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正在放电影,她们大队也有年轻人去看,在电影里看到姜玉珠和那群在队里待过的制片厂的人、以及她们大队参演过电影的鼻涕娃和老头子们,众人别提多惊奇了。
姜馨玉逛了一天,美滋滋的回了家。
王寡妇因为干了亏心事,早早的就把饭做好闷锅里了。
田鸡都是瘦肉,隔三差五的吃,怎么吃都不腻,王寡妇知道姜馨玉爱吃辣,放了不少辣椒,又另外给陈奕炒了个没辣子的茄子腊肉。
俩人吃着饭,王寡妇显摆似的把熬的装好的西红柿酱给姜馨玉看。
“这瓶子里头我都擦干了,西红柿装进去后我又在锅里蒸了一遍,洋柿子皮都去了,放了一些盐,熬的不算粘糊,就是不知道能存多久。这要是能放到冬天,还能做个西红柿鱼汤喝。”
这瓶也就是试做,不管能存多久,夏天那一波吃不完的西红柿王寡妇都准备熬成酱了。
她觉得姜馨玉聪明,这辣椒能熬成酱,凭啥洋柿子不行呢?要是以前她们就会熬这酱,冬天就也能吃到洋柿子了。
姜馨玉挖出一勺尝了尝点点头,“我觉得应该能成。”
吃完饭刷完锅碗,姜馨玉把雪花膏给婆母拿了一瓶。
“你别不舍得用,用完咱再买。”
王寡妇心里乐呵,她上一瓶还有大半瓶呢。儿媳妇在给她买东西这点,那是一点都不抠门。
看着儿媳妇洗完澡从小屋出来穿着睡衣回屋,想起被她戳破的东西,她捂住了心口。
老天爷保佑,一定要让她儿媳妇在年前怀上孩子。
第292章 番茄酱
王寡妇偷摸摸干的事姜馨玉和陈奕都不知道,反正俩人的夜生活是挺丰富的。
自从偷听事件后,王寡妇就对俩人恢复了以往的关怀态度,甚至比之前更好几分。
姜馨玉觉得她是做了亏心事,却没想到除了偷听,她还能做别的亏心事。
《艳阳天》在公社放映过后,首先就拿到了五里桥大队放映,毕竟他们大队今年表现好,因为下雨,别人都欠收,就他们大队没受多少影响,公社也要表扬表现好的大队,放电影这种好事自然也要先紧着他们。
大队里呼呼啦啦来了不少外村人,都是为了看电影。
外头热闹着,姜馨玉则在娘家喝中药。
这中药的味道当然没那么好,苦的嘴里啥味儿都没了。
小川看她脸皱着,掏出一颗糖递给她,“姐吃,吃了就不苦了。”
陈秀云端着红糖水过来递给她,“陈奕妈那知道了吧?”
姜馨玉把那天晚上的事给她说了,“我觉得她以后应该不会再去偷听了。”
陈秀云还觉得挺邪门的,她都不敢相信王寡妇会听儿子儿媳的墙角。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话,陈秀云转了话题说道:“啥时候你们去问问小丁,最近有没有面粉和糖,这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挣钱。”
“这再过半个来月,绿豆也要下来了,到时候就又能忙活了。”
谁尝到过挣钱的滋味,都不会停止挣钱的脚步的。
小闺女结婚,二闺女去了首都,陈秀云把手里的钱差不多都分了,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钱,虽然家里现在不缺吃喝,但钱这东西,还是多多益善的好。
姜馨玉也不嫌钱多,甚至还想在冬天做西红柿酱的生意。
虽然不知道她婆母做的西红柿酱能不能成,但现在把酱做好,放到秋冬看看,如果不会坏,那就是钱啊。
即使坏了,也就是费了点盐,至于自留地里的西红柿,自己家吃不完也换不成钱,那它就不值钱。
做西红柿酱多简单,一次性熬好后就装好封起来,熬制的过程中也没多大味,还比做糕点省事。
娘家和婆家自留地里都种的有西红柿,姜馨玉就把这主意给陈秀云说了。
陈秀云有疑问,“咱家虽然有罐头瓶子,但也没有多少个,做好了装不了几瓶,卖的时候咋卖?”
姜馨玉不慌,“咱们村代销点里卖酱油的都是咋卖的?都是打酱油的拿着自家的瓶子去卖,咱们熬好装上一大罐,直接给丁长海那边送过去,咋卖就让他头疼去。”
连咋卖都想好了,陈秀云也没什么说的了。
只要能挣钱,就干呗。
姜玉珠在电影里露脸,连带着陈秀云那边又热闹了。
王寡妇天天忙活着猪圈里的事,姜馨玉就做些家务,要是陈奕在家,他也不闲着。
地里的西红柿熟到吃不及,姜馨玉就把红的全摘回来了。
王寡妇做的那瓶番茄酱放了四天了都没有坏的迹象,姜馨玉就准备按照她那方法一步一步来。
去皮太麻烦,她都是先拿刀给西红柿顶打花刀,再用热水一浇,就能完整的把皮扒下来了。
切了半桶西红柿,到熬的时候她发起了怵来,这要是被她熬坏了,这些西红柿就都浪费了。
等王寡妇忙活回来的时候,一锅西红柿面叶汤已经做好了。
姜馨玉擀面条不太在行,擀出来的面条不劲道,干脆她就切成了面叶。
吃过饭后,姜馨玉把难处和婆母说了,王寡妇上次也是瞎摸索做出来的,不过好几天了也没坏的迹象,干脆带着姜馨玉做了一遍。
半桶西红柿可费了不少盐,姜馨玉尝着这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番茄酱,觉得和后世吃的番茄酱味道还挺不同的,但胜在原滋原味,吃的安心。
怕西红柿酱坏,姜馨玉直接把坛子用煮过了一遍,又用煮过的布擦干,熬好的西红柿酱趁热放了进去。
酱都装好了,王寡妇还是怕坏,这要是一小瓶就算了,可这是一坛子。思索过后,她在火盆里烧柴,把坛子放上去烧。
俩人以前都没熬过酱,完全就是凭着猜测瞎折腾,姜馨玉觉得这样烧也没啥坏处,就随她去了。
公社老师们的假期也不是让她们天天闲着,虽然不开会不听讲座了,但属于学校的地里的活她们还得干。
姜馨玉就等着下一批西红柿红了,继续熬酱。
每天都好像有事情做,八月份很快过去,学校也开学了。
姜馨玉在九月初再次收到了姜玉珠的信,信中她隐晦的说,高考可能要恢复了,而她也准备要高考。
姜玉珠的话让姜馨玉挺诧异的,当初她一心想去电影制片厂,现在怎么又想高考了?
姜玉珠得知的高考即将要恢复的消息自然是从周齐那得来的。
周齐家有科学工作者。
在半个月前,刚复出不久就主动要求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主持了有三十多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会议上讨论的重点集中在高校招生。
周齐知晓姜玉珠的姐妹在农村都是少有的高中毕业,就把这消息透给了姜玉珠。
他家人三言两语中透露出了很大的信息量,如果恢复高考,时间将会非常急迫。
如果比别人准备的时间多些,考上的机会就更大些。
可让周齐意外的是,在他把还不算靠谱的消息透露给姜玉珠知晓时,她也起了参加高考的心思,还让他帮忙找复习的课本。
每天排练过后,姜玉珠都会在无人的练习室偷偷学习。
她会想参加高考,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周齐家人的态度,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姜馨玉说过的话,本身优秀才有资格挑别人。她现在没想挑别人,就想获得周齐家人的认可。
拍电影出名,会让她变的不普通,可在周齐的家人眼中,她的职业有些上不了台面。
高考的机会摆在她眼前,她会紧紧的抓住。
改变不少人命运的高考就要来了,对于姜馨玉这个已经复习了很久的人来讲,她真是一点都不紧张。
课本上她不会的问题都被陈奕解决了,他还会给她出题让她做。
她不知道恢复高考第一次的试卷有多难,但在这个连复习资料都没有、并且大部分人都准备不充足的年代,题又能难到哪里去?
第293章 可能怀了
陈奕爱看报纸、为数不多的杂志也都被他翻了很多遍。
从几十年后到了这个灰扑扑的年代,落后的设施和贫乏的物资确实让人头疼,但不少文人的风采真的是值得人瞻仰的。
姜馨玉觉得,他看书时比她改作业都认真。
这人也挺会,隔三天就给她出一篇作文题目让她写,写好后,他再分析点评。
姜馨玉都服了,明明她是老师,竟然还要被他教写作文。
周末去县里学习的时候,她特意去找了大姐姜珍珍。
早产的二外甥危险期已经过了,皮肤上的红还没褪完,看起来跟个丑猴子似的,哭起来也比以前有劲儿了。
看到床边放的高中课本,姜馨玉很欣慰。姜珍珍说要复习,最近应该是没有敷衍。
“二姐又来信了,说恢复高考的日子就快到了,你和姐夫要抓紧时间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