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安公系统的领导都来了,坐在上首讲着话。
姜馨玉觉得非常荣幸,能在这种场合被喊姓名。更让她惊喜的是,除了前天送去的搪瓷缸子那些奖励还不算,她和陈奕每个人又被奖励了五元。
最后全体大合影,俩人的身影荣幸的定格在了照相机内。
这张照片是要登上省报的,会被很多人传阅观看。
出了大礼堂,已经两点多了,陈奕问她饿不饿。
姜馨玉有点兴奋的拍了拍在手中折好的五元的钱币说道:“我记得有次拍卖会上就有这种的五元钱,拍了三十六万港币。”
陈奕眉尾微挑,“所以…?”
姜馨玉信誓旦旦:“我要完整的放好,以后三十六万就是我的了!”
陈奕无话可说,还有点想笑,把自己的五块也递给她,“再给你三十六万。”
姜馨玉认真摇头,“它能卖到三十六万是因为它稀少,这一张,我替你花了吧。”
陈奕差点没笑出声,他把钱递给她,“去花吧。”
姜馨玉满意的点头,点评似的说道:“你现在非常上道,我很满意。”
陈奕觉得她有点幼稚,可这小模样又真的招他稀罕。
俩人去了县里的国营饭店,姜馨玉兜里有陈秀云给的粮票,这大热的天,在征求过他的意见后,姜馨玉点了两碗过了凉水的肉饺子。
接着,两人骑车去了机械厂的家属院。
何勇是供销社的司机,苗月同志和何志都在机械厂上班,他们的房子也在机械厂。
姜馨玉早上走时,陈秀云就去地里摘了两个发白的香瓜,又摘了些黄瓜、豆角这些时令蔬菜,这是专门让她带上去看何勇的。
何家虽然是县城的,吃这些蔬菜水果的可没村里的方便。
王寡妇也把自家母鸡下的蛋都装上了,她家自留地里的辣椒长的好,又给装了不少辣椒。
两人提的东西可不少,都挂在车把上用布兜装着。等进了家属院,都还没问人何家具体在哪呢,就看到了筒子楼前的大树下坐在椅子上的何勇。
他的腿上还绑着木板,手上拿着一把蒲扇悠哉的扇着,扭头看到他两人,坐直了身子,瞬间想起那天在车上黏黏糊糊的小年轻,当时他神志模糊间还以为俩人是结了婚的呢。
他拿着扇子对两人招手,“找我呢是吧,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两人对着他叫了一声“叔”,又问他好些没有。
三人说着话,筒子楼上在二楼正做饭的苗月听到了底下说话的动静,站在栏杆上向下探着身子,对两人喊道:“小陈小姜上来说话。”
何勇拄着一根拐起身,陈奕伸手去扶他,怕他走不稳给摔了。
何勇摆摆手,“我一条腿上楼也行,这几天多走走,以后腿好不利索也没事。”
筒子楼看起来比乡下的土坯房篱笆院气派,但走上去才知道里头有多逼仄。
一条外走廊本来就不宽,家家户户还在门口堆了东西,东头就一个做饭的地,西头的厕所味道在大夏天里散发着很浓重的味道,此时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姜馨玉觉得,还是她家的篱笆院好,空间大不说,茅厕也不在院里头,除了猪圈的味道有点重,基本没别的毛病。
何勇身形本就健壮,一蹦起来地面都在咚咚跳。天热的连蝉都懒得叫了,等上了楼何勇流了一脖子汗,他脸庞红彤彤的,一看就累的不轻。
“叔这体力真是没得说。”
何勇挺起胸膛骄傲的说道:“那可不,都是以前当兵那会练出来的。”
苗月看到两人提的东西,笑着说:“来就来,还带东西干什么。”
“都是自家种的,没花一分钱,叔婶都是敞亮人,我们送这些东西你们别看不上就好。”
苗月笑着瞅了姜馨玉一眼,“就你会说话,我在城里还吃不到这香瓜呢,哪能嫌弃。”
苗月扬声让自己的小闺女拿饼干果子出来招待客人。
“吃饭没?你俩和我们一起吃点。”说着苗月就拿碗去盛饭。
姜馨玉忙道:“吃了吃了,刚才我俩去饭店吃饭的饺子,吃完才来的。婶子你们这吃的是哪顿饭?”
苗月道:“一天两顿,整层楼就那一个厨房,都得错开了用,现在吃的是第二顿。”也就是她今天休班,这会才能在家提前把饭做了。
何勇家虽然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在住房的问题上也是相当紧张的。家里儿女多,大儿子何志结婚了,但还没分到房,带着媳妇住在家里,二儿子在铁路部门工作,因为长时间不回家,倒还缓和了家里的住房压力,还有俩闺女挤在一个房间里,面积不大的房子里住了六口人。
姜馨玉和陈奕两人就是来看看何勇,苗月是个很热情的人,说了一通后两人识趣的起身告辞。
屋里挺闷热,坐了不到二十分钟她就出了一身汗,怪不得何勇会老神在在的坐在树下乘凉。
等回到家时,天色将将擦黑,两人刚到院门口,就被热情的社员们围着了。
社员们都刚刚从地里回来,一个二个头上的汗还没抹干净呢,可他们太想听听表彰大会什么样了。
陈奕可以在酒桌上应酬,可以在会议上面不改色,但对于社员们这种热情还是遭不住。
他又想起第一天把自行车骑回来时被社员们围住的样子了。那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在社员们眼中好像是私人飞机!
今天和那天,何其相似。
姜馨玉看他浑身不自在,心里嘿嘿笑,挺身而出对着大爷婶子大娘们吹起了牛皮。
大礼堂怎么怎么气派,场面怎么庄荣肃穆,一群穿着军绿色公安制服的公安同志们有多帅,市里的领导们都来了,两人还被评为了先进分子有幸和领导以及公安同志们拍了大合照…
最后她总结,可要看好了家里的妇女同志和小孩,有拐子专门干这杀千刀的勾当。
姜馨玉像是说话本一样,描述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群大爷婶子们频频点头附和,她家的院门口仿佛成了她的专场。
陈奕看着这样的姜馨玉,清湛的眼眸中浮起淡淡的笑意。
姜馨玉说的口干舌燥,终于把一群意犹未尽的社员们打发走了。
陈秀云已经切好的香瓜,招呼陈奕一起吃,随即递给了姜馨玉一块,“风头出够了吧,吃个瓜润润嗓子。”
姜馨玉嘿嘿一笑。
第117章 甜滋滋
农忙假的最后一天,大中午的天空就阴了下来,乌云密布又刮起了小风,闷热中夹着湿气,这是要下雨的前兆。
姜馨玉和一众在晒谷场上的社员们赶忙把晾晒在地上的作物全部装进袋子里转移进库房,还没忙完时,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有越下越大之势。
在地里劳动的社员们也都提着工具陆陆续续回家了,姜馨玉到家时,陈秀云正在收衣服,姜玉珠和李月珍同志并没有回来。
一场雨下了半个小时,空气变的凉爽起来,中雨转小雨,看天色,这一时半会的估计也停不了。
陈秀云收完衣服说道:“摊个韭菜鸡蛋饼吃吧,把昨天抓回来的田鸡也炒了。”
姜馨玉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可以可以,吃完我洗个澡洗个头,也要去学校了,就是不知道雨能不能停。”
“停不了明天早上起早点去。”陈秀云带着草帽去自留地里割韭菜。
韭菜鸡蛋饼,除了要费白面,剩下的都是自家产的,用不着钱,还有炒田鸡,也就是费些油的事。
整片天地都变成了乌青之色,姜馨玉和小黑一起坐在屋檐下看着雨珠连绵而下,织起硕大的雨幕,把天地连接在一起,让地表变的泥泞,消除了大地的炎热。
此时她坐在屋檐下就觉得舒坦,一场雨让她提前回了家,不用再弯着腰劳作,她甚至希望每当她放假回家都来这么一场雨。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要是时不时来一场雨,社员们还怎么丰收吃饭?
自留地里的蔬菜今年长的很好,一些黄瓜再不摘都要变老了。陈秀云拿着盆摘了不少蔬菜,回程时进了王寡妇家,留下了不少菜。
陈奕今天不在家,就王寡妇一人在家,她正坐在屋檐下剁猪草。
两个妇女同志说了一会儿话,陈秀云才拿着菜回家。
很快韭菜鸡蛋饼就一张张的出了锅,摞起了很厚的一层。
炒田鸡里今天添加了嫩嫩的还没长熟的南瓜以及没结果的南瓜花,趁着田鸡还在锅里时,陈秀云同志又凉拌了个黄瓜。
雨越来越小,天却始终阴着,制片厂的同志不知道去哪拍戏了,姜玉珠和李月珍直到姜馨玉都洗完澡了还没回来。
姜馨玉坐在凳子上趴在床边翻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陈奕的声音在院外响起。
她的头发还潮着,却见他身上都湿了。
“下着雨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