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贼心虚的人见不得一点风吹草动,冯蔓的心当时就提到了嗓子眼。
不行啊,这样不行啊!
姜馨玉就住这栋楼,这大学四年里,王素梅会一直不来首都吗?等以后毕业分配了工作,陈奕会把王素梅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乡下吗?
为什么王素梅这些年不再嫁?没再结婚和别人多生两个孩子,这样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四妹,这华清咋还有挺着肚子上大学的?以后生了孩子咋办?”
陈秋华知道她再说谁,毕竟整栋女生宿舍楼里,就姜馨玉一个孕妇。
“挺着肚子也照样上,生了孩子总有大人照顾。小姜同学学习认真努力,周末别的同学都去逛首都了,她照样去图书馆学习,和她对象一样,都是爱学习的人。”
哪怕陈秋华不是学校的老师,对于爱学习的学生也是高看几眼的。
冯蔓心里发苦,“等生了,孩子哪离的开亲妈,还得喂奶,她要休学吗?”
陈秋华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咋关心起不认识的人了?”
冯蔓神色如常的笑笑,“我就是随便问问。”
“那什么,这边离你家有些距离,你想不想换个地方工作?”
把人换走了,她也能安心些。
不然老太太时不时来找陈秋华说话,总有风险。
陈秋华诧异后摇摇头,“我觉得华清挺好的,事务不算多,学生也都挺省事,我每天也不累,离家远没事,就是多倒一班车,别的也不碍事。我要是能沾点华清的大学气,能让我家的小子和闺女都考上大学,那真是烧高香了。”
冯蔓继续游说,奈何陈秋华对这份工作满意的不得了,没一点换单位的心思。
冯蔓心里烧的慌,不能把陈秋华弄到别的地方去,能不能把陈奕和姜馨玉赶出学校?不,赶出首都,让他们回老家去!只要回去了,陈家人就不会知道了。
可是陈秋华的工作她有办法操控,华清的学生她怎么插手呢?
姜馨玉回宿舍时暼见了冯蔓在宿管阿姨的宿舍里,她心中有些猜想,便问宿舍里的室友:“你们谁知道咱们宿管阿姨叫什么?”
平日里她们都叫舍管“阿姨”,姜馨玉还真不知道她姓什么。
姚欣半枕在被子上翻着杂志说道:“我知道,她姓陈,我爸妈她们来送我上学时专门和舍管说了几句话。”
姜馨玉无语摇头,这世界是真小啊。
陈嘉嘉亲妈恐怕是已经察觉到什么了。
不过管她呢。
周一的英语大课下课后,姜馨玉被于教授叫了过去。
“我听说你们在找房子?”
姜馨玉诧异,“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于教授说道:“新南院那边你们不是去看过?怎么又不考虑那家院子了?”
姜馨玉不知道他为什么管她的闲事,干脆说道:“我和陈奕觉得那对老夫妻家里有些麻烦,我俩以后要上课,不想凭白惹麻烦。”
于教授点点头,“新南院离学校近,租那里的更合适些,我在那边也有一个院子,不过就算小了点,你们要是觉得合适,我可以租给你们。”
姜馨玉真是纳了闷了,“这,不合适吧?”
以她和姜宝琴的关系,她是真不想和与她有关的人有过多来往。但于教授也是好意张嘴,这怎么拒绝得好好斟酌一下。
“你不用有心里负担,在五里桥时,你妈没少私下帮我们这些老家伙,我就是伸手帮一下的事,租金也不能少,你用不着想太多。”
眼见姜馨玉婆婆妈妈的,于老头的脸又臭了下来。他又不是天天好心,这好心一次人家还不领情,他也挺不高兴的。
姜馨玉脑子转的很快,有点不道德的问道:“老师,那院子您考虑出售吗?”
于教授被她噎住。
这年代哪有卖房的?他才刚从乡下回来,可不敢冒着风险再进去。
他的妻子以前被打成资本、主义,他家的房产其实远不止一个四合院和新南院的小破院,可现在被归还的就这两处,新南院的小洋楼和其它几处房产还没还呢。
“姜馨玉,你的思想有些危险。院子可以租给你,但不能卖。”
第345章 心眼不少
眼看于教授背着一只手向前走了,姜馨玉赶忙追上。
她直言道:“老师,你知道我和姜宝琴关系不好,我租了您的房子,她不得不满意?”
于教授拉着脸哼了一声,“我的房子我想怎么处理都行,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你要住就住,一个月五块钱,不住就算了。”
“你这个女同志,心眼倒是不少。”
姜馨玉辩解:“我这是怕您家庭不和睦。”
于锡岭又臭着脸哼了一声,“我看你英语水平不错,有没有兴趣翻译书籍,锻炼锻炼自己?”
姜馨玉应的很快,“可以呀,不过还得您指导指导。”
于教授满意点点头,“你去借《傲慢与偏见》,翻译几章先拿来我看看。”
过去十年里,翻译工作者被打为te、务,国内的翻译事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翻译的发展基本停滞。如今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还属“大课”范畴,出版社的翻译事业也悄摸摸低调的捡了起来。
于教授不为挣钱,就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接了一些书籍的翻译。
翻译的工作是长期的,也不是他一个个体就能完成的,让姜馨玉借书翻译,完全是为了锻炼她。
姜馨玉现在学习的劲头也挺足,再拾起英语,她才发现她过去的英语水平可以提的更高。
于教授愿意给她们租房子是好心,新南院的房子也非常合适,可有姜宝琴在,那房子她就不考虑了。
这事她和陈奕提了一嘴,陈奕和她意见一致,院子再合适,和姜宝琴那种人牵扯上关系,还不够麻烦的。
六月初,陈奕跟着同学徐磊去看了大杂院里“出租”的一间屋子。
这大杂院本该是一个两进的院子,里头大概有二十多间住房,一个院子里挤了百十来号人。
徐磊是本地人,他家住的大杂院就在周围不远处,悄摸摸打听到了这个院子里有一家有意往外出租换点补贴的。
所谓出租,也是偷偷摸摸的,对外得说是亲戚借住。
“屋子是有点小,还是他家两个姑娘都出嫁了才腾出这么一间小屋子,如果不出租,家里人也能把它住满。”
徐磊说的小给了陈奕心里准备,却没想到屋子能小成那样!
那间屋子是屋舍前头盖的“违规建筑”,房顶看起来也不结实,主料应该是芦苇、白灰、麻刀之类的。
这“违规建筑”不光看起来不结实,空间还小,他家的猪圈都比这间屋子大三倍有余。
“这屋子冬天透风、夏天漏雨是寻常,我们这边每一家都是这样的,不过比起你在新南院那边看的房子,便宜了不少,一个月就三块钱。而且,大家伙都热情,邻里关系都还行。”
徐磊觉得这房子还成,以后陈奕妈来了带着孩子住这完全住的下。
是的,这时候的首都房租价格就是这么便宜,可以说全国各地的房租价钱都差不了多少。
陈奕说要考虑考虑,和房东告别后出了大杂院才长出一口气。
他没住过这么逼仄的屋子,这屋子也不是他期待的样子,比他家队里带着猪圈的房子还不如。
徐磊道:“要不要租得赶紧决定,我们这边屋子可紧俏的很,一家好多口都挤在一起,房子根本不够住。”
“我回去找她商量商量。”
陈奕出来看房子了,姜馨玉在图书馆给安娜尔补习英语。
他回来就直接去图书馆找她了。
安娜尔见他来了,有眼色的换了张桌子。
姜馨玉把最新一期的期刊展开给他看,那一页正好是他的论文。
陈奕面色淡淡,并不意外,那篇论文是那位教授审核过的。他把书推到一边,把今天看房的情况说了。
首都的房子不好找,俩人现在算是有两套备选,新南院老夫妻的房子因为他们的儿子感觉挺麻烦的,于教授的房子倒是没别人住,但有姜宝琴,俩人就没考虑过。
“下周末我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徐磊介绍的大杂院缺点很明显,路途上得坐两站公交车,房子也小的很,可比起那两套来,好像也可以考虑考虑。
盛夏将至,校园里已有蝉鸣虫叫,俩人慢悠悠的走在微黑的夜色下。
孩子在肚子里活动胳膊腿,她赶忙拉起他的手贴在肚子上。
“感觉到了吗?”
“她踢的疼吗?”
俩人同时开口。
姜馨玉摇摇头,“不疼,有点痒。”
小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俩人坐在石凳上,周围没人,姜馨玉就把腿伸到了他腿上让他揉一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