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年代好年华_沈湖【完结+番外】(87)

  姜馨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转身欢快的去了队里的公房。

  所谓公房,就是大队干部们办公的地方,也是平房,不过好歹铺上了地砖,还是瓦房来着。

  出纳员林健正坐在桌前手速极快的打着算盘,算盘珠子咔咔作响,见她来了,林健把计算出来的数值记下,说道:“队长让你来的?”

  姜馨玉点点头,“队长说让我合计一下会计之前算好的账。”

  林健点点头,把手边的账本递给她,“你先把社员们的工分再算一遍,交完公粮还得按着这个发粮食。”

  桌上还有一个算盘,姜馨玉顺手拿过来后也咔咔咔的拨起了算盘珠子。

  幼时她跟着爷爷住,打算盘还是爷爷教她的。

  林荣平看她算的有模有样,难免高看她一眼。这大队里上到初中的女生都不多,多的是不识字的,更别提像模像样的打算盘了。

  姜馨玉盘了一天算盘珠子,手指头都盘酸了。如果有算出和账本上不一样的,她会多计算几遍再标记出来。

  一天下来,从账本和林荣平的交谈中让她对大队的生产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现在是集体收益分配制度,生产大队的头号任务就是交公粮,交了公粮后还要留下一部分种子和备用粮。

  备用粮是为了防止出现大饥荒这种情况,用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救命。

  公粮、备用粮、种子都去掉后,剩下的才会对社员们进行分配。而分配的粮食则和工分挂钩,但差距并不算特别大。

  因为按照“人六劳四”的原则分配,也就是不管干多干少,大队都会给你占六成的基本口粮,其余四成按工分来算。

  这也就导致了,像张铁柱这种大部分时间游手好闲的,年年都欠大队的账。

  而家里壮劳力多的,挣得工分多,那分的粮食自然也多。

  姜馨玉看到账单摇头,对林荣平说道:“我看这给六成基本口粮有点多,有些人连年都在欠大队的,又不好好干活挣工分。”

  小林笑说:“以前还是人七劳三呢,分的口粮差距更小,但大队里谁家没有几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六四分不少人家都不乐意呢。三七分时不少人消极怠工,大队长这才在开大会让所有人都按了手印后调整为了六四,情况已经好不少了。”

  改成六四分也是顶着压力的,偷偷摸摸来的,毕竟政策上肯定是不符合规定的。

  小孩年纪小个头小,就注定了挣不来多少工分,要光按工分分配,像现在的袁春花家,完全有可能饿死。

  姜馨玉听他一说,也觉得确实有理,可像张铁柱这样混日子连年欠大队账的人可不少。

  算账算的姜馨玉心塞,根据李会计算的账底,总收益算出的一个工分就值三分钱,不少每天拿满工分的壮劳力一个月也就是九块钱,满打满算全年无休的状态下一年一个人也就挣一百多块。

  这还是今年收成好的情况才能挣这么多。家里壮劳力多的就挣的多,刨除换了粮的,也能攒下一些钱。

  姜馨玉算了自己的工分,她不是每周回来都去上工,截止到现在,也就挣了三块多,不是她亲自算的这个账,她都不敢相信她在地里累死累活的就挣了这点钱。按照她这个收益,她肯定无法靠劳动养活自己。

  姜馨玉心都凉了半截,怪不得人人都想摆脱地里刨食的命运、羡慕着城里人的生活。

  陈秀云同志挣的倒是不少,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是满工分,放假时会再根据实际情况记工分,姜馨玉估了估,一年能有个差不多八九十块。

  今天算的账只是为了之后发粮做准备,去年的备用粮和今年的新粮发下去后就把工分折价抵扣了,等到秋季那一波还会再发红薯玉米那些农作物,再就是到年底了,有结余的给发钱,不过兑工分也有上限,不够的就继续欠账,来年再还。

  天带黑了,姜馨玉从公房恍恍惚惚的回家时,姜玉珠正坐在院里认真的洗衣裳呢,姜馨玉认出了,她手上洗的是她的“戏服”。

  “这衣服没还回去?”

  姜玉珠回过神后笑着说道:“方老师说给我留下做纪念。”

  “今天去县上咋样?”

  姜玉珠笑着说道:“县里新华书店正好要招工,星期二我要去考试,要是能过,以后能在新华书店当个营业员。还是托方老师的福,把我临时加进去了,不然也没有这个机会。”

  “小妹,我要是能去县里工作,以后一定帮你留意着招工的信息,咱们在乡下消息就是太闭塞了,一些单位招工我们都打听不到消息。”

  姜馨玉觉得这话说的很对,现在这年头没手机没有互联网,不是坐在家里就能知道哪里有工作机会的时候。

  城镇里的人就是比天天蹲在这一亩三分地的社员们消息灵通,这也导致了就算有工作机会也白白错过。

  “李同志她们都走了?”姜馨玉看着属于她的静悄悄的小房间问道。

  姜玉珠:“哎呦,我给忘了,李同志给你留下了礼物,是个笔记本,在床上放着呢。”

  想起周齐送她的主席徽章,姜玉珠心里热了热。她想,她们或许以后再也不会见了,这段过往也只能成为回忆。

  感谢投票的读者,我要是多写,一定多发(=^▽^=)

  第121章 忧虑

  电影制片厂的同志们离开了五里桥大队,大队里晚上都有几分空荡荡了。

  李月珍同志很大方的给姜馨玉和陈秀云都留下了礼物,给陈秀云的是一盒友谊牌雪花膏,给姜馨玉的则是一个笔记本。笔记本的内页上写了一句话。

  “祝馨玉同志家庭幸福,身体健康,顺遂平安。”

  下面还有李同志写的她家的地址以及单位的联系电话。

  姜馨玉看到后笑了笑,这位李同志是比那位陈嘉嘉同志更讨人喜欢的,她待人很真诚!

  上午走时,陈秀云同志给她们拽了一布兜的香瓜和黄瓜,还有一罐子腌的酸黄瓜,能吃个两三天。

  院子里陡然就变的空荡荡了,姜馨玉收拾起了自己的小屋。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陈秀云上午就把破褥子拿出来晒过了,她只需要把自己的床单铺上去就行了。

  至于被子,还要拆开洗一洗再缝上,不过现在天气太热,晚上她只需要用衣服盖着腹部,也用不着盖被子。

  漫山遍野的田鸡像是抓不绝,村里家家户户都抓这东西打牙祭,可到了傍晚各类蛙鸣声还是此起彼伏的。

  家里晚上这顿还是吃小南瓜炒田鸡,母女三人说着话,心情都挺不错。

  姜馨玉指着草笼子里仅剩的一只兔子说道:“这兔子这么肥了,再养下去还得费劲给它挖草,要养到什么时候?”

  本来是两只兔子的,但其中一只兔子被周齐用钱换了,早就已经下肚了,现在就剩这一只孤零零的。

  陈秀云瞪她一眼,哪不知道小闺女就馋那一口肉。

  “等家里办喜事留着也是一个菜,好好喂,它能更胖些。”

  姜馨玉目瞪口呆,喜事?什么喜事?

  “二姐要嫁人了?”她咋不知道呢。

  姜玉珠无语看她一眼,“能是我要嫁人么?”

  陈秀云哼道:“你马上高中毕业了,陈奕妈和我提了,我俩也商量了一下,等秋收忙完后的空闲里,年前或者年后找个好日子给你和陈奕把事办了。到时候你俩的年纪也都够领结婚证了。”

  姜馨玉:“…!”

  她震惊到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以前不是还说要把她再留一年么,咋能说变卦就变卦?

  “这不太合适吧,二姐还没结婚呢,我哪能结在她前头?”

  陈秀云夹了块黄瓜嚼巴嚼巴咽下后故意说道:“那有啥?你要是不花陈奕那么多钱,我还能把你再留些时候。”

  姜馨玉嘴角下撇,“你就是想早点把我扫地出门。”

  陈秀云开玩笑的说:“你现在又懒又馋,我养不起你了,确实是想把你扫地出门。”

  姜馨玉都伤心了,幽怨的看了她一眼。

  说她馋她承认,大家不都缺嘴么,谁不馋呢?但她绝不承认自己懒,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她什么时候睡过懒觉?到了上工的时候可没耽误过。

  姜玉珠笑道:“你和陈奕不是挺好的,咋还不乐意早点结婚。”

  陈秀云摇头,“我看她就是作的。”

  姜馨玉理直气壮,“我这不是作,在自己家和去别人家那能一样么?陈奕他妈能向你对我这样吗?万一我和她处不来呢?”

  她现在就无比怀念陈奕原先的亲妈,那位是真大方又事少,绝对是她的梦中情婆了。

  王寡妇泼辣的名声在外,她姜馨玉又不是一个肯吃亏的,到时候住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两人闹矛盾咋办?

  她真的没想这么早结婚的,才十八岁,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计生用品,万一把孩子都搞出来了怎么办?她还想上大学呢,想想头都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