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澄的,沉甸甸的,看起来就收获颇丰,充满了丰收的喜感。
更重要的是,人家稻田里的鱼,也到了大丰收的时候。
那一条条大约一斤多的鲤鱼、草鱼、鲫鱼等活蹦乱跳的,看着无比的肥硕。
被鸭子吃?不存在的。
不仅如此,村子里的人还听说,林安淑家的稻田鱼还未收获前,就被预定出去了不少。
这稻田鱼的价格可比寻常鱼的价格贵了不少呢。
饶是如此,卖的依然很火爆。
至于那些种鸭,一开始林安淑是将它们放在水田里任由它们游动的。
因为有鸭子在里面游动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水里的鱼增氧,这样就少了增氧机的存在和花销。
可经过观察后,林安淑发现,若是一直任由鸭子在水田里肆意游动而不去约束它们的话,水田里的水质就会变成酸性。
而水质偏酸就说明池塘出现了富营养化的现象。也就是说,水太肥了,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了。
这样的环境对鱼是不友好的。
所以林安淑及时进行了改善。
她将鸭子限定在了一个活动范围。
那个范围内搭了个网子,把鸭子圈了起来。
如此的话,鸭子无法满池塘排便,也就不会造成水质变化了。
与此同时,增氧效果依然存在。
就像如今,用生石灰消毒过后的池塘水质得到了改善,池塘也被杀菌过了。
鱼儿的生活环境很安逸,长势也就特别的喜人。
再加上林安淑还会时不时的漏点儿灵气进去滋润它们。
所以它们的品质,比那一池塘专门养出来的鱼更加鲜美。
至于那些鸭鸭们,如今一个个的也长得肥硕而略显可爱,红掌拨清波时,有种散漫的自在感。
林安淑家的稻田鱼售价是26元一斤。
不算太贵,但是却比市场里卖的鱼贵多了。
可还别说,前来买鱼的人是真不少。
除了有人提前预定林安淑家的稻田鱼外,村子里好些人也过来买了。
他们就想尝尝,这种模式养出来的鱼,到底美味在哪里。
反正那鱼一条也就一斤多两斤的样子。
他们大家伙儿还是买得起的。
林建设就在媳妇的催促下,过来购买了两条鱼。
他选了一条鲤鱼一条鲫鱼,鲤鱼红烧,鲫鱼炖汤。
两条鱼差不多都一斤五两,算下来总共78块钱。
受他媳妇的影响,林建设家最近在装修。
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问了不少的人后,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建筑队,开始帮她们改民宿。
他们对于林安淑还是很感激的。
要是没有林安淑,她们家的樱桃今年也卖不了那么快,那么贵。
正好他们家也有好几亩水田,往年只是单纯的种水稻。
若是这稻田鱼不错的话,她们就打算学着林安淑那样,搞个稻田鱼鸭。
这样的话,不仅能收获水稻,还能额外的收获鱼和鸭子。
稻田鱼和稻田鸭的价格都不便宜。
能赚钱的事,他们真的很感兴趣啊。
等林建设将买到的鱼提回去后,他媳妇也没闲着,立刻拿出那条鲫鱼处理后,炖汤了。
处理过的鲫鱼洗了后,她先用厨房纸将其吸干水分,随后起锅烧油,小火将鱼煎至两面金黄。
随后起锅倒入开水,放入鱼,加少许盐,葱姜片开始熬。
等汤汁变得奶白,看起来稍显粘稠后,鱼汤就好了。
林建设的媳妇赵翠兰打开锅盖,顿觉一股冲鼻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那香味特别浓郁,闻着就很好喝。
她看了一眼咕咚咕咚的奶白鱼汤,又捏了几颗枸杞扔了上去。
搅拌过后,多熬了一小会儿,然后就关了火,开始盛汤。
她们家的条件不算太大,但也不是穷苦人家。
一年到头,总会买几回鱼回来炖着吃,或者煲汤。
以前的时候,她也做过鱼汤。
可之前做的鱼汤,说真的,从来没有这么香过。
她的厨艺很稳定,稳定的一般。
不难吃,却也算不上太好吃。
可今天这鱼汤,赵翠兰试着用勺子舀了一勺喝了口后,顿时满脸的回味。
好喝,真是太好喝了。
这林安淑养的稻田鱼,果真不同凡响。
这品质,着实不一般啊。
连鱼汤都这么好喝,鱼肉肯定差不了。
将鱼汤盛出来后,赵翠兰用筷子尝试着夹了一块鱼肉送进嘴里。
那鱼肉不仅鲜美,还肉质紧嫩,真的超好吃的。
最最重要的是,这稻田鱼是大家看着林安淑将它养大的。
是纯纯正正的稻田鱼,没有任何的黑科技添加。
不像市场上卖的,那鱼虽然大,但是谁知道它们是吃了什么东西长大的呢。
“建设,快来,尝尝这鱼汤。”
林建设在媳妇的催促下,放下手中的活儿,走进了厨房。
一勺鱼汤下嘴后,他被烫的哈赤哈赤的。
但同时,他眼睛一亮,惊呼道:“这鱼汤真鲜美,好好喝!”
“对吧?我也觉得。”
“主要吧,还是林安淑家的稻田鱼养的是真的好。”
“建设,要不然等回头,咱们买点儿东西去她们家拜访一下,问问养稻田鱼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要是养好了,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啊。”
“我听说,那稻田鸭一只能卖150呢。”
“寻常一只鸭子才多少钱?”
第190章 人丢了
“便宜的话,好像二三十块就能买一只?”
“再便宜一些,路旁的烤鸭,有的一整只才18。”林建设回答。
“对啊。这就是差距!”
“看看人家,一只150。”
“所以,要是咱们家也能养一些稻田鱼鸭的话,不仅不愁鱼鸭吃了,还能额外多点儿收益,多好!”赵翠兰想象着。
林建设也很心动,但想了下后,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只是,这东西……人家会愿意教给咱们吗?”
“毕竟是人家赚钱的手艺。”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林家那二丫头一看就是个不同凡响的,她厉害着呢。”
“你看看咱们村的变化,基本都是从她辞职回到家来种地后才开始的。”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小张支书的努力。”
“可我还是觉得吧,林安淑这小丫头出了不少力。”
“你看看她种的那蔬菜,那水果,那稻田鱼鸭,哪个不是供不应求的?”
“咱家樱桃能卖的那么好,不就是托了人家的福吗?”
“上一次,你不是还在担心人家林安淑不愿意将那沤肥方法教给咱们吗?”
“结果怎么着?”
“刚开口一问,人家就讲了,还讲的特别详细。”
“要我看,林安淑这姑娘才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呢。”
“你只要真心想学,真心请教的人,她肯定会教的。”
“但如果人家的确有难处,不愿意教,咱们再回来就行了嘛。”
“试试总可以吧。”
听自已家媳妇这么说,赵建设不由点了点头道。
“中,一会儿吃完饭,我就过去看看。”
“只不过,带点儿啥过去啊?”
“这还不简单?给安安装点儿咱家的大樱桃,挑那种品质最好的。”
“然后再去买一箱奶,买包豆奶粉,买点儿香蕉啥的,再买一篮子鸡蛋。”
“中!”
两人合计完了后,就坐在餐桌前去吃饭了。
这一顿饭给两人香的哦,直接全部吃光光了。
那鱼汤,更是喝的一丁点儿都没剩下。
吃完饭后,林建设就骑着小电驴去买东西了。
等他们提着买好的东西来到林安淑家时,却被告知,林安淑跟她爸妈暂时都不在家。
林建设和赵翠兰一听,有些疑惑的问。
“这大中午的,他们去哪儿了?”
“安安的九婆,你们知道吧?”林奶奶开口。
“知道,听说前几天不小心摔了,受了点儿伤,为此还住院了。”
“只不过,说是已经从医院回来了。”
“难不成,是她出事了?”赵翠兰问。
“也不算出事吧,就是人突然走丢了,一时没找到。”
“安安和她爸妈帮忙出去找了。”林奶奶微微叹了一口气,说着。
这人啊,年龄大了就容易各种病。
她真希望她能一直不生病,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拖累家里人了。
“人丢了?在哪丢的?不然,我们也帮忙找找吧。”
“听安安说,就是她自已从家里走丢的,不知道走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