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女伸手点了点他的脑袋,
“你俩不好好放哨,跑那么老远去打栗子?!小心树后面站个鬼子,你们就老实了!”
“哎呀,这不好好的嘛!”林文轩笑眯眯的剥开一颗栗子塞进自己嘴里,“我想着咱现在每天都要死要活的收稻子,不得多吃点。您舍不得家里的粮袋,我就只能往外面找东西吃呗。”
章小女白了他一眼,
“你给你媳妇儿了吗?”
“没呢,那不是先孝敬姆妈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情瞬间好了很多。
“哼!她天天躺床上还喊饿,你们一个两个的都喊着吃不饱,搞得好像我在虐待你们一样!咱又不是今天过完不过了!”
“是是是,姆妈说的是。但生娣她不是怀孕了嘛!”
“人家大肚婆……”
“哎呀,您就别人家人家的了,每个人都不一样,她怀玉兰的时候不就每天饿得烧心嘛!说明她就是比人家胃口大。她现在这胎怀相还不好,更得多补补了,您就多给她弄点吃的吧!”
“那我现在不是每天都在熬粥了,那么厚的粥呢!还不够嘛!她又不干活……”
又要绕回来了,林文轩赶紧打住,“到了到了,姆妈,咱赶紧的,争取今天能把地里的稻子都收了。您一会儿饿了吃点栗子啊!”
章小女最终也就吃了两颗,剩下的又掏还给了林文轩,让他去拿给他那永远都吃不饱的媳妇儿去。
她自己却一句话都不与梁生娣说,进门就去抱孙女。
除了去田里,她基本不把小玉兰放梁生娣那里,她总觉得梁生娣对孩子没那么上心,还是自己靠谱点。
梁生娣已经睡迷糊了,睁眼看见是婆婆回来抱孩子的,又闭上眼睡去。
章小女哼了一声就抱着睡熟了的孩子出去了。
林文轩则是看看里面看看外面,摸着口袋里的栗子,无奈的摇头笑了笑。
四河村秋收赶得紧,收完的第三天就又有鬼子来扫荡了,最边上村长站岗的远远瞧着了,村口屋顶的哨子一吹,往边上一个村子一阵阵的传递过去去。
所有村民都赶紧动了起来,跟排练过一样。
进山的进山,离山远的村子,就藏草垛里,藏大坟里,藏树丛里,反正就是躲。
梁生娣负责抱孩子往山上跑,其他的由林文轩和章小女负责搬,章小女又开始骂骂咧咧的扛起了粮袋,甚至还不忘带上家里唯一的那只鸡。
但由于这次新粮刚收,根本来不及全部带进山里。他们两个人搬了六七袋粮食后,还有两袋落在了屋里,而鬼子已经进了他们村。
林文轩拉住了章小女,让她不要再下去了,那两袋粮就当是消灾的了。章小女又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可大概也是麻了,她这次哭都哭不出来了。
这次他们村并不是所有人都上山了,也有不少和章小女一样惦记着新粮,来不及扛上山的,留在下面屋里头。
比如章小女常拿来和梁生娣作比较的小狗媳妇儿,她婆婆。
也就是小狗妈。
她们家就住在村口,离后面的山上的远,再回头去扛粮的时候,鬼子已经进村了,没办法,只能把粮袋拖到了房子后面的稻草垛里,草垛里面是掏空的,大到可以藏人,外面用稻草堵死,看不出来有门,是专门为逃避不及而设置的,每个村都有。
她听见了外面大皮靴的踩地声,还有隔壁家的鸡叫声,再加叽哩哇啦的鬼子话,吓得心砰砰跳!
但小狗妈因为她男人早逝,家里一直是她当家作主挑重担的,所以鬼子还没进门,她就镇定下来,就站在大门口等着鬼子。
她知道,这会儿也不只有她一个人在村里,还有村长他们那帮青壮年。
去年扒下来的那几把刺枪,林有粮他们再怎么省着用,子弹也已经没几颗了,能不正面和鬼子起冲突那是最好的。只要鬼子不打算杀人,他们也不冲出去拼命。
这会儿他们这帮人也正躲在角落里等着呢。
三个鬼子开着一辆破三轮,车子顺着村道走,看见有人便哈哈大笑,指着小狗妈叽哩哇啦就说了一串鬼子话,一人右手抓着两只鸡,左手提着一坛酒。
另两个一人背着一个麻袋,叮当会响,不知是什么东西,想当然是刚从别的村抢来的东西,包括活鸡和酒。
小狗妈先是一惊,然后就诚惶诚恐的向他们鞠躬,并且立刻理解了鬼子是让她杀鸡做饭的,便马上用手语引导他们到了灶间,打开锅和水缸盖,比划做饭和吃饭的样子。
三个鬼子都同时点头,露出笑容,有一个竟还伸出大拇指像是夸她聪明。
小狗妈赶紧坐下把柴火送进炉口,又从水缸里舀水开始烧。
三个鬼子穿得严严实实的长裤长袖军装,脚踩马靴,有两个背了步枪,另一个没有枪,但也配了刀。
那个配刺刀的鬼子拔出了刀,把他们拎来的鸡提起来轻轻一挥,两个鸡头便啪嗒落了地,鸡血流了一地,看的小狗妈是脖子一缩,坐在火炉边上都是一身冷汗。
那鬼子指了指扔在地上的鸡,还有那正在烧水的锅,叽里呱啦又是一串,小狗妈赶紧点头,鬼子们又笑着走了出去,开始挨家挨户的翻箱倒柜,当然了,也包括正在给他们做饭的小狗家。
隔壁家的鸡最先被拎了过来,也被杀了,鬼子叽里呱啦的指着鸡,让小狗妈一起做进去,刚好一人一只。
其他的值钱东西基本没有,毕竟大家都穷,但是粮,各家各户加起来还是有几袋的。他们也不挑,有多少拿多少,反正有三轮。
他们抢到了好几袋粮食,也就没问小狗妈,你家的粮在哪里,问了小狗妈也听不懂。
就算听懂了,她估计也当听不懂。
【第424章第424章番外生如芥子尘,娣心藏须弥37】
小狗妈为了自身安全,老老实实的炖了三只鸡,还煮了锅米饭。等鬼子围着桌吃鸡喝酒时,她只能坐在门槛上等着他们随时使唤。
三个小鬼子吃着吃着还唱起鬼子歌来,听得小狗妈咬着牙暗暗骂娘,下次家里高低得备上点毒药,饭里撒进去,毒不死这群王八蛋!
等鬼子们吃饱喝足,满脸酒气离开时,她才彻底腿软的瘫倒在地。
林有粮见这仨鬼子没杀人也没打人,就是抢了粮……想了想手上的子弹,也没叫人再追上去,又叫大家扛着东西下了山回家。
大家都松了口气,这次损失不算严重,但被抢了东西的人家肯定是要好好哭上一场的。
比如章小女。
“早知道不如像小狗妈那样在山下待着呢!她好好的,还能藏个粮!来不及背上山去的也没被抢走!两袋啊!那可是整整两袋啊!咱一家四口能吃两个月啊!
呜呜呜……咱辛辛苦苦半年的粮啊……”
“您说的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话!您去小狗妈那里问问,她刚才有多慌!万一鬼子喝多了拔刀呢!您想什么呢!”
林文轩叹着气,直接把小玉兰往她面前一放,
“玉兰!去!给你奶奶擦擦眼泪,让她别哭了!”
小玉兰扶着扶着她爹的手,七扭八扭的就扑进了她奶的怀里。小小娃娃还不懂世间疾苦,咧着嘴奶声奶气的拍着她奶的胳膊,
“嬢嬢……嬢嬢……”
老一辈为什么总说孩子就是希望,大概就像现在这样吧。
章小女抱着小玉兰又哭又笑的,再怎么难过,看着孩子,日子都还得过下去。
梁生娣瞧着那边祖孙和乐的场景,捧着脸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又飞了两袋粮,后头的粥估计又要薄了。
事实证明,梁生娣的猜测是正确的的。
天冷了,离下一次收粮还要大半年呢,林家得靠剩下那几袋子粮食熬过这个寒冬。而且明年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呢!
章小女每天掏粮袋的手抖得跟筛子似的,挖一勺,抖三抖。
再苦不能苦孩子,玉兰吃的也不多,所以她的饭不能减。
林文轩还要出去干活,那他也不能太饿着,口粮减少得也不多,大概三分之一的量。
梁生娣天天床上躺着,也不干活,但是怀着孕……算了,给留一半吧。
吃的最少的还是章小女自己,每天锅底那点米汤水都归了她,碗里都捞不出几粒米来。
粥还是隔一天吃一次的,另一天吃的都是红薯,也是按着大中小分配,章小女拿最小的那个。
就这样她还说呢,猫冬猫冬,天天懒家里,根本不饿。
梁生娣无奈的在心底叹气,这回她也不说什么不够吃了,不然她怕自己没饿死前,婆婆先饿死了。
上次往山上跑了一趟,她才止住的那点血,又开始隐隐约约的每天渗一些出来,那就又得掏钱去买药喝。
那只鸡下的蛋,都被拿去换药了,每掏出一个鸡蛋,章小女就觉得自己的额头上又多了条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