说要帮忙,结果把她头发剪得跟狗啃过一样……
小妹哭了一晚上都没停下来,然后老三又被爸爸揍得爬屋顶了。
奶奶胃口越来越好了,昨天可能鱼卖得很好,买了两只烧鸡回来,一个人吃完了一整只鸡……
妈天天不是捧着书,就是在菇房里研究蘑菇,咱爹说要是有蘑菇高考,她肯定能高中……
林淑英听着弟弟碎碎念了会儿,才突然有种回到人间的感觉。
……他们,有问起我吗?
林书赶嗯了一声,听得淑英有点紧张。
我说你预考过了,爸让我跟你说别紧张,也别太有压力,有好多人都是复读了两三年才考上的,咱们家上学都早,有的是时间。
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
真考不上还能回来帮家里的养殖大王干活,蘑菇和鸡随你挑,照样能赚钱!
噗嗤!林淑英哈哈哈的笑了起来,然后又因为想起高三走廊的环境,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
这几个月的备考压力,突然就没那么大了,
我知道啦~我觉得我应该还是可以考上的,你让他们也别担心我!
林书赶走之前还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
姐,你抽空洗个头吧,都能炒菜了……
说完撒腿就跑,林淑英想抬手抽他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臭小子!
***
沈春花其实也很想关心一下自家大姑娘的高考,但一是学习上她真帮不上忙,二是自己也真的忙。
四河村东西两边养殖场新盖的屋子,基本都是在4月初完工的,然后通风消毒过后就马上投入使用了。
新建的双孢菇菇房里的培养料,堆料前她都有精心挑过,稻草要干燥不发霉的,牛马粪也都要不掺土,不变质的。还要和麦秆一起晒干后才能用。
她这次还加了点黄豆进去,同样采用二次发酵法进行发酵,前前后后折腾了二十几天才进菇房下料。
这次菇床在大造的时候,她特地要求加高挡板,然后下料时,培养料的厚度也都加高到了6寸左右。
因为她发现,之前收蘑菇的时候,料厚的地方往往能多采几朵,或者产出的蘑菇会比较大。大概是料厚后劲足吧。但因此相对应的菌种下种量也有增加。
新双孢菇房的二百多平种植面积用掉了差不多118瓶菌种培料,菌种留的也都是之前第一批双孢菇里看着最好的留。力求新菇房里能尽可能的产出更高的量。
最初的1号菇房,现在地面层专门种平菇,地下室专门种金针菇。两种菇也都因此扩大了种植面积,沈春花还给它俩都用上了棉籽壳,看看会不会比之前产量高一点。
而新建的香菇房比其他几个菇房都要长,有20米长,但宽只有2.5米,高三米,里面搭了5层床架,栽培面积可达1000平房,是沈春花目前最满意的一个菇房。
继续用木屑米糠石膏粉和糖做培养基,还添加了些微量元素和生长素进去,再用塑料袋包好灭菌,接种做成菌砖。香菇的菌丝培养就要比其他三种菇的时间要久一些。
菌砖其实很大一块,甚至比她之前拉来的菇木都要粗壮,要出菇,可能要等到冬天了,是个持久战。
在劳动节前,年前种下的那批菇,基本都已经采摘完了,收获和年前差不多,但是这次沈春花已经没那么难过了,因为产量即将刷新!
本来到夏天应该是不太能出菇了的,但今年夏天不一样。
沈春花记得很清楚,今年的全国气温普遍偏低,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极寒现象。他们这儿好像最高也就30度左右。
她最近每天都会抽空去跟几个小的抢一下电视控制权,看个天气预报就走。反正整个6月的气温,应该都不会超过25度。
所以她信心满满,一定要在气温升高前收获最后一批菇。
6月初,双孢菇、平菇和金针菇都开始可以收第一茬菇了。
事实证明,无论什么动植物,都需要研究才能有进步。
这批双孢菇的产量比明显要高于旧双孢菇房里五一前采收的那一批,第一茬菇就收了将近450斤,平均每平方米的产量可达1.8斤左右。
沈春花看着计量秤上的数字眼睛都笑弯了,扭头看向刘国平,
“新一批的料子到了没?等再采完两茬可就要堆了!黄豆别落下。”
刘国平看起来比沈春花还要兴奋,一个劲的笑着保证,“肯定不会落下!您不是说老的那间菇房里要一起添新料嘛!我跟那边师傅联系好了,要多送点过来。”
沈春花点头,“那你这边可以先覆土了!文琴,别忘记菇房消毒,农药别洒到菇床上!”
“好,我这就去搬!”
“诶,我记得!”
“传芳,平菇那边怎么样了?”
“平菇可能还要等一天,但金针菇我觉得可以收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走!月华你跟我们一起去。”
……
沈春花的菌菇种植基地目前在他们这儿,已经算是除了国营菌种站外,产量最大的一个专业户了。
今年年后自由市场上菌菇的价格其实有涨,尤其是气温回升以后,林国庆说沪市那边,凤尾菇的市场价最低1块钱一斤,最高已经涨到5块了,其他的菌菇也都在涨。
但国家收购价还是只有0.5-1.1元一斤,价格相差挺大的。
但因为菌菇存放是个难题,尤其是双孢菇,最是娇弱,不小心磕着碰着就能黑一块,压久了还能渗水。
就算借到车子拉过去沪市卖,这一路的颠簸,加上到那边以后的住宿伙食,还不一定能一下子全部卖出……沈春花不敢赌,她最后还是直接运往了县里的供销社。
【第294章第294章单打独斗只此一家】
对于沈春花这种专业养殖户,大批量的供应的,其实每个县也都是会有奖励的。这跟他们之前跑省城食品站卖鸡蛋给的奖励又不一样了。
你户口在哪儿,种得哪个县的地,纳的哪个县的税,哪个县才会给你奖励。
沈春花连着三天送了450斤双孢菇、500斤平菇、500斤金针菇过去,差不多收到了900块钱。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知道她在大面积种植菌菇,而且这还是第一茬。沈春花还说她那里还有香菇,不过要等冬天了。下礼拜应该还会有一批双孢菇送过来。
等她走后,工作人员赶紧联系了社长,社长又联系了县科委和外贸科。
就在6月中旬的某一天,四河村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种地的种地,一伙穿着短袖衬衫的人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在了村口,其中还有人鼻梁上架着眼镜的。
马德祥是提前收到了消息的,踩着自行车就飞速冲到村口接人。他就是没想到他们来的那么快,都没给他时间去通知沈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