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李兰香又呜呜呜的哭了起来,哭完了,又继续说道:“公安同志,那几个孩子的卖家,都是我小姑子牵的线,我也不知道是谁!
不过,她经常去乡里晃悠,认识的人也多,那八个孩子一共卖了五百,我是一分钱都没得到的!”
像这种团伙作案的,只要有一个人吐了口,他们做的事就会全都暴露出来。这边李兰香已经招供了,其他几个就更好突破了。
王月梅是一点也不禁吓唬,公安同志一吓唬,她立马就把卖孩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于是,王老婆子和王老二也招了供,争取宽大处理,而另一个人贩子刘武,也被公安同志们快速的抓了起来。
通过对刘武的突击审问,他交代了那几个孩子的去向,和他上一级的接头人。
公安同志们立刻组织了警力,开始进行了抓捕人贩子的行动,抓捕了不少的人贩子。
后来更是通过些人贩子的交代,成功破获了一起,重大拐卖贩卖妇女儿童的大案子,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王家人被抓进去的这些天,王家营的老书记和大队长,两人去了好几次公安局,他们希望能把李兰香给放出来。
毕竟王家可是还有三个孩子呢,特别还是一个奶娃娃需要带。
村里的人虽然有帮忙带孩子,可是也不可肯指着人家,天天帮王家人看孩子,谁家没有孩子没有活啊!
一天两天的还好说,时间一长,大家都不愿意了,都在跟大队长和妇女主任抱怨了。
无奈之下,大队长和老书记两人,只能勤往公安局跑了,要不然,家里没个大人在,那王家的几个孩子该咋过下去啊!
公安局这边听见了两人的诉苦,又加上李兰香是第一个坦白从宽交代的,促使了案件的进展。
而且,她把所有的错都推到了他们三个人身上了,王老婆子和王老二为了几个孩子,也没把罪责往李兰香身上泼脏水。
于是,李兰香把自己成功的摘干净后,被顺利的放了出来,也带回去了一个被找回了来的孩子。
因为其他的七个孩子,都被人贩子们卖到了很远的地方,又几经转手之后,早就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公安同志们也不可能天天给他们找孩子,只有这个孩子卖的比较近,这才被公安同志们找了回来。于是,李兰香带着这个孩子回了老王家。
可是等她回家之后,却觉得日子更加难过了。现在家里只有她一个大人了,她一个女人家,还要养活四个孩子,两个小的又还小,一时半会儿的根本离不开大人。
然后,大山和小山两个大的孩子,此时就被李兰香当成了大人在使唤。
捡柴打水,洗衣做饭,每天还有给两个弟弟洗尿布,反正只要是家里面的活计,现在都落到了两人身上。
而且,李兰香上工地时候,两人还要一起跟着去上工,帮忙照看两个小弟弟,然后等孩子们饿了,方便她喂奶!
第167章 疯批的愚孝男(86)
李兰香就这样每天带着几个孩子上工,下工后还要去打猪草,伺候孩子忙的她一时都不得空。
没人帮衬的日子,累的她每晚暗自流泪,就这样没过两个月,李兰香实在是撑不下去了,隔房的亲人都不帮衬她,只能带着两个最小的儿子,嫁给了村里的一个老光棍。。
自家的男人判了五年,婆婆和小姑子作为主犯,判了七年,全家人这次全都判了刑,都被送到了农场,去和王老三一家团圆去了。
进了农场后,母子三人就见到了老了十岁的王老三,他整个人瘦的皮包骨,脏的黑漆漆的,就跟逃难的难民一样。
王老三见了他们后,也没有亲人重逢的时候激动与欢喜,有的也只是好奇而已。
结果没过半月,几人就和王老三一样。都被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弯了腰。
王老二和王老三自己都自身难保,哪里还顾不上王老婆子和王月梅。
王月梅哪里干过那么繁重的农活,更别说帮王老婆子干活了。
结果本就身体衰败的老王婆子,没抵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没过三个月就和王立贵团圆去了,一卷破凉席埋进了山,那么远的路都没法弄回家埋葬。
而王家哥俩此时就更自私自利了,看到亲娘都没了,妹子又是个肥猪样,嫁也嫁不出去,又不能卖掉,吃的又多,直接把人分了出去。
王月梅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结果反倒是让她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瘦了下来。
结果王老二就在王老三的窜掇下,两人把王月梅送给了农场一个小管事,好换取轻松的活计。
结果被管事的媳妇正好抓了正着,大闹了一场,小管事直说自己是冤枉的,还说王月梅勾引他。
那个媳妇知道自己的男人是个什么德行,不过还是把王月梅给打了个半死,农场里的人为了那个小讨好管事的媳妇,更加针对王月梅。
明明不到二十岁的年纪,愣是熬的跟四十多岁女人一样,身体更是累出了一身的病,后来更是没能熬出农场。
而那个小管事是因为媳妇娘家起的势,哪里敢得罪自己的媳妇,被他媳妇的几个兄弟打一顿。
于是,他就把自己受到所有的罪,都怪到王家哥俩身上,还把农场里最累的活计分到了两人身上,偷鸡不成蚀把米!
五年后,王家哥两犹如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一样,活着走出了农场,带着一身的病痛,回了王家营大队。
王老二回到家里后,看到只有大山和小山在家,得知自己刚进入没几个月,自己的媳妇就改了嫁。
虽然只带走了两个小的,却把两个大的留在了家里,现在两人也不上学了,都是个半大小子了,都在队里挣工分养活自己,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平时更是偷鸡摸狗的,被大队里的人都烦死了,谁都不愿意搭理这两个孩子。
王老三也得知了自己的媳妇也改嫁了,两人瞬间痛哭了起来,不知道是哭他们的家怎么成了这样,还是哭他们的媳妇孩子都没了有了!
不过,王老三后来也去了赵小棠后来嫁的人家,远远的看到三丫如今过的还不错。
也没了接她回来的想法,毕竟让她跟着赵小棠这个亲妈,比跟着他这个劳改犯的亲爹强多了,她现在能吃饱饭。
虽然后来赵小棠又生了孩子,也对三丫还不错,至少没挨打没挨骂的,挺好!
后来,他也去了隔壁杨庄大队,打听了周家的消息,知道他那个大哥自从被王家赶出去后,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好了。
如今竟然成了钢铁厂的副厂长,兼任高级工程师。这五年里,桑月不仅拿出自行车制造图纸,还有三轮车图纸,就连风扇洗衣机等图纸。
不但把县里的钢铁厂,扩大了省里第一大厂,这几年里,更是帮国家创造了不少的外汇。
就连京市的机械大厂,研究院啥的都来挖他,许诺了分房给钱什么,都没能打动桑月的心。
还有他的便宜爹早就想把他调到京市,可是桑月这几年,就是一直窝在这个小县城里,自由自在的当他的副厂长。
而齐鲁和林聪也没回京市,都被安排进了厂里。后来厂里给他配备了一辆小汽车,林聪成了他的司机,齐鲁则成了他的秘书,他就是儿独一份,就是姜厂长都没他这个待遇。
不但如此,杨庄大队里,有二十多个年轻人,在厂里扩招的时候,都被他安排进了厂里上班。
听着桑月如今的地位,更是看到他每天还坐着小汽车上班下班时,王老三心里那点仇恨的小心思立刻歇了下去,也正如此他才又逃过一劫!
今年正好是七七年,要高考的消息也公布了出来。大丫和石头两个孩子,这几年在桑月的辅导下连跳了两级,如今正好赶上今年的第一次重开的高考。
而且全都考进了华清大学,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这可把周老头高兴坏了,直夸他的孙子孙女争气,像他!
桑月听到这话,嘴角不禁抽了抽,全家人也开始打包,一家人进京了。
他又置办了几套四合院和商铺,家里的孩子们一人一套,自己带着周雪娟和老丈人自己住一套大的四合院。
一家人自此就在京市住了下来,桑月把亲爹妈送走后,又把周雪娟送走,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也赶紧跑路了。
周老头有了桑月的药,这一辈子是个长寿的命,活成了一个百岁老人。
直到他快死的时候,看了一眼病床边上的孙子孙女,一大帮的重孙子。
又瞅了一眼安安,不禁想起了女婿的话,说他不会给自己摔盆抱罐的,说他那时都知道死了多久了呢!
周老头心里骂道:臭小子,还真的让他说中了,自己活到了百岁之龄,儿孙满堂,而他也真的是被安安送走。
没想到看着挺硬朗的身体,把孩子们都安排好了后,自己的闺女一走,就迫不及待的去追媳妇了,没出息!