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睡没睡着她不知道,反正没一会儿她就睡着了。
陈奕听到他妈起床的动静、听着厨房里火烧起来的动静、听着两侧传来的均匀的呼吸声。
这些平凡又寻常的声音,未来两年他都听不见了。
天未亮,他悄悄起身洗漱,戴手表时看到桌上的文件袋,拿起来去了隔壁书房。
整份文件是手写的,最后一页写着“多人指证,贾宏已被逮捕,正由检察机关审查,若所有罪名成立,必定会判处死刑。”
看到结果,他轻舒一口气。
翻回首页,记录的是案件的经过。
能把贾宏送进去并不容易,虽然他祸害了不少妇女同志,但大多数人都会因为顾忌名声不出面告他。
宋志昆告知姜馨玉的两桩案子,一个年轻女同志精神出了问题,另一个人间蒸发了。
这两桩案子是没法作切入点,但公安还是劝说精神不正常的女同志父亲去报了案,案子立了,才有正当理由去调查,省里头下去的同志就盯住了贾宏本人。
一个有各种传言劣迹斑斑的人平日里装的再好,也控制不住那颗蠢蠢欲动又视法度为无物的心。
不过盯了他小半个月就有发现,受害人是市医院一名未婚小护士,被他胁迫有些时候了。当天被抓了个现行,小护士之前恨都不能自杀,被劝了好久并且上头保证会给她调到外地医院后她才愿意作证去指证他。
贾宏被抓,他爸当然坐不住,还试图向上找关系保人,连小护士的娘家人都被威胁了。
贾宏他爸不动还没事,他一动,小护士娘家人一反映,贾宏他爸先被警告,后被停职接受调查,哪还再挑战法律?
上头来调查的人总归是外来户,就找了本地的公安协查,贾宏有一跟班跟他关系最为亲近,听说是上头来的人,不过被关了一天,被吓的把知道的都撂了。
那个人间蒸发的女同志就被埋在城外的山沟里里,埋的挺深,公安找到地方挖了个把小时才把尸体挖出来。
这几年被贾宏祸害的姑娘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不过愿意出庭指证他的只有两个。
这个时候她们不是怕贾宏的威胁,而是为了名声考虑。
陈奕看完后把文件装了回去。
贾宏的罪名虽然还没定下,但他觉得应该不会再出什么意外,一个死罪肯定跑不了。
王素梅半宿没睡,煎了韭菜盒子,蒸了鸡蛋羹,滴了香油,做完了还不消停,又和面炸了糖油果子。
陈奕吃完进屋提行李,姜馨玉正睡眼惺忪的坐在椅子上给孩子把尿。
尿桶被放到一边,陈奕把孩子抱起来狠狠亲了一口,姜晏不知道即将和亲爹别离,闻到了香油鸡蛋羹的味道使劲儿往亲爹脸上凑。
“我走了。”
他不让送,婆媳俩还是看着他上了大巴车,
回到家王素梅回自己屋就默默哭了。
姜馨玉给孩子喂着鸡蛋羹,听着里头时不时吸鼻子的声音,戳戳儿子的脸蛋,“叫奶奶出来吃饭。”
她扶着他慢慢到了门口,姜晏奶声奶气的大声喊“奶”。
王素梅知道让儿媳妇看了笑话,出来后洗了一把脸。
“馨玉呀,可怜你了。”
姜馨玉是不舍得陈奕,但没到觉得自己可怜的地步。
“妈,我哪可怜了?他就是出去两年,等我毕业,他也回来了。”
“咱家现在有院子有店铺,不缺吃不缺喝…”
一提起店铺,王素梅拍了拍脑门,“你不说我都忘了,今天卖花生那老汉要往咱们铺子里送百十公斤花生,都是他们村自留地里种着留给自家吃的。”
花生在首都也是稀罕物,每个家庭每月的配额都是有数的,供销社里卖的可不便宜,炒熟的好像要两块二一公斤了。
“你给的啥价钱?”
王素梅比划说道:“四毛一斤。”
“我打听过了,统购价三毛八,我出四毛,他们家里有余粮肯定都愿意卖给我,老汉说了,除了他们村的,咱们铺子里要是继续收,他可以去别的村收,除了花生,还有瓜子、核桃这些,也能找找看。”
一说起铺子里的事,王素梅心里的难受劲都消了不少。
第537章 琐碎
开学后姜馨玉一周只有空去一回铺子,每天店里都会留上固定的二十块分分毛毛的零钱用作找零,剩下的营业款王素梅会拿回来,数好后记在账本上,再锁进抽屉里。
最大的面额是十元的大团结,抽屉里有五千二百块,如果不给院子的钱两千块,她们手里得有七千多。
姜馨玉拿着皮筋把钱捆好,全部装进了书包里,对婆母说:“妈,我用了你那张存折上的钱先给你补两千回去,剩下的一部分用于下次进货。账本上我都算好了,你有什么疑问就问我。”
她觉得让她婆母每天数钱登记是有用的,至少她婆婆现在会看账了。
王素梅觉得儿子儿媳把账跟她分的太清楚了,摆手说道:“那张存折让你收着就是让你管家里的账,家里的钱你全收着我都放心。”
她也不怕儿媳妇把钱给娘家,儿媳妇娘家就一个半路来的小川,陈秀云的工资够养两人了,她也不是会向女儿伸手要钱的人,要是真出了啥事,帮忙那也是应该的。
都是一家人,儿媳妇没有不满,家庭关系才会更和谐。
“我之前看电视,哪个省来着,村里有人承包了猪场,养猪成了万元户。”
姜馨玉笑说:“下个月咱们家也能成万元户。”
店铺开了不到三个月,销售额已经过万了,不过进货和各种花销让他们手里的钱没有这么多罢了。
王素梅眼中有遗憾,“我要是还在村里,也把队里的猪场承包了,养它个百十头,年底也是万元户。”
她是真心遗憾,在队里养了那么多年猪,她最会的就是养猪了。
姜馨玉把装着钱的布包挎在身前,又把孩子抱起来,“妈,先去存钱,再去店里吧。”
存折里的缺口还有不到两千,等下个月就能全补上了。
市场店铺后的空地上,金福海正带着他媳妇张巧巧一起在后头忙活。
一个超大铁锅支在地上,炒巴达木的香味飘了老远。
店里客人不多的空隙,宋亚辉到后头来找王素梅,说货房里有老鼠,巴达木被啃了不少,好几个袋子都被咬破了口。
姜馨玉第一反应是弄只猫回来养在货房里,在里头给它弄个窝,保准老鼠不敢再猖狂。
王素梅骂着老鼠时,送花生的老汉蹬着三轮车上了门。
三轮车上被装的满满当当,绳子捆起来落的老高。
之前说的先送几十公斤,结果一车拉过来了二百多公斤。
王素梅傻眼了,上次这老汉不是说收上几十公斤都挺不容易么,毕竟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种的这东西不算多。
老汉搓着手呵呵笑道:“我就在我们村和隔壁村问了一下,家里有的都愿意卖,进城一趟不容易,得骑三个多小时,借个车也不容易,你们店铺专门卖干果,肯定不嫌货多吧?”
这边铺子里的收购价四毛,统购价三毛八,他给别人出三毛八分五厘,多这五厘村里人都愿意卖给他,手里钱不够,就借了不少。
他算了算,要是顺利的话,跑这一趟把货全部送出去,转手一斤就挣一分五厘,一百公斤就挣三块,二百公斤就是六块,跑这一趟,真的没少挣。
“我们铺子确实不会嫌货多,但得看看你花生的质量。”姜馨玉让宋亚辉先卸货,称重后再把里头挑一挑,挑出来的再减掉。
老汉和宋亚辉一起往下头扛着包,“你们放心,这些花生晒的都可干了,也没啥土,坏的干瘪的我都挑过一遍才收的。”
称重后,一共二百四十八公斤,倒在大簸箕上扒拉一阵,一共挑出一斤明显有问题的。
姜馨玉结了一百九十八块的货款出去,老汉跑一趟赚了七块钱。
老汉收了钱心中激动,以往他背着货来城里卖花生,一天也能卖好几块,可起早贪黑的要熬一整天,坐在摊位跟前心里难免焦急,当天的货背过去卖不完还要再费劲背回去。
现在好了,以后他要是专门收货卖给店铺,就不愁每天摆摊坐在摊位上熬人了。
货款结清了,姜馨玉问道:“这些都是你们自留地里种的花生吧?”
自留地里花生她家敢收,要是公地里的,那可不能收,不过钱都给了再问就是在放马后炮。
老汉把钱塞回兜里,“是各家自留地的,家家户户种的不多,别的乡还有种葵花的,你们要要,我就去收。”
王素梅毫不犹豫点头,“收,只要质量好,花生瓜子核桃我家铺子都收,要是有毛栗子,我们也收。”
干果铺子种类得多点,才更吸引顾客。
花生瓜子城里家家户户每月也没多少份额,在铺子里绝对都是好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