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妈什么意思,二叔做的对不对,轮不到我来评价,您要是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
在周家,她向来都是收着的,尤其是有婆母的场合。在周齐奶奶家和他父母家都有她和周齐的房间,她却觉得还没学校宿舍住的舒服。
张潼芝点点头,“听不明白?那我问你,你觉得你二叔是因为那两千块钱才这么生气的吗?”
姜玉珠摇头,“当然不是,二婶的行为影响了二叔的工作,妨碍了他的前程,她为了娘家的子侄影响了咱们家的名声。”
她知道婆母想听什么,把话说的明明白白。
张潼芝点评道:“你也不笨。你二婶的事就是个教训,我不想有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可以像你二婶一样不为家里做什么贡献,每天能讨你奶奶开心也行,但绝不能做出抹黑周家的事。”
姜玉珠反驳:“我娘家人从来没有惹过麻烦,也没让我做什么为难的事,未来也不会给周家抹黑。”
张潼芝知道儿媳妇娘家姐妹三个都挺争气的考上了大学,考自身改变了未来的阶层,但娘家还有一个收养的弟弟,现在敲打一二也是防患于未然。
像孙昭慧这样把娘家侄子看的比亲生闺女看的更重要的人不少,她可不希望以后儿媳妇也是个昏头的。
“你要记住士农工商,以后少掺和你妹子家的生意,也别耽误了周齐的正经工作。”姜玉珠的态度也激起了张潼芝的怒气。
钱能做什么?这世上钱办不到的事情多的是。
姜玉珠憋的心口闷,“妈,这事您应该给周齐说,我是他媳妇,可我都听他的,您找我说没用。”
婆婆以前还对她们说让她们多和她妹子家来往,结果今天借着二婶的事敲打她,她有种婆母就是不想让她过的太舒坦的感觉,时不时非要贬一贬她,让她认清自己的地位。
张潼芝没想到她还敢顶嘴,语气也严厉了些,“你多有主意我们不知道?你听周齐的?我让他劝你换个职业,你同意了吗?”
姜玉珠:“我同意了,以后没想继续做演员。这里太闷,我不舒服,想回去休息,您有事就找周齐说。”
她都嫁进来了,乖巧儿媳妇也当了,平日里对公婆够恭敬了,但她什么都没做错,还要被莫名其妙说一顿,心里的刺也顶起来了。
咋的,还能让周齐和她离婚不成?再忍气吞声,婆母也不会从骨子里喜欢她,依旧会趁着周齐不在家的时候打压她。
张潼芝看着姜玉珠的背影,气的半晌没回过神。
真是翅膀硬了!
她兀自气了半晌,回去后难免向自己丈夫抱怨。
周平把书放到一边,摘下眼镜,语气平和说道:“你想当搅事精?让你儿子和儿媳妇夫妻不和?再影响和我们的关系?我以前都没发现你有当搅家精的潜质。”
“我印象中的你,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中也不是这种没事找事的人,你该反省反省自己,为什么会时不时想在儿媳妇面前立威,儿媳妇不是外人,也不是你的敌人,你不该抱着小心思闹的家宅不合。家和万事兴,心齐福气长,你该明白这个道理。”
周平以为妻子会喜欢姜玉珠这个有主意有心气的儿媳妇,没想到婆媳俩磨合这么久还是面和心不和。
张潼芝伸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你说我搅家精?让我反省?我是她的婆母,是长辈!你没见她刚才对我什么态度!毫无尊重!她以为拿捏住周齐就高枕无忧了。我提醒她以后别和孙昭慧学,有什么错?她娘家妹子家还开店铺做生意,做就做,拉着周齐干什么?…”
工作态度认真的女人在吵架时也是执拗的,周平被折磨的什么都做不了,和她分辩了近一个小时。
夫妻俩也没争出个输赢,都窝了一肚子气。
等周齐回来,周平拉着脸把人叫到院里,“那边的房子装修好了没?可以住人了吧?”
周齐纳闷点点头,不知道他爸的怒气是怎么来的。
“下周再放假就别回来了,你和玉珠住那边去,平日里多回来看看你奶奶就行。”
不住在一起,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儿子又不是路边的街溜子,天天都去单位报道,工作态度认真,周平觉得这样就行了,资历慢慢熬,有家里在,未来差不了。
儿媳妇还是大学生,人也上进,他觉得没什么好批评的。
她娘家妹子更是争气,还能出版读物,家里开铺子做生意又怎么了?
政策慢慢放开了,他闺女都去了工商局,个体户让市场焕发了活力,解决了知青回城就业的压力,靠本事吃饭,不是丢人的事,张潼芝的偏见真是毫无道理。
第555章 元旦联欢
姜玉珠没想到和婆婆别了一通,还能提前搬出去和周齐单独住。
那边的四合院那么大,就她们夫妻二人住,那日子不要太舒服。
她都觉得自己是因祸得福了。
周齐听她讲了和她妈之间的矛盾,说道:“你说的对,以后她说你你就推到我身上,说都听我的,让他来找我。”
姜玉珠捶他一下,笑着说:“让你妈听见肯定又得不高兴。”
周齐理直气壮:“我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头哄完媳妇,那头又在亲妈跟前哄了半天。
张潼芝看到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娶的媳妇好,都没把我放在眼里。”
周齐:“妈你和她生什么气,有什么事对我说,我的话她不敢不听,你生气我也心疼。”
等把亲妈哄的脸拉的没那么难看了,周齐才功成身退的走人。
…
姜馨玉是大剧院门口听姜玉珠说了这半个月以来的美好生活,同时得到了她已经怀孕的消息。
大剧院门口墙上挂着红色的欢聚元旦的庆语横幅,门口人来人往,穿着不讲时尚,却都是体体面面的。
她今天也换上了自己最为体面的冬日红色面包服,裤子是的确良的面料,脚上蹬的是去年陈奕从沪市买回来的带着毛边的小皮靴。
看着这人来人往的穿着,除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绿色制服,和剩下的穿着便装的人相比,她觉得自己身上这点时尚还是够用的。
张潼芝和周平与相熟之人交谈过后走近,打过招呼后,姜玉珠随着两人进去了。
周齐她妈对她的态度倒是一如既往,压根没有姜玉珠说的那样,不过自恃身份的人在外哪个不是体体面面的?
她都没想到,像张潼芝这样的女高级干部,也有“婆婆病”。
在她这叫婆婆病,周齐妈或许不这样认为,她或许认为她只是在规范儿媳妇的行为,不是婆媳之间的东风压倒西风。
一身军装的陈佑堂和其妻子到了近前,带着她一起进去。
陈佑堂是陈启华的大儿子,如今在军中是团、长级别,其妻子徐敏在银行系统内工作,其父是陈进华过去的同僚,据上次中秋聊天所知,两人的亲事还是陈进华牵线拉的桥。
她对陈家一大家子了解不算多,但从已知的情况都能看出来,陈家是随着陈进华实现了阶级提升。
这种场合,往年陈进华都是从陈家的子侄中挑两个出色的,外加冯蔓和陈嘉嘉一起。
至于今年,陈启华的二儿子调到外地工作了,陈进华就叫了陈佑堂,还允许他今年带着妻子一同出席,至于冯蔓,两人已经离婚,再一起出席不合适,至于陈嘉嘉,最近不宜露面。
大礼堂内没有很大的喧哗声,但却有低低的交谈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耳朵中,气氛也没有想象中的严肃正经,欢庆元旦的氛围还是挺浓的。
登记过后,迎宾人员带着几人到了落坐的地方,随即陈佑堂带着两人和相识之人打招呼。
姜馨玉默默看了一圈,礼堂内部不小,看起来能容下几千人,靠近舞台的前端,下首有呈扇形围绕在舞台周围的十来张桌子,桌子上铺着红布,放着水果和干果盘,还有插着吸管的北冰洋汽水。
没想到这里还挺与时俱进,北冰洋都上桌了。
周齐奶奶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戴着一双眼镜,穿的很精神,坐在桌前面带微笑的和人攀谈着,那气质四平八稳的,一点都不逊色周遭的男人。
今天这场合,就连周齐他爸都在桌子后头前排的座位上坐着。
前头坐着的估计都是大佬。
陈佑堂小声对两人说道:“不用紧张,今天来就好好看看节目,顺便认识一些人。”
二叔把带姜馨玉的任务交给了他,陈佑堂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今天能出现在这个场合的,那都是有背景的子弟,这其中的关系都能连成一张网。
姜馨玉懂他的潜在之意,陈进华就是让她来见见世面,多认识一些人,说功利点,指不定以后哪天就能用的上。
人际交往不是靠一个联欢会就能产生紧密的联系,但能出现在这个场合,在一些人眼中证明了你有资格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