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马美丽听的咋舌,这大嫂现在就是有底气,她要是敢这么对公爹说话,不说公爹,就她男人都饶不了她。
“大嫂,馨玉姐妹还寄回来什么了?”
马美丽更想直接问有没有给她这个二婶寄东西。
陈秀云说道:“有些连环画,拿给振武让他看去吧。”
正说着话,本村的媒婆又登门了。
陈秀云看了一眼姜老头,姜老头福至心灵,扬声对杜媒婆说道:“老李家的,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三天两头的登门,连块肉都不舍得提,俺家的门槛都要被你踩坏了。”
杜媒婆眼一翻,才不搭理这个老混不吝的,直接对陈秀云说:“我上次给你提的你真不再考虑考虑?男方可是城里的工人。”
陈秀云不想搭理这个听不懂人话天天讨人嫌的杜媒婆,掀开帘子进屋了。
姜老头见她进去,拿起立在墙根的扫帚对杜媒婆说道:“老李家的,你再登门给我儿媳妇说媒,我就不客气了。”
杜媒婆翻着白眼:“你可滚一边去,都新社会了,寡妇想再嫁就再嫁,你是哪个?管得了这个闲事。”
姜老头一气之下脱了鞋就丢向杜媒婆,正正好砸住了杜媒婆的嘴。
杜媒婆炸了,和姜老头打成了一团。
两人半斤对八两,可以称得上是菜鸡互啄。
杜媒婆是骂骂咧咧的走的。
人走了,姜老头整了整自己的衣服,顺了顺头发,嘴里哼道:“敢到你爷爷的地盘上撒野,让你有来无回。”
门被推开,陈秀云说道:“爸,以后再有人上门来说媒,你就还这样。”
姜老头得意洋洋,“我知道你让我住过来是为啥,放心吧,我可不傻。”
陈秀云“呦”了一声,“你现在倒是怪聪明。”
马美丽在一旁心想:那可不吗?以前老三家儿子多,老头指着老三家给他养老、让他过上好日子,现在眼瞅着婆母死了,老三家毁了,她家又没啥能耐,这老头不得指着出息的大嫂一家?
大嫂要是改嫁了,老头还指望谁去?
公爹的眼睛永远是向着好处看!这么多年从来没变过!
石头胡同里,罗大爷正拿着毛笔在红纸上写对联。
石头胡同里住的人家可不少,大部分人家竟然都拿着红纸过来让罗大爷写对联。
姜馨玉在一旁瞅着,罗大爷一手书法行云流水,整体看上去有种狂放不羁的气质,和他本人的气质并不相符。
“您这毛笔字写的顶呱呱!”
面对她这么直白的赞美,罗老头一笑:“不比年轻的时候了,现在手腕没多少劲。”
他拿起一副写好的对联递给她,“明儿个早上贴上吧。”
姜馨玉:“那真是谢谢您嘞!”
第445章 做客
快过年时,罗大爷成了石头胡同里的大忙人。
各家各户也不白让他写对联,有炸了蜜麻花和焦圈、松肉的都会给他送过来一些。各家各户送一点,他都用不着自己动手了。
陈进华前两天又送来了米面油和肉菜,王素梅炸了糖油果子,也给罗大爷端去了一碗。
陈奕赶在年前从沪市回来了,还没进院门,就闻到了甜香的糖油果子味。
不是婆婆也在,姜馨玉非得跳到他身上贴贴。
陈奕把提回来的东西一一拿出,王素梅竟然还看到了绿豆芽。
“从沪市买回来的?还没坏?”儿子脑子没坏吧,从沪市买绿豆芽回来。
陈奕:“不是,是在巷子里碰到一个卖豆芽的,我就买了点。”
做生意跟做贼的一样,卖完他这一单,迅速换地方。不过这也是个好现象,至少有人做小买卖了。
陈奕带回来的螃蟹就不少,还有一些小的黄花鱼干和虾干,死透的新鲜虾尸体已经硬了,但时间不长,还能吃。
姜馨玉吃够了白菜土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嫌弃海鲜不新鲜了,不然连吃都没得吃呢。
王素梅掀掀眼皮:“你弄这些回来,花了多少钱?”
陈奕镇定自若:“没多少钱,我还给你们都买了东西。”
陈奕给他妈买了双棕红色的浅口皮鞋,除了皮鞋,还有一双棉鞋,一双现在就能穿,一双春天穿。
姜馨玉的是个小皮靴,鞋口处还有一圈软和的白毛毛,看起来就暖和,除了皮鞋,还有一条乳白色的羊绒围巾甚得她心!
不等他妈说话,陈奕说道:“研究所给我奖励了三十块钱,这些螃蟹和鱼虾在沪市算不上值钱的东西,加上鞋子这些东西,其实没花多少钱。”
王素梅信他才有鬼,那面包服说着没多贵,结果好几十,这皮鞋看起来就不便宜。
这次去上海,陈奕只恨自己兜里没有多少钱。
改革开放是还没多久,但沪市的淮国旧里的商品种类更多了,说是二手市场,其实新货不少,还都不要票,街头巷尾中,挑着扁担卖东西的贩夫走卒可比首都的街巷里多不少。
王素梅对儿子儿媳花钱的本事佩服的很,带回来的鱼干不少,她分出一部分给罗大爷送了一些,随即又另外装了两个包裹,让儿子儿媳分别给陈进华和姜玉珠送去。
“你俩先去送东西,等炸完东西我就把螃蟹蒸上,再炒两个菜,回来正好吃饭。”
小靴子姜馨玉当即就换上了,裤腿直接束了进去。
红色的面包服,黑色的裤子配小皮靴,她姜馨玉在七十年代也是走在潮流前线的人。
胡同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好像都在做好吃的,巷子里的味道丰富的很。
到了没人的地方,他牵起了她的手,把人拉进了怀中。
二十来天没见面的夫妻俩在背风的巷子里搂搂亲亲。
坐了公交车,又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军区大院外的警卫亭处。
陈奕没打算进去,报了姓名直接把东西放到了警卫亭那,做了登记后让守值人员送进去就成。
俩人放下东西就光棍的走了,守值人员立马提着东西去了陈进华的住处。
整栋小楼里,就只有陈进华一人在客厅安静的坐着看报。
陈嘉嘉最近天天出去玩,跑的不着家,冯蔓也早就搬出去了,这栋小楼冷清到日光晒进来都透着一股冷清。
等收到鱼干虾干,他眉眼间缓和了不少。
“人已经走了?”
值守人员点点头。
陈进华穿好大衣出门开车,等到了最近的公交车站时,见小夫妻还在那等着。
俩人说说笑笑的,看起来气氛不错。
“吃饭没有?”
“我妈正在家里做。”
陈进华道:“上来,我送你们回去。”
姜馨玉:“我们还得去周齐家一趟,给我姐送点鱼干。”
他的语气虽然和缓,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我送你们去。”
就这样,她在七十年代坐上了吉普车。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家可以买辆车呀。
“去沪市这一趟感觉怎么样?”
陈奕言简意赅:“发现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陈进华欣赏他这一点,只要知道上进,以后肯定差不了。
一路上也就说了这么几句话,到了周齐奶奶家,周平看到他时笑着迎了上来。
周平和陈进华从前共过事,不过后来陈进华一直留在军中,周平从了政,但战友情自是还在。
周齐奶奶家人不少,周国丰和孙昭慧以及他们的女儿也都在。
姜馨玉听她姐说过,周齐还有一个姑姑和小叔在外地,周家可以称得上一句枝繁叶茂。
陈进华询问着周家老太太的身体,周齐奶奶笑眯眯的。
张潼芝拿出橙子和瓜子花生糖来招待几人。
她看到姜馨玉身上的红色面包服,心里觉得这姑娘多少有些不懂事了。陈奕奶奶才死没多久她就穿了红色。
不过她略一细想,就明白陈奕和陈家的关系确实不怎么样了。不过陈进华既然带着儿子儿媳来做客,这说明关系不至于特别糟糕。
姜玉珠和孙昭慧在厨房忙活,听到动静,俩人一起出来了。
孙昭慧哪壶不开提哪壶,“真是稀客,冯蔓呢?我都好久没见她了。”
老太太葬礼过后,就有风声传出来,说冯蔓和陈进华离婚了,陈进华他妈的死和冯蔓有点关系。但这些都没实证,谁也不知道真假。
张潼芝看了孙昭慧一眼。
这弟妹是不是吃错药了?陈进华带着自己儿子上家里做客,她提冯蔓是几个意思?
陈进华不想让家事传的满天飞,“她调去卫生部了,最近她爸身体不太好,她都在娘家照看着。”
孙昭慧没打听出来什么,心里撇撇嘴。
“你们父子一看就是亲父子,眉眼间可像了。”
张潼芝觉得孙昭慧越活越回去了,岔开话题说:“上次联谊会小陈和小姜怎么没去?你们年轻人就该和年轻人多接触,学校放假了,多交几个朋友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