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325)

  王素梅心里不舒服,冯蔓找她算怎么回事?她和陈进华就只有陈奕的关系了。这又不是旧社会,男人还能三妻四妾的,她也不是大老婆。

  冯蔓觉得她的心肠好硬,一点都没有同情心。

  跪了好一会儿,腿都麻了,连缓都没缓,站起身后她就绷着脸出了门。

  出了门到了外头,冯蔓依旧是过去那个走路微扬着下巴神色矜傲的冯蔓。

  都住在一个院里,院里说话的动静屋里怎么会听不到?

  罗大爷知道这是王素梅的家事,在屋里憋着就没露头,等人走了他才和罗朝生一道提着行李出来。

  “这是要回去了?”

  罗朝生“嗯”了一声,“我爸和朵朵也跟我去那边待些日子,以后还要麻烦你们守着家门。”

  王素梅很震惊,这也太突然了。

  就算要去那边,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吧。

  罗老头说道:“我闺女有钥匙,以后我闺女会时不时来看看。有事就去找街道办的,街道办的管不了就去报警。”

  俩人交代了不少话,王素梅送他们到胡同口,“罗大爷,你这个主人家都走了,我再住这不太合适吧?”

  咋想咋怪,她们就是租客,他们走了,就不怕她祸祸院子?

  罗大爷:“你给了钱就安心住着。”

  

  罗朝生摆摆手,“快回去吧,天冷,孩子别冻着了。”

  王素梅懵懵的往回走,见隔壁张大娘正扒着院门往外看,和她的视线一对上,张大娘立马缩了回去。

  陈奕和姜馨玉从颐和园逛回来后看到主屋的门都锁上了,本来不以为意,听他妈说罗大爷带着孙女去疆省后也挺意外。

  这院子不是她们家的,主人家一走,姜馨玉都有种“鸠占鹊巢”的荒谬感。

  初九那天,俩人提着东西去了军区大院,依旧是没进大门,把东西放在了警卫亭。

  两瓶酒一条烟,都是周齐和姜玉珠提过去的,这些特供的烟酒市面上见不到,她们也没票买。王素梅尽管知道陈进华不缺这些,但自觉占了他不少便宜,就把那些东西让儿子提去了。

  这送礼是很有讲究的,王素梅这礼送的陈进华心里难受。

  他可不会觉得她和其它人一样送烟送酒是想讨好他,哪怕送来的是一筐白面馒头,他都会比现在高兴些。

  陈奕依旧连他家门都没进,他也只能难受的平静接受。

  陈启华的孙女结婚,是给王素梅下了帖子,不过王素梅只送了礼金去,婚宴当天人是没去。

  过了十五就快开学了,姜馨玉抽空去了趟社里领报酬。

  今天来领报酬的人不少,财务室外还排起了队。

  大才子马彦庆拿着装着钱的信封出来,拾捯着手上的东西时,一张票据落了地。

  前头有人帮他捡起来,下意识看了一眼上头的数额:“一千三百七…”

  马彦庆随口对那人解释了一句:“这是稿酬加印数稿酬。”印量不算大,根本算不得多。

  那人心里酸的不知道摆什么表情好了,嘴里重复说道:“人中龙凤、人中龙凤…”

  听到这数额的姜馨玉双眼睁大:“…?…!”

  她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吗?是这数额放在现在真的是一笔巨款。就按她以前在公社当老师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得存四年。

  她深切的明白了著作稿和翻译稿的差距。著作稿有印数稿酬,而翻译稿酬是一锤子买卖,之后无论印多少都和你这个翻译人员没一毛钱关系。

  那笔看不见摸不着的钱就像一根胡萝卜在她眼前吊着,点燃了她要早日画好《多宝历险记》的精气神。

  姜馨玉心里酸,但她能控制住自己的表情。

  马彦庆看到姜馨玉上前打招呼说道:“你也来领报酬?著作稿还是翻译稿?”

  姜馨玉:“是翻译稿,我才刚上手。”

  马彦庆点点头,“我的书已经出版了,下次有读书交流会,你把姚同学带上一起去,我正好送她一本。”

  她看着大才子的背影握起拳头,钱钱钱,她要小钱钱!

  新年新气象,比起之前偷偷摸摸做生意的,春天来临时,姜馨玉在街上看到有人光明正大的卖糖葫芦了。

  正准备去支持一下,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几个蛮横的人,对着卖糖葫芦的摊位就冲去了。

  这个时期趁机作乱的人不少,不少做生意的人都遭了秧,让她蠢蠢欲动的心也歇了歇。

  第452章 王素梅的打算

  不是游街的人不少,姜馨玉都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偷偷做着生意,而她家只买过豆芽和胡同里的大公鸡来着。

  说起大公鸡,打眼一看,石头胡同里在大院里养了不少鸡的邻居们也在其中萧索没脸的低着头。

  姜馨玉心想,怪不得有些人会觉得做生意丢人,因为丢人的源头就在这里。

  这一波严打浇灭了所有蠢蠢欲动想做小生意的人的激情,导致的后果是即使个体工商户条例颁布后,街上一时半刻的依旧没有做生意的人。

  姜馨玉特地看了个体工商户条例,条例中允许个人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可以在指定的市场和地点进行商业活动。

  条例颁出后没多久,胡同里因为卖鸡被举报而抓走的邻居被放回来了。

  甭管之前多有精气神,改造过后再出来,看起来都生生老了不少。

  天气已经回暖,胡同里不少乘凉说闲话的人。

  “之前街道办的人来说,每个星期六可以去前头的街口统一摆摊,老王家的,你家鸡下的鸡蛋不少,你可以提着鸡蛋去卖。”

  老王家的摇摇头,“我可不敢了。”

  被人举报了再进去改造吗?说的怪好,可谁知道什么时候风向又变了。这反反复复的,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

  “这摆摊不是随便摆的,说是要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唉,小陈和小姜回来了。”

  俩人应声后就有人拉着她们问:“啥是个体工商户?你们知不知道咋注册?”

  姜馨玉:“得去工商局跑一趟,工商局的人知道咋办,你们听工商局的就行,等证办下来了,再去摆摊做小生意应该就不碍事了。”

  老王家的摆摆手,“可得了,你办了证,说抓你还是抓你。再说,那证是那么好办的吗?”

  老王的话让众人非常赞同,一个二个都歇了去摆摊的心思。

  姜馨玉想让小市场赶紧繁荣起来,这样她们就可以不用票据买到东西了。不过大家伙的思想一时半会儿的还扭转不过来,道路且还长着呢。

  回了家,她婆母正扶着孩子学走路。

  看着自己的娃穿着开裆裤她就想笑。

  “啊啊么”

  穿着开裆裤的娃嘴里张着发出声音,伸着一只手要她抱。

  她的心当时就化了,“他刚才是不是在喊妈?”

  差不到一个月就一周岁了,快能学说话了。

  “么”

  她把小崽子抱起来亲了两口。

  王素梅说道:“之前街道办的人来说可以摆摊了,就在前头的街口,星期六能摆一天。”

  “妈想干点啥?”

  王素梅思索着说道:“我先去办个个体工商户的证吧,你们不是说有这东西再去摆摊就没事了吗?”

  官家办的证,官家还能抓她不成?

  成天在院里也就是看看孩子做做饭,虽然儿子儿媳能干,但养了多少年猪干了那么多年农活的王素梅就不想过这么清闲的日子。之前怕连累儿子儿媳,现在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她就想试试。

  “我想好了,就做头花。”

  王素梅进屋把姜馨玉以前送给她的大肠头花拿出来,“这被我戴开线了,我就拿针把它补上了,这补的时候就知道它咋做的了。供销社里卖的手艺也就这样,我能缝的比它更精细。”

  

  姜馨玉有点尴尬,这大肠头花是她缝的,当时送给婆母的时候说是沪市寄来的。

  陈奕不反对他妈自己找些事情做,但布料并不好搞。

  在他提出问题后,王素梅小声说道:“就前头那户人家她儿媳妇是服装厂的工人,隔段时间就能提回来一些废布条,那些布块不大,服装厂没啥用了就低价处理给有需要的工人。”

  服装厂和纺织厂不一样,生产的是成衣,剪裁下来肯定有废料,这些废料块小,拼接多少小块才能做出一件衣裳?就算做出来了看起来也不好看,但可以做很多大肠头花呀。

  王素梅都想好了,花钱买上不少碎布条,包住皮筋做成大肠头花后就能卖了,每天也不废多少事。

  婆母想干点事,姜馨玉自然支持,叮嘱说道:“妈,第一回 买碎布头你多买点,不然到时候人家看到你挣钱了就不给你供布料了。”

  她倒是想让她婆母直接从源头去拿布,可她不是服装厂的职工,人家凭啥越过本厂职工向外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