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老面头发出来的口感还是比不上用酵母粉做出来的,但吃起来香甜,瑕不掩瑜,还是很不错的。
她不停蹄的开始做下一锅。
陈秀云半下午回来时,姜馨玉已经做了四锅出来,可能有个十斤出头的样子。
要不是家里的鸡蛋被她霍霍完了,白糖就剩一点底,老面头也没了,她能继续霍霍这些好东西。
陈秀云看着黄澄澄泛着甜香让人很有食欲的小方块,没吃进嘴里就能想到它香甜可口的味道,等吃到嘴里后,这香甜的味道一下子就把她征服了。
沪市最大的百货商场里有卖萨其马的,听说这东西以前还是宫廷小吃,家里以前也买过,味道上是有些许差别,但一样好吃。
明天丁长海要去县里送一次货,家里这两天忙着做货也是为了赶上第一次卖货。
已经和陈奕说好了,他晚上回来送货。
今天陈奕去清河大队放电影了,放完电影已经七点多了,等到五里桥大队时将近十点多了。
夜已经深了,队里只有零星的狗叫声。
绿豆糕可不少,装到麻袋里还不好装,怕被压碎,后座干脆横了一根棍子,两个麻袋一左一右的提溜着。
姜馨玉还留出来了给丁长海家尝鲜的绿豆糕和沙琪玛,用纸包着放在小布兜里。
陈秀云和陈奕在装袋子时,姜馨玉带着无精打采的小黑出去溜溜。
她视察的重点就是院里前后左右还有村口的林带。
小黑的精神还没恢复,尾巴耷拉着也不叫唤,但目光四处逡巡着很是警惕。
确定没有人在盯着,陈奕骑着自行车往镇上去了。
家里的料不够了,这次陈秀云直接给了陈奕五十块钱,让他带东西回来。
等陈奕到丁长海家时,丁长海也还没睡,他正在地窖里拾整他明天要弄去县里的东西。
陈奕带来的东西不少,绿豆糕和沙琪玛都是一包一包包好的,点起来很好点。
赵英尝了尝姜馨玉送的绿豆糕和沙琪玛,当即决定自己家要留下一包沙琪玛,这甜滋滋又酥软,油水又足,哪会有人不爱吃。
一包绿豆糕六毛,一包沙琪玛一块钱,丁长海当场就给陈奕把账结了,陈奕又买了八斤的白糖,五十斤的绿豆,四十斤的面粉,两罐麦乳精。
“沙琪玛这个天气顶多放三天,和包装好的不一样,要和买方说清楚。”
丁长海点点头,“这是当然。”
“绿豆我这还有二百多斤,最近弄不来更多的了,你们要是要,我就给你都留着。”
陈奕当然要,不过今天不能完全带回去,又问了红枣和板栗,都各要了三十斤,又要了五十个鸡蛋。
丁长海把他要带走的所有东西帐算了算,和送来的糕点的账一比,又给陈奕补了十一块八。
从这账都能看出做成成品的吃食比粮食贵多了。
“我这除了何叔那条线,还有别的线,你们要是能多做,送来我都收的。”
陈奕眉眼微动,觉得丁长海的生意干的比他想的还大点,这人胆子是真的很大。
又说了一会儿话,陈奕才驮着东西往回走。
来的时候车上满满当当,回去的时候依旧满满当当。
夜早就深了,没几个小时天都要亮了,路上连个鬼影子也没有。
陈秀云怕夜里闹出什么动静,里头的门栓没上,只锁了门,把钥匙都给陈奕了,他骑着车回来可以自己把院锁打开。
院门和篱笆墙之间的空档不足以进去一个人,但可以伸手从里面把锁掏出去。
陈奕进去卸东西时姜馨玉就醒了。
她本来就没睡安稳,怕他出什么事。
两人垛东西时,陈秀云也穿好衣服出来了。
三人简单说了几句,陈奕把收益和五张大团结递给陈秀云,把丁长海递给他的“账单”也给了她。
连着两晚姜馨玉都没睡好,回到屋里倒头睡的昏天暗地。
陈奕到了张铁柱家院门口,把零零碎碎的三毛多钱扔进了他家院里。
这老光棍最近手里没钱,也没钱去县里打牌,他只能给他创造条件了。
老光棍要是不去,他只能想别的损招了。
清河大队有个四十出头的女人,那眼睛看人跟钩子一样。她和袁春花不一样,袁春花和别的男人好是为了得些东西补贴家里,那女人可不是,听说她以前是某个大地主家的小老婆,过的可是富贵日子。
清河大队里不少男人都去光顾过,私底下扎堆说的闲话真是不堪入耳。陈奕去乡里放电影,难免会听到一些流言。
花点钱让这女人把老光棍送去改造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还真不想干这么损的事。
两天一晃而过,姜馨玉都变成了无情的做糕点机器,沙琪玛放不了多久,她和陈秀云一起暂时做的都是绿豆糕。
方小兵和她一起去提水时,村里的大爷大娘聚在一起正说的热闹。
姜馨玉听了两耳朵就抓住了重点,张铁柱这王八蛋因为耍钱进去了,不过耍的数额小,被抓的人都被送去磷肥厂干活了,别人十五天,张铁柱因为耍钱手气不错,挣的挺多,被人抓时还想逃,把民警给揍了两下,这次比别人要多改造三个月。
昨天半夜一口气刷完“古相思曲”,真的好好看,强烈推荐
第181章 姜珍珍的打算
这年头化肥产量不高,不是机械化,都是人工,厂子里的条件很艰苦,被送进去干活的人干的都是最累最臭的活。
张铁柱要进去三个月,姜馨玉高兴也没那么高兴,三个月后这王八蛋又出来了,总归是让人心烦的。
不过眼前是没这么让人警惕的人了,偷偷摸摸做生意方便多了。
农忙假结束的倒数第二天,大姐姜珍珍自己抱着孩子回来了。
母女俩看到这熟悉的一幕,都以为她又是在婆家受了什么气。
“你这是又咋了?咋自个回来了?”
陈秀云的心里多少是有点紧张的,表情也不怎么好看。
姜珍珍摸了摸肚子,笑着说:“妈你这是啥表情?我又怀上了,两个多月了,张华和食品站的人一道出去采购了,一个星期都回不来,我和人替班,大半个多月没休息了,这次能在家里住三天。”
听她这么说,陈秀云才松了一口气。她还是怕闺女在婆家又出什么问题的。
姜馨玉给小孩冲了一杯麦乳精,又给姜珍珍拿绿豆糕吃。
“我拿回来的有饼干,小妹你尝尝。”
“上午我到县里后去书店看了玉珠,看她那工作,比我清闲多了。”
供销社是只要开门就不断人,书店却不一样。
“我上次去的时候书店门口的队伍排的老长了。”
“姐,供销社里卖的售货员一个二个都是鼻孔朝天,你是不是也牛气哄哄的?”
姜珍珍掐了姜馨玉一把,“你上次去没看到我咋卖货的?”
姜馨玉诚实的摇摇头,这她还真没注意。
姜珍珍抱着孩子进了屋,就闻到了一股很清淡的香味,推开陈秀云的门,见里头晾着的绿豆糕,睁大了眼睛,“妈,做这么多得卖到啥时候去?”
陈秀云把门关好,把偷偷摸摸搞批发的事简单说了说。
母女三说着话,姜馨玉把小屁孩抱过来,被他涂了一脸的口水。
姜珍珍真心觉得回娘家自在。
之前潘玉还没进门时,她和张华他大嫂处的还行,潘玉进门后,她就爱玩拉拢、排挤人那一套。张华他大嫂也是个会做人的,谁也不得罪,前几天还私底下给她递小话,说潘玉在琢磨着分家起房子单独出去过的事。
大嫂的小话递来没两天,她婆婆就在吃饭时提出了这事。
姜珍珍这次回娘家心情还可以,不过在在婆家发生的事还是让她积攒了一肚子的话想和自己亲妈说说。
“潘玉想起砖瓦房和张超出去单过,要让家里给掏钱。”
这年头哪怕是镇上,也破的很,虽说砖瓦房比村里多点,但也多不到哪去。
不过要盖房子的申请比几十年后容易过,毕竟张华他爸还是公社的干部。
冷不丁的听姜珍珍提起她婆家的事,陈秀云还愣了愣。果然闺女回娘家是不可能没有不高兴的事的。
“你婆婆什么意思?张华又是什么意思?”陈秀云就怕张华这回又拎不清。
姜珍珍吃着绿豆糕哼道:“这次婆母什么意思不重要,我也有自己的打算。
潘玉是想生完孩子和张超出去过小日子,想出去单过就单过呗,正好我也不想看到她。家里人多,本来就挤,我也想和张华带着孩子出去过日子。”
“婆婆同意家里出钱再盖两间房让张超两口子出去单过,至于大哥大嫂和我们其他人,她的意思是就还这么住着。”
“你大嫂能乐意?”
家里出钱也就是公中出钱,吃亏的总是其它上交工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