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338)

  她和村里的姑娘不是一路人,姜馨玉以后和她也不是一路人了。

  马美丽今天难得大方,把从过年留到现在还没舍得吃的腊肉提过来了一条,还拿了不少鸡蛋。

  人多,姜老头做了好多菜,可忙活了好一阵。等坐到桌前看到酒已经摆在上头,嘴当即咧开了。

  陈秀云就知道他这德行,不就着菜他都能喝一斤,这辈子就这点爱好,只要有烟有酒有菜,让他干啥都行。没了老太婆和姜老三一家子,老头子现在是一门心思的混吃混喝了。

  一顿饭吃到月上中天才散场。

  王素梅回自家院里看过了,屋里不好好打扫确实住不了人,今天晚上她们还真就得在这院里住下,索性儿媳妇娘家屋子多,咋样都够住。

  陈秀云稀罕外孙,抱着不肯撒手。

  姜馨玉往脸上拍着雪花膏问姜老头什么情况。

  陈秀云没说很多人都想给她介绍对象的事,“姜宝琴一家子进去后他就成天对外说你们是他最出息的孙女…”

  

  俩人聊着天,陈秀云得知她们还要去疆省,心里那个诧异啊。

  “咋想起来折腾生意了?不好好读你们的书。”

  姜馨玉和她是一通巴拉巴拉。

  母女俩聊到半夜才睡,第二天一大早鸡打鸣就醒了。

  不是姜馨玉不想睡懒觉,纯粹是生物钟到了,再睡也睡不着。

  王素梅一大早就回去打扫卫生,姜馨玉回去的时候屋里也还都是灰。

  她扇了扇灰,皱眉说道:“反正也住不了几夜,还收拾干啥?以后你也甭回来,等下次再回来就盖栋像模像样的小二楼。”

  王素梅摆摆手让她离远点。

  “这是家,回了村咋能不收拾?一会儿你和陈奕去公房问问,你俩有没有地。要是有的话咱们还得把这地租出去。”

  “去去去,别杵这。”

  姜馨玉被赶走了,走在村里的小道里,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田地里的露珠被红霞蒸腾散出青白之气,一眼望去雾蒙蒙的,村里的大娘大爷叔婶见到她就笑着打招呼,一切都挺美好的,直到在半道上碰到了抓着一把野菜的刘彩凤。

  看到这张脸她就想去了被这女人打死的小黑。

  当时她的脸就阴沉下来了。

  她目光不善,刘彩凤绷着脸防备的问:“你想干啥?”

  “你打死的我家小黑?”

  刘彩凤没想到这事还没完,都一年多了,竟然还有人为了那条死狗找事。

  为了那只狗,王素梅弄死她家的鸡,陈秀云对着她家院门骂了半个来小时,每次回村见到她都没好脸色。

  村里人都捧高踩低的,也有那贱嗖嗖的人在背后骂她手贱。

  “是我打的,咋了?”再来一回,她还要敲死它!刘彩凤眼中尽是刻薄。

  姜馨玉说道:“不咋了,我诅咒你家永远没钱,别人都富的流油,就你家一直穷到头。”

  要是小黑被打的那天她在场,她非得和这娘们干一架。

  对别人来说小黑就是一条狗,可对她来说并不一样。

  刘彩凤气的眼睛喷火,不等她指着姜馨玉骂,抽着烟的姜老头走到近前摇头晃脑的说道:“用不着你诅咒,她家现在就是穷的叮当响。”

  “这年后啊,大家伙都去地里上工了,她偷懒不去上工,在家烧着水,上个茅厕的功夫都能把房子给点了,那浓烟滚滚的可吓人,你没瞅见她家院子和泥坯土屋还是今年新盖的。”

  “钱都拿去盖房子里了,砖头的都建不起,可不穷的叮当响。”

  姜老头的语气特别欠揍,把刘彩凤的仇恨都吸引过去了,她抓着野菜丢向了姜老头。

  姜馨玉心想:这就是缺德缺的冒烟了,纯属报应。

  妈的,心里真是舒服多了!

  “你个老不要脸的,我让你胡说八道。我家就是不小心着了火都比你这个老不死的可差远了,以前最疼的三儿子一家都去蹲篱笆了,你咋还有脸活着的…”

  姜老头不甘示弱,和刘彩凤骂起了架。

  …

  第470章 去疆省

  有人的地方就永远缺不了热闹,农村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

  在村里溜达一圈,姜馨玉得知知青文桂丽在去年的高考中已经考上了省内的大专,她前夫李强为了阻挠她去上学还去闹了一场。

  村里的知青已经陆续回城,如今知青点里住着的和以前相比人数只有一半了。

  “馨玉,听说陈奕爸还活着,还是大领导,你婆婆以后是不是就不回大队了?”

  不用她回答就有人接话,“首都多好,要是我我也不回来,以后有可能变成城里人呢。”

  …

  姜馨玉糊弄了几句就去了公房。

  公房里人不少,隔壁前进大队的人也在,姜馨玉还瞅见了夏东民。

  两方人吵的不可开交,她听了一耳朵才知道两个大队是在争渠和地的归属。

  会计老赵叔都躲到一边了,姜馨玉凑过去蹲下问:“叔,我和陈奕有没有地?”

  老赵叔点点头:“按理说是有的,你们的户口现在不在公社,但没有工作单位,等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单位后地就得收回来。”

  老赵压低声音:“回去给你婆婆说说,你家的地租给我们种,农业税、公粮、提留款我们给你们交,另外再给点租金,你们看多少合适。我还能给你们争取分块好田。”

  姜馨玉点点头,“行,我回去和我婆婆说。那赵叔,我家孩子能不能分到地?”

  老赵:“户口上没?落了户口就有地。”

  老赵算了算,这四口人就是四亩八分地,要是能租上,租金给多少合适呢?

  村里盯着姜馨玉家地的人可不少,连姜馨玉二叔二婶都有这意思,和陈秀云提了一嘴。

  王素梅家的院门不断有客人上门,陈奕把票买好,姜馨玉抱着孩子去上了户口,在村里就待了两天三人就启程去疆省了。

  火车越往西去绿意越少,山地多了起来,隧道变多,不少地方打眼望去黄秃秃的。

  “咱们那边的山上都长着草和树,这边的山上光秃秃的啥也不长。”王素梅没想到一个国家不同的片区景色这么不同。

  对面座位上的大爷说道:“这边还好,再往南去,一眼看去全是戈壁滩,这个时候的吐鲁番热的能把闷在沙子里的鸡蛋都烤熟…”

  没买到卧铺票,三人坐的是硬座,虽然煎熬了些,但看着窗外的风景竟然没有想象中的熬人了。

  不过火车里是真的热啊,这大夏天的车厢里连个风扇都没有,这么多人挤在车厢里味道也不怎么好闻。

  王素梅想做干果生意只是一时兴起,和儿子儿媳提过后一家人说来就来疆省了,可这一路上她也想过了,疆省实在是太远了,想做干果生意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来回一趟不容易,光是货物运输就难住她了。不过来都来了,就像儿媳妇说的,就算办不成事,来转转、看一看也是好的。

  “这位大哥,你是疆省人?”

  大爷点点头:“我是兵团人,在这边安家落户了。你们来这边是干啥的?”

  有人说话就有人插嘴,大家伙七嘴八舌的,看起来都极为热情。

  这一节车厢上大部分的人竟然都是回家探亲又回来的“兵团”人。

  路途上有人说话自然不会无聊,火车终于在乌市停下,姜馨玉觉得自己的腿和脚都肿了。

  下了车,车站广场上有很多民族同志,王素梅看的啧啧称奇,这些民族同志长的咋跟外国人一样,各个眼窝深、鼻梁高,大胡子不少,就是味道有点不好闻,有点像羊膻味。

  “那小闺女长的真不赖,睫毛又长又卷又密。”

  

  姜馨玉总结:“像个洋娃娃。”颜值超高。

  “王素梅同志,小陈、小姜…”

  烈日炎炎下,穿着浅蓝色衬衫的罗朝生牵着朵朵边走变对她们挥手。

  走到近前,王素梅问:“你爸呢?”

  “天太热,我没让他来回折腾。”

  “走,先坐车去我们那。我爸最近和隔壁的大娘学会了做酿皮子,今天一大早他就在洗面,一会儿回去就能吃个凉的降降暑气。”

  天蓝的没有一丝瑕疵,温度也是真高,热的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姜馨玉左张右望着,觉得这地盘可真大呀,那些民族同志说的话她一句都听不懂。

  “罗叔,那边的瓜咋卖的?”

  罗朝生笑说:“五分钱一公斤,这边巴郎卖东西都是论公斤,不是论斤,甭在这买,叔家里有,回去就能吃上。”

  姜馨玉不敢相信这个价钱,首都有卖瓜的,都是一毛钱起步,还是一斤来着。

  “五分一公斤也不便宜了,这边啥都不多就是地多,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瓜,也就在城里工作的得买瓜吃,卖瓜的多,拉到市里又卖不上价钱,可不得便宜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