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381)

  陈奕又问:“那他家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人?”

  “咱们这院里还住着他大儿子一家,他大儿子叫金有东,这会人应该在街道上扫马路牙子或者掏公厕的粪,你们去找找,就我们这片胡同。”

  俩人走了十分钟不到,闻到刺鼻的味道时就见一个大爷挑着两个沾满了污秽之物的桶从厕所后出来。

  味道实在刺鼻,姜馨玉想想这人要是也会炒货,用这双掏粪的手去炒干果…

  不是她瞧不起掏粪工,实在是接受不了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和粪便有关系。

  陈奕喊道:“是不是金师傅?”

  金有东将粪桶里的东西倒进三轮车上的大桶内,回过头看着俩人,“啥事?”

  陈奕上前说道:“我听别人说您家以前会炒干货,本是听别人介绍的您父亲,我想雇他给我们帮忙,来到这才知道他已经不在了。”

  金有东忙道:“你俩去街口等一下我,十来分钟我就能回来。”

  到了街口,姜馨玉狠狠吸了两口新鲜空气,“你还挺自在。”

  陈奕扭头看她,“在大队的时候猪圈不是在院里?夏天咱们不是照样住那?”

  姜馨玉哼笑一声:“你要是觉得舒服,就回去继续住呗,我肯定不拦你。”

  堂堂陈总,以前进过猪圈吗?来到这个年代,不但和猪同住一个院内,还要干活伺候它们,还真是入乡随俗的很。

  想起过去在村里的日子,她笑出了声。

  金有东很快就回来了,离的近了,身上那股味可是相当明显。

  “你俩是要雇人炒货?还是学炒货?丑话说在前头,我爸说我们家的手艺不能外传。过去紫禁城里的贵人都指名要吃我家炒的松子,我家炒货的手艺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姜馨玉问:“您现在干的是这份工作,还会炒货吗?”

  金有东挺了挺胸膛,“那咋不会?小时候我爸就教我,这些年逢年过节的家里炒东西都是我做的,我爸都说得了他真传。”

  “那您这工作…?”

  金有东立刻说道:“我当然是继续做,你们要是雇人,我让我儿子给你们干,他刚回城,正巧没工作,不过你们放心,他的手艺也是从小练到大的。”

  这人太过主动,话又说的特别满,姜馨玉觉得不靠谱。

  陈奕有同样的感觉,干脆道:“明天下午五点到华清大学新南院九号院来,调料你们自配,路费我这边可以报销,炒过货尝过后我们再说别的。”

  行不行,手底下见真功夫。

  他家要是不行就再找别人呗,来都来了,总不能无功而返。

  金有东连连点头,“好好好,明天我儿子一定去。”

  第530章 编辑找来

  当天晚上,金有东小儿子儿媳回到家时就听到他唱的正高兴。

  桌上摆了盘花生米,一杯小酒一盘花生米,他自己喝的挺高兴。

  比起白日里那副邋遢的样子,金有东已经换下了白天的工作服,尽量把身上洗干净了,至少坐在那异味很轻。

  “爸,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

  金有东问:“福海,你两口子又没找到事做吧?”

  金福海的媳妇张巧巧没吭声,她是乡下来的,跟着男人进城是挺高兴,但进了城才发现城里的工作有多紧俏,连扫大街、掏粪的临时工都轮不到她男人,更别提她这个外地人了,她的户口至今还在乡里。

  金福海摇摇头,“知青办那边有空缺也轮不上我们,我们在外头跑了一阵,想着不如去卖炒货,就是不知道去哪收瓜子花生。”

  金有东有些得意的笑着说:“现在还有人知道咱家祖上的名声,今天有人跑来要雇你爷爷炒货。”

  金福海吃惊。

  他就记得以前家里那口爷爷万分宝贝的大铁锅都被人抢走砸烂,爷爷好悬没出事,不是迫不得已真的找不到工作,他都不想去街头卖炒货。

  听他爸吹过不少回曾经的辉煌,可谁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他敢说的是,他家的炒货味道绝对顶呱呱!

  “爸,你的意思是你要去给别人干活,把打扫街道,掏粪的工作留给我?”

  金福海的语气里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兴奋。

  不是他想掏粪,是实在不想这么游手好闲下去了。

  街道天天扫,掏粪不是天天掏,这活他干的来!

  金有东白他一眼,“年纪轻轻掏什么粪?还嫌咱家不够臭?我让你去给人炒货,你不是会吗?过年家里炒货都是你干的,家里还有调料,不齐的我下午都去买齐了,明天去给别人露一手,咸香的、五香的、焦糖的,香辣的,我都教过你,明天把握好火候,能不能有工作就看你自己了。”

  金福海听后摩拳擦掌,和自己媳妇对视时,俩人眼里都是激动。

  周一上午在宿舍碰到室友时,姜馨玉被张喜告知昨天下午有自称是沪市美术出版社的编辑的人来找她。

  姜馨玉眼睛一亮,“是男是女?人去哪了?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还会来?”

  张喜摇头,“你等会问姚欣,她昨天带着人去新南院那边找你了,你不在院里,我也不知道后续。”

  姜馨玉恨不能把姚欣赶紧揪过来,这家伙早上起不来床,每次早上上课永远是踩着点进教室,成天还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她花费了那么长时间制作的读物是不是有个好结果啊?

  等姚欣打着哈欠踩着点进教室已经是十五分钟后的事了。

  目光搜索到姜馨玉旁边用书本占着的空位,姚欣没精神的坐下。

  姜馨玉立马开启了小纸条模式。

  “昨天有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来找我?”

  “是有,你不在院子里,他说今天中午再来,就在湖边的长椅那等你,说是找你谈画册的事。你那本画完了?让我看两眼完整的。”

  姜馨玉嘚瑟的写道:“要是能出版,我送你一本。”

  她这会儿心里美着呢,如果不是看中了她寄过去的东西,怎么会有编辑亲自过来?

  

  上午的课结束后,姜馨玉在湖边见到了这位来自沪市美术出版社的编辑。

  “姜同学,你好,我叫赵卫华,是沪市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我知道你中午还要去食堂吃饭,就直说了,我们社有意出版你寄过去的读物,你保证这本书全为你本人单独所作吗?”

  姜馨玉肯定点头,“你好,赵编辑,我保证是我单独所作。”

  赵卫华点点头,“行,我想看一下完整的一册读物。”

  姜馨玉看了看手表说道:“现在时间还够,我去食堂打点饭菜,不如拿上东西去我家谈具体事宜?”

  这里人来人往,不是谈事情的地方。

  院里有张桌子,就在厨房外头,姜馨玉搬出两张凳子,把画册拿出来,又给他倒了水。

  赵卫华吃惊于院里堆了这么多货物,不过并未多话,而是翻看起了画册。

  他看的很仔细,翻到最后一页,他道:“还有悬念,没有完整的结局。”

  姜馨玉点点头,“故事构架很长,我本来就没打算一册书画完。”

  一幅画能讲多少内容?又不是文字。

  赵卫华明白了她的意思,觉得她挺有头脑。也是,华清大学的大学生,有奇思妙想也不奇怪。

  “姜同学的画风独树一帜,中英文结合,内容也有教育意义,我们主编觉得你这本画册想法很新颖,想尝试出版。咱们来谈一下合作模式。”

  姜馨玉喜欢他这种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的交谈方式,真的能省很多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册 出版后卖的好,你会选择继续画?”

  姜馨玉点点头,“这是一定的。”

  赵卫华接着问:“那买断和版税你更倾向于哪种?”

  姜馨玉喝了一口水问:“如果买断,你们出版社能给多少?”

  赵卫华思索着说道:“姜同学,你应该知道,你这本读物市面上从来没有过,所有我们出版社要出版也是冒着风险的,销量不好说是其一,全部彩色内页投入生产成本也很高,如果…”

  姜馨玉只是浅浅一笑,没急着打断他的话。今天这位编辑说的话比首都美术出版社的主编说的好听多了,更何况人家有意出版她的作品。

  最后赵卫华给出了五百元的价钱。

  这个价钱,姜馨玉自然不满意。

  “赵编辑,现在的大学里,英语是一门大课,未来几年很难说不会被列为必修课,又或者有一天英语会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这本书作为有些许英语基础的启蒙读物应该挺不错,不如你说说版税合作的分成。”

  赵卫华就知道大学生不好打发。

  “你说的事还没发生,但我不能绝对的说那一天不会到来。如果你能找你们学校的教授给你写序言推荐,我们出版社可以给你百分之八,如果书籍出版销售数量可观,第二册 的发行合同也要签我们出版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