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轩白天要下田,晚上还要照顾生病的妻子,整个人瘦的也就剩下一副骨架子了。
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男人会偷摸的跟他说,算了,别管了,这都是命,你媳妇儿活不了了。
林文轩就当他们在放屁。该灌药灌药,该喂饭喂饭,没有哪天放弃过。
章小女抱着孙女也是一宿一宿的哭,但从来没对儿子说过让他别管病媳妇儿的事了。
虽然便宜真的没好货,但都捡回家了,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哪有不管一家人的道理。
小玉兰不知道奶奶为什么老哭,只是奶奶哭,她就也不高兴。一开始还会跟奶奶一起哭,但后来哭得日子多了,她也哭不出来了。
奶奶在哭,她就扑到奶奶怀里去睡觉。
终于,在这个难熬的夏天过去后,梁生娣还是活了下来,像是想通了,再也不惦记着以前的事了,甚至慢慢的会笑了。
就是依旧不怎么乐意干活。
每天打着哈欠的坐在门槛边,和小玉兰一人分着半个红薯,看着天,吹着风,能吃上一下午。
章小女在她下不了床的时候会心焦,但人好了,那副没骨头的懒样子,她又忍不住要骂人,
“真是懒虫投胎成了精!你屁股三斤重啊!就这么长在地上了!一天天的……”
梁生娣拽着一手红薯皮,指着空荡荡的院子角落懒洋洋的问道,“那鸡呢?”
“卖给鬼子换粮了!”章小女没好气的回了句,“你天天不干活吃那么多,不把鸡卖了哪来的吃的!”
梁生娣随意的回了个“哦”字,然后把红薯皮又塞进了自己嘴里,不能浪费。
小玉兰坐在边上挠挠头,又看看红薯,总觉得哪里不对,她记得奶奶抱着鸡,是先去换了银色的大圆圆,然后带着大圆圆去买了药,药带回家咕噜噜的烧开,闻着都好苦好苦的,然后爹爹还给姆妈喝了。
嗯……没有换吃的啊?
难道是她坐在筐里没看清?奶奶换吃的了吗?
小小的娃娃,大大的疑惑,她本来就还说不完整一个句子,更别说跳出来反驳章小女的话了。
最终她还是把自己手里的小半个红薯学着梁生娣的样子,一下子就塞进了嘴里。
母女俩嘴巴都鼓鼓的像个小仓鼠,对视一眼再咯咯一起笑。
林文轩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这副场景,抹了把身上的汗,这一天的汗珠也不算太辛苦了。
“你回来了啊!”章小女手里原本还拿着扫把,看见儿子回来,赶紧搁墙边,掉头往灶间走去,“我去给你盛粥,还在锅里热着呢!”
自从林文轩和章小女在山上大吵了一架之后,家里的伙食也算提高了不少,平时的伙食也从糊糊、稀粥、红薯三选一的条件下升级到了红薯粥配野菜。
“爹爹!”小玉兰开心的扑过来。
“诶!囡囡!”
“爹爹,饿饿?”
“饿呢!玉兰吃什么了?给爹爹留了没?”
“薯薯!粥粥!”
“昂!给爹爹留了那么多啊?那你吃饱了吗?”
“嗯!”
梁生娣仰头看着林文轩抱着孩子,林文轩也低头看过来,拍了拍她的脑袋,
“吃饱了吗?”
梁生娣点点头,“饱了。”
林文轩也就是刚结婚那天喝鸡汤的时候,从梁生娣嘴里听到过这两个字。可见这两个字对她来说有多稀罕。
但这几天,梁生娣每天都是这么说的。
也没人去深究真伪,饱了是好事,有什么好刨根的。
“那就好,山那边的栗子快熟了,到时候我再去打点来,咱家又能吃顿栗子饭了……囡囡,要不要吃栗子呀?”
小玉兰压根就不知道栗子是啥,只听他爹说要不要吃,就开心拍手,
“要!要!”
“那再叫声爹爹听听。”
“爹爹!爹爹!”
“诶!乖囡!”
【第428章第428章番外生如芥子尘,娣心藏须弥41】
1945年,鬼子终于投降了。
夏天,在越州的鬼子兵们陆续的撤出了据点,每村每户都在开大会庆祝抗战胜利。
四河村也有不少年轻人组队说要去县里扯彩旗游街,还被同村人笑说,人家都是有文化的学生去游街的,你往自己脸上贴什么金子!
谁说只有文化人能去的?咱也是杀过鬼子的人!咱村之前还送过八路8把枪呢!8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当表彰才行!
要表彰也该表彰咱村长,都是他队伍带的好!关你屁事!
……
章小女一边用钉耙翻晒着新收的谷子,一边站在晒谷场上和大山妈唠着嗑,
“听我家文轩说,因为打仗赢了,今年好像会免征田赋?真的假的啊?”
“真的!这还有能假!说是能免征一年呢!”大山妈也喜气洋洋的翻着谷子,“我看今年咱村那糕厂又能用起来了!这都多少年没做年糕了?今年肯定能吃上了!”
“是呀!得和村长说说,过年开起来!”章小女确定了今年家里存粮能更多点也是乐的合不拢嘴,瞧着蹲在谷堆边帮忙把杂草捡出来的孙女开心的说着,
“玉兰啊!年糕要不要吃呀!今年过年给你吃年糕了!”
“好呀,要吃的。”
章小女眯着眼笑看着还在认真干活的孙女,
“要是每年的光景都有那么好,咱还能攒点钱下来,到时候啊!也给你送去读书!他们要去县里游街的时候,也能有咱玉兰一份了!”
小玉兰又点了点头,手上的活却是一点没停下来,“好呀,我要读书的。”
4岁的玉兰在村里都是乖巧出了名的,没有旁的孩子那么淘,天天跟在奶奶身边帮忙干活,从不哭着要这要那的,家里给什么就吃什么,家里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看着大山妈特别眼红。
“你那儿媳别的不说,这大孙女生的可真好!比我家有利那臭小子强多了!”
说起媳妇儿,章小女的笑意又收了收,无语的瞪了眼大山妈,神情里那股子意味莫过于——你哪壶不提提哪壶!
大山妈哈哈一笑,倒是没怎么尴尬,都是十几二十年的老姐妹了,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那儿媳还不干活呢?”
章小女没好气的用钉耙狠狠的翻了翻地上的谷子,“不干!天天坐在树底下乘凉!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皇帝老婆呢!光吃不干!”
“文轩也不说她?”
“呦!那可是他的宝贝!怎么可能去说她!”提起儿子,章小女那是更来气。“我但凡对着他媳妇儿皱个眉头,他那儿就急眼了!谁还敢说呢!”
梁生娣能懒到现在,林文轩的功劳绝对是最大的。他不仅不说他,还怕她晒太阳的时候闲着没事干,各种搜刮山里的野货,有时候是烤栗子,有时候是野柿子,野草莓,还有笋干等等,给她找来揣兜里当零嘴。
玉兰都没这个待遇,全炫梁生娣嘴里了。
章小女那真是提起来就来气。
大山妈呵呵的笑着,还劝章小女想开点,起码他们夫妻和睦,家里也太平。
说起太平,
“诶,那你让文轩媳妇儿赶紧再生一个呗!这都两年过去了,仗都打完了,日子太平了!也有粮养孩子了啊!”
章小女一想,还真是。
那年的二宝,就像一阵风,在林家匆匆刮过,掀起了整个屋顶后,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没人再提起,也没人敢提起。
林文轩嘴上说着他俩还年轻还能再生,也没敢真的马上跟梁生娣再要一个。
他们都知道二宝没了,归根究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得有粮,有粮才能养活老婆孩子,有粮才能让一家人安稳的活下去。
可是像前几年那样,飞机一天到晚的在天上飞来飞去,隔三差五的要带着家当往山里跑,别说喂饱全家了,十里八乡的,有多少大肚婆在逃命的时候,孩子没了,甚至自己也没了的。
章小女偶尔会说玉兰算命好的。又偶尔会抱着玉兰拜菩萨,絮絮叨叨的和菩萨唠嗑,说您既然让她有命活下来了,那就再活长一点吧。那个小的没了,这个您可得好好给我们留着。
现在太平了,那便宜儿媳瞧着脸上身上也长了不少肉了,起码瞧着是个正常人,而不是个骷髅骨架子,是……可以提一下了吧?
章小女回头就在家里说起了这件事。
林文轩摸着脑门想了半天,才缓缓点了点头。“我去和生娣说说。”
不打仗了,他们种地的,闲时还能出去做个工,挣点钱,总能吃得饱。
梁生娣甚至都没多想,直接点了头,“生啊,我说过要给你生儿子的。”她的语气很淡,说得生孩子像是拔萝卜,一拔就是一个。
但这要孩子的事,也不是说要就能要的。
前面两个孩子,怀的那么顺利,现在专心想再要一个的时候,那肚子又仿佛是专门跟你来作对的,整整一年,那田赋免征的时间都过去了,梁生娣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