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332)

  周锦心里是高兴,但没有洋洋得意。

  她奶奶说过:位必使当其徳,禄必使当其功,官必使当其能。

  这份新工作比她以前清闲的工作可做的事情多了,也能让她更有成就感,比起从前,她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个年代通讯不发达,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往往都是发生在最少一个月以前的事。

  比如某省有什么自然灾害,其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通常会在两个月后才会在电视节目上播出。

  所以和后来相比,如今的电视新闻实效性很低。

  但发生在石头胡同附近斜福街口的事件是本地的,在姜馨玉找完杨荣编辑后,杨荣马不停蹄的就去找了电视台的朋友。

  比起在外省工作的效率,在本地的工作执行起来效率就高多了。

  七月初时电影学院就放假了,连公婆都在周齐奶奶的四合院里住着,姜玉珠和周齐也只能老实回去住。

  一大家子吃完饭,桌上摆着切好的水果。

  电视机响着,周齐奶奶几人都在关注着。

  她们并不知道今天电视里会播放什么,但每天准点在电视跟前守着已经是一种习惯。

  通过全国微电波干线和通信卫星传送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县级电视台同时转播。不管是哪个电视台的节目,只要调到了那个台,守在电视机前的人都能看到。

  周家人最常看的就是首都电视台。

  周齐的侄子闲不住,嚷嚷着要看“芦荡小英雄”。

  周齐奶奶安抚说:“还不到时间,你先去院子里玩一会儿,等我们看完新闻就叫你。”

  周齐侄子:“那一定要快点哦。”

  

  刚把小孩子派出去,电视上就开始报道斜幅街口发生的冲突事件。

  这斜幅街口就是石头胡同附近固定摆摊的街区。

  那天回来后,姜玉珠和周锦都把发生的事告诉了周齐奶奶。

  周齐奶奶对这件事是知晓全部过程的。

  看着节目主持人陈述事实,王素梅的名字被提起几次,孙昭慧皱眉撇嘴小声说道:“也不嫌丢人,竟然还去摆摊。”

  大家都关注着新闻节目,没听到她说的话自然也无从反驳,姜玉珠瞥她一眼,很快收回了视线。

  那张拍下的营业执照照片被主持人拿在手里在电视屏幕中央展示过后,随即用木板夹上支在了一旁,从屏幕上看去,是不太能看清里头的字,但配合着解说,看电视的人都知道那张是营业执照。

  紧接着,电视台的人又展示了那天两拨人对峙时的照片,还有照相师傅所拍的小摊贩们从派出所里出来时的景象。

  周锦的身影不但在电视节目上出现,后续还被主持人表扬了。

  周锦的心砰砰跳。

  她没想过自己能上电视新闻,还会被当着所有看电视的观众表扬。

  “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旨在促进经济发展…所颁布的《个体工商户》条例也不仅仅只是一份文件,该条例允许个人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在指定的市场和地点进行商业活动,望广大市民像王素梅女士学习,遵纪守法的摆摊,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任何扰乱市场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一条新闻不过四五分钟,观看节目的人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也明白了这条新闻的要义。

  国家鼓励大家伙做小生意,但得去办营业执照。有了营业执照,按照街道规定摆摊,任何侵扰市场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做小生意的人不用惧怕任何“势力”。

  这年头只有部分机关单位和少数家庭有电视机,像石头胡同这个片区,电视机数量不过一手之数。

  但一个电视机跟前往往守着很多人。

  这条新闻能够播出,就代表了上头的风向,那些有点小权思想还没扭正过来的人在看到这条新闻后以后行事自然得有所顾忌。

  至于那些小摊贩们,从电视机上看到新闻后,知道办了营业执照合法经营就不会出事,以后不用胆战心惊了。

  新闻节目结束后,小孩子们抢走了电视机看起了动画片。

  周锦吃着西瓜说:“以后我们单位肯定得忙起来了。”

  王素梅办了营业执照后,单位写了一篇办营业执照的流程贴在了墙上展示,告知前来办营业执照的市民。

  想要在首都做小生意,按照条例,首先得提交街道办开具的证明。这个时期人口管制的严格,按照后来指定的要求,王素梅再去办肯定是办不下来的。但以后可没人会质疑她,因为她是上过电视新闻的第一个例子。

  周齐奶奶拍了拍周锦的手,虽然上次已经夸过她了,但名字被电视新闻提起,还是一件给周家脸上增光的事。

  “做的不错,争取年底成为单位模范标兵。”

  第462章 玉珠告状

  奶奶的表扬让周锦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那天也是凑巧了。”不是她妈说让她和陈奕姜馨玉一家多些来往,她还不会和姜玉珠去石头胡同走那一遭。帮王素梅办营业执照,也是她想看在拐着弯有些关系的份上行个方便。她压根没想到会有现在的荣誉!

  “不过也是奇怪了,那天情况乱七八糟的,照片是谁拍下的?”

  这个姜玉珠有发言权,在刚才看到电视里的画面时,她就知道这新闻和她妹子有关。

  “那天对峙时,我小妹让我偷溜去喊照相馆的照相师傅,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她什么目的。”

  话都没说完,大家却明白她的未尽之意。

  周国丰:“你妹子还挺聪明。”

  最重要的事这事还干成了。

  这事想办成可不容易,这条新闻能不能放出来不是这么简单的,必然是请示过上头,上头觉得放出来没问题,才能让观众看到。一般胆小怕事畏首畏尾错判形势的人可不敢干这事。

  张潼芝喝了一口茶,不敢相信这事是农村丫头能想到的,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情况下,她还有心思琢磨别的?

  她看向自己闺女:“这次你倒是还沾了别人的光了。”

  姜玉珠笑说:“大姐可没沾,妈你是没见到她那天的气势,那些个混混的都被她镇住了,一般的妇女同志可没那能耐。”

  儿媳妇夸自己闺女,张潼芝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

  正堂里气氛和乐融融,周锦被长辈夸了一圈,孙昭慧心里那个难受啊。

  她生的都是闺女,咋没见婆婆这么待见?不就是上了新闻,有必要搞的跟做了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一样?说到底不还是别人家的人?

  “周锦,不是二婶说你,你到底是个女人,遇到事了强出头容易出事,上次是运气好,下次咋办?好好作工作是应该,但也该注意人身安全。”

  孙昭慧一副关心的样子把张潼芝恶心坏了。

  周锦心里也不舒服,这话要是换三婶来说,她绝对不会认为她有别的意思,那保管是为了她好,可二婶这么说就有点膈应人。

  “二婶说的是,以后我会注意。”

  怎么也算是一家人,她又是长辈,周锦在这种场合绝对不会和她红脸。

  孙昭慧得逞后心里哼了一声,正得意时,就听到姜玉珠说:“二婶,我小妹她婆母让我问你,你上次说的那什么电视机的事搞清楚没有?”

  孙昭慧心里下意识一紧。

  感受到来自四周的目光,她手心都出汗了。

  果然是会咬人的狗不叫,这姜玉珠成天看起来脾气好的很,还能在这等着她?

  “老二媳妇,什么电视机?”周齐奶奶疑惑的看着她。

  孙昭慧艰难的咽了咽口水,心虚的想着怎么搪塞过去,一时半会儿的额头上都急出了汗:“就陈奕他妈,那次问了我电视机的事,我说装电视不容易,要捣腾的地方不少。”

  姜玉珠微微撇了撇嘴,没有拆穿她。

  二婶给她小妹婆母做媒,对象还是周齐二婶亲哥,这种事不好摆在台面上说,她要是公然把这事挑出来,周家的人也会觉得她心眼多。

  之前大家伙都在看新闻,她可是听到这位二婶说她陈奕妈丢人。

  

  二婶给陈奕妈说亲的事早在俩月前她就知道了,不过一直没有挑明的机会,刚才这么说,就是故意吓吓她,所以那问题她问的不清不楚的给她狡辩的机会。这位二婶又不是个蠢的,自然不会自爆。

  嫁进来快一年,周家的人大都是什么性格姜玉珠都摸的差不多了。

  她们电影学院有一个返聘的老教授说过,太闲,那不是福气。

  闲的人容易胡思乱想,容易生事,这话放在这位二婶身上真是非常贴合。周家其它人都有工作,就这位二婶一人整天闲的没事做,除了讨好奶奶,就是暗中观察周家每个人的情况,对什么事都要“关爱”的插个嘴找一下存在感,看起来心善好相处,实际上心眼最多。

  你不偶尔亮一下爪牙,她就觉得你好欺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