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任的脸僵了僵,基金会的事是上头安排由她领导的,事情做好了,总有她的好处,钱用在这里,对她正向的加成会更大,用到了外地,她能获得加成就少了,吃力讨不到最大的好不是白费功夫?
要去找主、席?姜馨玉莫非和周家有什么关系?
姜馨玉面色不变的出了会议室,众人看着她的背影心中佩服。
胡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她们这些人比姜馨玉清楚多了,工作很认真,看起来是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的领导,但在她定下的大方向上,她嘴上会说考虑,但没有一次采取别人的意见,实际上是个专制的人。
她们都觉得姜馨玉是初生不怕牛犊,不过也是,她又不是妇联的人,就算得罪了胡主任也没有什么后果。
从妇联出来,姜馨玉去市场里看了一下家里的生意,相比去年冬天干果种类特别多的时候,这个季节东北的坚果和疆省的蜜枣都还没成熟。
种类虽然少了些,但店里的生意还不错。
透明的龙骨封口包装袋有三个型号,上面贴着不同图案的纸画,重量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乔建峰和宋亚辉两人在铺子里完全足够,今年货量充足,不需要控制时间,每天能比去年多营业至少三个小时。
从铺子出来,转身去了她家租出去的门店。
一排连着好几家都是饭馆,隔着大老远就闻到了各种饭菜香味混合的味道。
租她家铺子的吴老板主要是卖炸酱面的,店里还有各种小炒,这会儿过了饭点,楼上楼下依旧坐满了,生意好的不行。
店铺装修一般,看起来干净整洁,就是通风不畅,每个顾客都吃的一头汗。
她点了一碗炸酱面,等了半个多钟头才吃上,味道确实不错,生意好是有道理的。
到了下班时间,晃晃悠悠去了周齐奶奶家。
周齐奶奶已经下班回来,看到她来并没有意外,因为下午已经有人提前去她跟前反应了基金会的分歧。
她主动说道:“为了基金会的事来的吧,有分歧可以好好协商,我听胡主任说,今天开会,你和她有些口舌之争?”
周齐奶奶说的是客气的,胡主任去上眼药时话说的并不动听,言语之间暗示姜馨玉行事霸道、态度强硬,和她产生分歧后直接挂脸,恐她撤回捐款。
她不是偏听偏信的人,那位胡主任做事很有能力,没有能力她也不会放手把基金会的事交给她做,没想到的是两人不对付。
姜馨玉眉头微动,口舌之争?她好像没和胡主任吵架,不过会议结束时微笑撂下的话可能有点气人,胡主任这是先她一步告状了?
她直说道:“我觉得农村女孩更需要这笔补助,相比于瓦房砖地的京郊农村,家里住着土坯房的农村女孩生活更为艰苦。以前我家在村里的日子算挺好的,但家里依然盖不起砖瓦房。恢复高考几年,村里考上大学的还没一手之数,我们家所在的大队整体在整个公社算是生活条件好的大队,我们公社里,比我们大队更穷的还有不少…”
周齐奶奶听的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真诚问道:“你想把这笔款项用到你的家乡?这倒是无可厚非。”
胡主任告状都说不明白,也不敢说明白,只模棱两可的说和姜馨玉这个行事霸道的捐款人发生了冲突,对基金会的计划不满意,想让基金会按照她的想法来。
办公室里坐的时间长了,说话都会打太极,似是而非带有引导性的话一说,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姜馨玉摇头:“胡主任说的在理,将地点定在首都,基金会的人员能更容易开展工作,我们两个分歧的点根本上是对贫困认知的不同。不用在我的家乡,去冀北省农村看看,就能直观看出区别了。”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地理位置的限制,首都为什么会是首都?为什么几十年后冀北省还有连片的贫困地带?
从前她看到那些新闻的时候还挺不可思议。
周齐奶奶明白了她的意思,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和胡主任本质上都想为女孩上学出一份力。虽然京郊的农村和城内没法比,但也不该被你排除在外。”
姜馨玉点点头,“您说的对,不管用在哪,只要用上不起学的女孩身上,我都是愿意的。”
周齐奶奶笑了,“那就三成给首都,七成给外省,至于具体是哪,基金会工作人员考察后决定,计划书我看了,在条条框框里再加一条成绩奖励,每学期获得班级前五名的女生可以获得三元奖励。”
有些人天生不是学习那块料,所以搞奖励政策更合适些,要是弄出惩罚制度,恐怕会劝退一些有机会上学的女生,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基金会的初衷,不管学的好与坏,考不上高中,能读到初中也是不错的。
保姆把饭做好了,俩人谈的差不多便出了厨房。
姜玉珠的俩孩子张着嘴哇哇的哭,她抱着哄着一个压根没用。
周齐进院后听到俩祖宗又在哭一阵头大。
刚生下来的时候咋样哭他都能忍,一个月过去了还一直哭、天天哭,他下班回来就没个清净的时候。
周齐无奈的抱着孩子哄,好不容易两个孩子哭声都停了,整个屋檐下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潼芝也才回来没多久,被孩子的哭声闹的都没脾气了。
姜馨玉想起自家娃,小婴儿时期好像也比她这两个外甥女省事,现在已经做到基本不哭了。
第636章 投资
张潼芝道:“玉珠也出月子了,我给你们找个保姆,你俩带着孩子去那边住,奶奶年纪大了,可遭不住她俩天天夜里这么哭。”
姜玉珠眼含期待的看向周齐,希望他赶紧顺坡下驴。
周齐心里苦,俩人加一个保姆带着孩子去那边单独住,苦着的人里还是有他一个。
当爸的时候他有多兴奋,现在被孩子折腾的就有多心累。每天夜里少说哭三回,谁受的了啊?
看到自己媳妇熬的憔悴的脸庞,他还是答应了他妈的提议。
姜馨玉要走时被周齐喊住,进了院里小书房中,周齐殷勤的给她倒了一杯茶。
“姐夫你有事直接说,不用搞这些虚的。”
坐在一旁抱着孩子的姜玉珠凑到她耳边说:“他想找你一起投资饭庄,就建在长城脚下。你今天不来,过几天我们也会去找你一趟。”
姜馨玉:“总共几个人合伙?投资预算多少?饭庄建筑设计图做好没有?有没有算过几年能回本?”
周齐多少有点不好意思,觍着脸说道:“饭店设计我们找了设计院的人,去了现场勘察过,现在计划的占地面积十多亩地,设计院还没给出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但少说需要三十万,可能还不止。”
姜馨玉不说话,姜玉珠像个大忽悠似的说道:“你算算长城每天有多少游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到了首都都会去长城一趟,一天哪够玩的,饭庄既可以吃饭歇脚也提供住宿,肯定不会亏本。”
玉珠说的姜馨玉知道,项目确实是好项目,但几十万的投资,她兜里的钱之前都买院子了,后海两套院子都买了,后续的货款还要一大笔,手头的钱可能不太够。
“我手上钱不多,几十万的投资,我拿不出多少。”
周齐还打算问她借钱呢,忙说:“陈奕可是捐出去了六十万美元,你告诉我你没钱?”
周国丰和张潼芝都是教育体系内的人,对那五十万美金的捐款清楚的很,他们都觉得他觉悟够高,几十万美金说捐就捐。
生活上不缺钱花,但几十万的投资她可没钱参加。
“他是捐出去不少钱,但我手头还没收到他从国外寄回来的钱。”
周齐松了一口气,但要借钱的话怎么都张不开嘴。
姜馨玉还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继续问道:“开饭庄几十万的投资,除了你,还有别的合伙对象吗?”
合伙不是不能搞,最重要的得有合约相互制约对方。
周齐立马来了精神:“是高维华,我以前和你们提过他,买房子被回收,之前又还给他那个,他弟叫高朗。”
提起这么个人,姜馨玉瞬间就有印象了。
高维华她在元旦活动上见过一回,长相是这个年代的主流审美,国字脸,浓眉,个头很高,说话八面玲珑,他弟高朗还在什刹海的滑冰场为了陈嘉嘉和黄炜干起了群架。
屋里孩子又嗷嗷的,姜玉珠要起身时被周齐按住了,“你在这和你妹说说,我去哄孩子。”
姐妹俩感情一直挺不错,姜玉珠直接张口了:“我和周齐现在手头没多少钱,他准备拿那套四合院贷款抵押,我俩还想向你借五万。馨玉,周齐这人你知道,办事靠谱,他也不会用没谱的事骗你的钱。”
姜馨玉:“我知道你俩不会骗我的钱,不过我手头上现在没钱,得等陈奕给我把钱寄回来,而且要是投资不少钱,我还得和陈奕沟通。重要的是,如果合伙做饭庄,我得看到设计图和计划书,还有高维华这个人,合伙对象怎么样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